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鲨与鳄(一) -- xxxxxxxx

共:💬142 🌺6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鲨与鳄(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鲨与鳄

这是一个城市的标志,那里住着很多华人。不过这没有什么可自豪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那儿都是华人的伤心地。

她的名字叫Surabaya,Sura是鲨鱼的意思,Baya是鳄鱼的意思。根据当地的传说,上古时代曾有一条大白鲨和一只白色巨鳄在此大战,以争夺最强者的称号。

由于此地华人众多,所以她还有一个相当文雅的汉语名字 -- 泗水。名称的由来已无从考证。或者,更直接一点儿说,空船的知识有限,没有去考证。如果哪位读者有兴趣的话,欢迎对此进行补充。

这个鲨与鳄的共舞之地离中国并不是很远,她位于现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东部,是东爪哇的首府,同时也是印尼第二大城市。提起爪哇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浓香可口的咖啡。不过在爪哇还有一种更加令人垂涎欲滴的东西 -- 石油。对于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比如,军国主义时期的日本,这种诱惑是难以抗拒的。为了攫取爪哇的石油资源,他们不惜搭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几千万民众的生命,冒亡国灭种的危险,与美英两大军事强国同时开战。即便取胜的可能性比被4道闪电同时击中的概率还低也在所不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日本海军一直反对对美英开战,不过随着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这种声音变得越来越小了。

当贪婪战胜恐惧之后,战争之门随之而开。1941年12月初,日本海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远东舰队。与此同时日本陆军在海军的强力支援之下,多头并进,长驱直入,展开旨在夺取东南亚自然资源的南方作战。12月25日日军攻陷香港,次年(1942年)1月2日,日本占领美国殖民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1月11日日军在荷属东印度(即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同时实施登陆,2月14日荷属东印度的苏门答腊岛陷落,2月15日,英国殖民地新加坡陷落,马来半岛易手。在突破层层阻碍之后,终于,日军南方作战的终极目标 -- 爪哇,已经近在咫尺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印度尼西亚(荷属东印度)地图

在继续下文之前,有必要把一些可能会在本文中出现的地名和位置事先交代一下,否则,一定有不少读者感到头大。

请参考上图

最左边那个斜长条是苏门答腊(Sumatra)

苏门答腊右边,长得跟个瓢差不多的岛是加里曼丹(Kalimantan)

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之间的海峡是卡里马塔海峡(Karimata Strait)

加里曼丹右边,长的根棵人参差不多的岛是苏拉威西(Sulawesi)

加里曼丹和苏拉威西之间的海峡是望加锡海峡(Makassar Strait)

加里曼丹下边那个大岛就是爪哇(Java)

加里曼丹和爪哇之间部分是爪哇海(Java Sea)

苏门答腊和爪哇之间的海峡是巽他海峡(Sunda Strait)

以下部分较小,看不清的读者请参见下面大图

爪哇的右上角看似快和爪哇连在一起的那个岛是马都拉(Madura)

马都拉和爪哇之间的狭窄海峡是马都拉海峡(Madura Strait)

泗水(Surabaya)位于马都拉海峡南边的出口处

爪哇右边的小岛是巴厘(Bali)

巴厘和爪哇之间的狭窄海峡是巴厘海峡(Bali Strait)

印度尼西亚详细地图

大家先看地图,我去看资料。

元宝推荐:萨苏,MacArthur, 通宝推:JACK船长,
家园 大胖子沉宝
家园 送花
家园 地图已经看好了,快填坑。
家园 赞,楼主开始写泗水海战了
家园 【原创】鲨与鳄(二)

日军进攻爪哇的部队分为东西两个集团,组成如下:

东部集团

预定登陆地点

克拉根(Kragan)(位于爪哇东北部海岸,泗水以西约65海里)

登陆部队

陆军第48师团和第56师团坂口支队(混成第56步兵团),搭乘41艘输送船。

直卫部队

第四鱼雷战队(司令:西村祥治少将)

包括轻巡洋舰那珂(旗舰),驱逐舰村雨,五月雨,春雨,夕立,朝云,峰云等

支援部队

第五战队(司令:高木武雄少将)

包括重巡洋舰那智(旗舰),羽黑,驱逐舰潮,涟,山风,江风

第二鱼雷战队(司令:田中赖三少将)

