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全球背景下的汉语语言文字出路问题 -- 江城孤舟

共:💬41 🌺93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浅谈全球背景下的汉语语言文字出路问题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化过程,如今依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自甲骨文算起,也已有超过3000年历史,这两者对汉族的形成乃至中国各民族的融合与统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在历史上,汉语语言文字并非一成不变,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整与变动,从秦始皇时代的“书同文”,到宋元时代北方官话的形成,都是典例。规模最大者,莫过于近100年来的白话文改革与简体字改革,可以说,现代汉语语言文字已经与其古代状态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别,深刻影响了社会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

与诸如阿拉伯语这类受宗教或其他因素限制而演化缓慢的语言不同,汉语语言文字从古至今的演化符合语言的演变常态。我个人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即:

一,语音方面总体趋势是简化。比如说,学术界认为,上古汉语可能有复辅音声母存在,但后世已经不存。唐宋时代的中古汉语有三十六辅音,其中有与清辅音相对立的浊辅音,如“帮滂并明”中的“并”,“非敷奉微”中的“奉”,“端透定泥”中的“定”等,而其中又有全浊、次浊之分。但在现在汉语普通话中,辅音已经减为二十二个,浊辅音已经消失,根据声调的平仄变为了同部位的送气与不送气清辅音。而依照《广韵》记载,中古汉语有206韵,金代王文郁编的《平水韵》共有106韵,但到了现代的《诗韵新编》中,连入声也算上,仍仅有44韵。而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到了现代普通话中,也简化成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入声消失,仅在部分方言体系中保留。经过历时语言学的比较,就可发现汉语语音的简化趋向。

二,在词汇方面,总体趋势是复杂化。上古汉语的单音节词,表意模糊,在现代汉语中,大量双音节词与词组早已经承担了表意的主要功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汉语的一般词汇不断发生变化,出现大量为了表达新事物而创造的新词汇,并且从外来词中吸取和改造了部分词汇,总体词汇量日益丰富。

三,在语法方面,汉语语法整体上保持稳固性,但并非一成不变,也在缓慢变化,如古代汉语中名词与数词可以直接搭配,而现代汉语中还需要借助量词等。还有古代汉语在否定句式中,常将宾语提前的做法,今日除了部分成语外也已经废止。还有古汉语的名词动用、动词名词化、动词形容词化等等用法,现代汉语中也不再常见等。总体来说,语法是承袭较为一贯的。

四,在文字方面,也是以简化为趋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目前在中国大陆,简体字已经成功代替繁体字,虽然港澳台地区与海外华人社会依然大量使用繁体字,但是随着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简繁体并存的现状总有一天会被简体字为主导的局面所取代。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过去那种以行政命令推广简体字的做法也未必有效,曾经试行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没有被社会广泛接受导致失败,就是一例。而且由于某些政治和文化原因,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繁体字使用与鼓吹者的动向值得注意。

还有其他的演变,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与详细分析,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汉语为了适应现实环境而一直做出的努力。整体上说,这种努力是比较成功的,否则就不会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同化掉征服民族的语言文化,也不能使汉语语言文字成为具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通用语言。

然而在现今的社会中,汉语语言文字正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双重挑战。其外部挑战主要是全球化进程中西方语言对中国社会的侵入,而其内部挑战则是汉语语言文字本身存在的多样性与不规范性,而这一点也不能单纯的囿于汉语文化圈之内,也是受到全球背景的影响的。

在目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强势语言——最典型如英语,凭借着历史上殖民主义的优势地位,以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为后盾,以“西方中心论”为理念指引,成功的破坏了传统的世界语言格局,以强势文化的软力量侵入并压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弱小民族的弱势母语。这些语言正处于日趋衰退的危机,其语言使用者必须去学习和掌握强势语言,以达到沟通与彼此认同的效果。有意或无意之中,这导致了弱势语言的逐渐消失,或者因吸收大量外来成分而发生变异。更重要的是,是使这些语言丧失了发展完善以及壮大的机会,比如说印度有多种民族语言,但是没有一种能够成为全民族都能理解的通用语,因此官方的通用语言只能是外来的曾作为殖民者语言的英语。

