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所知道的29军大刀队刀法的一点情况。 -- 锦候

共:💬79 🌺18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动量定理

P=mv

日本刀质量小,中国刀质量大

如果中国刀的质量是日本刀的两倍,就需要日本刀两倍的速度。两倍速度可不是这么好达到的。

另外说,从下往上挑,增加了助动的距离。提高了速度,打过网球的都知道,挥拍动作很重要,光靠腕力累死你也打不了多远。一个道理。

家园 快哉快哉!

送花!

家园

那一招看似简单,但极有针对性。若不是高手恐怕难以创制出来。

家园 《兵器知识》曾有篇文章专门说过大刀在抗战中的作用

结论是大刀胜突刺完全是报纸给宣传出来的,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误导了很多人。从实际战斗的交换比来看,大刀并不占优,而大刀的训练难度要比突刺大得多。

大刀对人的灵活程度要求很高,一般人常是易会难精,刀法讲“轻刀快马”说的就是要手灵脚快。大刀难练就难在步法,所谓“短胜长,脚下忙”,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需要快速的前窜后纵,脚到位了手才够得着,专业术语叫脚先手后,攻击的突然性要差很多,而攻击时全身都在对方的杀伤范围内,防御面很大,一击不中往往难以善了。古代对此的补救是给刀手加一面盾牌提高防御能力,也增加了出刀的隐蔽性。老话叫“团牌腰刀,鬼神难料。”

鬼子的三八大盖加上刺刀长度在1.8米以上,刺刀尖到前臂的距离有1米多,就以此招刀法来讲,从上撩格挡到进步劈刀,必须前进最少1米才能杀伤敌人,而鬼子突刺只要半米就够了,还是手先脚后,扎出来再迈步,动作小而突然,意图隐蔽,不但难防而且杀伤力大——所谓刺死砍伤,刺刀可以轻易对内脏造成伤害,而大刀除非劈中脖子否则很难造成致命伤,不是每个人都有一刀两断的功力的。为什么古今中外战阵多用长矛,而腰刀一直的定位都是防身武器?古谚“一寸长一寸强”不是瞎说的。另外单刀不是战斧,不可过重,重则不灵,古来超过5斤的刀都很少见。而步枪加刺刀的重量大于大刀近一倍,全身合力刺出,力达一点,惯性力很大,撩刀力小不易格挡,力大动作过猛如遇骗刺则难以回防。要练到收放自如,远比练一往无前的突刺难得多。

八路出山时枪支不够,装备了一批大刀和红缨枪,结果肉搏时三个鬼子背靠背可以让十来把大刀无法近身,而两米多长的红缨枪却大占便宜,俘虏的鬼子都说:“你们的长剑大大的厉害!”所以到抗战中后期,国共双方的部队中都不见了大刀的影子,而根据地的民兵几乎人手一根红缨枪。后来八路的拼刺技术在俘虏的日本兵的教导下飞速提高,充分发挥了中国人普遍比鬼子身高手长的优势,在突刺中加入劈枪盖打、顺势突刺的妙手,在抗战后期全面超过了日军,出现了许多刺杀英雄。

29军用大刀是军阀时期的传统。旧军队中往往将战技突出的老兵集中装备驳壳枪和大刀当突击队使用,近战战力十分强大。后来由于驳壳枪的数量有限,近战往往变成大刀加手榴弹——先用手榴弹杀伤敌人大部,再几人对一个近身拼斗,但效果不甚理想,常常是自己伤亡大增而战果有限。喜峰口上29军火力不足以压制消灭日军,只好突进肉搏。印象中此战29军的伤亡超过了日军,许多善用大刀的老兵亦几乎伤亡殆尽,可说是惨胜。此战后各报的宣传中把大刀作为铁血抗战的象征和标志大力宣扬,结果误导民众以为大刀克刺刀,全国上下一时风行捐款铸刀,各部队也大量装备、训练,我军也流行过一阵,甚至出现过军工厂不造刺刀造大刀的情况,后来根据地还专门发文制止。

