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茶壶里的风暴——刘邦那次不成功的废太子(一)上 -- 江南水
刘邦的晚年一直在做两件事,对外消灭异姓王,对内换太子。对外的工作做的不错,只是留了长沙王这么个尾巴,如果老天再给他几年时间就不会有这个尾巴了;对内的工作却以失败而告终,即使老天再给他几年时间结局依旧是失败,除非老天给他五百年。
刘邦什么时候动了换太子的念头,已经不可考证。但是在公元前198年后,为了换太子刘邦使出浑身解数,差一点就成功了。
刘邦的一生颇有几分传奇,从逃犯一路奋斗终于成为了大汉皇帝,多少英雄豪杰最终拜倒在他的脚下,最强横的对手也被迫自杀身亡。经历过无数的失败,但最后他还是成功了。
然而这次更换太子,他经历了很多失败,最后还是失败了。
在刘邦奋斗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困境,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手下人对他基本上做到了不离不弃,周苛等人被俘后宁肯被杀也不投降他的对手。
然而这次更换太子,重量级的大臣都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刘邦的失败是有原因的,在分析刘邦失败的原因前,先谈点无关紧要的话题。
——曹雪芹 《红楼梦》
皇皇一部巨著竟然从一个“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的老太太着手,不愧是名家风范。小子不才,不敢望名家项背,但是模仿一下名家的手法,邯郸学步而已。
历史上同样有芥豆之微的小小一个人家,为了这个芥豆之微的家族差点就酿成汉初的一场大祸,然而这个芥豆之微的家族最终还是在另一场大祸中凄惨谢幕。就先从这个芥豆之微的家族入手吧。
一、吕氏家族
吕氏家族是从单父迁徙到沛县的,这件事在今天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国内今天虽然还有户口之类的限制造成种种不便,但是只要下定决心,不怕麻烦,搬个家实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壮举,诸位有条件的河友都可以搬到国外去。
但是在秦朝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搬家违法。据《商君书垦令》:“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秦法的主体框架是商鞅建立起来的,其中体现着商鞅的思想,禁止民间私自迁徙应该是秦法的内容之一。据说关中一些地区的人始终坚持饿死不逃荒,就是拜这条律条所赐。
吕氏并没有因为搬家而惹来麻烦,这其中有两个因素。
彼时,秦刚统一天下,原来在小范围实施的秦法一下子推广到那么大的范围,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走样。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吕氏家族的家长吕公跟沛县的县令是故交,有这么一个保护伞,这擅自迁徙的罪名自然可以消于无形。
能够跟县令称兄道弟的人应该不是一般人,虽然在网上可以涛涛、宝宝的乱叫一气,看上去很熟,但是那两位见了你肯定不知道你贵姓,YY而已。但是这位县令大人是要为吕公背黑锅的,不是四大铁的关系还真的很难拿出这种精神。即使吕公结识沛县县令是在他做县令之前,那吕公也不是一般人。那年头能够当县令的应该不是穷书生出身,穷书生出身做官是在有了科举考试以后的事。只有不一般的人才能和不一般的人交朋友,富豪和乞丐的关系只是施舍和被施舍。吕家冒险犯难前来,县令大人还热情接待,可见,此时吕家的身份依旧不同一般。甘心为叫花子背黑锅的,那只能是圣人,可惜在秦朝崇尚法家,儒家的圣人连吃饭都有问题,何谈当县令。
吕氏家族为什么背井离乡举家迁徙到沛县的呢?
