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感谢保罗.密尔格姆 (三)前车 -- 老马丁

共:💬17 🌺1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感谢保罗.密尔格姆 (三)前车

上接

(一)背景

(二)拍卖

在正式介绍保罗和FCC的拍卖之前,让我把话题转到纽西兰,介绍一个前车之鉴。有个笑话说那里的电信业务的一个主要客户是奶牛:滚圆的腰身上别个呼机,全都设到振动。一到喂食拉屎挤奶的点,牛主人就打电话群呼。呼机一振,她们乖乖的回来听候主人安排,该吃草的吃草,该吃药的吃药。这牛呼机的故事可不是我编的,这里有现实版。

纽西兰的第一次频段大拍卖时间是在1990年,卖的是电视的频段。说实话,纽西兰政府那时候没啥经验,也没见过啥市面,决定按威廉.维克瑞 (William Vickrey)的搞法,封闭式竞标+第二高价。维克瑞我们前面介绍过,多牛,诺奖得主呀。封闭式竞标+第二高价前面也介绍过。传统的同时拍卖多个频段的合理做法是收取一个统一价格。比如说拍卖10个频段。然后有20个人竞标。限定一人标一个。最后频段的赢家是前十位的最高出价者,他们每个人出的价格大致就是第10高价。(中央电视台也是使用类似原则来确定黄金时段的价格,标王多交的钱给折成2,3,4,5,6,7,8,9,10,11,12台的广告。)奇怪的是,纽西兰政府实际上是用封闭式竞标+第二高价同时拍卖多个频段的许可,但单独定价。可是, 这样,第二高价封闭式竞标只有在这些频段的价值是相互独立时才有效率。而上一贴我们知道,在巴掌大的纽西兰,这些频段的价值是非常相关的,有1+1 >>>2的,也有1+1 <<< 2的,这样,封闭式竞标+第二高价的结果可想而知。

封闭式竞标+第二高价让竞标者无所适从。某人只想要一个频段,到底是该投一个标还是投两个?万一两个频段都中了该如何是好?纽西兰牛比人多,不要的频段卖给谁去?难道还真卖给农场主们经营牛呼机的业务不成?可是要是投一个标,我改投哪一个?随便投?万一大伙都这么想就惨了。

竞标结果果然不出所料,纽西兰政府被狠狠的screwed。下面是部分竞标结果。单位是百万纽西兰元。

频段……………公司…………….最高竞价……………第二高竞价

1……………Sky Network TV……………2.37……………0.40

2……………Sky Network TV……………2.27……………0.40

3……………Sky Network TV……………2.17……………0.40

4……………BCL……………………………0.26……………0.2

5……………Sky Network TV……………1.12……………0.40

6………Totalisator Agency Board……0.40……………0.1

7………United Christian Broadcast…0.685…………0.40

......................

上表可知,业务跨澳洲和纽西兰的Totalisator Agency Board(TAB)真是点背不能怨社会,命苦就是怪政府。它对6个频段(1,2,3,5,6,7)各出价40万纽币,结果一直被刚出道两三年的Sky Network TV死死压着,就拍到一个频段(6号)。BCL真是走狗屎运,恰好TAB 没拍4号频段,结果掉它碗里了。Sky Network TV一直强势出击,一两百万的一把把拍出去,反正付第二高价,结果拿到了4个频段,每个频段也就付40万。TAB的频道是用外接天线就可以收看的免费台,而Sky的节目全是要付费的,在老百姓眼里,肉给恶狗叼走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ky Network TV现在是纽西兰最大的付费电视台,全国市场占有率45%,大约是50万个家庭吧】

还有些拍卖结果没有公开,因为它们让纽西兰政府无比难堪。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某公司10万纽币赢了某频段,但是第二高价只有6块钱。没错,6块。它就付给政府6块,这不是我编的。另一个稍好一点的极端例子是某公司拍出两百万,但是第二高价是五千。天真的纽西兰政府原来预计能从这次拍卖中收入两亿五千万五百万(255,000,000NZ),结果呢?只讨得了一个零头:三千六百万 (36,000,000NZ)。同志们,经济学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这次拍卖失败的另一个标志是第二高价竞标让外人清楚的算出这些公司的利润(喊价和实际付出的差额),激起广大牛农们的无比愤怒:爷们每天起五更睡半宿斩草喂食挤奶下崽,就混个饭钱,勉强算个小康的资本主义,去澳大利亚奢侈一把都要攒半天钱,这帮外国的本国的搞电视搞媒体来钱太容易了。腐败论阴谋论内线论内外勾结论一时间甚硝尘上。

(四)机制

关键词(Tags): #保罗.密尔格姆#拍卖#经济学家#电信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捡个沙发坐坐
家园 还是公开发的好,私版可没见宝,呵呵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花等下文。
家园 360行

行行都有学问。

家园 Hua!The real value, the real

........"同志们,经济学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家园 感谢老马丁,什么时候出(四)啊?

BTW,您有 A Theory of Auctions and Competitive Bidding 能法一份在这或短信给我拜读一下吗?

