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中国上古史的原始资料哪里去了? -- 任爱杰

共:💬230 🌺56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焚书坑儒几乎彻底摧毁了华夏的上古史

焚书坑儒的一个重要的进步意义是几乎彻底摧毁了华夏的上古史,因而促进了华夏族的统一和汉族的形成。

本来中国上古的史是很详细的。

夏朝我们不知道了,商朝极其重视祖先,祖先的事迹自然不能遗漏,有专门的史官的设置,很多时候由征战四方的武官兼任(看看史字的写法与戈有关就知道了);《尚书多士》里面也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大意是说,你们殷的先人有记载历史的文献典册,记载了成汤灭夏的事--所以现在不过是历史重演罢了。

到了周朝,有个典故叫做“天子无戏言”,说的是晋的祖先唐叔虞受封的故事,史记里是这么写的: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桐叶以为硅,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日:‘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封叔虞于晋。”

这个故事说的是当时的史官要把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记下来,可以想象得记多少,需要多少仓库堆积那些竹简。问题是那时汉字还没有最后定型,文字不规范,因为会文字的人很少,文字又七扭八拐的异常复杂,所以传来传去很容易就走形了,几百年后变化就已经很大了。上古的年月,本来识字的人就少,而能认识那些古文字的人更少(夏商相对于周应该算是古代吧);好不容易有个认识的一位,也不见得有资格让人家去打开仓库给你看; 就算有资格, 最后看到那些动辄以车计数的竹简估计都要吓趴下了。

所以,那时候比例极小的普通士人了解历史的方式和现在的普通人差不多,就是阅读一些通俗读物,如竹书纪年这类的东西。只需了解和近期相关的大概就行了,越远越没人关心。写文章的时候万一碰到自己不熟悉的怎么办,难道还要千里迢迢赶去周的都城去一趟, 那时可没有google, 交通也极其不发达,时不时还能碰上华南虎什么的,所以很多人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当然地自己创造历史。这和现在网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捏造战史有点像,不过不同点其实就是古代是写的人没条件,现在是写的人偷懒。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般都不是空穴来风,一般至少都有一点点事实挨着点边,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忽悠。就好比后来的三国演义,评书,至少那个历史时代以及主要涉及的那几个人物在历史上是出现过的。

周时的诸侯国也有史官。史官大多为世袭,多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司马迁的祖先就世代为周的太史令。当时的史官和先后世的不一样,比较有品格,不搞隐瞒避讳那一套。比如董狐直笔,还有崔杼连杀了三位太史而第四位直书依旧的故事。而"春秋"二字,其实说的就是诸侯国的史书。齐晋鲁卫的史书,都叫做春秋,齐之春秋,晋之春秋,因为焚书的缘故,只有鲁之春秋,大概是孔子的学生多的缘故,保留了下来。

秦朝焚书,主要损失的就是这些官方的史料。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第三>写道: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惜哉,惜哉!我现在充分领略到了司马迁同学的悲愤之情。

春秋战国那时候没有印刷业,没有谁会有兴趣去抄录这些原始材料。本来应该是很精彩的谋略外交等军事政治斗争的细节,都被秦始皇的这一把火烧去了。留给我们的,只剩下秦国的一家史书,不过如司马迁同学所说,简略的非常不象话。一场大战,其具体的经过,诸如怎么调兵,怎么商议,怎么行动等等,从此付诸阙如。

剩下来的,多是被剩下来的那些儒生强行背下来的东东, 主要是春秋战国那些说客的说辞;目的是为了将来干说各国诸侯好换取荣华富贵用,要知道那时候流行说客,如骊食其,还有被项羽烹了的那个不幸的家伙。还有一些礼仪祝词什么的,总之都是对儒生找工作有好处的东东。

最不幸的就是商、西周——可能还有夏——的上古历史了。东周开始的时候秦才立国,虽然偏远了一点,还被当作蛮夷看待,文化事业不发达,这大概是其史书简略的原因;但是西周和它之前的历史,就在秦的史书上不可能出现了,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秦。

司马迁的祖先世代为周的太史令,所以可能手头有一个目录之类的东东,比方说想看武丁的事迹,就开车去哪个仓库打开某一个箱子。所以史记里面商的世系和人名,比照甲骨文之后发现非常精准,但是每个商王具体的事迹则几乎一点也无。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解释。