目前的世界客观上是一个由强势语言构造的世界体系,国际各种交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军事、传媒等多方面,使用的基本语言是西方的强势语言,体现出来的语言核心价值观念也是西方式的,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使得目前世界的主流思维方式就是西方思维为中心。不得不说,我国也难免受此影响。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俄语风,以及自80年代兴起,至今越发高涨的全民学英语的狂热,都是范例,等到发展到将英语作为升学以及升职的重要评判标准时,我们已经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外来语言对本民族价值观的极端异化。当在国内某些网民群体中诸如“宅”“XX控”之类外来语已经非常盛行时,这意味着日本的流行文化已经深入他们心中。

部分人士忧心之处还在于,西方中心思维对民族语言价值观影响的顶峰,是从学术思维发展到语言政策的西方化。比如汉语古代并没有语法概念,直到《马氏文通》才对比西方提出了汉语语法,但是照搬西方语言学的概念,并不见得能完全符合汉语乃至其他民族语言的实际情况。还比如推行拉丁化汉语拼音方案基本取得成功,就表示使用词符词素文字的汉语在表音方面已经接受了音素文字的表达方式。同时,在弱势国家内部,对本民族传统语言学的研究也逐渐忽视、停滞。诸如阿拉伯各国,至今对传统语法的研究尚未跳出阿拔斯时代的框架,也就无力结合本民族特点从理论上指导阿拉伯语的改革与发展。

当代社会中,全球化的大背景是高科技的应用与信息化的广泛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语语言文字内部的分歧点重新浮上水面是理所当然的情况。比如说,在中国大陆繁体字的重新现形就是对外开放与文化交流的结果,方言的影响范围的扩张,也是凭借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以及各地域之间交通便利化的产物。而至于网络语言对正规汉语的挑战,更与全球化的背景密不可分,网络本身就是全球化的象征工具,是各种信息无序的汇聚地,是对外交流的便利手段,因此网络语言是变化多端的,而这个“端”本身就可能是全球背景下异质文化的产物。如在国内的网民中“Orz”代表“我服了你”,是一种象形符号化,从“粉丝”发展到“钢丝”(郭德纲相声迷)则是外来语言的借音转义,现在网络上部分人中流行的所谓“火星文”“脑残体”则可以视作符号与繁体字的极端变异体。网络语言对传统语法的忽略,也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因素。

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语言文字的出路何在呢?个人认为,语言自有其发展规律,过于极端的观点,是未必符合实际情况的。以宣扬汉字拉丁化或恢复繁体字两种对立看法为例:过去人们曾认为汉字形体繁难,符号众多,不适于输入电脑,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的观点,已在现实生活中被证伪,现在中国网民数以亿计,在输入与使用汉字交流上并未出现根本性的不适,而汉字拉丁化会造成理解困难的问题到现在依然未解决;而提倡恢复繁体字的人,则忽视了简体字的使用人群与传播对象远远高于繁体字这一客观事实。又比如说,普通话与方言之争,要注意到目前仍没有哪一种方言能具有持久的全国性的广泛影响力,上世纪90年代的粤语风潮已经退却,原先坚持使用方言的沪宁杭地区,大城市中普通话使用频率也日益增加。而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也一直只有部分网民。我们应该基于客观实际分析,而不能离开实际去臆测未来汉语可能的演变。

而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语言的大举侵袭,应该看到,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历史底蕴深厚的汉语对外来语有很高的容纳与同化程度,过分的强调汉语的“纯洁性”并无意义,历史上汉语的语音曾经因为边疆民族入主中原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历史上汉语也曾经大量从印度、日本等各国语言中借词,并对其进行同化,以至于今日普通民众已经意识不到这些变化的本源。总体来看,只要在中华文化圈内,汉语仍然是强势语言。在当前全球化与西方中心论的背景下,民族主义的呼吁也一再被提起,这也会使得很长时间内,汉语在本国的优势地位不会动摇。

黑格尔曾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现代汉语语言文字所面临的内外种种现实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语言现象,共时语言学也应该将这些新现象、新情况纳入分析范围。但是汉语的变化在历史上始终是一个渐变过程,从来没有出现过间断或突然的质变,它的体系与功能始终有继承性,也与民众的思维一直密切联系,因此个人认为,现在虽然处在全球背景下,但是谈汉语语言文字出路问题还为时过早,汉语依然是一门特性鲜明,充满生机的语言,而且它的前途是主要由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前景决定的。

