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那年庐山 (三十二)李锐的庐山会议 (中) -- 史文恭
李锐的实录记错了日期。他把13号的谈话记成16号了。
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想到的可能性吧。
而且,杨尚昆的日记为啥没写周小舟的揭发?也很简单,因为他写的是日记,所以把自己的活动记下了。他是办公厅主任,他记得也是近乎个人工作日记,备以后查对的。因此,他记下和李锐的谈话,而没有记入周小舟的揭发。
至于周小舟的揭发是否是对李锐的复述,不妨您再看看俺引得,周惠儿媳和权延赤合作写得书。
里面可能有的东西没写,但写了的还是可以相信的。特别是这种不伤大雅的事情。而且816毛在大会上讲话,讲完话后进行的谈话。这个顺序李锐也会搞错?
这又不是什么关键部分,而且连参加的人都不一样。如果这个能搞错,那李锐实录还能当庐山圣经吗?杨尚昆日记里紧要的日子基本一带而过。而且日记仅仅是这些人的一个日志而已,真正关键的东西都在他们开会带的笔记本里,那里面的东西才是这些人回忆的重要资料来源。
庐山回忆期间,天天开会,特别是晚上的大老们和大区召集人开的会。杨是晚间汇报四个字解决。杨那个位置,能相信他那几天就和那么几个人谈了话,当然比较有意思的是和孔原就谈了两次。
秀才们的私下谈话,都是通过李锐传到外人耳里的。被公开举发的都是“李锐说田家英如何如何讲”,“李锐说吴冷西怎么怎么说”,诸如此类。这样,李锐就成为其中的关键点,如果李锐自己否定,也就堵住了众人之口。这和法庭上检方关键证人突然矢口否认自己以前的证言一个道理。所以大佬们才要找李锐令其慎言。
天马行空,仅仅是猜测,供参考。
那封信其实没法在对主席隐瞒部分关键事实的前提下写好而能在实情泄露后不被攻击。不隐瞒事实,tell the whole truth,则就成了举报。写信的提议,回头看确实是一个馊主意。所以李锐对写信本身引为恨事也是很可能的。
而关于对质,秀才的话都是从李锐口里传出去的,所以吴冷西对庐山会议的深刻印象就是曾和李锐对质;反而是谁最后将这些话公之于众,吴冷西印象不深了。既然是和李锐对质,则吴冷西年老回忆时自然而然地认为检举的肯定是李锐了,否则为什么要和他对质?这是一种合情推理。不知这样解释通不通?
杨尚昆总管会务,周小舟的检讨信印发全会,他能不掺乎?
日记不记入周的事,恰好应了高华的评论,重要的事情反而不写或者略写的。
关于李锐,他的书已经修订三版,偏偏在这个日期上发生错误,奇不奇怪?
但不方便个人记录。杨作为办公厅主任,规矩是很重的。
辩证,要辩证地看问题
现在似乎有一个怪圈:
因为重要->所以不写
因为没写->所以重要
所以虽然没写,也一定发生了
周小舟是12日晚与毛泽东谈,13日毛泽东要他写个书面材料,周当天写好并请周惠修改,14日交给毛泽东,当天印发全会。
照此模式推想,李锐的信是11日公布,那么有可能先期已经到美庐跪拜痛哭过了,这个日期就应在9日或更早。
设想一种情况:
在诸秀才中李锐其实地位最低,会议前期却跳得最高,到处煽风点火乱传话。会议逆转后,前期一直被压抑的大佬们(比如柯庆施)除了打彭、张、黄,秀才们中最恨的就是李锐。
李锐承受的压力应也是最大。田、吴、陈三人在毛泽东身边是正牌毛秘,不好直接打,周小舟曾是毛秘也不好动,周惠和周小舟穿一条裤子,7月28日晚间毛泽东与田、吴谈时就已经明确了保护的意思。其实就李锐最弱,所以也是突破口。
那么李锐先吃不住了,找毛泽东跪拜痛哭去,并捎带咬了别人。其实毛泽东对此人已比较厌恶了,让他写个东西,他交了之后就印发全会,并明言李锐不是秀才,一下子把他打到煤矿里去。
为什么文章都发表了,却有没有被放入回忆录呢?
难道李锐就那么尊,以至于连杨尚昆这样地位人的回忆录还要为他避讳?
从这个角度上说,对该回忆文章的可信度打个问号,留待日后进一步资料的确认是比较妥善的,我赞同duanjian的观点
连主席当年也是把李锐单拎出来说事。。。。
人民群众别的没有,就是有时间,接着等,一定还会有人从正反两面站出来的
哈哈哈哈。。。。。。。。。。。。。
^_^,把李锐当圣经的小史,是不明真相的。
搞得象是谈恋爱。。。。。。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