至于坑儒,则是语言的断层。看史记,秦汉的部分读得很爽,战国那部分以至更早的部分读的就累,尤其当里面的人说话的时候。汉语的发展是从简单到繁复,上古的文字很简略,一个字就代表一个意思,因为没有歧义,后来少数民族进来,大家读音不同,为了防止歧义,就往上面加些赘字,汉字上表现为加一些形旁,这样越来越繁复的结果,就是白话文了,而之前的,就是古文。到后来,和民国初年的情况差不多,古文主要掌握在一些读书人手里, 而普通老百姓因为不识字,用的都是白话文。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于是变相推广了一把白话文。

说到底,其实焚书坑儒是秦统治者的文化自卑心理。秦被视作戎夷,长期被排除在华夏的文化圈之外,对秦的各项政策,反对的人动不动就抬出说传统上俺们的老祖宗是这么搞得,令秦统治者十分恼火。用"以古非今者族"这样极其严厉的法令, 和"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这样的具体措施, 明摆着是要大家忘记过去的历史了。效果也确实达到了, 华夏上古的历史和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就是焚书坑儒的实际结果。

(这是我自己的原创,原文在我的blog上:

http://minotaurking.blog.hexun.com/32450181_d.html)

元宝推荐:任爱杰,
家园 好文,推荐并送花
家园 教训: Blog是用来删的

写了两千年的上古Blog,说删,也就删了。

又有啥关系?

再写两千年。

这回都懒得删了。大家不看就是了。

婆婆妈妈的事情,再写两千年,也不过是翻版婆婆妈妈。

家园 这个精品的结论, 恐怕有些武断了

秦朝焚书,主要损失的就是这些官方的史料

冷兵器时代,因战争而损毁史料, 甚至导致某文明断绝的事情数不胜数,中外莫不如此; 此精品的立论忽略了这一点. 在秦把其它诸侯打趴下之前,难道以前的史料就很完整了么? 没有经过战争么? 经过的战争都是君子之战么?

贴主无意间把秦说成唯一损毁史书的坏人, 恐怕...起码不能说服俺.

家园 不是说坑儒是后人之说吗?

当时只是坑杀了几百位骗吃骗喝的术士。焚书坑儒之说是汉代才有的说法,并无确切的史料证实。只因秦始皇太残暴,这个黑锅就背定了。

呵呵,俺对历史不是很精通,听王立群的百家讲坛讲过。

家园 坑儒的背后是愚民政策

从李斯当初的一番话来看,秦朝是不喜欢知识分子的。其看法和后世的某些时候有点类似,就是这些人想法太多,动不动就臧否国事,煽动百姓,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所以秦焚书坑儒的目的,就是愚民政策。这也正是贾谊在过秦论里面总结的:"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而坑儒仅是一方面,我认为其实背后还包含有对知识分子的大规模迫害,就像秦对亡人、赘婿、贾人所做的歧视政策那样。坑的仅仅是一些犯了禁的460人,其他的则被"益发谪徙边"。按照陈胜的说法,就算是戍卒也好,"戍死者固十六七"。而且这些被谪徙边的,根本就是去当劳力的,死亡率只高不低。

总之,这一次秦对读书人的处罚如此严厉,连太子扶苏都看不过眼,为之求情说:"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但秦皇一意孤行,不听,反而把扶苏从身边赶走,发配到边塞"北监蒙恬於上郡"。要知道扶苏的这次强出头的后果极其严重,直接造成了秦二世的即位和秦王朝的灭亡。

另外,前面说焚书的时候,如果某人犯了胆敢不烧之类的过错,后果就是"黥为城旦"。城旦可不是很有前途的职业,还要搭配脸上刺字的肉刑。城旦算是比较轻的徒刑,刑期四年。城旦白天防御寇虏,黑夜修筑长城,担负双重劳务,异常艰苦。