不过单论此招刀法,的确是千锤百炼的精品,简洁实用,充分发挥了中国武术一招两式、往复循环的特点,即便撩挡时被骗刺,也可以用回劈化解,一式多用,精妙非常。而且此招发力方法极似农民挥锄的动作,对大多出身农民的普通战士来说,更容易练出整劲,看到效果。

看到有朋友讲到撩刀胜劈刀,再多两句嘴。拳经中有“力从地起”之说,说白了就是从下向上发力的力量是所有发力方法中最大的。你看举重运动员个个都可以举起超过自身体重好几倍的重量,可要是天花板上装一个定滑轮,没有人能够拉起超出自己体重的重量,因为没有支撑了嘛。劈刀胜在速度,其实力量最大不过挥刀前冲的势能加体重的重量,如何胜过力量可远超出体重好几倍的撩刀呢?

家园 土猴回来啦

我们都在坑里等您的哈军工系列呢

家园 大赞特赞上窜下跳地赞!
家园 刘汝明说过

他们29军不是不想用刺刀,只不过当时枪械杂,地方工厂冶炼技术不过关,打出来的刺刀易坏,反不如厚重的大刀耐用。说白了用大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等到29军掌握平津冀察地盘有了财源后大举换装,用大刀的战例就微乎其微了。

听西北军的老人说,最初大刀队可不是单纯的耍刀子,而是机关枪枪、盒子炮、大刀、自行车四样俱全的最精锐的冲锋队。

家园 好文,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还是一寸长,一寸强的。
家园 呵呵,有劳挂念,上回的坑太大了点,容我慢慢添啊
家园 长短俱全,装备精良的快速反应部队呵
家园 无图无真相:)

点看全图

家园 开篇的这段话讲得非常好。

从实际战斗的交换比来看,大刀并不占优,而大刀的训练难度要比突刺大得多。

大刀对人的灵活程度要求很高,一般人常是易会难精,刀法讲“轻刀快马”说的就是要手灵脚快。大刀难练就难在步法,所谓“短胜长,脚下忙”,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需要快速的前窜后纵,脚到位了手才够得着,专业术语叫脚先手后,攻击的突然性要差很多,而攻击时全身都在对方的杀伤范围内,防御面很大,一击不中往往难以善了。古代对此的补救是给刀手加一面盾牌提高防御能力,也增加了出刀的隐蔽性。老话叫“团牌腰刀,鬼神难料。”

鬼子的三八大盖加上刺刀长度在1.8米以上,刺刀尖到前臂的距离有1米多,就以此招刀法来讲,从上撩格挡到进步劈刀,必须前进最少1米才能杀伤敌人,而鬼子突刺只要半米就够了,还是手先脚后,扎出来再迈步,动作小而突然,意图隐蔽,不但难防而且杀伤力大——所谓刺死砍伤,刺刀可以轻易对内脏造成伤害,而大刀除非劈中脖子否则很难造成致命伤,不是每个人都有一刀两断的功力的。为什么古今中外战阵多用长矛,而腰刀一直的定位都是防身武器?古谚“一寸长一寸强” 不是瞎说的。另外单刀不是战斧,不可过重,重则不灵,古来超过5斤的刀都很少见。而步枪加刺刀的重量大于大刀近一倍,全身合力刺出,力达一点,惯性力很大,

刀在战场上必须要和盾牌结合才能有效的发挥效力,这个是基本的常识。很多人现在把刀和枪比较的时候都忘了这一点,我每次看到这种文章都觉得不可思议,基本常识都不具备还谈什么刀枪。

