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智能电网 -- 乃力

共:💬108 🌺19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

按美国IBM、GOOLGE、MS的定义,智能电网的定义似乎是灵活高度可定制化的配电加新能源的分布式接入。IBM、GOOGLE们到中国忽悠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但是似乎国内电力巨头不买这个帐。中国的电网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历史投入不足,欠账到目前还没还清,很多地方的新建高效电厂在负荷高峰期开工不足,反而是调度压着落后低效的电厂发电来维持电网稳定。在这种情况,市场化都不足,谈何智能电网。所以国家电网公司最近搞了一个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概念---Super Smart Grid 坚强智能电网,说白了就是把特高压电网、可靠安全、配电自动化糅杂在一起。上头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大群的专家傻了眼,这个智能电网可怎么定义啊?SGCC的刘总说句话,大群专家跟着解释;感觉就跟胡core说句话,那些搞理论的笔杆子可以写出一堆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领导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一样——都TMD胡扯

家园 “Super Smart Grid 坚强智能电网”
家园 IBM的smart energy grid

就是一个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IBM还是在卖它的数据库处理方面的软硬件。

家园 还能创造若干职位,增加就业率.....
家园 IBM介入电力系统有些年头了

一直没超出数据库管理这个境界。这次看看能怎么样?

家园 没能上院士于老先生大概是看得淡了吧

人到了一定年龄,对院士这类头衔,大概看得淡了吧。

我们7000米的总师徐芑南老先生,论学术,没得话说,论为人更没得话说。别人都说他牛,没有一点架子。我师傅就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要多跟徐老学。徐老是船舶口内公认的大家。

徐老曾经申报过一次中科院院士,没能上。

现在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心脏也不好,大概是到了这个年龄了,对于一切的浮名都看得淡了吧,任凭我们这些小字辈的去怎么样怂恿他申报院士,老人家就是不同意。其实按照老先生现在的声名,院士应该说是把握极大的。

可能于老先生也跟我们徐老先生属于同一个性质的吧。

家园 在中国有几个做学问的能对院士看谈的

在中国有几个做学问的能对院士看谈的,于老师只能说运气不好罢了,在他最牛的时候国网公司没有下大力气推他,这点国网公司比南网是有差距的,人家这方面的敏锐性比国网强得多。

家园 大学里的老师 还是不要牵涉到企业里为好

保持学术的独立性

家园 我所说的这个徐老大概就是吧

徐老现在已经70多岁了,心脏又不好,可能年轻时追求的那些浮名现在都看淡了吧,可能老人家现在想的就是身体不要再出什么大毛病安安稳稳地渡过晚年吧。

我师傅虽然是另外一个院士的学生,但是对徐老这位无冕院士确是相当的推崇,不止一次地教训小僧要向徐老学习。

对于徐老评院士的事情,我师傅一直觉得惋惜。

徐老的学问为人,那是有口皆碑的。相比之下,徐老之下的几个副总,那就不太好说了。

家园 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启动了
家园 现在学者有独立性的太少了。

没办法,没经费你怎么生活呀,没项目怎么带学生呀。

家园 智能电网是个筐,有的没得都往里装。

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沾边吗?特高压那套做法,根本上还是老毛子那套大电网的思路,冠以“坚强智能电网”的美丽帽子,一夜间就时髦的不得了。好像大家都忘记了当初有那么多“专家”反对上马特高压的。

智能电网的这个概念,个人以为与特高压基本不搭界,现有的输电技术可以纳入这个范围的应该是柔性输电(FACTS)、广域测量系统(WAMS)、HVDC light这类基于IT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现有输电系统效率的技术,除此以外,更多的应该是通过分散化智能化的方式进行削峰填谷,比如在低峰期引导用户给电动汽车充电。这个麻雀战的思想和传统的大集中的思想是背离的,换句话说就是智能和坚强这个词有点冲突。

家园 【原创】闲聊智能电网 (三)

刚刚通过认证,感谢大家的支持。

西西河真是好,上周我起了个头讨论智能电网,很快就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信息和知识。这些讨论对我有很大的帮助,非常感谢所有参与讨论的朋友。