集解如淳曰:“律说‘论决为髡钳,输边筑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城旦,四岁刑。”
当时秦始皇正在大规模修长城,极端缺乏劳力,所以当时黥为城旦的人为数众多,基本上都被押送到边疆修筑长城。(读书人所可能犯的罪行不只私藏书一种,还有其他的如知情不报等等,"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简》在秦律条文中,对管理城旦方面有成文规定,说明秦长期以来城旦就是其工程劳作的主要人力,并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经验和律条:如1、有完城旦的,不加肉刑,只髠剃头发;有刑为城旦的,受黥、劓、剕刑后去服役。2、城旦身穿红色囚衣,头戴红色毡帽,颈上系着黑绳,脚胫带着铁钳。3、老年城旦不必监管,有指名需要监管的,加以监管。4、城旦、城旦舂出外服劳役不准前往市场或在市场门前停留休息,路经市场中间的要绕行,不得通过。5、城旦劳作损坏器物或工具的要受笞打,每值一钱,打十下,值二十钱以上,重打。如不立即笞打,主管的吏应赔偿其价值的一半。6、城旦劳动表现好的可减刑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减刑为舂司寇,都是二岁刑。城旦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监帅。城旦司寇是比较可以信赖的犯人。用以防御盗贼和匈奴。7、城旦表现特殊好的,男可减刑为鬼薪,给宗庙采集薪柴;女可减刑为白粲,给宗庙舂祭神用的精米。鬼薪、白粲劳作方面更为自由。8、城旦每天吃两餐饭,做重活的,早餐一升,晚餐三分之二升;做轻活的,早晚餐都是三分之二升;有病的按律发给。9、违犯纪律的城旦,用少给口粮予以惩罚,每天给三分之二升,合正常口粮的一半。10、地方上有专管粮食的机构,也有严格的管理规章。(见《睡虎地出土秦简》原文请参阅《释居庸》一文)

修筑长城,两边用木板夹牢,中间一层一层填土,筑城人用木杵一下一下捣实,随着夯歌劳作,一层一层夯筑。军吏在一旁执鞭督促,监工人员用锥形器扎一扎,看看是否夯实。城旦每天吃两餐小米饭,未必果腹,衣服褴褛,其苦无比。

家园 其他并无异议,只是说坑杀的不是儒生而是骗吃骗喝的术士
家园 比起大多数的小民,也算不上特别迫害知识分子吧。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总觉得有点诛心的味道,比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不靠谱。

不是说焚书的主要原因是书同文吗,有价值的书还是用新的标准抄录了下来的啊。当然对那些以古非今,及阻碍先进农耕文化的都烧了。

家园 抄录的有价值的书不可能很多

小民也很惨不假,但是这里读书人是在这些惨的人里面被秦特别予以关注的。

第一,有价值的书是否被用新的标准抄录下来,我不知道持此一说者的依据何来,反正我在史记里没见过正面支持的证据。即使有抄录,按照那个时代的抄写效率,根本不可能抄录多少,也不可能安排太多人来抄--那个时代识字的人少,而且还有大规模的工程作业急需大量人手。

第二,我们这个系列贴子的主题是上古史的史料去向问题。按照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描述和司马迁自己的悲愤自述,秦是处心积虑而且效率非凡地专门奔着销毁华夏上古史去的,其他的算是捎带脚。

第三点,这个话题有点远了,是中原华夏族对秦的反弹和鄙夷情绪等等

,即华夷之争,其冲突对立所带来的后果远远超过后世的蒙元和满清入主中原。

家园 结果上也许没错,不过都指向秦是不是有点过了。

我觉得秦特别关注的不是读书人,毕竟读书的不只是儒学一家,法家道家也读书啊。秦始皇针对的是那些卷入政治及妨碍改革的人,至于是不是读书人倒不在意。

关于你第一点的问题我想是不应只看史记的说法,专业人士看心爱之物被毁口出怨言可以理解。秦始皇真有心要毁也不会有后来的今文尚书传下来了。

至于上古史的史料去向,更多的可能是当时连年的兵灾,加上剧烈的文化革新,社会动荡,自然地遗失了。这是很有可能的,书同文以后那些古文史料大多保存在官方,其中对秦不利的(6国的居多)被销毁了,但关于6国自身不涉及秦的却不一定,但就像你说的一样,抄录下来的很少,因为工作重心会是像尚书那样的经典。事实上当时可能就没有把这当成一件很急迫的事,还在开创新时代的阶段嘛。等到陈胜吴广一起,项羽刘邦的几把大火,秦就算有心也无力了,何况还未必有那个心。

总之说上古史料因秦而散失没错,说秦是处心积虑要销毁之感觉就有点过了。

家园 你是在质疑太史公的人品了

呵呵,

秦朝焚书,主要损失的就是这些官方的史料

这个结论是太史公说的。我在正文里面已经引用得清清楚楚,还加了标记。太史公的郁闷是因为严重缺乏资料,而我的郁闷是有些人就算资料摆在他的眼前他也视而不见。

至于你其他的疑问,很容易解释。

第一,战争的烈度不同。上古时代的战争不但远远不能和现在的核战争比,就和战国时候比其烈度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春秋时代的战争,更像是小孩过家家,拉到郊外,马拉着战车对冲一把就结束了,平民伤亡很少,破坏程度是极其有限的。

