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教师节发发教育的牢骚 -- 繁花似锦
不可能45分钟全讲一个知识点哦。套句老话:螺旋式上升,曲线式前进
说实话,我对“How are you?” 的学习,起码花了10年。能灵活运用这个短句,最后还是看社交礼仪和社会习惯的知识学的怎么样。这个问好的知识点和社交礼仪这个知识点是紧密结合的。老师在课堂是很难教这么多,这么详细的。我这里就举个例子。但是老师不能因为教不到最高层次,就完全放弃,只教记忆和理解。实际上,给学生一个应用的机会,顶的上10次记忆强化训练。 教学法很重要的。
另,吐槽很不够!在反省! 您请帮忙,也来吐槽吧。
呵呵,这次河有猜错了,不是为考试,考试哪值得这样愁?
英语能在中国这么普及吗?
有人天生就不适合学语言吗?肯定是有的。
那怎么办?难道他就不用学了?
我弟弟是学日语的,很郁闷,网络上出现的很多英文看不懂。
中国目前的教育不是要培养哪方面的天才,而是要提高整体受教育水平,也就是丰富中国人的常识。
什么是常识?100年前中国人的常识跟现在一样吗?因为受教育的人多了,所以很多知识就已经转变为常识。
用句说烂的话,这就是提高公民的素质。没有大规模的普及知识,何来谈什么素质。
《恰同学少年》里毛主席学生时代严重偏科,他的老师认为只要他的理科能保持及格就行,不用跟文科一样出类拔萃。
但注意这里的前提是,保持及格,否则光用活了左脑,让右脑生锈不成?
熟能生巧,就算再不擅长,花时间去做总会有收获。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找一堆主观借口,往小了说,是得失心太重,容易焦虑,往大了说,那就是妨碍进化。
写的乱七八糟,自己也不知道想说啥了。主要是经验值不够,不能到其它版回帖把我憋得。
二三十年前,中国需要大量的工程人才,所以才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入世之后,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大量的成熟技术涌入中国,中国需要大量能与外交流的学习型人才;不远的将来,当中国需要自己站在世界技术之巅时,创造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成为必然,创造型人才需要能从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大家随意就好,可以严肃的批评,也可以欢乐的吐槽。形式不能拘束内容哦。
两位请继续!
很多孩子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规定的知识,通过规定的考试,改变自己的生活。
学生无所谓学好,只求考试考好;学生无所谓学习方法,只要能让考试考好,哪怕死记硬背,只要能应付眼前的考试就好。学习唯一的应用就是对付考试。
至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一般都是工作以后的事情,和学校教育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