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移动MM的深意 【1】三位一体 -- 邓侃
2009年8月17日,中国移动召开发布会,宣告移动商场(Mobile Market)正式投入运行。有媒体把Mobile Market称为移动MM,这个称呼有点暧昧。暧昧的不仅仅是称呼,而且对于移动MM的战略指向,也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
从表面上看,移动MM不过是模仿iPhone的AppStore,旨在方便手机软件的发布。但是,如果认为移动MM的全部意义,仅仅限于模仿iPhone AppStore,可能低估了中国移动的雄心。
中国移动掌握着无线网络,而且很快将进入3G时代。中国移动借助Google Android,强力推动OMS手机OS的开发,使自己在手机OS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中国移动大踏步迈进互联网,尤其注重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中国移动的三位一体的战略逐渐成形,而移动MM,只是整座冰山最先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已。
3G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大增加了无线带宽。无线带宽的增加,意味着远程数据传输运力的增强。打个比方,北京和天津两地之间修建了高速铁路,使京津两地交通时间缩短到半个小时。交通时间的缩短,促进了两地一体化的形成,使居住在天津,工作在北京,成为现实。
3G时代的到来,将促成手机和互联网,尤其是手机和云计算两地一体化成为现实。
手机和云计算一体化以什么形式出现,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如何拉动整个移动产业链,诸多问题尚没有定论。这就像京津两地一体化以后,对于两地居民有什么好处,两地产业如何分工协作,催生哪些新产业,很多问题一时难以定论,而且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争议和调整。
虽然悬而未决的问题很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体化能够拉近手机软件开发与手机用户之间的距离。“要致富,先修路”,这个口号言简意赅地说明了生产与市场的距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赢利前景。
从手机软件的开发,到手机用户使用软件,整个过程包括以下环节,市场调查-设计-开发-发布-运行-维护-监测-升级。移动MM,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中国移动的战略,是从控制发布这个环节,逐步扩张到其它环节。
其实,不只是中国移动控制更多环节,所有移动企业都想这么办。问题不是要不要办,而是怎么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根本就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可以参考,apple的模式直接套过来未必就行,移动也算是在试水,摸着石头吧。
MM很多设置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移动内部对MM的认识更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的当然,集团公司对MM的规划才是最惊天地泣鬼神的。
邓大哥试用了Ophone了么? 真希望我的测试机能早点儿下来啊。
我这里有几款装了Android以及改装版OMS的手机。
1. Ophone与iPhone目前在硬件上有差距。
直观上讲,几款Ophone不如iPhone抢眼。Dell的oPhone很不错,外形呈弧形,外壳半透明,相当时尚,可惜还没有上市。
有人问,为什么Ophone不如iPhone抢眼,老实说,我一时回答不出来。不知道外形设计有什么诀窍,还是中了iPhone市场宣传的影响。
但是,从长远来讲,Ophone在硬件上赶上iPhone是迟早的事。好汉难敌四虎,这么多厂商在做oPhone,迟早会有某款脱颖而出。
2. Ophone的软件良莠不齐。
iPhone在暴君Steve Jobs的领导下,对于预装软件的质量把关几乎苛刻。虽然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iPhone软件的百花齐放,但是客观上的确也保证了iPhone的品牌。
Ophone的软件把关不严,有些不错,有些很糟踏Ophone名声。如何既严把软件质量关,又鼓励百花齐放,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希望MM越走越好吧~
要保持新鲜度,可靠性
那里面会动脑子的都忙着升官呢,谁去搞创新?
我是接触不到 Ophone 了,你跟老邓应该多点细节的东西嘛,当然是在能透露的基础上。
虽然 Ophone 这个名字看一次让我抖一次。
TGTG,当年美苏大概认为以中国人这么愚蠢也做不出两弹一星呢。我觉得,不要因为移动扣了你的钱,对他们有什么偏见。。。
这也算是思维定势把?