第二个,是上古时代书籍的载体很少。想想吧,你穿越到那个时代拉屎该用什么揩屁股?没有纸,没有印刷术,七扭八拐的甲骨文金文篆书,抄录极其费时费力,又占体积(所谓学富五车不是闹着玩的),藏书的困难不是动辄一张DVD里装上万本书的现代人所能想象的。普通人家根本没有可能有多少藏书,所以官方的才是大头,而且绝大多数应该是孤本。

第三个,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和言论非常自由。除了秦以外,没听说有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做控制思想和禁书这类事情。不说别的,连个史官都往往搞不定。

第四个,是秦王朝的法令执行效率。秦法之严苛,是现在不把法律当回事的中国人所无法想象的。陈胜吴广不过是走路误了个点,而且还有"天大雨路不通"的客观原因,就要"法皆斩",逼得只好揭竿起义。筑阿房宫修秦始皇陵的是几十万犯人,筑长城的主力是犯人,击匈奴攻百越的军队里也有大批犯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犯人?就是秦法严格执行的结果。

而秦的焚书法令有多严酷呢?

[QUOTE]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QUOTE]

注意,这个城旦可不是让你当官的意思,是刑罚的一种。

也许有的人经历过文革吧,某些家里私藏古书的,一旦被发现会被批斗受严酷的迫害,所以大多数人包括我家的选择都是烧之保平安。但跟秦这个酷法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天下藏书,官方资料占大多数,被秦一烧而空;民间的,又在如此严酷的法令下所剩无几,连太史公都仅能找到一星半点上古时代包括夏商的事迹,难道这还称不上"几乎彻底摧毁"吗?

家园 唉呦吓俺一跳~

你是在质疑太史公的人品了

太史公自然是神仙级的人物,俺质疑太史公的人品了, 罪过罪过~

显然先生对我的说法很不以为然。。。估计是俺的表达有问题,那么再说一遍:秦始皇这个最后的坏蛋,造成了中华中古历史记载的断绝。。。这个似乎是您读史读出的意思? 那么好了,您在得出这个结论前,应该证明秦始皇之前的坏蛋们没有毁坏历史的记载,或者,在秦始皇之前没有这样的坏蛋; 还有,秦之前的中华中古历史的记载是很全面的,到秦时才被毁掉。。。 从您的文中,俺没有看出这样的论述。

所以,俺质疑您的结论。

BTW,太史公说的秦毁坏了大部分的官方记载,这个俺是没有疑问的。俺的疑问是您的结论:秦始皇是唯一的那个坏蛋。

希望俺这次说清楚了。

家园 大家需要了解一点东周到秦朝时的华夷之争

以下本来是针对某人的回复,但迟迟不被批准,所以就回复在我本人的帖子下了。另外,我对这个批准制度颇有微词,大家爱砸砖就砸我好了,我又不是瓷娃娃,需要什么保护?现在害得我没事就得上来看一看,免得因为自己没有批准的缘故,使得某些回帖从此石沉大海,总之,不胜其烦。

要搞清秦朝焚书这个事情,需要知道如下几点:

第一,目的为何?

第二,执行力度如何?

第三,结果如何?

第一,焚书的目的。关键在于李斯的话

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大家需要了解一点背景知识,即春秋战国一直蔓延到秦朝时的华夷之争。这一点如果仔细读史纪的话是可以深刻体会出来的。当时的几个强国,秦楚都是蛮夷,根本就不在华夏圈子里,齐属东夷,也不算,晋虽然祖先是华夏正宗,但自从曲沃那支篡夺了政权后,已经是类似于后来唐朝那种大规模胡夏通婚混居的半胡半夏的诸侯国了,而且后来三家分晋,里面的赵和魏,祖先就是胡狄。所以只剩下宋卫陈蔡等中原的各诸侯国,面对着诸胡夷的侵略而苦苦支撑,宋襄公的泓之战代表的是华夏各诸侯国的最后一次努力。

华夏族的基本的东东是"礼",这是经过上古夏商周三代传下来的东西,作为和周边的野蛮人区分开来的文明的标志。这也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崇尚上古三代,克己复礼,代表的是当时华夏族对戎夷大举进攻的反弹,所以在当时和之后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鲁定公十年春,齐景公与鲁定公会于夹谷。诸侯会盟也是要有一定的礼仪,如“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完毕后,要奏乐,齐国就奏东夷那种少数民族音乐,结果被孔子一顿K,说这种夷狄之乐怎么能上得了台面,现在让你们知道一下什么是正宗的礼乐,于是齐景公大惭,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这个故事,在史记里至少出现了三四次,某种角度上说明了其重大意义。