个人倾向于认为,语言的强势与弱势,这主要并非由语言本身特性造成,而是民族语言的母体——民族国家实力而决定。全球化是挑战也是机遇,汉语也完全有成为世界性强势语言的能力。实际上,目前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力是在不断增大的,汉语本身就是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之一,而据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与应用力调查》资料报道,汉语影响力仅次于英语,排第二位,高于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西方国家语言。虽然这个第二位与第一位之间的差距巨大,但是依然算是一个尚可的开始。当中国国内更多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文化体育团体开始与海外交流时,当使用汉语的网民人数成为世界第一位时,在客观上就会有利于汉语的对外传播。而现在国内开始重视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在海外广泛开办“孔子学院”,传播汉语语言文化,这也是面对全球化的主动反应举措之一。

归纳一下,个人以为要使汉语语言文字在全球化背景下取得更大发展,我们每一个汉语使用者都应该总结历史,尊重现实,纠正极端,着眼未来。这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行文立论未必严谨,愿与所有对传统文化和汉语抱有感情的有识之士探讨,如有错误,也欢迎各位指正。

关键词(Tags): #汉语#语言学元宝推荐:范适安,
家园 花。英语汉语的共同点是简单易学,这是生存的哲学,

在世界上的主流语言中,英语和汉语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简单。

因为简单,使得他们成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通用就是生存,其他语言无论往往因为越严密越复杂越难学,使用的人就越少,最后面临生存危机。

家园 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真是宝贴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中国可以汉语,英语共存

全部汉英双语,断了英语培训的活路。

家园 nonsense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only thing i can read is ABC but in pinyin pronounciation

most people like me can not understand english, how they can do? what they can do?

家园 别太当真啊!

Sorry!

家园 汉语可以从技术和商贸上强化

汉语实际上是有优势的。主要是其表意功能有驾驭信息爆炸世代整合知识的优势。处理复杂跨学科事务汉语思维有优势(个人观点,不是学术结论,感觉而已)。

技术上最能强化汉语的就是发明汉语程序编译器。计算机机器码不是虽然语言,计算机语言基本是英语的关键是程序编译器。发明汉语程序编译器有军事应用,那就是以汉语为基础的计算机语言来构建计算机操作系统,要强迫骇客都学汉语,可以免疫许多网络病毒。

中国市场巨大,应该要求外国注册中国市场的专利必需用汉语。微软要求知识产权保护,请先把源代码翻译成汉语。。外交对等,我想中国人在美国市场注册专利是不能用中文的吧?至少,开始可以选择性应用,成为灵活的非关税壁垒,应对贸易战。

中国帮助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建设,要尽量采用中文商业、法律和技术文件。

工程总投资83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该铁路全部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建设。这意味着他们将来必定会继续进口中国的技术和机车设备,继续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

学者们不要以发表到世界一流杂志为荣,而应该以发表在汉语一流杂志为荣。华裔发表到世界一流杂志的文章,至少引用一篇以上的汉语学术文章。

家园 前面还好说

最后一点难啊,按照现在现在发文章的要求,首发汉语一流杂志估计很难毕业的。我说的是工科,中文专业除外

家园 现在难。估计二十年后就实现了。

你作校长规定职称评定标准时,一定要按此换规则哦。

家园 看来等不到这一天了

俺绝对是没有成为某校校长的可能。

家园 现实与理想

就现实来考虑,文化和文字的多元化是反对大国世界霸权所必需的,也是有效的。

但作为一种理想,我希望世界能够统一于一种语言,这将减少多少世界的纠纷。一个正面的列子是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文字。当然,从个人的愿望出发,我希望看到那将是汉文。

家园 个人看法,汉语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口语化不够

英语的口语化非常强,能够写出来的,基本上就能够说出来。但是中文则不同,很多时候,能够写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说出来。网络的出现,对这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书面的东西,也逐渐的变得可以口语话。

话说多了,语种的生存能力就加强了很多。

家园 总之,就是“人话”不多

官场上的套话太多;

商场上的官话太多;

该“言简意赅”的,虚话太多;

该“情深意切”的,假话太多;

总之,就是“人话”不多。

---------------分割线-----------------

以上,“废话”也多。

家园 花一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