包括轻巡洋舰神通(旗舰),驱逐舰雪风,时津风,初风,天津风

西部集团

预定登陆地点

万丹湾(Banten Bay)(位于爪哇最西北部,雅加达以西约30海里)和默拉克(Merak)(万丹湾以西约10海里)

大体就是巽他海峡的北部入口处

登陆部队

陆军第2师团,搭乘56艘输送船。

直卫部队

第五鱼雷战队(司令:原显三郎少将)

包括轻巡洋舰名取(旗舰),驱逐舰朝风,春风,旗风,皋月,水无月,文月,长月,初雪,白雪,吹雪,叢(音同:从)云,白云等

支援部队

第七战队(司令:栗田健男少将)

包括重巡洋舰最上(旗舰),三隈,驱逐舰敷波

Plug-in:

妙高级重巡洋舰

妙高级重巡洋舰是日本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生效后建造的第一种条约级重巡洋舰。由日本海军著名军舰设计师平贺让设计,最早妙高级的设计草图中没有鱼雷发射管,军令部要求把鱼雷管加上去,可这位平贺让先生是有名的天下第一犟驴,寸步不让,就是不改。(平贺让有个绰号叫做平贺不让,特指其人倔犟无比,从不让步),最后军令部没办法只得让步。后来趁平贺让去欧洲考察的机会,军令部找了另一位设计师藤本喜久雄偷偷把鱼雷发射管给加上去了。

妙高级最初的设计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小船扛大炮。等设计完成之后发现问题多多,左改右改,越改越大,本来的设计是不足10,000吨,等改完之后一看11,000吨了。

妙高级重巡洋舰的主要性能指标(改装后)

基准排水量:13,000吨

满载排水量:15,000吨

舰长:203.76米

舰宽:20.37米

动力:132,000马力

最高速度:33.3节

最远航距:8,500海里(14节)

主要武器:

200mm 50倍口径连装炮5座10门

127mm40倍口径连装高射炮4座8门

610mm四连装鱼雷发射管4座

25mm60倍口径连装高射炮4座8门

13mm76倍口径连装高射机枪2座4挺

水上飞机:3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妙高级一号舰妙高(Myoko),迷彩涂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妙高级二号舰那智(Nati)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妙高级三号舰足柄(Ashigaka)出访欧洲途径苏伊士运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妙高级四号舰羽黑(Haguro)

东部作战(泗水海战)

日军东部登陆部队主力第48师团,在攻占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之后,于1942年2月8日从吕宋岛(Luzon)林加岩(Lingayen)登船出海,经菲律宾以西洋面,抵达菲律宾和加利曼丹岛之间的霍洛岛(Jolo),与坂口支队会师。短暂休整之后,2月19日再度启航,穿过望加锡海峡,于2月26日进入爪哇海。

当时,盟军在东南亚的部队由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四国组成。随着各处战事相继失利盟军部队且战且退,逐渐向爪哇附近集中。不过除了地主荷兰决定坚守爪哇之外,其他三国均不看好爪哇的命运。在短暂停留之后,英美地面部队分别撤退到斯里兰卡(锡兰)和澳洲。

2月25日,英军韦弗尔(Wavell)陆军上将将盟军指挥权转交给荷兰赫尔弗里赫(Helfrich)海军上将,赫尔弗里赫随即着手准备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防御战。首先,赫尔弗里赫命令在马都拉海峡北口外布雷。(空船注:这个雷区的唯一战果是把英国驱逐舰[Jupiter]给炸沉了),其次,他命令盟军仅有的6艘老式潜艇进入爪哇海,建立一条松散的防线。

为了使驻扎泗水的卡雷尔·道曼(Karel Doorman)海军少将指挥的联军水面舰队有足够的打击力量。赫尔弗里赫决定为道曼拼凑一支舰队。空船在这里用拼凑没有任何贬意,这支舰队的最终包括以下成员:

荷兰皇家海军

轻巡洋舰:德·鲁伊德尔[De Ruyter],爪哇[Java]

驱逐舰:[Kortenaer],[]Witte de With]

英国皇家海军

重巡洋舰:埃克塞特[Exeter]

驱逐舰:[Jupiter],[Electra],[Encounter]

美国海军

重巡洋舰:休斯敦[Houston]

驱逐舰:[J.D.Edwards],[Alden],[Ford],[Pope],[Paul Jones]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

