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del -- MRandson

共:💬283 🌺752 🌵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税收不就是财富再分配的工具么

这个工具是中性的,并不是一定就是恶的,就看怎么用。

家园 热切盼望“红色王朝的崩溃”,不是JY是什么?
家园 您千万不要太谦虚了

似我等小民,只知道“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不到被逼得实在没活路的情况下,是不会盼望“红色王朝的崩溃”。

家园 一针见血

不花不成

家园 康乾那是外来户占了地盘所以要收买人心

而且本身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所谓永不加赋也是后来清朝经济走向停滞,最后丢掉江山的原因。有清一代,因为这个德政,财政能力极度低下。后来不是曾胡加收厘金,太平天国就要了他的命了。中国是个大国,哪怕再穷,划啦划啦也能办不少事。清朝时家底还有,随便在祖宗家法下变通一下,就整出个北洋舰队。康乾是德政了,免了那么多钱粮,后来都交家甲午,庚子赔款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晚清后来靠关税和厘金还能搞的有声有色。

康乾不加赋和政客选举开免税支票一样,是为了自己私利。没什么可以奇怪的。文艺派一个特点就是忘了人是要吃饭的,吃饭是要钱的。

家园 也不能完全说不负责任吧

康乾那个时候,当时需要的支出在当时的税赋下完全可以承担,收赋多了也没什么事情可做,除了水利建设比较花钱,别的还不是要被贪掉。

到了晚清那个时代,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工业,军事,基础设施等等。这个时候再去怪罪一百多年前的不加赋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

如果真说康乾的罪过,主要还是没有前瞻性,对已经流传到中国的先进科学文化没啥兴趣。不仅不鼓励,还压制。

家园 经济不发展哪儿来的税收?

清廷的税收从康熙朝的一千多万两,到乾隆朝的四千多万,末年达到八千万的农耕极限.就算能多征一倍,也是皇室的私房,不会拿来发展经济的.我们总在说马关条约二亿两白银,庚子赔款四亿五,可这个数字也就十几条前无畏的建造和维持费用,普法战争法国的赔款就相当于二十几亿两白银的.

现在的税赋,一年五六万亿,只有多少是用于民生?多数是官员特权们的盛宴吧,四千亿能让全国人民免费医疗,谁来行此德政?上海前几年医院建设投入了四十亿,只有十五亿来自财政拨款,其他全是加到药费出的.这就是现实.

是首相里财政部要加税,作为政客的部长不肯,公务员们就用定式般的说辞:老人,小孩,学校,医院----

家园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是与国际接轨的算法

财政占GDP的比例,中国与很多国家相比,不算高,再者,财政能力代表国家的资源动员能力,代表国家综合实力,是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重要差别,传统的农业国家,税源来自农业,和现代税源无法比。

中国的财政问题其实是财政使用效率的问题,大量的资金投放在消费领域,不创造价值,这才是问题。

家园 人是要吃饭的,吃饭是要钱的

满清是烂,但是公共服务还是有的。银子都进了皇家,军队,官僚体系谁养?治河赈灾谁管啊?至于说8000万的极限,那是包括关税的好不好。不知道提普法战争什么意思,是法兰西皇帝减了税还是德意志皇帝减了税?

五万亿花在那了? 铁路,公路,码头,机场这些算不算。文教科卫算不算?国防经费算不算。中国这样公共服务落后的国家路还远的很。英国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40%,差不多是中国一倍了。就这样电视剧里说两句你还当宝了?

家园 铁手同意老广观点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第一次听人夸厘金好,感到比较奇怪。

用现代话说,厘金是清末因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而抽征的临时性商业税捐。

太平军兴,不抽厘金不足以筹军费,这可以理解,毕竟不能对古人太苛刻。

可军兴以后呢,不是有什么同治中兴吗,怎么没见裁撤?

毕竟厘金的副作用是很大的。

厘金可以对商品流通的阻碍作用是很大的,直接造成了中国农村的经济凋敝和破产,这个可以见鲁迅的文章,闰土卖个西瓜都要抽几回,蚀了本钱,只能烂掉。

同时厘金使地方督抚有了独立于清朝中央财政的相当大的财权,也造成了清朝晚期地方做大,跟清朝的灭亡有直接关系。

俗话说的好,加税容易减税难。

清朝明知道是饮鸩止渴,可没办法。民国为了裁厘,费了多少心力,闹了多少纠纷,直到20世纪30年代厘金制度才被撤废,中国财政才割掉了封建主义的尾巴。

具体的可见周育民的《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写的相当好。其中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养廉银、厘金兴废,淮盐复楚等等,都写的翔实而生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这大概也算是资产阶级的财税史观吧。

家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谁不想要,而且恐怕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可问题是怎么要?是不是只要是钱,就可以取?而且越多越好?

这个恐怕不是吧?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小人爱财,巧取豪夺。

强盗爱财,就是明抢了。

至于说政府的财政支出,也有个结构问题。

比方说,政府本身的耗费占总支出的比例多少?具体说,就是办公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是多少?这关系到财政的效率问题.

比方说清朝,官吏从老百姓兜里掏一两银子,能进国库的也就三、四钱而已,这三四钱能用到正地方的,恐怕一钱都不到。

毕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还算好的。

要是“墙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的话,后果就不妙了。

要是宫里,连光绪皇帝都饿出一身毛病,李莲英们倒是肥的流油。

还有财政的弹性问题、财政的自适应问题、财政的挤出效应问题。

相关数据可以到财政部网站去查核和自己计算,我就不多说了。

研究财政问题,恐怕要全面一点才好。

家园 知足常乐,这事不能说太细

以前曾在河里看过哪位讲中国物价有点两极发展,虽然在居民平均收入不高的基础上出现奢侈品被大规模地购买的现实,但是生活基本必需品的定价在国际上看是十分便宜的:水电不贵,衣服只要不讲究款式的话极便宜,比如夏天衬衫二三十就能来一件,定价不算黑(俺也想要PoloCK的款,但是转念一想这个价位上还挑剔就有点不厚道了,也就息了心思F)。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这事不能说太细

您的意思无非是说, 如果老百姓不那么挑剔, 能忍受二三流的物质条件,差一点的衣食住行, 那中国物价还不算太贵。 

呵呵, 不客气地说一句, 您这说法有点夜郎自大或者说是坐井观天。 您是否知道在哪怕是在纽约市差点的区, 如果你能忍受二三流的物质条件,差一点的衣食住行, 那物价可能比你中国还便宜?夏天衬衫二三十就能来一件就该山呼万岁了? , 呵呵, 纽约这里小店两三个美元一件的大把。 就更不必说天朝人民瞧不起的墨西哥, 南美, 印度什么的了。除了在残酷的黑非洲, 全世界大部分地方, 如果您以勉强温饱为原则, 哪里的物价又比你天朝贵了? 

以呼吁老百姓安贫乐道, 知足常乐来缓解社会矛盾?为啥不呼吁统治阶层让利于民, 与民同享社会进步和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

家园 好文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满清的性质不一样吧,

经济结构不变,靠数量的增加,税收多不了多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