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综合思路利用新能源之一 风力-煤炭联合发电 修订 -- hansens

共:💬58 🌺3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这样的。

1.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不一定有煤,有煤的地方不一定有水,您这设想这种情况要求太高。

内蒙古有4亿千瓦时的风能,有6583.4亿吨的煤炭居全国首位,到是比较缺水,不过如果是用风冷机组还是没问题的。这个方案在别的地方不合适,但是在内蒙是合适的。

2.风力发电场的确功率不稳定,但如果并入电网和燃煤机组配合,风电尽量发带基本负荷,由燃煤机组调峰,在当前电网中投入AGC机组比较多的情况下,问题不大。如果电网承认不了波动,也不必非得建那么多风电场啊。不能长距离输送,从工业布局上考虑,就近分布利用也可以啊。

风电不稳定,所有不能做基本负荷,只能在电网调节范围内做补充。国内现阶段是5%,国际上最先进是10%。中期可能可以到20%。但是如果电网的可调节性没有巨大的进步,在电网中的比例不可能占比太高。

如果不利用风电,就得利用别的电力,现在北方可靠的大规模电力,也就是煤炭、和核电了。但是核电的可调节性更糟糕,一般都是满负荷发电不调节的。不能利用的风能是浪费,并且必须用更不环保的能源替代。

分布利用是条件的,为什么发展那么多年北京还是比内蒙繁华的多。

3.电能转换成热能差不多100%,热能再转换成电能,效率大概40%,您说的损失60%是差不多的。既然如此,何必白白浪费这60%?

直接利用风电,只能开发5%。其他的95%无法利用,这种情况下,即使损失60%,把其他95%利用起来,利用率也提高到了40%以上,有巨大的不同。

4.您的意思大概是风力发电不稳定,用来加热水是允许的。您的说法大概是代替锅炉尾部烟道的省煤器。一年里面风力有丰有枯,如果省煤器按风力小的时候设计,那风力大的时候势必会浪费,要停一些风电机组,这就偏离利用风电初衷了。如果省煤器按风力大时设计,那风力小时,省煤器出口温度又低了,燃煤机组负荷又受影响,电网缺电也不能及时带负荷。即使取中间值,省煤器出水温度不随锅炉负荷波动而随外界(风能大小)波动,对锅炉燃烧调整锅炉安全本身也是不利的。燃煤机组检修必须停风电场,风电场较大规模检修也会影响燃煤机组,太不可靠。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的设计是,用可以灵活调节燃烧量的锅炉来调节风电的不稳定性,风力大,那就少少点煤炭,风力小,就多烧点煤炭,保证总的输出的稳定性。现代的大型火电厂可以在50%-100%范围内调节,那也就是说可以完全平衡50%功率的风电场任何功率变动,及时风电场输出从0-100都不影响对电网的输出。区别只在于耗煤量的多少。

专门设计的锅炉系统可以考虑分散布置电加热系统,使得锅炉系统可以在30%-100%不同负载下良好工作。(这部分需要研发,但是没有大的技术困难)比如锅炉系统可以在完全不使用风电---到50%使用风电之间灵活条件,就能避免这个问题了。

另外,风电场和机组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应该是N对N的关系,可以灵活调节的。单个机组、风电场调整不影响其他的。

5.如果电加热代替了省煤器,那排烟温度又会升高,造成热污染,浪费热能,这种用高品位能量排挤低品位能量的设计思路是外行思路。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00228#LB

不是取代省煤器,而是重新一体化设计锅炉系统。这些风电反正也无法直接入网利用,效率低点也是利用了

6.建设风电场耗用那么多的钢材用这种方式来用,甚至不如增加一级再热,增加一次回热经济、可靠。

增加再热也可以,不过需要前置控制,可能锅炉系统设计有些困难。

总之,我觉得您这个设想不用费心思修改了,您还是放弃吧。

和你再商榷

家园 您的执着令我非常佩服。但还是要探讨

1.

内蒙古有4亿千瓦时的风能,有6583.4亿吨的煤炭居全国首位,到是比较缺水,不过如果是用风冷机组还是没问题的。这个方案在别的地方不合适,但是在内蒙是合适的。

内蒙虽大,但适合作为电源点的地方是有限的。制约因素很多,除了水、煤,还有电源点在电网中的分布,因为考虑靠近风场,再去掉一些不适合的,我说“您这设想这种情况要求太高”持论也不算过苛。风冷机组牺牲了效率,比其他机组就少了循环水蒸发损失,别水耗一点也不少,是种迫不得已的做法,考虑到未来煤价走势,这不是未来发展方向。

2.