谢谢,狗度不到。

家园 哈哈

太搞笑了吧?他们就没有想到保底流拍?可爱的纽西兰人。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某公司10万纽币赢了某频段,但是第二高价只有6块钱

激起广大牛农们的无比愤怒

之后有无实质性的行动?花等后续。

家园 【原创】感谢保罗.密尔格姆 (四)机制

上接(三)前车

密尔格姆他们提出的拍卖机制是同时竞价式拍卖。名字听上去顾名思义,一点不性感,把所有的频段放在一起同时竞价,但是各个频段的拍卖是单独的。举例来说,有A, B, C, D四个频段,那么四个拍卖同时开始,任何人可以参与其中任何一个或几个拍卖,并且跟踪观察到拍卖的进程,就跟现在的eBay一样(真实的同时竞价式拍卖的界面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密尔格姆的同时竞价式拍卖独特之处有好几点。

一。允许悔棋。如前所言,某运营商对频段A的出价取决于他对频段B的获取与否。假设他为A+B最多愿出200万,而单独拿A或B, 他只愿意出50万。拍卖中该运营商自然会同时对A和B下手。假设A上他已经投到了100万,B上也投到了100万,都是一览众山小,眼看要胜券在握,这时候突然来个猛人和该运营商纠缠,投标变成了投彪,最后在B上竞拍到了150万。这时候该运营商不管是跟上去还是收手,铁定损失50万(为什么?)如果预计到这些,该运营商肯定不会在A, B上各彪到100万,FCC也不可能在A,B上收到250万,而只能更少。让人悔棋的妙处在于,该运营商可以撤回A上的投标,但是支付一个罚款,罚款就是第二高价和该运营商投标的差价。回到例子,如果在A上的拍卖第二高价是90万,那么该运营商只用支付10万块,然后撤回A上的投标。损失仅为10万而已。

二。拍卖结束时间。这个处理应对频段的替补性。假设某运营商对频段C和频段D的感觉一样,一个足矣,但是只要一个,最多一个。如果C的拍卖先结束了,某运营商只能死拼D。但是反过来思考,因为有D保底,在C上就不会太积极,让别人先拼的思路害死人。结果最后出现C比D的拍价高或低出太多的情况(参见纽西兰的前车之鉴)。密尔格姆的应对是神来之笔:所有的频段拍卖同时结束。只要有一个频段拍卖里还有人在拍,所有的频段拍卖都是开放的,当前出价也一目了然,随时可以往里标钱。这样,替补性的频段的价格必然会趋于一致。这个神来之笔也有个漏洞。因为所有的拍卖结束与否取决于是否还有人在拍,那么会出现某运营商其实想拍50个频段,结果每次就拍一个,一个一个的轮,拖延拍卖的进度。

这是个问题,但是密尔格姆自然想好了对策。他的对策是:1. 每轮出价下来,只有“活着”的运营商才能参与下轮投标。活着的定义是:在该轮老老实实的对某些频段出了价,或者没有出价但是已经是某频段拍卖中出价最高者。2. 在新一轮里你能活着的程度取决于上一轮的你的投标。

举例:甲乙丙三人投 A,B, C三个频段。

第一轮,甲参与了A, B的投标,乙也参与了A, B投标,丙投了A。那么第二轮,甲和乙还可以参与两个频段的投标,丙只能选一个投。假设第二轮甲投了A, B,乙投了B, 丙放弃了。那么第三轮里,丙无资格在任何频段里投标,甲还能投两个,而乙只能投一个。如果甲在B上出价比乙高,乙可以考虑去投A, 否则乙就是B频段里的最高出价者,那么他不能投A,因为他只能投一个。当然实际操作比这复杂,因为还要考虑到一个押金和资格的问题。但是基本思路都在这里了。

同时竞价式拍卖先在1994年七月的美国首届电信频段拍卖大会上小试牛刀,10个call机的许可证,竟然给拍出了6个多亿美元。FCC信心大增,乘胜追击,不给运营商半点便宜,年底宽带手机频段拍卖再拔一城,全国99个许可证,拍出了70亿美元的好成绩,这可是94年的70亿美金。

有效率的频段分配提高了90后个人通讯市场的竞争,提高了运营商服务质量,刺激全球大小技术公司设备商,开发商(如爱立信,摩托,北电,朗讯,华为,高通等等等等)投资于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情,再加上同时期互联网的民用化,信息技术还真进了城,革了命。

最后提一点,机制设计不象民主自由,滴滴是香浓还是恶臭一时间闻不出来,但一个机制设计的好坏却一看便知。好的机制设计虽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无任何知识产权保护,于是不管姓社姓资,其他国家自然拿过来放心,用起来省心。FCC的成功让同时竞价式拍卖弥散在六大洲,并且扩散到其他领域的拍卖,比如说,电力(法国),二氧化碳的排放(英国),林木采伐等。到2001年,也是同时竞价式拍卖出现的第7年,全球范围内1000亿美元的东西是通过同时竞价式拍卖拍出的。

保罗.密尔格姆等提出的竞价式拍卖客观上已经成为一个拍卖的国际标准,在资源和资金的分配上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感谢保罗.密尔格姆,他的成就表明,经济学还是给了人类一些想头的。

祝大家节日快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safa + bao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老马丁可以分析一下世纪之交的3G频谱拍卖吗

那次很多赢家都出了天价,结果有的运营商得标后根本无力开发。当然,那可能是网络泡沫的大背景使然,但是拍卖机制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家园 总算等来了!爱看这个系列
家园 RP宝发了,呵呵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通宝不敢独吞,与君共享!

家园 说的是英国那个吗?

我觉得是竞拍者的预期收益都受到网络泡沫的影响,形成一个系统风险,然后拍卖机制基本上让竞拍者都拍到了接近自己的(过高的)预期收益的价格,有点类似囚徒的困境。

此外,在那个时期,要考虑到短期内赢标对股票的价格正面作用,和输标对股票价格的巨大的负面作用,决策经理人无法不去赢一把。反正当3G开始营业时,该决策经理人可能已经拍拍走掉了。

家园 火星叔叔讲的太好了,上花祝火星叔叔新年快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