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我接触的国内知识工人的近期思想动态观察 -- wqnsihs
巴勒斯坦也可以以色列的玩法。这都是没什么价值的类比。中国如果搞前苏联的玩法,也不会有今天的这种复杂局面了,早就就地卧倒了。
至于动利益集团奶酪的活,本届班子上台以来从未干过。现在也是干打雷不下雨。如果他们真有调结构的决心和能力,其实还是有不少捷径可以走的。但是,那是如果。在过去的年代里这些机会一直存在,只不过从来没有被利用而已。
本届班子没怎么动,大概说明利益集团之外,还有腾挪的空间。有时候,调不调,大概不是他们想不想的问题。我觉得,老毛也未必想斗他的战友,奥巴马也未必想拿中产开刀。
姑且不谈今天中美之间的脆弱性和敏感性的问题,先论历史。
大萧条前后的时代假如把英联邦称为英国的话或许英国算是内需旺盛的国家的命题是成立的,但是单论英伦三岛说内需驱动就太远了。没有遍布全球的贸易,英国日子有多难熬,看吨位战对英国的打击就可以探知一二。而在1913年英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与英联邦(从香港这种殖民地到加拿大都算)的贸易份额进口占20%,出口是37.2%。即使剔除澳大利亚这种自治领,也达到18.5%和19.6%,比例也远超其他的殖民地宗主国家。这种在地理上全球分布的区域化经济并不能作为内需拉动型经济的典型。毕竟大英帝国是特例。
至于法国是内需经济的说法,恐怕更多是因为农业国竞争力不足所以要内需而不是真正的内部市场繁荣,一般而言农业国的自给程度常常会较高。而在西欧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资源和能力同时实现兼备农业和工业的发达。论二战前的人口和人均GDP,法国都不比德国要强。要说两次大战之间的法国经济自给程度较高无疑是事实,但是要把这种情况说成美国那样的内需拉动型经济,那恐怕就不贴切了。
再进一步,既然中美之间的是“持久战”,那么表现出来的就会是大量的类似中美轮胎特保案一样的琐碎角力而非1930年H-S法案那样的直接摊牌。
而这种烈度意味争斗的时间相当长,足以让所有参与者(中美俄欧等等)有机会去采取大量的对策。倘若二三十年都未能消化这样的冲击,那么中国的大国梦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若果中美死斗,那么笑得最开心的一员大概就是墨西哥了。
事实是,大英帝国,其实法国那时也是个大帝国,当时对经济危机的承受力比较强。更准确地说,就是不是出口拉动型的经济体比出口拉动型的经济体承受危机的能力要强。很不幸,中国现在就是极度依赖外需的出口拉动型经济体。这类经济体对危机的承受力确实不行。
中美间的持久战现在之所以低烈度,很大一个原因是中国采取了忍耐的态度,基本不还手,美国没有借口大报复而已。这是不是一直会保持这种状态,现在还不好说。1929年那次贸易保护也是逐步升级的,不是一步到位的。
那还真和我没关系,您也不容易,一天200贴也就月薪3k么,还没有双休日:):):):)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小弟当年也办过小公司(呵呵应该是同业中的最突出的吧),但水平不高也太自负了,竟然打住事业享受人生起来。。。。。。
如果有忙总的水准,自己应该做大了吧,悔恨!
咱们中国人这种智慧,相当有趣。
任职时逢核心视察。这人不知出于何种心理,故意不安排核心的一位故交(也在该市任职)一道陪同。
数年或10年后,该副部级晋升正部级的文件呈递上去后,核心没画圈。该人以副部60岁到点儿退休。
让你倔!
中国的内斗,你不直接参与是不会明白内里的玄机的,智商情商双高人士堪堪能立足,让一老外熟练掌握中文要多少时间?然后又要熟悉中国文化又要多少时间?说实话,等真理解透了,他或许已经不在意中国的内斗了,而是想着怎么去"解放"美国了,嘿嘿.
依然是竣工面积和人口流向,与此相关的是以高铁和城际列车为核心的小时交通圈的进度,以及未来城市发展前景的预判.可以预见,明年房产的量化将是重中之重,因此象今年一样的涨价狂潮已经不太可能出现,不过考虑到通胀的影响,明年上半年炒作的空间依然足够,就看有多少人能够火中取栗吧.
如果除了我当五毛这一种可能之外您都不占理,那岂不是挺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