枪和刀相比有个缺点就是枪杆的材料,刀始终是个铁家伙,枪杆是木头的,就算是材料再好的木头,刀多砍几次也免不了要断。枪长了好处很明显,但是缺点是比较难回头,一旦被刀接近就机会没用了。当年倭寇和明军交战曾经凭借倭刀的锋利砍断明军的枪杆,同时拼死逼近发挥刀的优势,而使的明军一度一筹莫展。戚继光的狼芜就改成了铁棒,倭刀无法砍断。再配合大型的盾牌组成鸳鸯阵,即便对手突近,也无法很快攻破,给狼芜的回抽创造时间。刀和枪比起来,是两种不同用途的兵器,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使用,或者配合使用,野战的时候用枪较好,巷战的时候用大枪就和自杀差不多了。

不过这个刀不过5斤,我不敢说,我自己见过的刀就有很多重过这个数字。有个叫刘志清的老人,号称龙行之父,他在第二届全国武术表演赛中表演用刀重达15斤。当时他已经90多岁了。

至于剑,那是个战场上淘汰下了的东西,这类的东西在中国春秋后就没什么人在战场上使了。

家园 强!!!
家园 单刀不过5斤是因为中国人的刀法所决定的

中国武术在明朝时开始进入大成阶段,出现了初始状态的内家拳这样强调对力量的技巧性控制而不单单以劲大势猛为胜的精致细腻的格斗术,刀法这时也同样出现了“凤点头”这样的高超的控刀技巧。

忘了“凤点头”刀法是出于戚继光还是俞大猷的书中,可能是戚的吧,我记得俞的《剑经》是说棍术的。此招由宋代扑刀刀法转化而来,虽然由双手刀改为了单手刀,但杀伤力不减而变化巧妙更胜原来。

所谓“凤点头”就是在握刀时,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刀,而无名指、小指虚握刀柄,挥刀击出时在挥臂挺腕的同时无名指、小指用力握刀,使挥刀的动作在肩部的旋转之外又增加一个腕部的旋转,这样挥出的刀刀头的运动较刀柄更加快速,可以产生抽击的效果,加大了劈砍的杀伤力,这只是“凤点头”的第一样好处。

看西洋击剑比赛可以发现,西洋剑的剑尖的运动速度之快可以达到超出人眼的跟踪能力的程度,也就是说对方一剑点刺而来你只能通过对方肩肘的运动推测剑尖的位置。挥刀的速度也可以达到这个程度,这就是说在格斗时起码刀的前半截是“隐形”的,如果瞪着眼睛找刀尖就等于是等死,于是如何把握敌人意欲攻击的方位和攻击到达的时间就成为了搏斗制胜的关键,而中国刀法中“凤点头”的使用会让这两点都出现不可测的变化。

首先是攻击方位的变化:挥刀时手腕在前后旋转的同时还可以加上左右旋转的变化,如此从上到下一刀劈来,手腕向左右转出不同的角度可以让刀在敌人从左肩上方到右肩上方的广大范围中变化出不同的线路,让敌人的整个上半身的任意一点都处于攻击范围之内,如此大的防守范围让人难以照顾周全,而任何疏漏的结果可都是要见血的呀!

对于刀路的封堵,时机的把握极为关键,晚则不及,过早则反而会让出空门,但“凤点头”会让攻击到达的时间出现极大的变化:此招法对于刀头运动速度的控制全在于无名指和小指握刀的力度,力握则速至,不握则迟至,可是一刀挥来,谁知道他两根指头使不使劲?就算你猜对了刀路,想在恰当的位置截住刀尖也是千难万难——这可都是在眨眼之间的事情,容不得细细思量的。难防难挡是“凤点头”的第二层好处。

“凤点头”使刀头的惯性力增大,而承力点在远身端的手腕部位,相应的手腕对于刀的控制作用就超过了肩肘,这种改变让刀一下子出现了千变万化的用法。一招用老后,肩肘不动,仅仅抖腕即可快速收刀。如果加上肩肘的引导,仅仅一个收刀就可以变出挑、撩、扫、抹等诸多变化,翻腕亮出刀刃可以攻击,不翻腕凭刀背格挡即是防守,一把刀攻守随时可变、收发皆可伤人,这是“凤点头”的第三样好处。相对于日本剑道强调勇悍快捷的直来直去,“凤点头”的出现让中国刀法进入了诡异莫测、变化无常的境界。

