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经济需要在人民币升值的烈焰中浴火重生 -- 思想的行者

共:💬23 🌺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经济需要在人民币升值的烈焰中浴火重生

    刚看到政委的主贴,感到很不实际,汇率的变动是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的事情,哪里能够你想贬值就能够贬值呢?

    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的庞大产业链所构成的低价格优势对全球市场的冲击,全球对中国的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这一点上郎咸平比一般的人要清醒很多

    如果说人民币注定会升值,那么中国该怎么办?

    一,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

    人民币的升值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的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的下降,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利于中国资本在海外以更低的价格实行并购,将其他国家的产业链并入自己的产业链条,从而实行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产业链的整体化

    问题在于,如果你自己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人民币升值了,你买到了更多的海外资产,你有能力进行管理吗?

    联想、TCL等等海外并购案的不成功,在我看来与这些企业不是立足于自己管理海外企业,而是想让对方来管理海外企业,没有掌握到海外企业管理的自主权有关----这个一方面表现了这些企业在管理外籍人员方面的不够自信,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他们确实没有经历过足够的管理的历练

    那么要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呢,我认为关键的一点,还是如同郎咸平所说的那样严刑峻法,让企业家产生信用第一的根深蒂固的理念---比方说严格知识产权法

    像美国那样严格的知识产权法,企业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如果有哪家企业偷去并且侵犯了知识产权的话,那么几亿甚至十几亿元的罚款---这是什么,这就是严刑峻法

    像其他国家那样的严格对企业法人的法律责任,企业财务造假---对不起,你将要被扣罚几千万元以上,你广告造假,对不起,你要被扣罚几千万元以上;你凭借商业贿赂而不是依靠技术管理水平取胜,那么对不起,你将要被扣罚几千万元以上

    法律是拿来干什么的,是拿来维护公平的,在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是拿来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秩序的,如果没有市场经济的公平秩序的话,那么企业的大部分心思将花在投机取巧之上,花在管理、技术的提高的努力就会少很多,从而造成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我们很大的一个国家,好的企业却多不到哪里去

    所以郎咸平的建议是需要有关部门斟酌一下的

    至于提高管理水平的其他方面,比如具体的哪一种管理方法的应用,哪一种企业文化的建立等等,这个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是可以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从产业链的层次,提高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郎咸平曾经介绍了沃尔玛在中国的运营,分析了它的竞争力的构成原因----整合上游产业链,从农田化肥运输的整个的产业链人家都整合在一起,那么处于同一个产业链之间的各个产业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集成效应

    比方说中国的制衣业,我认为中国制衣业之所以利润微薄的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产业链没有整合,互相之间搞恶性价格竞争,互相压价,结果外人渔翁得利

    ---如果中国的制衣业能够有产业协会(如同美国的各个农业协会大豆协会棉花协会等等统一对外报价,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营销品牌)能够站出来统合各个企业,让各个企业抛弃恶性竞争走向更多的协作,并且统一的对外报价,那么中国制衣业要取得更多的利润甚至产生诸如耐克阿迪达斯那样的企业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比方说具体的政策建议,我就主张安踏等等知名品牌对其他小品牌实行整合,从而实行规范有序的竞争和协作

    三,金融业要抛弃投机,而为企业进行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的投资提供鼎力的支持

    美国高科技成也投资,败也投资

    成:美国相对灵活的大量的基金,可以为高风险的项目提供资助

    败:当项目启动了以后,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的时候,投机家们不愿意进行长期的低利润的投资,从而使得产业成长不良----毕竟一个新的产业在诞生以后,要维持长期的暴利是不可能的,需要的耐心、坚持,而美国的投资家们,美国的期权制度等等造成了美国对技术研发的长期性的投资不足,导致产业发端之初,领先世界,后来就逐渐被日本韩国甚至可能被中国赶超

    总的来说,人民币升值的暴风雨是一定会到来的,这一点上我与郎咸平的观点完全一致,实际上这也是对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一次严峻的考验,中国经济应该自我整合,自我革新迎接这次猛烈的洗礼