那是一个农业社会,离开了故土,放弃自己的土地,而到另一个地方去抢别人的土地来种是一件成本很高的风险投资。不到迫不得已,例如战乱时为了活命,不会这么做。即使是商人也只是个人在外奔波,而不是拖家带口的出门做生意。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个安土重迁的国家,显得比较保守。如果同时代的欧洲,他们的土地能够保证养活他的绝大多数人口,还会有那么多人冒着喂鲨鱼的危险去征服海洋吗?所谓的进取精神、开拓精神,只是迫不得已而已,没有那么神圣。
扯远了,吕家举家迁徙也不是为了探求一下秦法严苛的真实性。
吕氏搬家的原因是避仇。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得罪几个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打不过就跑也不是什么丢人的,项氏家族是名将之后,又有项羽这样剽悍的子弟,但是得罪了仇人一样是跑路。
但是从吕家能够安全搬家来看,还是能看出点东西来的。
比如,吕家还是颇有点家底的,从单县到沛县虽然不远,但是要没有一定的家底也很难举家搬迁过去;
再比如,吕公跟沛县县令关系的确不一般,否则不会在生死关头把身家性命交到他手上。
种种迹象表明,吕家是个殷实富足的家庭,放在今天就是小康以上、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几有家庭。
但是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吕公却把女儿嫁的很蹊跷。
据现有史料,吕公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什么人,已经搞不清楚了,二女儿吕娥姁和小女儿吕嬃嫁的人在汉初都大大有名,刘邦和樊哙。但是这两个人娶媳妇的时候,在沛县基本上数不上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樊哙在沛县是个杀狗卖狗肉的,这种营生从古到今都算不上是高等职业,能马马虎虎把日子过下去就不错,想跟吕家门当户对不太容易。
刘邦的家庭出身还算不错,是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但是刘邦不怎么着调,不从事农业劳动,并且还傻大方。但是,刘家还是有一点家底并且在当地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否则刘邦不可能成为亭长。
成为亭长需要什么条件吗,《史记淮阴侯列传》: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也就是说,想当亭长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不能太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
其实只要有钱,个人形象问题就是个包装问题。
并且刘邦还读过书,很多人受晚唐诗人章竭的一句“刘项原来不读书”的影响,以为刘邦真的是文盲,看来这位章先生才没有好好的读历史书,《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另外,在《全汉文》中收录了刘邦的《敕太子》,虽然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怎么可能是刘邦,但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至少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刘邦应该是有文化的。链接出处
那年头会写自己名字的就是牛人,能读书的最少也算今天大学毕业。另外,刘邦的弟弟更牛,不但读了不少书(按当时标准),并且还跟知识分子交游甚广,差不多能达到今天的博士水平。
今天,家庭条件不好的,好歹还有希望工程之类的帮着解决一下上学问题,那年头家庭条件困难的只能老老实实做文盲,即使求知欲很强也没办法,那时候基本上没有学校,想当旁听生都没地儿去旁听。
能读书的家庭条件都不是一般的好,借用Q哥的话说就是,他们祖上曾经阔过。那时候没有网络,甚至连纸都没有,几乎所有的书都是竹(木)简版的,有这玩意儿的都是能够吃得饱饭的,并且还是能吃得好饭的。吃不饱饭的,只会把这些竹(木)简当柴卖了换口饭吃,而不会整成书。
也就是说当时只有高层人往下落魄,不可能有底层人向上奋斗,战国时期所谓的士不过是落魄贵族的集合而已,决不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靠读书改变命运,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儿了。
这么看来,刘家跟吕家多少还是有点门当户对的,吕家是强龙,刘家是地头蛇。
但是就这么个家庭刘邦还一直娶不着媳妇,很是让人奇怪,我始终也想不出原因,请方家指教。
刘邦娶媳妇是在当了亭长以后,刘邦什么时候当的亭长已经很难考证,《史记》上只是说“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古人二十岁加冠,算是成年,这么说“壮”当在加冠之后。也就是说刘邦应是在二十多岁后娶的媳妇,在那个早婚的年代,这早就过了娶媳妇的黄金阶段,基本上算是垃圾股。
吕公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两支垃圾股,刘邦(垃圾股的人)、樊哙(垃圾股的家庭),这实在让人费解。吕家的女儿不是嫁不出去的垃圾股恶女,沛县县令就曾经在吕公面前碰过一鼻子灰,“求之不与”。
县令大人“求”的就是吕家二小姐吕娥姁,至于是为自己“求”还是为儿子“求”,从这四个字中很难看出来。不管是为谁“求”,反正县令大人看上她了,但是吕公认为二丫头“奇”,应该嫁给“贵人”,县令家还不够“贵”。
仔细分析,吕公拒绝县令也有一定道理。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县令大人不可能一辈子在沛县当县令,秦朝廷不会让他这么做,县令大人自己也不愿意这么做,当官谁愿意一辈子原地踏步而不进步啊。问题是县令大人可以调走,而吕家可是在沛县落地生根啊。哪天县令大人进步了,“人一走”,吕家马上就会觉得,“茶就凉”。吕公不得不好好思量,并且还要思量周详。
沛县人会不会欺负我们这家外来户啊?