前面主要讨论了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结合。考虑到新能源的种种问题,二者结合的需求似乎是迫在眉睫的,研究工作也确实是遍地开花。但是,在实际系统中,总是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为什么呢?是电力系统内的人反应迟钝吗?应该不是,要不然那些研究经费哪里来的?我分析,主要还是因为,现在还没出事,大家没有着力点。电力系统就是这样,重大的进步往往是发生在重大事故之后。以前的几个帖子里讲过几次大的电网事故,每次都推动了电力系统科研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电力市场也是一样,2000年加州电力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电力市场结构的调整。那么,下一次划时代的电力系统事故什么时候发生呢?

这些未来的事,我们暂且不去多想。既然电力系统没有新鲜事,把电力系统现在已经知道的问题解决好,也算是未雨绸缪吧。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有向两极集中的趋势。一方面是超高压、特高压技术,强化现有骨干网,也就是强化现有的以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为主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另一方面,是分布式发电、负荷侧管理,减少对远方电源的依赖,有弱化骨干网作用的企图。中间的环节,跟配电和用户侧比算是高压侧,跟超特高压比算低压,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唯一还算件事儿的,大概就是无功支持和优化了。不过,既然现在要搞智能电网,那就应该各个环节都算上,一个都不能少。从电力系统运行角度来看,一般还是以配电为界,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块儿。现在搞智能电网,自然也就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把配电以下的部分按下不表。

实际上,对新能源最大的两个担心,一个是稳态时因为风或太阳能的波动引起的功率平衡问题;另一个是暂态时的稳定问题。

功率平衡问题又有两小类,一类是因为短时预测偏差导致的某个时刻(实际上是最小的调度间隔内)的不平衡,一类是风或太阳能自然波动导致某一较长时段(几十分钟到几小时)的系统能量转移。前者一般寄希望于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能力。后者因为时间长,来得及进行机组组合和经济调度,但还是取决于系统内机组的爬坡能力。

稳定问题也主要有两小类,一是因为新能源(风能和光伏电池)没有机械惯性,系统在暂态时的功角响应会和以往有很大不同,是好是坏取决于新能源和故障点的相对位置。另一个暂态电压问题,主要因为风能和光伏电池无功能力不足,暂态电压崩溃的危险增加。

不管是功率平衡问题,还是角度失稳问题,还是电压失稳问题,都是电力系统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借智能电网的东风,把解决这些现有问题的技术手段升级,大家都号称智能电网也未尝不可。先不管智能电网是个什么形状的筐,实实在在地往里面装一些有用的东西,就不用担心被忽悠了。而这些技术升级,也会为将来的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前面提到的这些技术中,自动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已经比较成熟了,不知道现在中国电力系统的实用化做得如何,以前是不怎么样。如果这一步实用化很好了,在现有调度技术提高空间不大的情况下,不妨开始进行电能存储并网运行的试验。兵分两路。一路作为独立电源接入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检验的是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合理地控制和调度这些电能存储设备,如果不能,就想办法完善软件功能。这方面的技术和算法都很成熟了,主要还是实用化和规则的问题。另一路,找若干小风场,安装一些电能存储设施,试验风能和电能存储的联动,把风的不稳定性消灭在电网接入点之前。这一路主要试验的是这种联动的控制策略,以及风电额定功率、功率系数、和存储容量之间的关系。类似的技术,将来也可以用在负荷侧电能存储。

如果前面这些只能是勉强算做智能电网的话,下面要说的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技术就有更加鲜明的智能电网色彩了。

关键词(Tags): #电力系统(互联同步)#稳定(互联同步)#安全(互联同步)#规划(互联同步)#运行(互联同步)#电力系统漫谈#智能电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说的没错

我们距离老美的智能电网早了,智能电网更多的应该是在需求侧,配电侧的改进,通过这些改进,来保障负荷的平衡,电价的竞标,以及新能源的选择

而我们一直重视的还是传统观点中的大而全的输电网建设,连一个人家搞了很久的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d),都没见我们有搞过。哦,分时电价Time of Use除外吧

家园 是的,IBM还是在卖软硬件

连电表用的都是GE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