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由曹操的“鸡肋”是密码还是口令说起 -- 瓦斯

共:💬39 🌺30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我支持你去

你的污染问题,黄泉碧落的看法可以代表我的观点:

既然是在写科普类的介绍性文章,不是向上面那个连接里是在日常对话(没有人那么变态):那么对所说的字进行规范一下含义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科普的目的就是澄清/分辨概念,即使在行文继续使用广义。

黄泉碧落:恩。口令并不仅仅是在军事领域里使用

家园 说用存在禁用词为例来说明用词规范在这里不合适

首先:禁用词汇主要是由于禁用词有一些政治倾向性或者侮辱性含义。而这里是用“密码”还是“口令”并没有上面那些内容,不能用来说。

第二:密码作口令的意思讲,是成立的。即使是在学术圈里工程界也一样。也许你说这个词起源不是那个意思,或者说中间被“误用”了,但当用法已经固定,不能说错。要求使用最原始的“词汇”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第三:关于规范语言,我认为并不是一切都要从“严格”意义上讲,或者总是使用最狭义的概念,那本质上就是要封杀一切多义词。在任何语言里都一样:最简单的例子:英语里怎么分别“奶奶”和“姥姥”两个概念?

家园 你早已经把我想要说的表达出来了

黄泉碧落:恩。口令并不仅仅是在军事领域里使用

既然自己是以科班的身份给普通人做科普,就应该在开题把概念讲清楚。

我去查了两个百科之后,就更明确了概念。

这是科学的心态问题。

家园 我没有说过口令一词不能用

我指出“口令”一词是军事术语,目的是为了说明,在军事术语之外,日常生活中完全可能有另外一个词去表达同一个意思。二者同时使用,只要不引起歧义,完全是理所当然的。

例如说,“攻击力”、“战斗力”,“夺取XXX的胜利”等等词汇或者句式,本来也是纯粹的军事术语。但是也在生活中被大量使用。但是要不等于表达这些意思,就必须用这些词汇或者句式,才能算是“标准”或者“规范”。

家园 我没有对1001n任何不敬

毕竟他写的《密码传奇》,尤其是关于ENIGMA算法的细节部分,他了解的很详细,起码也提到了一些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但是不等于他说的就是金科玉律。

他喜欢把password翻译为“口令”,这是他的自由。而且在没有引起歧义的前提下,我也不反对,也不打算让他做出修正或者更正。他喜欢把银行ATM的密码称为“口令”,这是他的自由。

但是现在如果发生了因此而误导其他人认为password只能翻译为“口令”的事情之后,不管他的原意如何,有意无意,我想他是有必要对此做出解释和澄清的。过几天有空的话,我会直接和他沟通。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

但凡试图在科学界搞两个凡是的,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家园 百度百科在专业科学上面,从来都是错漏百出的

就例如你举的这段:

密码是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换而言之,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

密码是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

这段描述中的所谓“密码”,实际上指的应该是密码学中的密钥(密匙)--Key。

换而言之,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

这段描述,实际上描述的是:“密文”--Ciphertext 。

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

看不懂这里的所谓“独特的信息编码”,如果指的是编码的过程,那么实际上说的是:“算法”--Algorithms。

如果指的是编码的结果,那就是“密文”--Ciphertext (对应加密过程),或者“明文”--Plaintext(对应解密过程)。

好家伙,短短的三句话,百来个字,就把“密码”这个概念像跑马灯一样转了三四次。虽然我早已对百度百科的严谨性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是,这段话还是让我有点叹为观止的感觉。

对于这段话,我的评价是:

错漏百出,不知所谓

家园 这其实是科学态度的问题,我也可说你不等于金科玉律

我这样说,也没有对你有任何的不敬。

也许你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别人不敢想你提出挑战,可是在论坛上,大家是平等的,你用的是化名,这是最民主自由的地方,“但凡试图在科学界搞两个凡是的,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既然你是在以科班的身份做科普,何不像黄泉碧落所建议的那样做呢?他的建议很中肯,你再好好看看。

我不是第一个向你提出异议的人。

你给我提出的“密级”的指正,我会很快就接受并修改了。

而在你身上,似乎看不到虚怀若谷的科学态度,虽然你在第一个帖子的最后一段中写得很诚肯,但是碰到实际的异议时,没有就事论事,却跑去编故事了,离开了就事论事基本点。

你也许已经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但你在论坛上的经验显然不够(包括丁坎):

你在说谁被谁忽悠的时候,已经犯两个错误严重错误,一是你假定对手不是在认真探讨问题而是在忽悠,二是你假定第三者被忽悠了,这严重贬低了第三者的智商,这时候你把自己摆到了“金科玉律”的地位。这种错误,通常是中国的官员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权威,但是拿到论坛上往往会人仰马翻。

暂说到这里吧。

家园 密码和口令最显著的区别

在于前者涉及明文和密文的转换,后者没有。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你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而在你身上,似乎看不到虚怀若谷的科学态度,虽然你在第一个帖子的最后一段中写得很诚肯,但是碰到实际的异议时,没有就事论事,却跑去编故事了,离开了就事论事基本点。

在我编故事之前我已经正面的回应了你的异议yhz: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

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非常详细而且准确的说明了我的观点,并且给出了多个证据及相关的推理论证。但是,你有过正面的对我这篇文章进行的任何质疑或者反驳吗?如果你对我的这个论证觉得有错误,为什么不用科学的态度直接指出?

反而是你,不断的抛出谬论(其实我不想翻旧帐的,这很不厚道。但是没办法,是你让我这么做的):

密码是可以公开的,可以被侦听到,也就像土匪的黑话,外人听了也听不懂。

密码和密文是同一回事,口令与明码是同一回事。

所以,没有就事论事的是你,而不是我。

即使说到跑去编故事:

你的故事:

瓦斯:【原创】由曹操的“鸡肋”是密码还是口令说起

比我的故事:

yhz:科学家和凡人的区别

也要早上好几个小时。

所以,第一个跑去编故事的,不是我,而是你。

真没想到,居然还有脸皮这么厚的人。

自己做的就忽略不计,别人也这么做,倒变成了一条罪状。

这种选择性失明,很抱歉,我学不来,但是不等于我看不出来。

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