受到欺负谁来帮忙啊?
即使为了防止受欺负,沛县也有其它人家可以考虑,只是在《史记》中就提到沛县有两家地方豪强。
《史记陈丞相世家》有这么一段:“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可以看出,王陵在沛县的影响力那是相当的大啊,连刘邦都得拜他为大哥。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雍)齿故沛豪,有力,与上有郄,故晚从。”雍齿是沛县的另一个地方豪强,在沛县的影响力应该也不会太低。
正常情况下,为了增家安全系数,把两个未婚的女儿,一个嫁给王陵家,一个嫁给雍齿家,典型的双保险。难道是因为高攀不上这两家豪强?我们没法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沛县去了解真实的情况了。
《史记》上说吕公看重刘邦是靠自己的特长,相面。据吕老先生自己说,一辈子给无数人看过面相,从没见过刘邦这么好的面相,于是就把二丫头吕娥姁嫁给了刘邦。
吕公把吕娥姁嫁给刘邦还算说得过去,毕竟,高攀不上地方豪强,找个能跟豪强说得上话的女婿也算是次优选择,何况这个女婿还算是官方人氏。但是把小女儿吕嬃嫁给无权无势的樊哙就不那么好理解了,毕竟小女儿吕嬃也不是跳水的垃圾股。后来,吕家大祸临头前,吕嬃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年轻的吕嬃应该也不一般。
合理推测一下,既然能够通过相面选择刘邦,那么也可以通过相面选择樊哙。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基于反对封建迷信的需要,对相面算命之类的东西一概斥为虚妄。但是这玩意儿历经数千年依旧顽强的生存到今天,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继续生存下去。要说它一无所取,实在很难说的过去。
子不语乱力怪神,我们也就不能轻易的否定或者肯定吕公相面选婿的真实性。
当时杀狗卖狗肉的确实不是什么高等职业,但肯定是有钱职业。
择婿三宝,医生司机猪肉佬。
说明如果不考虑工作环境,仅仅从工作稳定性(需要技术)和收入丰厚程度(客户的收入都不差,不然也不会成为客户)考虑,卖肉的还算不错了。
虽然说道那时候务农才是正道(儒生那种念书还不算),但是如果没有儿子,那反正女婿将来会继承田产的,倒也不必担心了。
倒是说起“士”是否都是从落魄贵族演化而来,我有一个疑问:这也包括张仪,以及他背后的那个鬼谷(单个人还是学派存疑)吗?
二、吕氏武装
刘邦起兵后,是一支成分复杂的武装链接出处,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凑合在刘邦身边开始了反秦,其中有“客”(萧何、王陵)、“中涓”(曹参、周勃)、“舍人”(樊哙、)等各种身份。
其中有“客”这个身份的,还有两个特殊的人,就是刘邦的两个大舅哥吕泽和吕释之。
关于吕泽《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以下简称《功臣表》):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关于吕释之《功臣表》: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击三秦。汉王入汉,而释之还丰沛,奉卫吕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释之为建成侯。
在刘邦起兵之初,“客”代表着一股相对独立的势力,也就是说,在刘邦起兵的时候,吕氏也组织起了一支武装,这支武装有自己的军事体制,例如在《功臣表》中,博成侯冯无择就是吕泽的郎中,并参加了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月的保卫丰邑之战;还是在《功臣表》中东武侯郭蒙也是吕泽的部属,并参加了反秦斗争。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吕氏在此期间干了什么,但是连部属都参加反秦了,那么主将没理由无所作为。
至于在楚汉之争的时候,直接提到吕泽的就一次,刘邦在彭城大败后,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提到:“是时,吕太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 可见直到此时,吕氏武装还有相当大的自由,这在当时的汉集团中似乎只有韩信才有此自由度,跟韩信不同的是,韩信没有自己的班底,吕氏则一直都是自己的武装,勉强可以与之相同的就是彭越。在此期间吕氏的部属也增多,见诸《功臣表》的就有:阳都侯丁复、曲城侯蛊逢(《汉书》作虫达),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中还有河陵侯郭亭。