【2】领袖的作为与无作为
前一篇说到,手机软件的研发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市场调查-设计-开发-发布-运行-维护-监测-升级。中国移动推出移动MM,旨在控制发布这一环节,随后或许将通过其它手段,逐步控制更多环节。从占领一块根据地,进而扩大根据地,最后的目标是争夺手机软件研发的整体控制权。
有人担心中国移动的勃勃雄心,会不会给移动产业带来不利后果。我觉得没必要那么悲观,反而认为这是好事。
譬如说中国移动要推动3G建设,TD-SCDMA制式对于手机软件来说,有哪些技术上的特点,尤其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优势,在什么情况下存在什么缺陷。有关技术资料,以及交流讨论,最好能汇集在少数几个网站,由某几个企业担当主持人的角色。
谁适合担当这个主持人呢?移动产业包括手机制造商,手机软件开发商,运营商,无线网络设备制造商,等等各类企业。表面上看,这些企业的相互关系,是上下游的关系,是产业链,是一字长蛇阵。但是这条产业链有个核心,这个核心是运营商,因为运营商掌握着用户。
不管大家喜欢还是不喜欢,中国移动在国内整个移动产业链中,占据着盟主的地位。假如中国移动没有战略规划,那就是盟主无作为。盟主无作为的后果,就是春秋战国,企业各自为战,目标不明确,造成资源投入浪费。
领袖是否伟大,在于是否能够领导跟随者走向胜利。中国移动是否伟大,在于是否能够繁荣中国移动产业,是否能够领导中国移动产业链共同致富。
移动MM使手机软件开发商,降低了发布的成本,缩短了开发商与最终用户的距离,最终有利于手机软件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这是作为领袖的正面的作为。
作为移动MM的后续动作,中国移动如何扩大根据地,控制其它环节?有人提议中国移动建设SourceForge那样的网站,集中存放各类软件的源代码。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考虑,软件开发商通常不愿意把自己的源代码,存放到公共空间,除非是开源项目。如果领袖强制推行某个做法,结果砸了跟随者赖以谋生的饭碗,那么跟随者就会揭竿而起。对于领袖来说,这是负面的作为。
又有人提议,建设一个网站,集中各种手机的模拟器,让开发者在这些模拟器上虚拟地移植自己开发的软件,并测试。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办法,好处有三。
1. 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手机开发的困扰在于手机型号款式众多,各种手机的屏幕大小不一,分辨率不一,键盘和按钮设置不一,CPU和Memory等等物理器件的性能不一,等等。通常的做法是开发商收集各种款式型号的手机,逐一移植软件,然后测试各部分是否工作正常。这样的做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因为众多开发小组需要等待数量有限的测试手机,延长了移植测试的周期。更大的麻烦在于当手机底层软件更新以后,相关各家公司需要及时同步。如果能够在网上虚拟地进行移植并测试,同步的困扰没有了,排队等待手机的麻烦也解决了。
2. 优化软件设计。
如果模拟器能够跟踪软件各个模块消耗的CPU时间,占用的内存空间,以及消耗的电池电量,将有助于开发商优化改善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手机的CPU和存储有限,尤其电池寿命是一大瓶颈,所以软件设计和实现的优化,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直接关系到软件是否能够普及。
3. 用户体验中心与市场调查。
软件性能稳定以后,可以在网上虚拟发布。所谓虚拟发布,就是让用户通过IE这样的互联网浏览器,在手机模拟器上试用软件。用户在模拟器上的操作,被记录并反馈给软件开发商。开发商以此分析用户最关注哪些功能,在什么地方有困惑,从而改进产品的界面,流程和功能的设计。
网上模拟手机的好处很多,但是实现起来困难不小。尤其是如何在网络服务器上,模拟各种不同的手机的CPU功率和存储空间,模拟各种外围物理设备的驱动器。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是使用虚拟技术,诸如VMWare和Xen这样的虚拟机。
1. 在同一套物理硬件和OS上,分割出多个虚拟的OS instances,称为OS宿主。对于每个OS宿主,可以指定它能够占用的CPU和存储空间的范围。这样,就可以模拟各种款式型号的手机的物理配置。
2. 应用软件调用Kernel指令时,OS宿主把这些指令转发给Native OS Kernel。与此同时,OS宿主记录应用软件调用过哪些指令,耗用多少CPU时间和内存空间,估算耗用的电池电量。这些记录,可以用来优化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3. 各种手机配置的外围设备不同,对应的驱动器也不同。当应用程序调用驱动器指令的时候,OS宿主不必把指令转发给Native OS Kernel,而是转发给模拟的硬件驱动器。
总之,如果中国移动能够牵头建设这样一个网站,以虚拟的手机模拟器为核心,提供移植,测试,优化,以及虚拟体验的功能,将有利于中国移动争夺手机软件研发的整体控制权。手机软件的研发周期包括八个环节,市场调查-设计-开发-发布-运行-维护-监测-升级,建设这一网站,将一举控制市场调查-设计-开发三个环节的制高点。
我的测试机还在漫漫申请路上。
多的。。。Mmmm,我们吃饭的时候说吧,哈哈哈
1.PC与手机DPI的不同 --- 100 dpi vs 200 dpi
2.非触摸屏幕对触摸屏幕。
模拟器不可能百分百地模拟真实的手机。
除了屏幕的分辨率和触摸效果以外,GPS及基站定位也是无法模拟的。
但是能模拟总比不模拟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