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经济需要在人民币升值的烈焰中浴火重生 -- 思想的行者

共:💬23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经济需要在人民币升值的烈焰中浴火重生

刚看到政委的主贴,感到很不实际,汇率的变动是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的事情,哪里能够你想贬值就能够贬值呢?

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的庞大产业链所构成的低价格优势对全球市场的冲击,全球对中国的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这一点上郎咸平比一般的人要清醒很多

如果说人民币注定会升值,那么中国该怎么办?

一,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

人民币的升值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的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的下降,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利于中国资本在海外以更低的价格实行并购,将其他国家的产业链并入自己的产业链条,从而实行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产业链的整体化

问题在于,如果你自己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人民币升值了,你买到了更多的海外资产,你有能力进行管理吗?

联想、TCL等等海外并购案的不成功,在我看来与这些企业不是立足于自己管理海外企业,而是想让对方来管理海外企业,没有掌握到海外企业管理的自主权有关----这个一方面表现了这些企业在管理外籍人员方面的不够自信,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他们确实没有经历过足够的管理的历练

那么要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呢,我认为关键的一点,还是如同郎咸平所说的那样严刑峻法,让企业家产生信用第一的根深蒂固的理念---比方说严格知识产权法

像美国那样严格的知识产权法,企业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如果有哪家企业偷去并且侵犯了知识产权的话,那么几亿甚至十几亿元的罚款---这是什么,这就是严刑峻法

像其他国家那样的严格对企业法人的法律责任,企业财务造假---对不起,你将要被扣罚几千万元以上,你广告造假,对不起,你要被扣罚几千万元以上;你凭借商业贿赂而不是依靠技术管理水平取胜,那么对不起,你将要被扣罚几千万元以上

法律是拿来干什么的,是拿来维护公平的,在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是拿来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秩序的,如果没有市场经济的公平秩序的话,那么企业的大部分心思将花在投机取巧之上,花在管理、技术的提高的努力就会少很多,从而造成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我们很大的一个国家,好的企业却多不到哪里去

所以郎咸平的建议是需要有关部门斟酌一下的

至于提高管理水平的其他方面,比如具体的哪一种管理方法的应用,哪一种企业文化的建立等等,这个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是可以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从产业链的层次,提高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郎咸平曾经介绍了沃尔玛在中国的运营,分析了它的竞争力的构成原因----整合上游产业链,从农田化肥运输的整个的产业链人家都整合在一起,那么处于同一个产业链之间的各个产业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集成效应

比方说中国的制衣业,我认为中国制衣业之所以利润微薄的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产业链没有整合,互相之间搞恶性价格竞争,互相压价,结果外人渔翁得利

---如果中国的制衣业能够有产业协会(如同美国的各个农业协会大豆协会棉花协会等等统一对外报价,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营销品牌)能够站出来统合各个企业,让各个企业抛弃恶性竞争走向更多的协作,并且统一的对外报价,那么中国制衣业要取得更多的利润甚至产生诸如耐克阿迪达斯那样的企业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比方说具体的政策建议,我就主张安踏等等知名品牌对其他小品牌实行整合,从而实行规范有序的竞争和协作

三,金融业要抛弃投机,而为企业进行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的投资提供鼎力的支持

美国高科技成也投资,败也投资

成:美国相对灵活的大量的基金,可以为高风险的项目提供资助

败:当项目启动了以后,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的时候,投机家们不愿意进行长期的低利润的投资,从而使得产业成长不良----毕竟一个新的产业在诞生以后,要维持长期的暴利是不可能的,需要的耐心、坚持,而美国的投资家们,美国的期权制度等等造成了美国对技术研发的长期性的投资不足,导致产业发端之初,领先世界,后来就逐渐被日本韩国甚至可能被中国赶超

总的来说,人民币升值的暴风雨是一定会到来的,这一点上我与郎咸平的观点完全一致,实际上这也是对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一次严峻的考验,中国经济应该自我整合,自我革新迎接这次猛烈的洗礼

