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南京是一个坎儿 -- 萨苏
我的体会人家看我就是个中国人,从来不管我是什么颜色的中国人。
任何一个德国人,任何一群德国人,都不能用德国人三个字简单的涵盖。
任何一个美国人,任何一群美国人,都不能用美国人三个字简单的涵盖。
可是,我们还是说“德国人”如何,“美国人”如何,德国如何,美国如何。
即便是正义的中国人斗争不正义的中国人,别人眼里,也是“中国人喜欢内斗”。
偏偏,客观事实还就是中国人在斗呢。
正在斗的中国人,两边的中国人都会对洋鬼子义愤填膺 -- 你们外国人不懂,我们是正义的中国人在斗非正义的中国人呢,我们不一样。
人家说,随便,我们不懂你们中国人,怎么看你们也是自己在斗自己,还都认为自己很正义。请问,你们什么时候会斗到告一段落?还是你们就喜欢斗,认为一直斗下去才会体健貌端?
我们怎么回答?
我们理直气壮地说,真理不辩不明。。。
友军比敌军还危险。
犹太人也内斗,可是面对敌人的时候,他们比兄弟还亲。你如果杀了佩雷斯,沙龙会为他报仇!我们呢?日本人杀了国民党,我们说什么?
难道我们说他们是反动派,死的活该?
日本人杀了共产党,我们说什么?
难道我们说他们是游而不击,死的活该?
我们不是旁观者,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好快的手。您在主帖里讲的也是我在思考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那场大屠杀的存在。实际上,世界战争史上大屠杀的情景曾多次出现。例如,迦太基城破的时候,城中二十五万人(一说六十万人),除了五万名年轻女性被卖作奴隶以外,其余全部被杀。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163365
但是,迦太基人是无需为此而感到羞耻的。因为即便在破城之后,迦太基人还同罗马人展开了六天六夜的巷战,战死者达八万五千人。即便是无力作战的迦太基女性,也纷纷剪下自己的发辫,作为战士的弓弦,来进行最后的抵抗。
所以,迦太基的城破,历史的评价是 – “悲壮”。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163365
我最终还是下不了这个结论,所以才有一问。您怎么回答我的问题?
我不觉得老外有对中国人的优越感,不过他们的看法对我们来说意义也不大。
“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在河里看到一个帖子,转帖了对陆川的采访,其中陆川提到了与您提到的类似的例子,专门强调当时中国军人在南京并非没有抵抗,而是有很多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我的看法也不免偏颇之处,与您取长补短而已。
严格地说,我觉得南京的梦魇,在明末的江阴就已经开始了。想想崖山战败,从皇帝到读书人到普通的士卒上万人同时投海的情景,我认为后人是不应该指责他们选择了死亡而不是抵抗。
那是抵抗失败后按照中国人的价值观做出的选择,而且让我们后世益发功利的子孙汗颜。
我行文甚拙,想法也不是特别清晰,想和大家讨论讨论厘清思路。话题可能容易被曲解,我还是回头另外起一篇吧。
还是要花您的帖。崖山的最后一幕未必是您描述那样,但我血管里留的,是崖山,而不是扬州的血。
《38线》听说投资就不小,拍完了根本连面都没让露就压了箱底儿。 某些事情说来是挺怪的,中宣部的某些作为看上去总是让人牙痒,可是89之后,中国社会的舆论导向也并没出现太大的偏差。能让凯迪南都之类的活到今天,就证明了中宣部的所有作为都是来自于最高层的授意。今天的所谓左派右派之争貌似也是最高层的巧手安排。呵呵,也许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中国都需要一个新的方向,可是无论是左还是右都还挑不起这副担子, 没有现成的新思维以供选择, 就只能在斗争中磨合,在斗争中催生了,一支手可能正在暗处推动吧。
去年在网友见过鳕鱼兄,貌似很久都没去了吧? 呵呵
有事,先下线了,改日再聊。祝安。
文章内容就不说了,特赞同。呵呵,一点私货就是我觉得关键点虽然是南京,但其实全国的关键点不一样。战争把日本人的屠杀和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和中国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传递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随后发生的每个事实都在强化着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这个民族意识在过去是没这么深刻的的。
我们都是中国人,大敌当前与兄弟不合,总有个轻重缓急吧?等到都做了亡国奴,还有什么说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都是大师级的作品。
《太阳照样升起》俺没看过,不知水准怎样。
不过也可以理解
当时还是新手嘛
姜文的个人风格 已经初步表现出来.
类似的 在寻枪里面就比较成熟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好像这话是蒋百里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