要对付这招长对短或者带盾牌的就不说了,实力不对称。如果大家都是单刀,绝不能退让。你要老是躲着刀尖走,就会一直被人追着砍,抢不到先手,早晚被人放到,要不怎么说先下手为强呐。所以要破“凤点头”只有以攻代守,强攻对方手腕,封住手腕就克制住了对方的所有变化,除此再无他法。不过想想就会知道如果你能够得着对方的手腕,那人家也就砍得着你了,所以这个破法是绝对的死中求活,赌命的法子,可见“凤点头”出手立判生死的利害。

一招“凤点头”甚至影响了中国大刀形制的改变,广泛流行的刀型由明朝的雁翎刀变成了清代的牛尾刀,俗名叫鬼头刀。29军的大刀形制就是由牛尾刀变化而来,在缩短刃长的同时加长了刀柄,同时刀镡上加锁刃钩下加护手钩,刀尾带大圆环,虽然加大了刀重,但缩小了力臂,不但可以照旧使出“凤点头”,还可以融入扑刀的刺劈技法,更能够锁刃夺枪,可以说是中国军制大刀的终极形制,可惜“凤点头”之类的妙招在民国时虽然还有少数武术家深知其理,但多数人已不知其妙。毕竟刀法比突刺复杂的多,训练难度也大,所以民国初期大刀在军中推广时由于教员的水平所限,战士都是依葫芦画瓢不知何以如此的瞎练,真正能够把十几式刀法融会贯通,把大刀形制的精妙发挥出来的战士几乎没有。大家都不懂刀,以至于抗战时打造的大刀形制愈来愈简化,愈来愈走样,反过来又限制了刀法的发挥,本来短制长就难,这样就更没戏了,最后只有丢下了事,回头跟鬼子学突刺……可是大刀要是一点都不灵,当初近战兵刃怎么会选大刀?这话扯起来就远了,略过略过。

“凤点头”有如此诸多的好处,自然也有其先天的不足。那就是“凤点头”过于依赖指腕之力,而相对于肩臂的力量,指腕之力要小得多,这也就直接限制了单刀的重量。一般明、清军中的制式单刀都在4斤左右,过重的单刀会减弱指腕对刀的控制,削弱刀法的变化。但刀也不可过轻,因为刀轻则惯性力小进而杀伤力也弱,所以军中、民间向来以可用重刀者为雄。不过以“凤点头”为根基发展起来的各派刀法流传到今天,多数招法已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这才会出现你说的15斤重刀一类的情况。刀重到这种地步,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指腕力量可以控制的程度,没法使出“凤点头”一类精细的变化。缺乏指腕变化的刀法只能回到“凤点头”出现前类似倭人剑道的路子,一味求快,不顾其余。可是这样的重刀惯性力太大,出刀收刀都快不了,抡圆了还会出现刀带人的情况,除了一圈圈的缠头盖脑根本不敢往外递,要不被人拨入外门拽都拽不回来,不信您找个15斤的米袋子抡起来体会体会甩出去的力量有多大。这种人随刀走的刀法也就是名副其实的花架子,表演而已,当不得真。其实29军加重的大刀也不过5斤而已,再重别说作战了,训练时就会累死人的——好像是戚继光的《练兵纪要》中说过牌刀手要“每日挥刀万次,百日可小成,年余方可大用。”一天一万次“凤点头”,15斤的刀估计一天手腕就会残废的。由此也可看出练刀之难,每天一万次,一天除了挥刀就啥也别干了,就是29军也没法达到古人的训练标准吧?

家园 真是行家一伸手 便知有没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