主题:从“要吃糧,找紫陽” 说开去 -- 洪枫
“要吃糧,找紫陽”这句话,很可能不是四川农民说的。
俺在四川当农民的时候,正是赵紫陽西来当“四川王” 的时候,一直没有听说过这句话。
不过呢,在俺们这些农民中间,还是流传过赵的名言。
这句名言,叫做“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川西坝子的农业特点说起。
很多人都知道,所谓“天府之国” ,最富在川西坝子。这个川西坝子的概念,就是以过去的温江地区为主,加上乐山地区的一部分所组成。这个地区的特点,一是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益,再加上又是属于岷江冲积平原,所以土质肥沃,水系发达,几乎是旱涝保收之地。
在WG期间,干什么都是一窝蜂,在农业当然是“学大寨” ,再具体到川西坝子,大概就是搞“双季稻” 了。
川西坝子的“双季稻” 之风吹自何时,吹自何处,俺未考证过。唯一知道的是,当年种“双季稻” ,是作为任务向下摊派的。
所谓“双季稻” ,即指一年里要种早稻,晚稻,和麦子三季农作物。“双季稻” 在南方的云南和广东等地在当时已经普遍推广而且增产明显,但在川西坝子,却收效甚微。其原因,乃是与气候有关。
川西坝子虽然土地肥沃,但日照时间较短。尤其是入秋后天气变化较快,使得晚稻在灌浆时往往因气候变冷而得不到需要的日照和温度而导致收成较少。再加上种“双季稻” 会增加很多活路,这样就造成了种“双季稻” 事倍而功半的窘况。于是当地农民就对种“双季稻”编了一个顺口溜:
“双季稻,双季稻,忙得老子双脚跳!”
不过牢骚归牢骚,“双季稻” 还是必须按比例种。俺记得,在咱们生产队,种“双季稻” 的比例大约是30-50%。
好在这种窘况在赵大人当政后不太久就有了变化。具体什么时间记不大清楚,应该是在76年的什么时候,似乎就传达了赵大人的讲话,说是经过调查研究,从种“双季稻” 的效果来看,是“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 :即是说,与其一年种三季,每季收成只有300斤(年收成300*3=900斤) ,还不如一年种两季(中稻+麦子) ,每季收成500斤(年收成500*2=1000斤) 。
此讲话一传达,农民普遍表示欢迎。于是乎,“双季稻” 运动,就这样给一风吹了。
应该说,赵大人的做法是基本合乎当时实际情况的,是实事求是,因而是得民心的做法。
赵大人以后在四川声望渐高,应该是始自此“惠民” 之举。
四川在建国后,所任“提督” 如过江之鲫,但真正因干了好事而让老百姓记住的,很少。
而赵大人,至少是“很少” 中的一个。
少折腾一次,还得到更多。同时,生长期长的稻谷,质量也要好一些。
土地也多休养一段时间。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四川冬小麦的生长期是10月到6月,而早,中,晚稻的最短生长期分别是90,120,150天,因此要在6月麦收后的四个月中插入两季水稻是绝不可能的事,再糊涂的人也不会这么去做,老天也不让他做。我那时在四川丘陵地区插队,生产队也确实有部分水田种了双季稻,但无论单季还是双季稻,田里冬天都只是蓄着水,待来年再种。
我琢磨“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的说法也许是存在的,但应该是针对别的复种模式,比如华南的三季稻,或你所在地区的双季稻后再加一季别的什么作物,而不可能是小麦。
另外大寨没有种三季的自然条件,因此你所说的摊派种双季稻,不大可能是“农业学大寨”的结果,尽管在四川推广种双季稻本身,可以是发展农业科学和提高粮食产量的一项实验。
[QUOTE]解放前,主要利用光热资源,在大小春作物收栽之间,增种一季短期作物,面积较大的是抢种大、小苕子。除收部分苕青作为饲料外,主要供作土烟、大麻、马铃薯等的底肥,有的也抢种一些泥豆、秋荞、秋马铃薯和蔬菜,年约一二万亩。民国30年,县政府曾提倡种植双季稻,变一年两熟为一年三熟,并纳入《温江县粮食作物增产实施计划》,但未付诸实施。
解放后,除在大 小春收栽之间抢种一季短期作物外,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过两次改革,变一年两熟为一年三熟。1956年至1959年,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大春种植双季稻,小春种植粮食、经济作物或绿肥饲料。1957年至1958年推广面积近两万亩。因为选用的"八十早"等地方早稻品种生育期偏长,引进的"石狩白芒"等新品种不适应温江县气候条件,加之对引用的晚稻品种"浙场3号"、"渐场9号"等播期掌握不好,并普遍使用中稻育秧和栽培方法,因而晚稻产量很低,部分无收。两季产量的总和接近或低于一季中稻,所以只推广两年即停止。1970年再次试种双季稻278亩,次年扩大示范面积,1972年达到3.7万多亩。除个别田块两季产量的总和高于一季中稻外,其余因县境自然光温条件不适宜晚稻生长,造成晚稻严重减产甚至无收,两季产量相加与中稻产量接近或低于中稻产量。农民评论双季稻是:"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多数社队不愿种植。1978年,中共四川省委和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大春粮食主攻中稻的要求后,又逐步恢复一年两熟的作物种植制。
两年五熟 是在固定的土地面积上,采用一年两熟与一年三熟相结合的办法,两年生产五季作物的一种复种形式。传统安排主要有:
1.绿肥、饲料--烟、麻--中稻--小麦、油菜--中稻;
2.小麦、油菜--中稻--绿肥、饲料--烟、麻、马铃薯--中稻。