可见,吕氏这支武装在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中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史料的缺失,这支武装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已经无从考证了,太史公只在《功臣表》中做了这么一个总结性说明。
但是从后来封侯的食邑和排名来看,多少还是能看出这支武装的重要性的。
阳都侯丁复,食邑7800户,排名17
曲城侯蛊逢,食邑4000户,排名18
河陵侯郭亭,食邑不详,排名27
东武侯郭蒙,2000户(《汉书》作3000户),排名41
以上刘邦时代封侯的情况。
附十八功臣
萧何 1 8000
曹参 2 10630
张敖 3 不详
周勃 4 8180
樊哙 5 5400
郦商 6 5100
奚涓 7 4800
夏侯婴 8 6900
灌婴 9 5000
傅宽 10 2600
靳歙 11 5300
王陵 12 5000
陈武 13 不详
王汲 14 3100
薛欧 15 4500
周昌 16 2800
丁复 17 7800
虫达 18 4000
值得注意的是阳都侯丁复,排名十七,排在他前面的有十五个都是一直跟着刘邦,参加反秦斗争和楚汉相争,也就是说他们是“刘家军”子弟,虽然后来曹参、灌婴等人跟着韩信出征,但韩信在自立齐王前始终是“刘家军”的一员。其中王陵是个例外。链接出处
换句话说,丁复是非刘家军中排名最靠前的,并且还有如此之多的食邑,功劳应该不在少数,但太史公竟然没有为他作传,这很难让人理解。也许汉初复杂的政治斗争把他的功劳吞噬了。
后来吕后主政后又分封了几个侯爵,吕氏武装集团中的有,博成侯冯无择、成陶侯周信、俞侯吕它、滕侯吕更始,虽然这次分封有裙带的嫌疑,但是这些人都参加过秦末纷争,并不完全依靠裙带。
对了,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虽然一直在刘邦阵营,但他同时也跟吕家关系不一般,那就是舞阳侯樊哙,他这个特殊的身份后来给他带来了无妄之灾。
关于吕氏武装集团可以看这个链接。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三、立太子
刘邦确立太子是在汉二年(前205年)六月。
两个月前在彭城,刚被项羽打得惨败,在韩信的部署下汉集团才在京、索一线遏止住项羽的猛烈攻势,当然也离不了后方萧何的有力供给链接出处
稍事休整后刘邦将要重返前方,荥阳前线万一有什么闪失,那非但关中不保,自家的身家性命也将烟消云散。兵凶战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够活着看第二天的日出。
万一自己在前方壮志未酬,整个汉集团将会怎么样,刘邦不能不考虑。
做最好的打算,做最坏的准备,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个准备就是立太子,万一自己在前方真的壮志未酬,那汉集团好歹还有个头,不至于群龙无首,从而分崩离析。
当时,刘邦有三个儿子,一个被项羽俘获了,一个在身边,还有一个,现有史料并没有提供确切的信息说他在哪儿。
被项羽俘获的是长子刘肥。
在被项羽打的没有招架之力的时候,刘邦才想到了父母和老婆孩子,赶紧回家抢救,可惜晚了一步,被楚人捷足先登,父母和老婆孩子已经不知去向,后来才知道他们最终还是落到了楚人手中,这个孩子就是长子刘肥。
在身边的是刘盈。
刘盈说不上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坏,听说楚人来抓刘邦家属后就跟家人逃难,不幸的是跟妈妈走散,只好跟姐姐盲目的流窜,幸运的是遇到了老爸,还坐上了老爸的专车,悲哀的是老爸嫌他们姐弟俩累赘,把他们推下了专车,高兴的是夏侯婴叔叔是个好人,屡次停下来再把他们姐弟俩抱上专车。就这样,在绝望和希望的交织中姐弟俩跟着老爸来到了关中。
不明下落的是刘如意。
既然没有确切消息就只好不说他了。
这几个儿子,长子刘肥年龄不详,但是可以推测一下他的年龄。
吕后曾经跟刘肥的儿子刘章说:你爸爸知道怎么种田倒还靠谱(顾而父知田耳)。
本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普通的田间作业略知一二,但这也是在十岁以后才知道的。我自作聪明一下,刘肥被俘的时候应该也在十岁以上。在楚营待了三四年后回到汉营,回到汉营后就不用再种地了。当然楚营要是非得使用童工进行田间劳作,则另当别论。
