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复雷达兄的问题 -- MRandson

共:💬75 🌺18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在的官办,不但政治不正确,连经济也很难稳定

资源的稀缺与否与马克思主义没关系。资源稀缺,美国不照样是人均消耗资源的第一大国吗?美国可不是马克思主义。

我没有说要回到主席的时代。主席的时代,苏联的时代,是国有经济,与马克思提出的公有经济是有区别的。

我反对官办,尤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插手经济,人为制造垄断,扭曲分配。

至于你说的政治正确,抓经济不行。我看官办不但政治不正确,经济也要出大娄子。中国现在的毛病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己不肯承认而已。

家园 人类社会的所有财富,都是劳动创造

人类社会的所有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个是劳动价值论最核心想说明的东西。

劳动和资本,究竟哪个是主流,资本有没有资格强行占有劳动成果的绝大多数。这个是马克思要分析的东西。技术的要素也是劳动,是科学家工程师的劳动。不过,马克思并不想比较牛顿和瓦特劳动的价值。

五月花号上的移民到美国能开创新天地,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建设自己的家园。几百年过去,建设出美国。最初的人类不也是这样的吗?今天的工具,不是昨天的劳动和昨天的工具加工出来的吗?最早的人类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同样的事情,把若干黄金埋在美国海岸。几百年过去,还是那么多黄金。

再举一个例子,当初有些资本家到澳洲以后疯狂囤积土地。过后,发现没有人来给他们当佃户。土地太丰富了,移民都自己开荒了。结果,那些土地卖不上价钱,因为没有劳动的介入,土地一点价值也没有。

什么东西一旦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劳动少了,价钱马上就便宜了,不是吗?当然,垄断行业除外。

这种现象到今天也不会改变。

人类社会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

至于度量,那是另一回事情。

关于度量,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经过三次转化,第一次是同工种内部,最后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甲地是水浇地,产量高,粮食蕴涵的劳动少。乙地石头多,粮食蕴涵的劳动多。丙地面积最大,单位产量一般,总产量占绝对优势,粮食蕴涵的劳动中等。最后的劳动时间由谁决定?丙地为主。最终的结果,丙地的粮食的价值就接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甲地容易获得额外的价值,甲地的地租就高。

第二次转化,是不同行业之间。纺织业技术含量低,航空技术含量高。纺织业包含的劳动多,就向航空让渡一部分价值。纺织品不值钱,航空发动机值钱。最早是社会内部,现在国家之间不也很明显吗?为什么要产业升级,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第三次转化,是垄断行业向全社会榨取价值。只要垄断了,其他劳动者就无法进入,这个行业价值就低,社会其他部门就向这个部门让渡价值。中石油(你的单位)不就在榨取社会其他部门的价值吗?资本主义总要上升到垄断阶段,一旦进入垄断就不思进取了。今天中国为什么产业升级困难,官办资本垄断了土地、金融和资源,从其他行业榨取价值太容易了,有必要升级吗?

经过这三次转化,想精确衡量是很困难的。何况,工种千差万别,每个劳动者都是唯一的。

具体衡量的困难不能否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本源。不能因为不好度量,就把资本加进来。资本就是那一箱子黄金,不剥削劳动者,几百年,几千年,还是那一箱子黄金。

不了解才觉得可笑。

家园 需要用革命的气概来改良

不然就没法改良,也改不下去。

家园 想要指望道德发挥作用

还不如底下造反来的现实。

家园 都干了几十年了,还不算稳定。

经济,我看不仅稳定,还在稳定增长中。近三十年的成就,国际上少有国家比及。

家园 推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还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

现代市场把劳动者作为一个阶级基本上打垮了。

现代市场分工千万种, 劳动者千万种,各种颜色, 蓝色越来越少, 除了中国及类似国家以外。

即使是劳动者互相的联系, 利益交叉, 也是通过市场进行的, 比如工农业之间, 服务业制造业之间, 利益还经常互相有矛盾;

对大多数人而言 (劳动者当然是"大多数”分子), 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个人, 市场个体成员, 而不是作为一个阶级的成员, 参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 美国的工会势力基本上不成气候了。 劳动者的阶级意识也越来越趋于消失。很难唤醒。 春眠不觉晓, 毕竟他们比过去任何时候好过的多。

相对于劳动者的无"阶级“, 无"组织", 资本家阶级, 特别是金融资本家阶级, 更有"组织”, 占有更多的社会经济财富,

但是,这个阶级矛盾由于劳动者的无"阶级“, 模糊了, 有矛无盾。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差不多存在, 不过中国劳动者的无"阶级“, 无"组织",更为严重, 更能吃苦耐劳, 精英阶级更精明。

绝对财富意义上, 美国对劳动者"阶级“还是有一定保护的, 有时做适当调整;

在中国, 中共的目标之一是劳动者有"劳“可作, 福利相对少, 或者没有。

中共总的来说,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认识论, 方法论强, 党政军强。

中共党内外的精英阶级可能成为问题, 将来。

他们当中缺少类似盖茨, 巴菲特那样的真正的社会精英.

