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物业税是一种恶税 -- 若天无云
物业税是一种恶税
上半年,TG为了保8使用了金手指,于是房地产摆脱颓势,又跟打鸡血一样往上冲,不但一举收复07底年以来的的失地,还又创新高。然而TG使用金手指后发现财政收入不足,光卖高价地也不顶用了,于是开始谋划开征物业税,宣扬物业税是国际通行的抑制房价的重要手段。
物业税真的能抑制房价么,还是只是一个噱头,实则是TG敛财的工具?
从经济学角度看,物业税是一种累退税,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作用递减。假设穷人面对的房价收入比是10,富人的收入比是1,物业税率是1%,那么穷人购房后,物业税占其年收入的10%,而富人税负仅为年收入的1%。所以在房价不断上涨过程中,富人不会应为征收物业税而停止炒房。而物业税提高了房产的价格下限,穷人购房时必须将房产税负考虑在内,从而降低购买意愿,使更多人买不起房。
从现代税收角度看,本着法治、财政、公平和效率原则,税制主要向流转税制和所得税制方向进行改革。
物业税是存量税,资金越少对存量税越敏感,同样也会降低低收入者的购买意愿。
税负与当期收入不匹配。与对所得课税与商品课税不同,物业税在纳税前没有现金流入或消费支出的可选择性,因而,税负与当期收入不匹配。为避免房产充公,纳税人必须每年准备大笔现金交税。为此,纳税人必须时常评估自己的支付能力,以便在出现支付能力不足之前及时变卖房产,同时,纳税人应尽力避免失业或疾病等可能引起现金流入不足的问题,因为短期的流动性困难就会导致他失去名下的房屋。如果房地产价格上涨,而个人收入没有增加,当承担不了物业税时,穷人也只能失去名下的房屋。
从房产所有制度看,我国的房产所有权是70年,而房屋建筑使用年限是50年,从现在的建筑质量看,超过30年的房子恐怕就得算危房了。如果不改变房屋所有权,征收物业税等于提高了房产使用费率,对所有人都是不公平的。而对于炒房者来说,囤房的年限不会超过5年,短期的高税率只要不超过房价上涨程度,物业税就不会抑制炒房,最终承受物业税的,还是自住房的房奴。
最后从TG披露的物业税率来看,即将开征的物业税的税率为0.6%至6%,如果是为了抑制房价,打击炒房者,这个税率定的太低,最高不过6%,很容易进行成本转嫁。而对于自住房的穷人来说,这个税率太高,相较于穷人比较青睐的50万左右的房产,每年要缴3000税款,相当于1个半月的月供或者是一个人大半月的工资,以50年的居住期限看,要15万的税款,相当于房价被推高到了65万。
从各个角度来看,某些专家鼓吹的物业税,只能是变相推高房价,抑制购房者的购买意愿,甚至打击房地产市场。对于我们穷人来说,不希望看到房地产疯长而买不起房,也不希望被税负压抑到买不起房,而且为了今后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着想,物业税对于穷人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希望TG不要再弄一个所得税式的只针对穷人的税赋。
从税收角度看,采取流转税和所得税,针对卖者纳税才是解决炒房之道,如加大二套房的契税,对卖房所得特别是卖非自住房,按照使用年限累进征收较高的所得税,如2年内卖房征收50%以上的所得税,5年内征收30%,这样才会大大减低炒房者的炒房意愿,还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物业税,穷人们不欢迎你,请走开!
如果我没有记错,陈老大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物业税的构想。其中一条就是设立免征额,即家庭自住的唯一一套用房,在人均多少平房米以下就不征。即使超标,也仅就超标部分征税,并非全额计税。
而且,税率并不是划一的,不同城市的税率不一样,和该城市的平均收入成正比——这一点和西方国家目前的物业税税率设置是一样的。
如果有兴趣,兄台可以去读一下那篇文章。
依照目前TG的想法是对所有房产征税,以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试问有多少有房家庭能负担得起这0.6%?在某些租售比极低的地区甚至和租房一样了。TG不应该从普通民众手中抢钱,必须缩小目标针对富人及投机者博弈。
我不反对对二套房征收重税,但是从操作性上来说不大现实
1、二套房的界定问题,二套房界定主要还是依靠银行,银行为了房贷则多是以个人计算二套房,而现在炒房者大多不是以本名购房,当然也不是以本名贷款了。
2、房产价值评估,物业税必定涉及房产评估,不可能以买价来固定交物业税,而房产评估机构一向是低价评估,而卖房则是高价卖。
我一直强调从税收制度上,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操作性绝对比存量税方便,只要对流转环节刻以重税,特别是对收入征收所得税,那么必定打击投机者的积极性。
每人有50平米不收税的居住面积即可。
如果这样还抗拒物业税, 只能是开发商和炒房集团的代言人了。 加收买卖税会让卖家轻松的转嫁到买家身上, 而且会造成囤积现象更加严重。
一天未公务细则,一天都不清楚具体细则是什么。我们不能把假设当作真实,然后就埋头攻击,而不去管其它可能性,是不?