家园 人民币升值的第二个好处

中国对外购买知识产权、生产设备特别是与高科技投资有关的生产设备会更便宜很多,从而中国企业可以以更小的成本实行技术转型

台湾半导体产业搞得比大陆好,我认为也与台币升值,导致台湾企业购买半导体设备更便宜有一定的关系

总的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高端企业(高端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是技术和管理、资本的竞争力而不是价格竞争力),不利于低端企业(低端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价格竞争力)

如果中国的企业界能够发愤图强的话,那么人民币升值就不仅仅是件坏事,可能是大好事了

家园 郎咸平的警告与中国的抗经济风险能力

郎咸平先生的警告我认为是真实的,中国经济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

但是郎咸平先生没有说到的是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有多大,从而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实际上导致郎咸平先生的演讲的效果打了折扣

确实,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中国现在面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郎咸平先生的话其实可以与温家宝总理的话相互验证

但是中国人依然应该对自己保持信心,因为,中国经济有着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我在一篇回复中说到了几点,节选过来

第一,中国的银行和大量的企业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别人在涨价的时候,我不涨价,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稳定价格的作用

国有企业还可以在别人不敢投资的时候投资,这意味着什么呢,民营企业可能看到情况不好,不投资----完了,这个时候总投资不足,大量工人实业,这个时候国有企业出来投资

第二,中国的领导地位的执政党中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美国人敢操纵价格,中国人就敢干掉它

美国人想玩汇率的阴招,咱们也可以对他们玩玩阴招

---要战胜困境,关键还是在于组织起来,这里的组织是指产业的组织,----打击恶性价格战,组织企业联合攀登科技高峰等等,所以这是逆境,但是也能够激励人们的斗志

郎咸平先生说的都是实话,我认为,但是中国有自己的优势----国有企业,共产党---一个词就是社会主义

罗化生:郎咸平的话非常的正确,折服!

我发现我上次回帖中有一点没有提到,那就是中国经济的纵深缓冲能力比较强

拿作战来做比方,当年德国装甲部队横扫西欧,西欧国家基本上战败,而苏联则扛住了打击以后逐步的展开反击----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至少有一个原因就是苏联有着巨大的国土纵深,提供了苏联军队回旋的空间,和整补的时间

当年中国抗战其实也差不多,所谓以空间换时间,即依靠中国的国土纵深来拖延等待国际社会的介入---当然那是一种缺乏自主抗击能力的耻辱

现在的中国经济确实也面临着比较大的困境,除了中国有国有企业和共产党的领导以外,还有的就是中国的庞大的人口,忍苦耐劳的人民了

庞大的人口可以让中国的内需再怎么少,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量,中国人民的忍苦耐劳可以表现为中国相对较高的储蓄率(老广对中国的储蓄率高提出反对意见,我没有怎么看他的具体论述,考虑到亚洲的高储蓄率是比较普遍的共识,所以还是采纳这样的说法)以及家庭成员相邻之间的互相救助的传统(在西方社会,你破产了人家就不理你了----当然也是我的估计,没有海外生活经验),这些都是中国赖以扛住经济风险冲击的有利因素

当然只靠扛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组织起来,进行产业变革,实现产业转型

说到产业转型,需要驳斥的是吴敬琏的一个谬论:削弱重工业,发展服务业

重工业是基础怎么能够随便削弱的呢?再说吴敬琏也是前后矛盾,他不是鼓吹人们不要去炒股吗?那资本市场怎么个发展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服务业又怎么发展,他所谓的向服务业转型又是什么意思呢?

