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 建国C 马大叔的理论 -- 史文恭

共:💬284 🌺584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没有看明白《资本论》

老马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有两种人,资本家和工人。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别人劳动的是资本家。被资本家雇佣,产生剩余价值的就是工人。根据这个定义,你可以给科学家归归类,就明白了。

所以,可能某些科学家是资本家,某些是工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学习能力是有差异

因此,分工有所不同。但是,差异之外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只要是健康的人类,他/她的学习能力就一定比人类之外的东西强——可能有人会说,未来的机器的学习能力可能会跟人类一样强,我的观点是,很简单,这些机器也就变成了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很明白

马恩在社会研究方面开的头对,但是,他们处于资本主义早期,那时的分工比资本主义之前发达、但没有现在发达,因此,他们把很多角色都糅合到工人身上——这就是分工不明或者说不发达的表现。同时,他们还犯了个错误,把资本家的部分角色也抢走、安到工人头上。

当然,硬要粗略地分也行,那就是占据生产资料的是资本家、不占据的是工人,或者,另一种分法——掌握剩余价值分配权的是资本家、不掌握的是工人,而不能这样分——占据生产资料、雇佣别人劳动的资本家,产生剩余价值的是工人。这是因为,资本家也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剩余价值。

在我说的这两种分法中,如果按人数来说,工人阶级的主体是产业工人;如果按对剩余价值的贡献来说,工人阶级的主体是科学家和技术家。

然而,我还是不赞同用这两种简单的分法。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国家开始扮演资本家的角色,那就是,它们占有科研设备等生产资料,雇佣一部分科学家和一部分技术家为全社会服务,另一方面,生产资料虽然还有很多是私人占有的,但是,它们在不同的私人之间的流动非常频繁——在不同的人手之间流动得频繁了,那就是一种公有;也因为,现代社会中的资本家也不能完全掌握剩余价值的分配权——既有国家参与其中,也有技术家和工人利用现代社会中他们各自掌握的权利来参与分配,另一方面,《资本论》里主要把资本家和工人当做人格化的东西来讲,这种做法太深远了、很容易误导现代社会中的人,为了发展马克思的理论,最好还是分细些——尘归尘、土归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关于学习能力,我又补充了一点

加上过去的,如下:

学习能力是有差异,因此,分工有所不同。但是,差异之外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只要是健康的人类,他/她的学习能力就一定比人类之外的东西强——可能有人会说,未来的机器的学习能力可能会跟人类一样强,我的观点是,很简单,这些机器也就变成了人。

家园 你说的也对,要是能知道他们谈什么就好了
家园 这是技术进步和制度进步的双重结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拜农业技术、工业技术进步的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一般的国度里,普通人的温饱问题不是太大,因此吃不上饭而造反的人就少了;另一方面,拜二次大战中社会主义浪潮及民族独立觉醒,大资本家也知道“做人不能太无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社会制度及分配制度方面有妥协,所以在阶级矛盾缓和的大环境下想要造反的就更少了。

还是重复以前的观点,人是很“贱”的,少数人除外。大多数人都是要用“胡萝卜和大棒”来管理,否则大锅饭难免带来低效率。即便有老工人、老农民因为“忆苦思甜、新旧对比”而享受当家做主的快乐一心干活,到其后辈,照样会追求八级工资和物质刺激。何况还有外部西方“花花”世界的对比,要不怎么有那么多人向往“自由世界”呢?东德和西德比经济情况不好,可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可是皎皎者,照样有几百人冒着生命危险越过柏林墙。现实的自由世界,其实就像撒旦提供的现世享受,没有多少普通人能够抵御诱惑的。

家园 我给你算:资本家是一定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

假设这个世界只有农夫和包子铺两个行业。农夫1个小时劳动可以收获2个麦子。包子铺有资本家和工人。为了说明方便,提前引入货币小时币,简称B。同时假设资本家和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都是1个包子。

1。资本家有2B资本。资本家拿1B在农夫那里买来2个麦子,工人用1小时做出来2个包子,得到工资1B。此时相当于2个包子用了2个小时(农夫的和工人各1个小时),那么1个包子价值1B。农夫拿挣到1B买走1包子,工人用1B拿走1个包子,同时资本家获得2B,但是包子没了,资本家饿死了。

2。资本家有3B资本,资本家拿2B在农夫那里买来4个麦子,同时施展复杂劳动大法,拿鞭子劳动1小时,导致工人1个小时可以做出4个包子,得到工资1B。此时相当于4个包子用了4个小时(农夫2个,工人1个,资本家1个),那么1个包子价值1B。农夫用2B买走2个包子,工人用1B买走1个包子,资本家得到3B和1个包子,资本家活下来了,但是还是原来的3B资本,没有增殖。

3。资本家有n+1B资本,资本家拿nB在农夫那里买来2n个麦子,同时把鞭子做的更粗,拿鞭子劳动1小时,导致工人1个小时可以做出2n个包子,得到工资1B。此时相当于2n个包子用了n+2个小时(农夫n个,工人1个,资本家1个),那么1个包子价值(n+2)/2nB,农夫用nB买走个包子2n*n/(n+2)个包子,工人用1B买走2n/(n+2)个包子,资本家得到n+1B和2n/n+2个包子,资本家活下来了,但是还是原来的n+1B资本,但是多了n-2/(n+2)个包子的增殖,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显然这个增殖太小了,永远小于1个包子,更关键的是和工人的增殖是一样大的。显然事实不是这样的。

剩下的只能是资本家让工人干的多,只给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别无他法。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固然是马克思哲学思维的远见卓识。但是现实中的资本家确实拿了太多太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去查查这个资料

档案解密: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绝密记录

其实这段资料在1990年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就解密了,内容早就公开了,你没有留心罢了。

家园 谢谢
家园 其实说白了就是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

即科学技术决定社会体系(法律,道德等)。

中国古代科学水平低下,所以封建制度应运而生。如今科技大爆炸式发展,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发展人人平等的人均思想。

因为在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并未十全十美,所以社会体系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需求不足”导致大部分财富向少部分人集中的现象将继续下去,在现行条件下是无解的。

家园 其实你考虑的太复杂了所以很难看清楚本质

只要把握住劳动力 生产工具 生产资料 与资本家之家的关系就好了,其它的都是障眼法

比如哈佛的博士,就是智商再高,创造的价值再大,如果是给公司打工也只是一个劳动力,如果资本家无法在他身上赚取的足够的利润,那无论如何了不会给他开高工资的。

家园 美帝的“需要过剩”正是因为个人需要不如造成的

才需要政府出面借钱,把资本家生产出来的多余的产品买下来

如果没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远没有这么和谐。

家园 这里包子探讨是比较抽象的劳动

已经把脑力劳动的价值包含在里面了

所谓的1000块就泛指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合理价值了

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在扣除了劳动力成本 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成本之后的剩余。

家园 资源再扩展也赶上不人口扩展的速度

人口增长是几何级的。

家园 问题是资本家的利润哪里来的

不还是剥削蓝领工人么,他把一部分分给了这个博士,那么如果蓝领罢工造反,是否要造这个哈佛博士的反呢?解放后关于知识分子的归属问题之所以反复动摇,和拘泥于这套理论有很大关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