秦统一天下,最忌讳的就是把他们当夷狄看待,尤其是那些儒生,动不动就搬出上古三代的历史来,指指点点,说传统上规矩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字里话外透漏着对秦历史短的鄙夷,惑乱平民百姓,秦朝的法令和威严不能充分贯彻,这才是令秦统治者最为恼火的地方。所以秦焚书的目的,就是要毁灭华夏族的历史,尤其是上古三代的历史,而春秋战国时代,则只留下秦一家的说法。不准留历史书,连谈论历史都不行,"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秦焚书,官方的史料除了秦以外,基本上全部损失掉了。这个结论是太史公说的。你怀疑这个,就是在质疑太史公的人品。我在前面的正文里面已经引用得清清楚楚,还加了标记。太史公的郁闷是因为严重缺乏资料,而我的郁闷是有些人就算资料摆在他的眼前他也视而不见。

第二,执行的力度。我们需要了解秦王朝的法令执行效率。秦法之严苛,是现在不把法律当回事的中国人所无法想象的。陈胜吴广不过是走路误了个点,而且还有"天大雨路不通"的客观原因,就要"法皆斩",逼得只好揭竿起义。筑阿房宫修秦始皇陵的是七十万犯人,筑长城的主力也是犯人,击匈奴攻百越的军队里也有大批犯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犯人?就是秦法严格执行的结果。而秦的焚书法令有多严酷呢? 就以焚书这件事为例,[QUOTE]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QUOTE] 注意,这个城旦可不是让你当官的意思,是刑罚的一种。也许有的人经历过文革吧,某些家里私藏古书的,一旦被发现会被批斗受严酷的迫害,所以大多数人包括我家的选择都是烧之保平安。但跟秦这个酷法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第三,后果。中国历史上,有几次明显的语言大转折。第一个就是秦汉之际,我劝大家多读史记,不是白话文而是文言文那种,体会一下战国部分的记述与汉朝部分的语言的明显区别,大了去了。第二个,是元朝时代第一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大家注意以下元朝开始诗词的衰退,而如果看明实录和明朝大臣的奏章会发现,里面的记述已经相当口语化了。第三次,就是上个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用大量日本的新词汇彻底取代了文言文。这种语言大转变,一般对应着某些历史的大变革。

至于几个其他的疑问,很容易解释。一,战争的烈度。上古时代的战争不但远远不能和现在的核战争比,就和战国时候比其烈度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春秋时代的战争,更像是小孩过家家,拉到郊外,马拉着战车对冲一把就结束了,平民伤亡很少,破坏程度是极其有限的。

二,是上古时代书籍的载体很少。想想吧,你穿越到那个时代拉屎该用什么揩屁股?没有纸,没有印刷术,七扭八拐的甲骨文金文篆书,抄录极其费时费力,又占体积(所谓学富五车不是闹着玩的),藏书的困难不是动辄一张DVD里装上万本书的现代人所能想象的。普通人家根本没有可能有多少藏书,所以官方的才是大头,而且绝大多数应该是孤本。

第三个,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和言论非常自由。除了秦以外,没听说有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做控制思想和禁书这类事情。不说别的,连个史官都往往搞不定。

天下藏书,官方资料占大多数,被秦一烧而空;民间的,又在如此严酷的法令下所剩无几,连太史公都仅能找到只一星半点上古时代包括夏商的事迹,难道这还称不上"几乎彻底摧毁"吗?

家园 打到万恶的批准制度~

太史公是在陈述一个史实;而您,是在用太史公的话给自己的诛心作注脚。。。嗯~ 俺的印象就是,那个,“诛心”二字。

家园 回楼下的鳕鱼:讨论问题最累的是对方在不停地歪曲自己的观点

首先更正一点,俺不是什么先生,就是一个民科而已。

我认为讨论问题的时候最累的不是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对方在不停地歪曲自己的观点。

我何时有说过

秦始皇是唯一的那个坏蛋
?或者类似的意思?如果你从字里行间里读出来我有这个意思,请你把你的逻辑或者根据列出来,以证明你不是在歪曲我的意思。

打个比方,希特勒在德国搞种族灭绝消灭犹太人,有人为希特勒辩护,说希特勒不是"唯一的那个坏蛋",因为在他之前也有很多人在杀害和迫害犹太人。在您在得出这个结论前,应该证明希特勒之前的坏蛋们没有迫害犹太人的记载,或者,在希特勒之前没有这样的坏蛋; 还有,要证明希特勒之前的犹太人生活得很幸福,到希特勒时才遭殃。。。[/QUOTE]

这都哪跟哪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