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del -- 意闲

共:💬79 🌺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肖申克亦是他作品

无限压抑,且令人恐惧。但是却昂然向上。当年电影也是无冕之王。

del
家园 赞啊,当年大学时为她的书常候图书馆

她的小说十分引人入胜,可惜实在太紧俏,常常已被借走,不得已,俺常在还书处久候,以待别人还书。

曾对于大侦探还带着帽盒出去办案乘车十分不解,但很喜欢老头人性化的处理。这或许是阿婆的细腻之处。

后来,发现租书店里版本多,齐全。

再后来,网上书籍更方便啊

家园 ^_^,我现在就在看网上下载的原版

在之前写的《潜行的捕鼠器》里我贴了一个链接,有一套(包括各种作品,除少数不全,其他都完整),阅读环境非常友善,也方便看阿婆作品年表。

家园 谢谢!

我已看过不同版本的,应该是全有全看过了。十分感谢您的链接

看到您的书评,有感而发,想起十余年前还书台前小小身影。

近来发现自己话很多,无论生活中 or 网上,莫非更年期提前到了

家园 都是喜欢阿婆的人,握个手

我有不少没有看过(对照这个软件列表,包括她的侦探短篇,剧本,爱情小说,童话故事等),基本上还是每年买一二纸版书。现在正温习多年前读过得东快,所以就在网络版解决了。

说到十年前,我记得刚看ABC谋杀案的夏天,还曾经伏案翻译了精彩的结案段落,到处转给同学,看,这个作者这个侦探多了不起!

del
家园 先花,当年也是巨喜欢侦探小说,由于记性好,看来看去

都是那么回事,于是挂了,但有时候当故事聊起来,还是可以骗骗小孩子的,

家园 看得大概不如您多

现在大约知道另几位作者,但还没有去尝试读。

所以我还在自己哄自己呢^_^

家园 怎么是自己哄自己呢!归纳总结的很好嘛!

俺看侦探小说的结果是养成了一个习惯:从头到尾要认真的记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家园 嗯,不过有的是扰人视线的假细节

波罗里面有一些,汤米和杜彭斯,他们是业余侦探,赢面比较小,误打误撞成分比较多,看谁都有有问题,开局时候这方面信号特别多。

您还喜欢看谁写的侦探小说,望如前面的河友,不吝赐教。

家园 握手,同道中人啊!

顺便想起了现在的蜜糖体,尝试一下,标题可以改为如下:华丽丽出现,泪奔,握爪,O(∩_∩)O~

我的局限是英文不好,所以看的基本是中译本,不同版本,人名翻译的那个乱啊,当然阿婆的文笔很优美,结构很紧凑,十分抓人。这个不分语言局限的,当然有些风俗及隐喻,是要有些英伦生活常识后才恍然大悟的。至少,当我在工作5年后重读阿婆的数本,看到某些细节,俚语,想起从前觉得无用罗嗦,再读却觉得精华生活就在其中,而有会心一笑。

就这点来说,很多译者不很注意说明风俗及背景,或不能用中文中贴切的词表达,影响了不少读者啊。

您的英文,那是相当的好啊。

说到十年前,我记得刚看ABC谋杀案的夏天,还曾经伏案翻译了精彩的结案段落,到处转给同学,看,这个作者这个侦探多了不起!

发现宝藏的欣喜,跃然眼前,俺也有此青春岁月啊。

家园 也就是你说的阿婆的书,不过是中译本的,

但当年翻译的水平还行吧,版本好像是外文出版社一类国家大社,再早期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还有当年的公安学院的侦破案的案例教材——可惜搬家时被大哥的铁哥借去说给他的老爸再看一次,结果就看到他们的眼睛里拿不回来了,

最可恨的就是借书不还的人,还有就是借新书去破书还的人!

犹记得当年七十年代初姐姐哥哥借到一本书明天就还,俺每次等他们看完才看,往往先睡一觉,三四点钟叫醒俺接着看,记忆奇好阅读速度也快。

之后有机会再看,似旧友重逢

家园 说到翻译

是不是三毛那个版本是叫“白罗”的?我觉得念得怪呢。

嗯,她这个系列,虽说是写一个比利时的侦探,但骨子里净是英国情调,稍稍异国化的,是波罗不时冒出来的法语。我现在重读东快,案情都清楚,就是看她怎么写人,也有相似感触,比如她写一个女的问服务生点餐,熟练念一堆,就点了一句,说这个人一看就是惯于旅行的。阿婆看人非常细致,写东西很准,话不多,但很到位。

家园 我最开始也看福尔摩斯

最初是小叔讲给我听,后来自己看。我爸爸也说是公安教材^_^,我也真把他当回事。

阿婆刚刚开始创作时,对柯南道尔爵士非常推崇,波罗出山那一个案子就是向他致敬的。

外文社还出过中译本是吗?我看的是很小的原版,薄薄的,黑底色,画面比较像劣质广告呵呵,书市打折价,就两三块钱^_^

最可恨的就是借书不还的人,还有就是借新书去破书还的人!

同感,所以我不大出借书,只给别人买,借来的也特别照顾。

家园 是真的教材,所以才可惜!

“再早期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

还有当年的公安学院的侦破案的案例教材”——是真的教材,上中下三册,每册一寸厚,纸质是新闻纸(就是印报纸的纸),是老爹在“反右”运动时,在GA部趁乱拿回来的,上书“绝密,不得外传,用完收回”,一直放在樟木箱里,文割是放到单位去——那里绝不会乱翻。前半部讲苏联专家传授的勘察现场的步骤、手段、注意事项,后面是案例——从勘察到侦破。后期单位问起老爹就说是早就解密了、这是当年发的教材云云,

很可惜没能留下来!!!

老毛推崇的鲁老爷子不是说过: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嘛,云云

家园 唔,我误会了

我爸爸跟我说过福尔摩斯的神奇,就特别提过这套书曾经用作教材,我以为您说的是这个了。福尔摩斯的技术性,后来的作者借用了一些,大概态度也不一。比如阿婆她强调心理分析的时候,有意透过波罗表示过,血迹啊指纹啊,那些作案手法都不时兴了^_^ 不过总是后来人站在前人的肩上,才有推理的进步。更早一点,人们读到爱伦坡已经啧啧称奇。

您说的教材看来也不输于小说,挺诱人的,连纸张都记得那么清楚,可见当年多么喜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