风电不稳定,所有不能做基本负荷,只能在电网调节范围内做补充。国内现阶段是5%,国际上最先进是10%。中期可能可以到20%。但是如果电网的可调节性没有巨大的进步,在电网中的比例不可能占比太高。如果不利用风电,就得利用别的电力,现在北方可靠的大规模电力,也就是煤炭、和核电了。但是核电的可调节性更糟糕,一般都是满负荷发电不调节的。不能利用的风能是浪费,并且必须用更不环保的能源替代。分布利用是条件的,为什么发展那么多年北京还是比内蒙繁华的多。

我说风电带基本负荷是错误的,应该说风电和水电一样,有条件尽量发,还要大力开发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并设法送出去,但尽管风电和水电无燃料成本,但它们的特点决定了绝不是越多越好。这也是您这个联合系统设计的初衷。节约和浪费是相对的,就看技术经济条件。

3.

直接利用风电,只能开发5%。其他的95%无法利用,这种情况下,即使损失60%,把其他95%利用起来,利用率也提高到了40%以上,有巨大的不同。

这段我没看懂,您说直接利用风电是指什么。是把风能的5%转换成电能?还是风电转换成其他能量?具体风力发电设备的效率是多少我并不清楚,如果说是把“风能的5%转换成电能”,那也决不意味着其他的95%就有可能全部转换,恰如热机把热能转换成电能必须要付出冷源损失的代价,有卡诺循环热效率公式在,不可能100%。如果您说的意思是“还是风电转换成其他能量”风电和核电煤电是一样的。

4.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的设计是,用可以灵活调节燃烧量的锅炉来调节风电的不稳定性,风力大,那就少少点煤炭,风力小,就多烧点煤炭,保证总的输出的稳定性。现代的大型火电厂可以在50%-100%范围内调节,那也就是说可以完全平衡50%功率的风电场任何功率变动,及时风电场输出从0-100都不影响对电网的输出。区别只在于耗煤量的多少。专门设计的锅炉系统可以考虑分散布置电加热系统,使得锅炉系统可以在30%-100%不同负载下良好工作。(这部分需要研发,但是没有大的技术困难)比如锅炉系统可以在完全不使用风电---到50%使用风电之间灵活条件,就能避免这个问题了。另外,风电场和机组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应该是N对N的关系,可以灵活调节的。单个机组、风电场调整不影响其他的。

既然如此,何不上网?在电网上风电煤电平衡只是个简单的负荷平衡即频率问题,您说这种锅炉,电加热器是加热锅炉给水的,不是省煤器,应该是水冷壁了?怎么设计,以我外行眼光看,肯定不能直接拿现代锅炉来用,到底怎样做,您也该好好研究一下。但肯定比上网平衡负荷难度大的多,现有技术也不能移植。

5.

不是取代省煤器,而是重新一体化设计锅炉系统。这些风电反正也无法直接入网利用,效率低点也是利用了

比邻的火电厂电能送的出去,风电也能,怎么能说无法利用呢?

如果有机会,您可以和电力方面的专家再探讨一下,我是外行随便说说。您热情是非常珍贵的。

家园 为什么不直接电解水呢?

为什么不直接电解水呢?以压缩氢气调峰谷。所产氢气管道输送民用或者发电。

家园 说实话你的确不太了解电力行业

1、 内蒙虽大,但适合作为电源点的地方是有限的。制约因素很多,除了水、煤,还有电源点在电网中的分布,因为考虑靠近风场,再去掉一些不适合的,我说“您这设想这种情况要求太高”持论也不算过苛。风冷机组牺牲了效率,比其他机组就少了循环水蒸发损失,别水耗一点也不少,是种迫不得已的做法,考虑到未来煤价走势,这不是未来发展方向。

风冷机组是基本不耗水的,但是效率会损失3%-5%。具体的你可以Google一下。

电源点的布置应该是在煤矿,所谓的坑口电厂。风电场稍远点是可以的,输电相对简单。你看看我上面的风能分布图和煤矿分布图,这两者基本是重合的。另外,内蒙主要的煤矿距离北京不超过500公里,很近了。

2、 我说风电带基本负荷是错误的,应该说风电和水电一样,有条件尽量发,还要大力开发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并设法送出去,但尽管风电和水电无燃料成本,但它们的特点决定了绝不是越多越好。这也是您这个联合系统设计的初衷。节约和浪费是相对的,就看技术经济条件。

如果是“有条件尽量发”,那这个条件就是最大占电网总容量的5%,中期可能可以到10%,具体到华北电网总容量是1.4亿千瓦,5%就是0.07亿千瓦。也就是说,内蒙风电总资源量4亿千瓦的1.75%。其他98.25%的风能无法利用。你看是不是浪费?