刘盈生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时年六岁;刘如意出生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时年三岁,这都是可以考证的。
其实在这里讨论刘肥的年龄没什么意义,反正太子没他什么事,要是立他为太子,最高兴的恐怕不是他而是项羽。
不妨假设刘如意也在刘邦身边,即使如此,恐怕太子也没他什么事,刘盈好歹比他大三岁。有道是国赖长君,古往今来,年龄始终是个宝。
说实话,这三岁的差距,算不上什么优势,刘盈的优势也不在这三岁的年龄差距上,而是在他姥姥家,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吕氏武装。
舅舅帮外甥古来有之,战国时代,秦昭王的舅舅穰侯魏冉就帮了外甥秦昭王的大忙(夺位),更远一点,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舅舅舅犯(这舅舅,名字中就把身份摆明了)也是大力协助外甥晋文公成就霸业。(按:舅犯也称狐偃、咎犯)
此时,哪怕刘盈跟刘如意换了年龄,恐怕太子还是刘盈,也就是说,只要刘盈没有在半路被老爸成功抛弃,他只要在老爸身边,太子就是他。
记得某教授在讲评吕后的时候,埋怨刘邦立太子立早了,实在不知道他读《史记》是怎么读的。从后来刘邦当皇帝后亲征英布还受了箭伤来看,他在荥阳前线壮志未酬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如果不预立太子,出现那万分之一,后果如何,可想而知。所以看待历史事件,要把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才有意义,否则,我们可以说古人都很愚蠢,为什么要写信呢,发个E-mail多快啊。同样,后人也可以说我们都是笨蛋,为什么要……呢,……多方便啊。
我以前一直以为戚夫人是他统一天下以后纳的呢。
樊哙的老婆后来在灭吕氏的时候也一起被杀掉了吗?我记得他好像是有1个儿子在灭吕氏的时候被杀了吧。
轻财可以聚人,律己可以服人,量宽可以得人,身先可以率人。
刘邦似乎都做到了。但是,逃命时把儿女推下车,其他人看着难免会心寒的,靠不住阿;是靠公务员体系维持住信用么?
卖个关子,正在准备的就是这场惨剧,见谅:)
欢迎探讨
我们看到的刘邦只是太史公给我们的刘邦,已经不怎么完整了,这段“抛弃”又被太史公多次提及,在本不完整的刘邦身上比重就增大了,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刘邦是个心狠手辣的人
其实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他的部属,除了早期的雍齿外,没有其他重要人物背叛他(韩王信反复过)。
周苛等被俘后宁死不降,王陵的母亲自杀以安王陵心志,纪信从容代死
这些并不是非死不可的人,为了他主动去死,这值得深思
跟他出生入死的人或许更全面的了解他吧
四、斗争
可以肯定,刘邦是在公元前198年前就想换太子,备选人都想好了,就是刘如意。你看这名起的,如意如意,如我心意啊,光看名字就知道刘邦不是一般的喜欢他。
可惜一个重要的人物站出来反对。这个人虽然口吃不清,说话结巴,但态度相当强硬,御史大夫周昌。
周昌是沛县人,他和堂兄周苛都做过秦政府的低级吏员,泗水卒史,两人比较早的跟随了刘邦。周氏兄弟的具体功劳不明显,但是周苛的死的确称得上壮烈。公元前203年三月,荥阳城破,镇守荥阳的周苛等人被俘,项羽劝他投降,他反而劝项羽投降,一点儿也没有俘虏的架子。本来对战俘就没什么耐心的项羽,好不容易耐心的劝降一个人,竟然还被他调戏,没怎么多想就把周苛“烹”了。“烹”好像是那个时代流行的死刑执行手段,郦食其也是被这么处理的。
周苛死的时候是御史大夫,死后周昌接着做了御史大夫。
周昌是个强悍的人,萧何、曹参都要让他三分。
某天,周昌去向刘邦汇报工作,去的不是时候,那时候正是刘邦的休闲时刻,正搂着戚姬,具体在干吗,自己想象吧。
让谁看到这一幕都会赶紧回避,周昌也不例外,一看两口子正这样,也不意思上前打断,掉头就走了。
这时候,刘邦放开戚姬追赶周昌,追上后骑到了周昌的脖子上,洋洋得意的问:俺是啥样的皇帝啊?(我何如主也?)
周昌扬起头来说:你啊,桀纣那德性的呗。(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这一段经常会被用来证明刘邦流氓本性的有力证据,而我从中却看到了一点温暖的东西。
人啊,保持本性不变太难了,金钱、地位稍有变化,人就会有大变化,经常听人说:某某我都快不认识了。一个人从科级升到处级,要想不变形都难。要是从平民一下成为皇帝,会成什么样呢?
