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白话之诗词启蒙 -- 张声语

共:💬71 🌺18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bi xi,两个四声
家园 居然在这个帖子里,俺搞出了这个效果。。。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无妨无妨

这个就是年轻时候有个爱好,等老了退休之后再去慢慢发展。你要是能活120岁,估计又可以出一个张白石了。

文长果然是桃李满天下啊。

家园 居然在我这个帖子里,教头搞出了这个效果。。。
家园 不好意思

没敢大歪,小歪一下,尚请海涵。

家园 让比萨斜塔来得更歪一些吧!
家园 通宝通宝,好贴来藏!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哈哈,好帖得宝。

天天送花,日日念宝,今得正果,还想要宝。

家园 【原创】大白话诗词启蒙补充篇二 佛道儒之争

前言:脸皮虽厚,也终于还是不好意思不来填这个大坑了。各位,先上个补充篇,第六讲随后就到。

唐人在诗歌上的吟唱才能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因为他们的情韵竟使得哪怕是后来具有更多文化沉淀和思力的宋人也无法望其项背。但究其根底,恐怕与唐代的佛道两教大盛还是脱不了干系。在本系列的第五讲里,我曾简略提及过道家对广大士大夫修养身心方面的巨大影响。在此,于一个黄口小儿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来向各位讲一讲佛道儒和诗词文化之间的互相浸润。

避开佛教的起源不谈,我们从佛教的东传说起。在其立根华土,布教传道的这个过程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有一批外国来华或曾经去国外镀过金的佛教经典翻译家。东晋时期就有无比传奇的鸠摩罗什(当他母亲孕着他时居然无师自通了一门外语——天竺语,就是当时的印度语,当然生下他以后也就立马还原成了天竺语菜鸟),一百多年以后,又有一个南朝时期来华的梵僧真谛。以上这两位都还不是中国人,再往后一百年,到了唐太宗时期,我们中国自己就有了一等一的翻译高手。这位高手即是我们耳熟能详后来又在吴同学的《西游记》中当了男主之一的唐三藏玄奘。玄奘也算是个天才,12岁就被破格录取入读“大学”,在国内“博士”都毕业了,才出于自身需要,抱着一颗非常学术的心,去了天竺继续深造,等到他学成归来时候,唐太宗唐高宗都对他都是尊崇备至。就在这样一批大牛的努力之下,佛典文学开始成为了一块磁石,一块吸引唐朝文人士子的磁石。

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在哪里呢?

两个字,境界。

用王国维先生的话来讲,“境非独谓景物。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也就是说,“境”指的并非是诗词中所描述的环境,而是人心中的那一个环境,只有饱含真情实感的作品而不是无病呻吟的伤春悲秋(诗社的各位表想多了)才能配得上“有境界”这三个字。

再回过头来,看原本佛家的解释,“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谓的世间具有空间存在性的具体物象,在佛家眼里都是虚无,真正需要悟的是超乎象外的,需要用心去感知的一个浑然整体,即“象非真象”,而是用来折射人的主观情感(即作者想要通过物象的集合而表达的特征)的工具。

故而,随着佛理在唐代的盛行,很多唐诗(特别是山水诗)的诗境会达到以禅入诗,以诗论禅的水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与佛教一起争夺宗教市场的道教哲学也是李唐王朝一直大力扶持的,这一点不再赘述。相对于佛教对“心悟”的强调来说,道家更重视的是一种“坦然处之”的人生观,提炼出来就是俗称的“逍遥”, “逍遥者 , 盖是放旷自得之名也”。逍遥,就是精神超越实体的,超绝,自由和适性的自得自适之感。说白了,就是一种很阿Q的感觉,一种在现实世界得不到只好在虚幻世界中进行自我满足的做法。

所以,对尘世既眷念又失望的世俗人(最经典的例证莫过于谪仙人李太白),很容易接受这样的一种带着灰色的消极却又掩盖不住心灵对理想的诉求的生活理念。在这个理念下,人们渐渐开始以宗教的意象来表述和编织文学作品。于是,这些作品就充满了虚幻世界的神秘和浪漫气息。

由于佛道学说的广泛传播,以及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所造成的一些冲击,有一部分儒者开始不安了,这就是韩愈的辟佛言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但是也有人对此三家是持兼收并蓄的态度,譬如柳宗元就曾经说过“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来批评了韩愈的立场。这样一些很有眼光,胸怀开阔的儒家学者,并不是单纯把儒学观念作为立身行事的价值支撑,而是借用佛道两教中的一些理论去到儒学中,从而发展出足以和佛道两家相抗衡的体系,这才有后来的理学。宋代的文人,也许正是因为深谙性理学,太过沉稳,所以才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唐人那种飘逸洒脱,不受拘束的才情。