家园 同意,还可以化解房地产泡沫

还可以化解房地产泡沫,减少国内的货币投放量,从而治理资本类价格

  • -- 系统屏蔽 --。
家园 人民币内部贬值压力加大,外部升值压力不减

用国际收支差额衡量,人民币有升值压力;

用物价水平和国内货币投放衡量,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

以对外补贴的方式发展国际贸易,终归不可持续;

而以行财富分配之实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

内外贬值压力必将统一;

所谓价格,其实是财富分配的一种手段;

正所谓,人民币,升,百姓苦;贬,百姓苦。

家园 我觉得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就跟当年的入世一样

我觉得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就跟当年的入世一样,都是大喊狼来了、狼来了。

其实,我觉得人民币升值更有可能坏事变好事。

另外,我觉得用中国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和日本80年代的日元升值,是不正确的。

日元升值开始于60年代,随着日元的升值,也伴随着日本的产业升级。

要知道,当年日元兑美元可是360:1啊。

后来升到90:1,只能说升值过头了,这才导致了日本失去了二十年。

人民币只要不升到2:1就绝不可能出问题。

到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到4:1是不会对中国产生多大影响的。

另外,有人担心中国的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实际上,那些人均GDP比中国低的国家,产业链根本就没有中国完善,在他们国家生产的成本甚至比中国还要高。

而且,某些产业,转移就让他转移吧,没什么可留恋的。

最后,要驳斥郎咸平一点,中国的出口不是都靠出口加工、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中国的出口很大比重是一般贸易。机电产品在中国出口中可是占大头,所以,中国现在的高端产业虽然比不上欧美日,但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部分发达国家还要高级。

未来10~20年,把高端产业升级到欧美日的水平,不成问题。

而且,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将大幅启动,很多企业,不必靠出口,国内市场就能养活他们了。

家园 没明白你的论证
  • -- 系统屏蔽 --。
家园 黄昏党罢了

论证是多余的

家园 你真不懂,什么叫剿灭

美国剿什么中国,美国怎么剿?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然后美国自己出口所有包括袜子到山寨手机的所有商品剿灭中国制造?

你懂什么叫滞涨?滞涨为什么会发生?你最后说的那句话最扯淡,滞涨发生和央行有很大关系,按照你的意思只要央行够SB那这个国家就是世界强国。那津巴布韦岂不是世界第一强国。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入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是一下子可以显现出来的

比如说中国的外资企业的国产化率指标--入世谈判中放弃了,这个的影响是深远的

比如农业进口的放开,对中国大豆产业、棉花产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入世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

第一:入世会导致消费者信心的增强---比方说人们普遍的传说,入世以后汽车价格会下降,这样长期被压抑的需求在中国入世以后迅速被释放,从而带动了中国短期内的中国汽车的繁荣

第二,入世会在一段时间内带来国外投资的增加,而投资的增加肯定会带来经济的短期的增长

入世产生的负面效果---外资对内资的挤压效应,进口产品对本地产品的挤压效应等等不是可以一下子产生的

中国入世对不对难说,但是在谈判中朱镕基总理放弃了三条底线

一,外资的国产化比例要求

二,外资企业的外汇平衡要求

三,农业的过度的放开

---毫无疑问的会对中国经济的长远走向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您说的这句话

最后,要驳斥郎咸平一点,中国的出口不是都靠出口加工、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观点我赞同,但是不赞同您使用“驳斥”这个词语,我建议您使用“反驳”这个词语---因为我不认为郎咸平是我们的对立面

家园 你为何不考虑一下如果不让步,进入不了世贸,结果会如何

教主要实事求是啊。当时是中国迫切希望加入世贸,而不是美国【迫切】希望中国进入世贸。

我觉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谈判嘛,就是相互让步。你再追加一百条底线又如何?美国不接受,谈判就破裂了,中国就进入不了世贸,然后我们再等很多年,然后再继续谈判?你千万别说美国不敢不接受。美国没那么弱。

当然了,你们中很多人可能会说谈判破裂就破裂,破裂了更好。中国人要争气。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邓的改革开放本来就是错的。进入不了世贸更好。如果是这样认为,那我就没话说了。呵呵。

家园 有双边贸易谈判,其实进不了世贸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世贸产生的一个结果是不管是中国消费者还是外国投资者都等待着中国入世,即对他们的消费或者投资的预期产生了影响

当然,从长远来看,中国进入世贸,可以凭借中国的强大的影响力来修正目前世贸的倾向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明规则和潜规则,也对中国的国际商贸谈判队伍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朱镕基谈判让步太多,到时候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修改世贸规程扭转被动局面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