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大陆49年后三十年的经济成就及相关几个话题 -- wolfgan

共:💬261 🌺342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投了一个蛋

您这篇太诛心之论了

虽然我并不太同意楼主的看法

楼主和龙大妈并不是一路人

还有
家园 问题是不同的产品价值是不同的。

有的地区这个产品生产的多点,有的地区那个产品生产的多点。综合起来怎么考察呢?中国初级产品生产的很多,所以单纯比较这方面的产品有优势。如果比起高端的产品,就要吃大亏了。

家园 首先,中国的军工是从苏联学了不少的。

其次,中国能够搞起军工企业,这比韩国台湾新加坡军事装备主要靠采购其实对经济是有拉动作用的。和他们相比,中国大陆其实在这点上占了大便宜。

家园 你这个比较的确有点不严谨

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朝鲜的总体经济增长率都比中国大陆高,

如果我没记错,1980年日本的GDP略高于一万亿美元,1950年时是140亿,增长约73倍。但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80年是1950年的10倍。你列举的大陆方面几个数据,至少工业产品的实物都大大超过了10倍,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比大陆高这个结论不论对错,论据可有点单薄。至于新加坡,1965年才独立,不知道你怎么拿来做30年对比。

家园 但是中国前30年不是市场经济,汇率更是......

不这么比更没有办法比....

80年代以前除了日本,剩下的四小龙也没有多少高端产品吧?大概粗略比比,应该还是能看出些东西

家园 问题是中国虽然有些高端产品,但是比重却极低啊。

中国连化纤和化肥要自给都要等43方案的项目完全投产后才能实现,那已经到了改革开放后的年代了。从整体上讲中国确实比四小龙产业结构落后,八十年代首先拼得对象还不是四小龙,而是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些国家,现在才和四小龙基本在产业上平行了。八十年代后期在强调产品质量的时候,还讲过产品质量一定要超过泰国。

家园 这里有个问题,大陆在1950年的时候基本是个农业国。

在这个基础上,工业产值增加十倍的时候,GDP肯定是增长不了10倍的,而是要比10倍小很多。而日本,1950年的时候就是工业国了。

至于新加坡,那可以从它独立的那天进行比较。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查它的数据。

家园 所以说你的论证不太严谨,而没有简单否定/肯定你的论点

作为论证,至少也应该提供一个统一的能够进行客观比较的基准,否则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了。最简单的,大陆既然有这么多定量数据,相应的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也应该有些类似的定量数据才算得上是一视同仁。

家园 我这是按对中国大陆有利的数据来进行比较的。

要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比较那就难看大了。

家园 问题不是大陆的数据好看与否

而是没有其他方面的对比数据,难以支持你的大陆增长水平不如东亚其他地区的结论而已。就你列的数据,大部分重工业产品至少香港和新加坡是拿不出来的。如果我没猜错,估计你列举的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地区的数据只能集中在轻工业和金融等产业。这种对比能有多大意义,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你列举的“最重要的发电量”,如果我没记错香港的电力全靠内地供应,50年和80年都是零。是不是可以说香港30年什么都没干?我自己也不会同意。反过来,即使在轻工业和金融方面的数据东亚其他地区对大陆有较大优势,也只能说各自走的路不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已。

查了一下子,1980年前的香港发电量还真不是零,但只有数千千瓦,还是1922年建的。二战中被毁后重建,一直到1981年才建成了第一个大规模的火力发电厂。

家园 70年代末产业结构不如四小龙是肯定的

可是你的主贴写的是 增长率

我的意思也是比较增长率,比如粮食钢铁发电啥的增长率

家园 我是这样想的

因为韩国台湾新加坡的采购量不大,所以他们也没有必要搞军品研制,从美国那里买一部分就可以了,不用花研制经费。美国呢,因为采购量大,相应的也摊薄了研制的成本。

而中国,因为没有地方可以买(50年代以后),所有的武器都要自己花钱研制,所以研发经费相应的就比较多(而且中国的基础又特别差)。就好比现在英国法国都无力自研四代战机了,因为采购量小,所以显得研发经费特别高。中国那个时候因为军工没有走上良性循环,为了保持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科研,生产,军队),所以相应的开支要大于韩国台湾,(你看中国80年代下马了多少军工项目)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家园 还应该考虑人均水平

比如人均能耗即可看出一些差距:先看一张图,这里描述了一些国家当前的人均能耗油当量和其达到1.4吨的年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在2007年达到这个1.4吨的水平,而英国在1849年,美国在1860年(2.5吨),法国在1928年,德国在1960年(1.9吨),日本在1963年,棒子在1985年分别达到这个水平。

美国能耗大的有点特别(1860年就达2.5吨,比现在中国还高),所以其变成老大是早有潜力的,小日本炸珍珠港是脑子进水了。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棒子中国的人均达到1.4吨前后都举行了奥运会,而巴西目前是1.2吨,过8年后应该达标1.4吨,所以巴西也拿到了2016年奥运会举办权。

1936年德国举办奥运会,能耗估计没有1.4吨油当量,其后还是硬撑发动二次世界大战,豪赌啊。

家园 你要是想看就发给你看吧。

根据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的计算,1950---1973年亚洲各国经济复合增长率如下:日本:8.1%,中国内地:2.9%,香港5.2%,马来西亚:2.2%,新加坡:4.4%,韩国:5.8%,台湾:6.7%,泰国:3.7%,印度:1.4%,印度尼西亚:2.6%,菲律宾:2.7%。

家园 韩国台湾新加坡是在工业上没有这个能力。

但是,在军事上但凡他们自己有能力自己制造的还是会自己制造的。因为外购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啊。

而中国,因为没有地方可以买(50年代以后),所有的武器都要自己花钱研制,所以研发经费相应的就比较多(而且中国的基础又特别差)。就好比现在英国法国都无力自研四代战机了,因为采购量小,所以显得研发经费特别高。中国那个时候因为军工没有走上良性循环,为了保持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科研,生产,军队),所以相应的开支要大于韩国台湾,(你看中国80年代下马了多少军工项目)

请给出数据证明你的结论。就我接触到的东西,但凡军事上自己能研制的,自己研制采购总是比外购便宜。所以你的这段话我不敢苟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