3、 这段我没看懂,您说直接利用风电是指什么。是把风能的5%转换成电能?还是风电转换成其他能量?具体风力发电设备的效率是多少我并不清楚,如果说是把“风能的5%转换成电能”,那也决不意味着其他的95%就有可能全部转换,恰如热机把热能转换成电能必须要付出冷源损失的代价,有卡诺循环热效率公式在,不可能100%。如果您说的意思是“还是风电转换成其他能量”风电和核电煤电是一样的。

这条意思我没有说清楚,请看上面一条。

4. 既然如此,何不上网?在电网上风电煤电平衡只是个简单的负荷平衡即频率问题,您说这种锅炉,电加热器是加热锅炉给水的,不是省煤器,应该是水冷壁了?怎么设计,以我外行眼光看,肯定不能直接拿现代锅炉来用,到底怎样做,您也该好好研究一下。但肯定比上网平衡负荷难度大的多,现有技术也不能移植。

电加热是最简单的,可以直接在管道外侧分散布置电炉,甚至直接布置在锅炉里面这都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热得快有难度吗?最多是控制规律需要实践积累

5.不是取代省煤器,而是重新一体化设计锅炉系统。这些风电反正也无法直接入网利用,效率低点也是利用了

比邻的火电厂电能送的出去,风电也能,怎么能说无法利用呢?

参考第二条

家园 呵呵。这个行业我不大懂,但我恰恰对你说的话题懂一些。

风冷机组和其他机组不同的是:风冷机组用大气冷却凝汽器。而其他的机组,凝汽器冷却用水是开放式的--海水,封闭式的--循环水。风冷机组节省的就是循环水的蒸发这一部分损失。电厂的确是个耗水大户。给您列举一下,想必您也明白。

1.工业水损耗--转动机械轴承冷却水,必须单独设一系统,在内陆也要设冷水塔降温,在沿海可以用换热器用海水冷却。用冷水塔就有蒸发的损失。这不大。

2.锅炉排污--为了维持合格的蒸汽品质,排污不能不排。

3.制备除盐水的损耗--用老式的阴床阳床混合床会有损耗,用反渗透也不小。

4.锅炉除渣--除非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炉除渣要耗水。

5.脱硫--现在上大机组必须带脱硫岛,如果用最成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水耗大的吓人。如你所说,如果排烟温度将不下来,那光水费这个机组也掏不起。

其他的我保留意见不评论了。

家园 2006年的水平,风冷机组比湿冷机组节水80%

2006年的报告,60万千瓦机组耗水指标从1500立方米每小时,下降到300立方米每小时,降幅80%

随着技术进步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另外说道内蒙并不是非常缺水,至少河套地区就不缺水。

报告全文如下

http://www.chppch.com/pdf/016.pdf

家园 效率问题

风冷的效率有问题,至少在空调中是这样的。

家园 300立方米每小时算不错的了。

进一步降低就比较难了,不能只建一台机组吧。一个例子,我们本地区一电厂海水冷却,淡水每小时约600t/h,10年时间抽干了一个水源地,只能用另外一个水源地供水。本地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地方,但遇到大旱的时候争水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我们农民对电厂意见还是很大的。

楼歪了,问题不是风冷机组,还是好好考虑您那个风电加热。呵呵。

家园 照此思路,还可使用风水-水利联合发电

风电可用于抽水蓄能。如何?

家园 这个想法已经接近成熟了

利用水的势能来存储电,很早就有人提,似乎也有应用的例子了。效率似乎不错。

我今年见过一份利用水库存储用电低峰时候多余的发电量的设计,也挺有趣。

家园 效率可能比较低。

风能->电能->机械能->势能->电能

绕好大一个圈。

飞轮储能怎么样?

将飞轮与叶轮通过一个无级变速装置直联,把风能直接存储于飞轮中。

风能->飞轮->电力 起码可以改善输出稳定性。

家园 抽水蓄能也有局限

利用水的势能来存储电,很早就有人提,似乎也有应用的例子了。效率似乎不错。

我今年见过一份利用水库存储用电低峰时候多余的发电量的设计,也挺有趣。

抽水蓄能电站,很成熟的技术了,国内最强的是 天荒坪 抽水蓄能电站(6台30万千瓦机组),我在图书馆看过这个工程的专著。

抽水蓄能电站在最有利的情况下,综合效率可以达到80%,不过多数情况下只能是60%---70%。也就是说100份的电,要损失30%--40%。

所以这东西,还是主要用于调峰。大规模的电能存储,实在是一个难题,抽水蓄能算是现阶段最好的一种了

家园 需要存储的量实在太大

飞轮在这方面可能受到的限制太多。

水电的主意比较好,主要原因是几乎没有技术门槛,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各个环节维护维修成本也很低,并且最关键的,可以储存的量大。

家园 风轮这东西,小功率还行,大功率是不行的

飞轮用在几百千瓦的系统上都勉强。更别说几十万、几百万千瓦的系统上了。

你可以Google一下,最大的飞轮储能系统功率,以及成本寿命。

个人觉得大规模电能存储方面的办法不多。

现阶段最好的是抽水蓄能,效率60%-70%。

美国正在研发空气压缩储能,这东西还没有商用。

至于电解水产氢、二氧化碳合成甲醇什么的都太遥远,成本效益太低。

家园 60-70%应该说是很不错的水平了

我感觉你目前的思路可能达不到这个效率水平,不过需要看到你的具体计算才能判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