轻巡洋舰:珀斯[Perth]

所以,道曼少将指挥的这支混成舰队又被称为A (merican) B (ritish) D (utch) A (ustralian)舰队

其中的荷兰舰艇由于参加了几次小规模海战,而且不断遭到日军飞机空袭所以多多少少都有些损伤或者故障。美军的重巡洋舰休斯敦号,不久前遭日军空袭,后部的三号炮塔被击中,两门主炮发生故障,无法开火。另外,舰队的大部分驱逐舰是古董级的,除了放鱼雷基本上无法进行炮战。

而且,盟军舰队在慌乱中组成,除了荷兰舰艇外大部分都是一两天内匆匆赶来的。其中英国军舰是在开战前一天才赶到的,什么准备也没有,直接进行编队,然后就上战场了。这支舰队既没有作战计划,也不曾共同演练,甚至各舰之间的通信联系都成问题,只能依靠简单的灯光信号或者旗语什么的简单交流。只有部分舰只之间可以进行无线电交流。

本来盟军还可以集中更多的舰艇,不过为了防御日军有可能组织的在雅加达附近的登陆行动,一部分英国军舰留在了爪哇西部。但英军并不想把自己的军舰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损耗中,所以英军在日军到来前就命令这些舰艇撤往斯里兰卡。相比之下美军就仗义多了,虽然正在菲律宾坚持抵抗的美军境况极其危险,但美军依然派来了六艘军舰。这是美军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可以执行作战任务的全部舰艇。

家园 在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想问问

盟国当时有没有能力把战线稳定在印度尼西亚一带?变成像不久以后发生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那样的拉锯战?

整个印度尼西亚的战斗就是美英两国都有收缩战线,准备养精蓄锐卷土重来的打算,所以打得心不在焉。美国人因为是有战前定下来的计划,准备在太平洋取守势以保证在欧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所以既然菲律宾没守住那干脆就撤退得再彻底一些。英国人也有类似的打算(保住印度、中东和北非)。所以整个战役,盟军的海上力量大部分都是战前就呆在亚洲的那些舰艇(不算已被击沉的两艘英国战舰),比如休斯敦、荷兰的2艘轻巡和英国的2艘巡洋舰,基本没有一点外来增援。

P。S:虽然珍珠港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但是硝烟过后,可以发现真正损失只是战列舰2艘全损、2艘坐底、1艘搁浅,其余3艘只受了不大的创伤,加上从大西洋舰队紧急调拨的3艘新墨西哥级,美国在太平洋的战列舰舰队不久以后又恢复到了7艘。加上巡洋舰、驱逐舰、航母基本保存完整,至少美国人还是有充沛的实力和日本人耗上一下,甚至来个反扑(这个反扑后来就是瓜岛战役)。这还不算英国新组建的东印度洋舰队(R级再怎么没用,为美国人分担一些炮弹或炸弹还是可以的)。

家园 不成的,没油

由于美国海军糟糕的战前准备,尽管在珍珠港事件后三个月内,太平洋舰队就迅速恢复了实力,但后勤保障,尤其是油料供给,成了海军动用舰队的最大瓶颈,注定了海军无法在1942年发动足够规模的大舰队行动.为了保障航母舰队运作所需的油料,以及瓜岛登陆所需的后勤补给支援,整个1942年的绝大部分时候战列舰舰队都在家门口附近(离西海岸600英里左右应该算是家门口了)徘徊,进行一些无关痛痒的训练行动和改装,直到42年11月华盛顿号和南达才去瓜岛战场露了一小脸,还把尼米兹心疼的不行.

一是缺乏油船.对德宣战后,为了保障英国的油料供应,此时美国油船大多奔走在大西洋航线上,也为邓尼茨的狼群带来了丰厚的战果:宣战后六个月内,德国潜艇就击沉了美国560万吨油船中的200万吨.由于大量的油船被抽调到大西洋弥补损失,整个1942年春天,尼米兹手中仅有7艘油船来供应整个太平洋舰队.唯一的弥补是少量的民用油船,可是这些油船缺乏专用供油设备,基本没发挥多少作用.

另一个则是缺乏油料补给基地和储油设施.在西海岸,澳大利亚,珍珠港的漫长交通线上,必须布设足够的油料补给基地来储存油料.很不幸的是,海军在战前仅做了一些勘测和小规模建设,也就是说,在战争爆发时,这些基地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直到1942年6月海军才选定斐济在内的四处岛屿兴建油料补给基地,直到11月才完工.而珍珠港的地下油库到1942年初才开始建设.