短短六七年,刘邦从一个平民变成了皇帝,在现在的手下,以前的老朋友,面前没有装模作样,还是像从前那样打闹,这太难得了。
刘邦这种平易近人的作风很好,但是做法欠妥,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作风嘛,是该批评,但是上升不到流氓的程度吧。
就是这个强悍的周昌立场强硬的反对换太子。
对更换太子,刘邦是认真的,拿到了朝堂上供大臣们讨论。结果是一边倒,一边倒的反对,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周昌。
刘邦问他反对的理由,周昌说出了半个千古成语。
周昌本来就口吃不清,盛怒之下说话就更不利索了: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期期艾艾,这个成语是两个相距四百年的人凑出来的。“艾艾”者,三国邓艾也。
刘邦笑了笑,只好作罢。
大臣们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的时候,有个人在旁边的房间里旁听,这个人就是吕后。外面吵完架后,吕后赶紧出来,向周昌道谢:没有你,太子真的就被废了。(微君,太子几废。)
吕后不是普通的道谢,而是“跪谢”,可见这次情形之险恶。
秦汉年代距今太遥远,今人很难弄清他的制度了,不过从周昌这句话中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皇帝的命令,御史大夫不同意,就没法付诸实施。
刘邦的第一波废太子攻势以失败而告终,总结教训就是,对方阵营中有个防御指数超高的周昌。不要紧,这块石头虽然很硬,砸不碎他,可以搬开他。
汉九年(前198年),刘邦封刘如意为赵王,似乎就没有发生过换太子这档子事。只是似乎而已,刘邦不是糊涂蛋,废太子这话说出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成功了,刘如意固然一步登天,失败了,刘如意相应的就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个零和游戏。刘邦不得不考虑失败后怎么保全刘如意。
刘邦身边的掌印秘书(符玺御史)赵尧看出了刘邦的心事,劝刘邦给赵王安排一个吕后、太子和大臣都忌惮的人做赵王的国相,这样就能保证刘如意的后半生幸福了。
用后半生似乎不合适,毕竟刘如意才十岁,他的人生还没开始呢。但是历史告诉我,他人生结束的时候,只有十四岁。
刘邦问:那谁合适呢?
赵尧说出了那个合适的人选:御史大夫周昌。
刘邦一想,对啊,就这冤家了。
但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御史大夫贵为三公,是最高级官员之一,行政级别万石(总理级),而诸侯王的国相的行政级别只是二千石(副部级)。
把一个工作没什么失误的总理级官员调到副部级的部门,实在让人说不出口,为了儿子,刘邦也豁出去了,他找来了周昌:又要麻烦你了,委屈一下帮我照看赵王吧。(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
搁谁谁也不会很痛快的答应,凭什么为了你的儿子,我就得降职使用啊。
周昌拒绝的很温情:你一出道我就跟着你,为什么现在把我当成垃圾股抛给诸侯啊?(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话说到这份上了,刘邦也不藏着掖着了:我知道这是降职使用,但是能够保证赵王安全的,除了你没有别人啊。你还是委屈一下,就去吧!(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
话都到这儿了,那还说啥啊,周昌卸任御史大夫,走向了副部级保姆的新岗位。
这是《史记》中,刘邦为数不多的低声下气,也是不多的温情展示,一个父亲到底该为儿子做多少才是多呢?刘邦告诉我们,永远都不会多。
温情是政治斗争中的奢侈品,在这番温情对话的背后站着一个等着接御史大夫印的人,掌印秘书(符玺御史)赵尧,周昌卸任后赵尧接任御史大夫。你说以上是赵尧为了向上爬而挤走周昌的阴谋,也行,毕竟得利的是他;你说赵尧只是狗屎运,刘邦跟他对上眼了,也行,毕竟当年刘邦用韩信也是一见钟情。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刘邦更换太子的心也没有死,毕竟只有刘如意当了太子,以后当了皇帝,才能彻底安全。
防御指数超高的人已经降职使用,新换上来的御史大夫是自己破格提拔的,整个一个“他办事,我放心”。
刘邦发动了第二波废太子攻势,这次似乎没人能够阻止他了。
刘邦的判断没有错,朝廷中没有人能够阻止他的脚步,朝廷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