    • 家园 说的好 有时候 人是要逼的
    • 家园 人民币肯定升值了

      在米国议员的威胁

      爬行了

      来自国家部委的报告

      统计局:中国大量进口石油和铁矿石会因人民币升值受益

      外链出处

      升值舆论抱着琵琶露出来了

    • 家园 我觉得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就跟当年的入世一样

      我觉得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就跟当年的入世一样,都是大喊狼来了、狼来了。

      其实,我觉得人民币升值更有可能坏事变好事。

      另外,我觉得用中国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和日本80年代的日元升值,是不正确的。

      日元升值开始于60年代,随着日元的升值,也伴随着日本的产业升级。

      要知道,当年日元兑美元可是360:1啊。

      后来升到90:1,只能说升值过头了,这才导致了日本失去了二十年。

      人民币只要不升到2:1就绝不可能出问题。

      到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到4:1是不会对中国产生多大影响的。

      另外,有人担心中国的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实际上,那些人均GDP比中国低的国家,产业链根本就没有中国完善,在他们国家生产的成本甚至比中国还要高。

      而且,某些产业,转移就让他转移吧,没什么可留恋的。

      最后,要驳斥郎咸平一点,中国的出口不是都靠出口加工、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中国的出口很大比重是一般贸易。机电产品在中国出口中可是占大头,所以,中国现在的高端产业虽然比不上欧美日,但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部分发达国家还要高级。

      未来10~20年,把高端产业升级到欧美日的水平,不成问题。

      而且,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将大幅启动,很多企业,不必靠出口,国内市场就能养活他们了。

      • 家园 赞同你的看法

        中国以前向外出口焦炭,美欧难受,投诉说中国倾销

        中国现在限制出口焦炭,美欧更难受,更大声地抗议投诉

        焦炭是此理,人民币也是此理,只不过“人民币”代表着更多更多的“焦炭”罢了。

      • 家园 入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是一下子可以显现出来的

        比如说中国的外资企业的国产化率指标--入世谈判中放弃了,这个的影响是深远的

        比如农业进口的放开,对中国大豆产业、棉花产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入世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

        第一:入世会导致消费者信心的增强---比方说人们普遍的传说,入世以后汽车价格会下降,这样长期被压抑的需求在中国入世以后迅速被释放,从而带动了中国短期内的中国汽车的繁荣

        第二,入世会在一段时间内带来国外投资的增加,而投资的增加肯定会带来经济的短期的增长

        入世产生的负面效果---外资对内资的挤压效应,进口产品对本地产品的挤压效应等等不是可以一下子产生的

        中国入世对不对难说,但是在谈判中朱镕基总理放弃了三条底线

        一,外资的国产化比例要求

        二,外资企业的外汇平衡要求

        三,农业的过度的放开

        ---毫无疑问的会对中国经济的长远走向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您说的这句话

        最后,要驳斥郎咸平一点,中国的出口不是都靠出口加工、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观点我赞同,但是不赞同您使用“驳斥”这个词语,我建议您使用“反驳”这个词语---因为我不认为郎咸平是我们的对立面

        • 家园 你为何不考虑一下如果不让步,进入不了世贸,结果会如何

          教主要实事求是啊。当时是中国迫切希望加入世贸,而不是美国【迫切】希望中国进入世贸。

          我觉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谈判嘛,就是相互让步。你再追加一百条底线又如何?美国不接受,谈判就破裂了,中国就进入不了世贸,然后我们再等很多年,然后再继续谈判?你千万别说美国不敢不接受。美国没那么弱。

          当然了,你们中很多人可能会说谈判破裂就破裂,破裂了更好。中国人要争气。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邓的改革开放本来就是错的。进入不了世贸更好。如果是这样认为,那我就没话说了。呵呵。

    • 家园 人民币内部贬值压力加大,外部升值压力不减

      用国际收支差额衡量,人民币有升值压力;

      用物价水平和国内货币投放衡量,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

      以对外补贴的方式发展国际贸易,终归不可持续;

      而以行财富分配之实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

      内外贬值压力必将统一;

      所谓价格,其实是财富分配的一种手段;

      正所谓,人民币,升,百姓苦;贬,百姓苦。

    • 家园 同意,还可以化解房地产泡沫

      还可以化解房地产泡沫,减少国内的货币投放量,从而治理资本类价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