按照当时的战列舰耗油量.华盛顿号这级快速战列舰在巡航速度下大约每天耗油15万升左右,而旧式战列舰则在巡航速度下每日消耗17万升以上的油料.整个战列舰舰队,包括3到4艘伴随的驱逐舰,每月大约消耗油料至少4000万升以上.如果战列舰的舰长打算来个高速巡航,哪怕只是提升个三四节航速,一圈下来就足以让整个南太平洋的油库见底了.航母舰队则稍微好些,一个两艘航母和8到10艘护航舰只的战斗群每月大约消耗3500万升左右的燃料.为了保障航母的运作,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得不限制战列舰舰队的活动.

不过后勤供给和油料补给的问题在42年6月后就开始缓解了,但战列舰舰队之后也没有太多的作为,主要还是出于指挥官们的意愿和考量.这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家园 关于泗水还可以从清乾隆时期的反华大屠杀一直到1998

年的骚乱,写写华侨的血泪史啊

家园 玩大航海时去过泗水 哈哈

多谢美文

家园 我看主要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航母不足。
家园 战列舰的多少不是重点

42年初的时候盟国海军对日本的海军航空兵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吧。就算凑一支再大一点的舰队,效果可能也就跟锡兰海战差不多。

家园 稳定在印度尼西亚是不现实的

首先,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守军总共只有6万余人,其中80%左右守在爪哇,剩下的1万多人散布在其他岛屿上,这些兵力不足以抵挡日军的进攻。由于日军进展迅速,各地守军甚至没来得及构筑像样的防御工事。更增加了防御的难度。

其次,1AF已经推进到苏拉威西的斯特林,而当时可以挡住1AF的只有美军的航母,而且必须一齐出动。对于刚刚遭受重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来讲,这个设想风险太大,没有可操作性。

另外,1AF之所以没有去打荷兰的小舰队是因为他太小了。加在一起只有2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如果ABDA舰队早几天集结的话一定会把1AF招来,那也就没有泗水海战了。1AF一直在找大的目标打。但是由于日军的情报工作比较差。他们设想的盟军目标大部分还在纸面上。所以1AF几次出动都是无功而返。只是在达尔文有一点儿小小的收获。

还有,美军的休斯敦号重巡,命中注定回不到美国。先是命大只是被击毁了3号炮塔。接着在达尔文逃过了南云飞机,休斯敦只要晚一天出港,就是死路一条。绝无生还可能。因为如果留下他就是最大的,而且是唯一最大的军舰。就像锡兰海战中的竞技神一样。

其实,最不应该占着爪哇的就是荷兰人,他们最想守住爪哇,但是他们最没战斗力。以至于把爪哇的油田近乎完整的留给了日本人。因为日本不是产油国,所以日本全国和采油沾边的技术人员加在一起200[空船注:这个数字不准确,要调查]多人。只要把爪哇的油田毁掉,就象几年前伊拉克人干的那样,让日本人在爪哇半年采不出石油来,那日本人麻烦可就大了。[空船注:当时东南亚最大的油田不在爪哇,很可能是苏门答腊的油田最大,要调查]

家园 【原创】鲨与鳄(三)

守卫爪哇的荷兰守军大约有56,000人,不过随着盟军的节节失利,这支部队早已成惊弓之鸟,如果日本人在爪哇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的话,荷兰守军投降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时间是可以用天来计算的,这主要取决于日本人甩开两条罗圈短腿,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从登陆地点赶到他们的攻击目标。对于荷兰这个(曾经的)海上巨人而言,守卫王国最后一棵摇钱树--爪哇--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到道曼海军少将身上,如果他的舰队可以在海上重创日军的输送船队,那么爪哇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如果失利,那么荷兰人就只能交降书顺表了。

道曼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在美英澳的大力支援下,他手上本来不堪一击的舰队骤然强大了3倍,虽然问题多多,不过,至少原来那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突然间露出了一丝曙光。猛将道曼要放手一搏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荷兰的英雄卡雷尔·道曼海军少将

Plug-in:

德·鲁伊德尔号[De Ruyter]轻巡洋舰[从善如流,将舰名修改一下先]