佛道儒与诗词,不光是后一者浸淫在前三者的文化中,前三者也与后一者的文学形式密切结合或者说在其艺术境界中有所体现,而且,前三者之间本身也是相辅相成发展着的,佛典的翻译初期就借用过很多道家术语,道家所云“大象无形”其实也和佛教中“象非真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你是一个唐代文人,那么你是选择“息心于佛”,“游心于道”,还是“潜心于儒”,甚至于对此三者都兼而有之呢?

窃以为大家都会从自身的兴趣气质出发,得出一个结论的。

家园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呵呵,谢溪友兄前来捧场
家园 先抢板凳送花,再读贴
家园 来占楼了。
家园 已经花过声语好文,

我视声语如亲妹子,就不客套了,直接说些我的想法,希望能对声语的思考有些助益。

首先,释和道的境界,声语没有做更深入的辨析。另外声语对“道”家的逍遥的解释,我也是不赞成的。

这样的一种带着灰色的消极却又掩盖不住心灵对理想的诉求的生活理念。在这个理念下,人们渐渐开始以宗教的意象来表述和编织文学作品。于是,这些作品就充满了虚幻世界的神秘和浪漫气息。

----这里,生活理念--宗教意象--虚幻世界的逻辑关系,在中间这个环节并不严密,尤其是声语之前讨论的人物是李白。

其次,儒释道三家之论争,应是肇始于北周武帝,到唐代蔚为风尚,并趋向融合。到宋周敦颐等人引佛入儒,形成理学。声语未能举实例来说明这种争和融合的过程在诗歌中的体现,只是很泛泛地给了概要性的介绍,没有扣题----这本来是个极好的可以发挥的题材。

第三,儒释道三家在唐时都有公认的特别突出的代表人物,比如杜甫(儒)、王维(释)、李白(道);但是他们的诗篇亦也能找到其他两家学说的影响----如果能举他们的文字和生活为例,并结合他们的诗篇在不同时代所得到的毁誉或推崇,应可以很好的说明儒释道三家学说在诗词领域的表现、竞争和融和。

第四,还有一个可以切入的角度是儒释道对诗歌主题、内容、常用意象、表现手法的影响。比如山水诗、隐逸诗、边塞诗、田园诗等。

第五,关于诗和禅的关系也还可以做进一步的辨析。元好问的《学诗七绝》:“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怎么添,如何切,添多少合适,切几刀最美,都是可以把文字深入的思考点。

这方面的文章其实非常多,你在学校,估计可以上万方期刊网,用“儒释道,诗歌”做检索关键词,应该可以得到不少前人著述。

最后,写作是真正见心力的活儿,我喜欢并心疼声语这么认真地写这个系列,所以就不辞浅薄把自己的想法show-off出来,是希望能对声语的写作有点帮助,不是要挑刺,真的。

家园 占层楼,改日精读。
家园 嘉木所言极是,我一定好好修改,

首先,关于你所提到的资料来源,万方确实也用过,但更通常是用知网以及springer,这也是因为我自己课题所需和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料购买情况的关系。

这个补充篇写成目前这个样子的原因是,一方面,本来是想起一个引子的作用,为之后所涉及的内容做一定的知识铺垫,所以我就没有提及相关的例证以免文字太多,现在看来,只是论及观点可能还是有一些问题,那我就把辅助例证再融合进来;另外一方面,正是因为看了太多前人的论著,更希望自己能从一个普及大众的角度要把事情说得客观和没有偏颇一点,所以扣题反而不佳。关于道的问题,我会再给出更认真的修正,此外,事实上,我是把道家和道教合为一体来说的,佛与释也没有给出区分,很多地方未免会笼统一些。

我的论证的确很不严密,原本是想藉此玩玩热一下手,结果嘉木看得那么仔细认真,实在让我羞愧。非常感谢嘉木在百忙中费心。实话说,写这个系列,一方面是为大家“读”诗词,另一方面也是逼着我自己在各个文化层面更加深入地思考,所以真心希望大家向嘉木看齐,对小子我多多指点,这样不止我受益,思想的交流与互动中擦出的火花,说不定就在无意中又点亮了一盏明灯,为大家照亮了眼前所见的道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