70年代推广双季稻、玉米连作稻时的安排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
1.绿肥、饲料--早稻--晚稻--油菜、马铃薯、小麦--中稻;
2.小麦、油菜、马铃薯、紫云英(江西苕)种、大蒜--早稻--晚稻--油菜、小麦、秋脚苕--中稻;
3.绿肥、饲料--玉米--晚稻、红苕--小麦、油菜、马铃薯、秋脚苕、紫云英种-- 中稻;
4.元麦套胡豆秧--玉米--晚稻、红苕--油菜、马铃薯、小麦--中稻;
1978年后与传统安排相近似,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饲料、蔬菜--烟、麻、马铃薯--中稻--小麦、油菜--中稻;
2.小麦、油菜--中稻--饲料、蔬菜--马铃薯、水稻秧田--中稻;
1971年根据县农水局和四川省农科院在公平公社十二大队双季稻试种经验,按早晚稻品种的特性和熟期早迟采取"早配迟"、"迟配早"和"中配中"的组合方式,安排品种组合进行栽种。1972年后,为了避免早春寒潮烂种烂秧,改头批早稻的水秧水育为"场地薄膜育秧"和"温室(火塘)带土育秧"培育小苗,三叶左右移栽。并根据早晚稻生育不同的要求,采取早稻"重、轻、补",晚稻"重、控、巧"的施肥方法,即重施底肥,轻施或控制苗期追肥,后期看苗补肥或巧施少量"破口肥"。同时根据早稻播种育秧和移栽后正常生长,以及晚稻安全齐穗扬花所需日平最低气温的客观要求,安排早晚稻的最佳播种期,保证晚稻在常年日平最低气温20℃左右的9月15日前安全齐穗扬花,达到高产。经实践,按温江县气温条件,不宜种植。
但里面提到的双季稻套大麦或元麦,与四川生长期很长的冬小麦有根本区别。从楼上的四川温江县志也可以看到,双季稻从未与冬小麦套种。
楼主文中说‘麦子’,就是指冬小麦吗?
好奇一问。
日照长短、强度不同,连土质、水温都不同。同一个县里,小麦和双季稻一年能三熟的地方有,丘陵地区的冷水田一年一熟也有赶不及的。所以,举例说明(sampling)并不能证明什么。80年代以后,农业产量能大幅度提高,出去化肥等等,农民们能够自己做主,因地制宜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中国农民不是80年代后才知道运用。在1970年的中学课本《农业基础知识》中,特别强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我那时就学到了。在四川推广种双季稻本身,就是一项因地制宜的科学实验,因为四川某些地方具备种双季稻的条件,而东北没有,就不推广。一开始只在小部分水田种,也说明是实验,而不是一窝蜂式地“农业学大寨”的结果。经过实验,四川某些地方不再种双季稻,有些地方仍保留了下来,这也是因地制宜的必然结果。
你说“80年代以后,农业产量能大幅度提高,出去化肥等等,农民们能够自己做主,因地制宜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逻辑是,在此之前,中国集体制下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实行因地制宜,这是需要加以证明的。至于80年代后“农业产量”(很好,你没用粮食产量)的提高,如果说“农民们能够自己做主,因地制宜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的话,那是主要是因为此时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突破了中国粮食需求的临界线,农民可以将更多的土地用于多种农产品生产的结果(详见笔者《关于新中国粮食产量的研究》一文5.1节)。
我的疑问是对楼主所说的四川成都平原一年种两季水稻加麦子(四川人此语均指冬小麦,因其它“麦子”品种在四川很少种)而发,因此你说的“同一个县里,小麦和双季稻一年能三熟的地方有,丘陵地区的冷水田一年一熟也有赶不及的”不能释疑,除非你能明确指出这个县就在成都平原。温江县即是成都平原的一个县,据楼上的温江县志记载,70年代那里实现了两年五熟的四种复种模式,其中一种是两年内小麦-早稻-晚稻-小麦-中稻的套种。如果楼主指的是这种模式,那么我的疑问得释。但这样一来,就不是一年三熟,口诀就要改成“三五十五不如四五二十”或“三五十五不如四四十六”之类才合逻辑。
其实,无论“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还是“三五十五不如四五二十”, 拿来作为制定一个省的农业政策的证据都是十分不妥的。因为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由于地区的差异(因地制宜?)结果都完全可能是相反的。以一年三熟和二熟的比较为例,其组合可以无穷,为什么不可以是285+420+315大于495+515等等,等等,而必定是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呢?如果像楼主所说作了调查,那么拿出简单的数据统计不是最有说服力么?相反,如果某领导人真是拿这句口诀来说服人,那倒真的说明此人手上没有过硬的调查数据。当然,也不排除此语确为某农民根据本地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但一个省级领导就以它来作制定全局政策的依据,还是太粗糙了。
我说这些,不是要强为某种耕作制度说话。但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人们突破某种固定模式的科学实验。四川某些地区某段时间作了推广双季稻的实验,不应该为此而背上什么罪名。
你这就叫‘嚼筋’!
你要是这么乱引申,没法跟你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