德·鲁伊德尔号轻巡洋舰看上去舰体修长,舰首垂直,外形有一些德国舰艇的特征,这大概和他的设计师中有德国人有关吧。德·鲁伊德尔号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一门与众不同的单装主炮,因为这门主炮是后加上去的,所以它没有炮塔而且旋转和装填全靠人力。这在近代舰艇中是不多见的。另外一点是没有鱼雷发射装置。可能在殖民地执勤的军舰不需要那玩意儿,要说也是,主炮比鱼雷发射管那可吓人多了。另外,他的主炮最大仰角可以到60度,看上去还是比较注意防空的。

德·鲁伊德尔号轻巡洋舰的主要性能指标

基准排水量:6,550吨

满载排水量:7,550吨

舰长:170.90米

舰宽:15.70米

动力:68,000马力

最高速度:32节

最远航距:6,800海里(12节)

主要武器:

150mm50倍口径连装炮3座,单装炮1座共7门

40mm60倍口径高射炮10门

12.7mm高射机枪8挺

水上飞机:2架

关于[De Ruyter]号轻巡洋舰的更多信息请参阅xluoh网友对本文的补充,并表示感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道曼海军少将的旗舰 -- 德·鲁伊德尔号[De Ruyter]轻巡洋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鲁伊德尔号在发脾气,请注意其独具特色的单装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鲁伊德尔号从后部看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鲁伊德尔号和他的水上飞机

日本人何时来,从哪儿来,这是个问题。道曼的舰队不是核动力的,不能有事没事就在海上瞎转悠好几个月。况且,他手头兵力有限也无法分兵拒敌。他只有一次出手机会,必须一击中的。道曼不是那个谁谁谁的兄弟顺溜,他没有把日军南遣舰队和1AF(南云机动部队)一口气全突突光的本事。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看起来可能事情很简单,似乎日本人从这儿来或者从那儿来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在这些成为事实之前,没有什么是必然的。所有都是可能和偶然,而且数量非常非常得多。这就像炒股票一样,一只股票这也好那也好,就是盘面很环保,恐怕也算不上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盟军的侦察机不多,不过也传回了不少消息;爪哇海不大,但还是有仨一群俩一伙的日本船在里边跑来跑去。那大的登陆作战,日本人不会傻到连侦查和准备都不做,就大摇大摆的开进来。这些虚虚实实的消息让道曼的舰队疲于奔波,再加上日军飞机频繁的昼间空袭,使荷兰人找不到多少时间休息,官兵疲惫不堪。

2月25日,正在菲律宾指挥作战的麦克阿瑟将军传来消息:2月20日,一只由大约100艘舰船组成的日本船队正在霍洛岛(Jolo)附近集结。同日晚些时候,一架侦察机报告在望加锡海峡的南口发现一只大约由80艘舰船组成的日本船队,这正是准备在爪哇东部登陆的日军部队,不过这架侦察机还没来得及报告详细情况就被击落了。同日还有一条重要的消息传来,一小股日军在泗水北大约100海里的巴汶岛(Bawean)登陆。看上去日本人真的来了。

家园 日本二战前的原油产量已经达到5百60万桶/年

1941年日本国内原油产量为2,659,000 桶大概相当于世界0.1%的产量。但是日本的殖民地和占领区也贡献了相当多原油,其中满州生产了1百万桶,台湾1百万桶,南萨哈林1百万桶。所以日本实际产量应为5,639,000桶。

1939年日本的燃油需求是2540万桶(41年会更高),不足的部分由美国,荷属东印度(印尼),墨西哥进口。

外链出处

Oil sources

In 1925, the local petroleum reserves were estimated at 2,956,000 barrels in Niigata, Akita and Nutsu deposits, additionally at Sakhalin concessions. Japanese Petroleum production was in 1941 2,659,000 barrels — about the daily production in the U.S., and 0.1% of world petroleum production. In Manchukuo, oil wells gave Japan 1,000,000 of additional petroleum tonnes per year. The local oils fields of Akita, Niigata and Nutsu produced 2,659,000 barrels. Additionally, they obtained oil in Formosa (1,000,000) and Soviet Sakhalin (1,000,000) and the Manchu oil distillery process. The use of oil products in 1939 raised 25,400,000 barrels. Japan additionally made foreign purchases in California, the Dutch Indies and Mexico.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