如果开征物业税,界定二套房肯定不会靠银行——人家如果不需要贷款,靠银行有什么用?而靠房产证登记——房产登记有身份证号码。具体比如说“一对夫妻拥有一套住房”啊,未满18岁即使拥有住房也算在其父母身上啊,之类(俺不是政策制定者,不费这个脑子了)。这当然会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但并不是不能做到的。农村住房也纳入数据库(农村住房不收税),就可以减少借农民身份证买房的问题。
当然,无论任何事情,总会有人用邪路子去攻击其漏洞或避开其监管。但是事情要看总体。如果漏洞能被大部分人利用,那么说明制度有问题需要更正。如果能利用的只是极少数人,那恐怕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什么有效办法能绝对有效地防止这个问题。
“流转环节课以重税”这个现在已经在做了,貌似没有效果,而且还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具体原因嘛,我觉得倒不是税收设计不合理。根源还是在KFS和ZF官商勾结上头。
以后想买房,罚款再生几个
我就是觉得这个方法实现比较困难
而且中国房屋产权本身就只有70年,与国外不同,等于说交了70年的房租外,还得再掏钱交物业税,这个居住成本也太高了
刻重税关键是对所得利润刻重税
就像企业的33%利润所得税
物业税在香港叫差饷,是按照物业所在地区的租金进行厘定的。它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提高治理水平,因为治理好就多人住,多人住就租金高,租金高物业税也多。对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和廉价房不收取物业税(因为都不能出租)。我们有户口制度,如果房子登记的户口平均面积大于规定就要征税,很简单的措施就可将房价和大户型控制住,奇怪为什么当局未用此法
按户口收是一个好办法,不过同时要放松户口管理,要不然不利于城市化进程,也不利于人才流动。
现在收的税其实相当于所得税——购入不满5年即售出的房子,其买卖差价要额外征收百分之多少的税。可惜现在二手房报价都是“房主实收多少”,就是把这个税完全地转移到购房者身上去了。
本来这个税应该会起一点作用,在今年年初已经有一些地方的房子出现一二手房价倒挂的现象,本来对炒家是一种打击。可惜现在地价和房价又上去了,炒家大大松了一口气。而且这个税对于那些占了好多房子,私底下出租不纳税的现代地主根本一点法子都没有。
在最近众多河内大牛的帖子看来,地方财政赤字靠房地产来补窟窿这个现实似乎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了。只是从房地产这块收钱,应该从有钱人和炒家身上收,而不是从穷人身上收。现在政府靠高地价和流转税收,实际上最终是从有刚需(包括改善需求)的人身上收,而有刚需的一般都不是有钱人,更不是炒家。
所以我觉得设立有免征额的物业税,可能会是一个让政府能从有钱人,而不是从中低收入层实际收税的办法。
楼上车雨田兄说的按房子登记的户口人数计算免征额不失为一个简便有效的办法,不过要同时伴以放松户口管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物业税就是收钱,扯什么平抑房价? 为什么 TG 操作任何经济的手段,都是收钱,
不管是压制奢侈,还是提高穷人xx福利,到最后总是"收钱"而已?
装什么蒜哪。。。 陈经老大说一千道一万,我也没法相信收了钱房价反而会平抑,
我只看到收了物业税,租房的费用绝对地、100% 地只会上涨而已。
吹牛皮说收了税抑制囤积房哪。人家照囤积不误,顺手把房租涨上去,
你 TG 多收多少税,最后的年轻人租房子或者买房子的就得多交多少税,
囤房人有啥妨碍?有什么抑制作用?反正囤得起的,总比穷人有路子,
困难了让银行在后头扛着好了。
其他就不说,物业税宣传了半年了吧?影响应该有点了吧,我给个事实是,
三年卖不出去的汤臣一品,今年上半年反而卖了几十套,
有些80 后的投资5千万买两套。
另外,北京的房价暴涨 30-40% ,这是大家都亲眼所见的吧。
这就是陈经老大所说的“抑制囤积,压低房价”?蒙谁哪?
用医改、教育改革、养老保险改革等等一系列血淋淋的事实, 来 BS 装模作样的专家,
这些舌灿莲花吹嘘“收了你们物业税,你们才能买便宜房”的骗子。
不过经济上的东西我不是很懂,也就不敢多说。我只知道,经济上的操作都涉及民生,
一个乱来就祸害黎民。不设计周全了,不考虑周详了,千万不要乱出招,
出例如是目前设想的“通收”这种昏招,出了之后害了穷人,肥了私人,伤了民心,
很多事情就来不及补救了。
王莽登基之后的举措,也不见得是他想乱天下害百姓,只是太书呆子,胡来。
可流民、绿林、赤眉是不会去听他解释的了。
税转嫁不是以税制为准的,而是以买卖双方的需求弹性(好像是这么个概念)为准的。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无论什么样的税制,无论在什么环节征收,都将转嫁到需求弹性较小的一方。所以,物业税也好,所得税也好,销售税也好,在成本转嫁方面是没有区别的。如果要比较这几个的好坏,成本转嫁毫无意义。
至于其它方面的优劣,我暂时没有明确的想法。
有道理。可是流转税影响的是购房,存量税影响的是租房。如果开征存量税,短期内对租金有大影响。但同时也会刺激目前大量的空置房进入租赁市场。
wild007兄有个帖子我觉得有道理。链接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