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认为中国人均顶多又一个香港或日本是不对的 -- songcla

共:💬19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得太好了,YHZ!
家园 老兄没有说对吧

“台湾、韩国、日本的面积看起来很小,但和中国的长江三角洲一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降雨充沛,土地非常肥沃高产。”

台湾山地很多,看地图就知道;日本山区也很多,平原没有多少,所谓的关东平原是其一;北海道属于寒温带;韩国貌似不是亚热带。

中国大部分土地是不错的,适合农耕,只要不过度开发就好。这也是中国成为一个历史上长期富强的大国的原因之一。

家园 怎么不对

中央山脉虽然纵贯台岛南北,但是岛西有一条颇为宽阔的平原带。台湾最早起步的基础也是农业,李登辉最早就是搞农业搞得好得到蒋经国赏识。

朝鲜半岛气候的分界超不多和三八线一样。南方属于潮湿的季风性亚热带气候,北方和华北一样属于季风性温带气候。盖原因是朝鲜半岛受日本列岛包围,南方与日本列岛底端平行,尚能受到太平洋潮湿气流滋润,北方就没那么幸运了。华北的少雨干燥、几近沙漠化是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双重阻隔有关。江南正好是和日本列岛的底端同一纬度,正好可以受到太平洋潮湿气流的直接冲击,农业发展就和华北大相迥异。

日本的平原的确少,但土地质量接近江南。江南的区域也非常偏狭,但在明清两代税收可以比其它地方高几十倍,仍然非常富足。中国的长、珠两三角洲今天的发展,也是和其丰厚的农业积累密不可分。日本古代并非象我们想象的那种蛮荒小国,其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的发达程度远高于直接受中国影响的朝鲜、越南,没有发达农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中国不是没有足够的平原,而是水资源极其不均衡,对于一个有很大陆地纵深的国家来说是很正常的。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和黄河流域的开发难易有关。黄泛区土地开发非常容易,所以最早出现规模农业。尼罗河、两河流域也是一样。与埃及、两河不一样的是,尼罗河、两河的两侧几乎没有纵深,所以它们到了一顶的程度就停滞不前,而黄河以南还有资源更丰富的长江流域。长江不像黄河一样泛滥,自动将带有养分的河泥冲到岸上,又河网密集、沼泽遍布,所以只有等到黄河流域的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得到利用。

家园 人家说的什么?你来个用人口比气候?

北海道島是一座島嶼,本島面積77,981.87平方公里,是日本除了本州外面積第2大的島嶼,在世界排名第21位。比起愛爾蘭島稍小些,但又比庫頁島稍大。北海道和南方的本州島以津輕海峽相隔,但有青函隧道的鐵路運輸與海峽渡輪作為接駁。北面隔宗谷海峽與庫頁島相望,東方則為千島群島。西臨日本海,東南方面為太平洋,東北面則是鄂霍次克海。

季風顯著,為溫帶季風氣候

北海道位於日本列島最北端,南隔津輕海峽與本州相對。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佔全日本的22%。人口近563萬,只佔日本的4.4%。北海道舊名蝦夷,原住民族為愛努族,當地的很多地名也來自愛努語。北海道的牧業與漁業非常發達,森林面積佔全道的四分之三,木材生產量佔全日本的兩成。最大都市為札幌市,此外有旭川市、函館市、釧路市等重要都市。

  北海道是温带季风气候,森林资源丰富,没有水就长不出森林。

  这么好的地方,如果在中国早就住满人了。纬度、气候与北海道差不多的吉林省,2001年时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44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