美国资本主义的优势之一是它能够不断产生类似类似盖茨, 巴菲特那样的真正的社会精英, 从而对资本家阶级有所制约, 比如分配问题上.

中国精英阶级发家史及其利益相对复杂, 他们脑子里的意识形态相对复杂, 不容易搞清楚。 他们一旦政治上得势, 行为不确定性很大。至少目前看, 他们可以令人称道的言行几乎没有, "作秀”部分不讲.

不知中共对此是否有足够的认识

家园 也不要小看劳动人民啊

历代造反的,可都是劳动阶级,造反头子,也都是劳动阶级出来的草根精英。而且劳苦大众平时吃苦耐劳,一旦爆发起来会什么样子大伙都知道了。

家园 老百姓吃苦耐劳罢了

我现在还支持TG,是因为除了他没有别的政治组织有资格坐这个位子。

家园 我觉得TG战术上犯了不少错误,战略上没有太大闪失。

这个已经不错了。

家园 战术战略先不说

老百姓足够忍耐的了,不然很多战术错误就是战略错误。当然其实我们没法评价TG,因为总不可能穿越到49年然后换个执政党,再搞60年试验。所以,只要目前没有可以代替TG的政治组织,TG就是想下台也不容易啊,唯一可能出问题的就是TG内部。

家园 如果没有朱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经济97年就陷入停滞了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赤字财政。砍掉老百姓的福利,老百姓消费不了,就由政府赤字,变成工程。后遗症就是为日后的房子暴涨埋下了祸根。

其实,那个时候陷入停滞也好,起码知道共产党国家搞市场经济也要小心经济危机,不能忽视老百姓的利益,不能随便剪羊毛。后面这十一年速度会低一些,但是不会有这么严重的产能和消费的缺口,更不会有这么严重的社会问题。

温相上台以后,看到朱总欠了一屁股债,于是收缩财政。如果没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温相上台就要陷入停滞。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美国的赤字,消灭了中国消费不了的产品。多余的资本,又冲进了房子。人民币升值以后,还有股市。

现在,美国不要中国的产品了,要中国减少出口。国内多余的产品,怎么办?房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继续增加赤字,也是饮鸩止渴。

不排除美国新总统上台以后,继续要中国的产品,解决滞的问题。但是国内的房子怎么解决,涨的问题怎么解决?

不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解决老百姓收入相对产出过低的问题,中国经济只能在滞胀之间徘徊。随着生产力发展,滞胀的总数(失业率加通货膨胀)将不断上升。宏观调控将越来越艰难。有一天调控不下去了,就出大麻烦了。

家园 劳动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正在被”消灭“。

只要他们还有各种“劳动“可作, 市场会不断分化他们, 最后把他们作为一个阶级”消灭“。

所以, 中共要搞各种“工作”, 农转“非农”, 即使是服务业,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个人主义“, 把人"异化“为”非人”, 各种各样的”非人”。 所以, 精神病相对多, 暴力犯罪相对少,

比前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也应该是这样吧?

县以下单位小打小闹, 历来有, 现在报道多, 未必比以前恶化了多少。

家园 官办是好的资本主义吗?是折衷的两栖类还差不多吧

资源的稀缺与否与马克思主义没关系。资源稀缺,美国不照样是人均消耗资源的第一大国吗?美国可不是马克思主义。

要说资源的话,地球上最不稀缺的国家就要数美国了。经济学不研究可用资源"总量"的问题,这个留给科学技术...或者战争,它只研究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

主席的时代,苏联的时代,是国有经济,与马克思提出的公有经济是有区别的。

这个说法即薄弱又不诚恳,啥是马克思公有经济?有成功的例子不?

我反对官办,尤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插手经济,人为制造垄断,扭曲分配。

我从理论上也反对官办,尤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插手经济,人为制造垄断,扭曲分配。—— 政治正确的感觉真好。

中国现在的毛病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己不肯承认而已。

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经济学承认,事实上现在大部分搞宏观经济的终极目标就是熨平这个周期而已。中国改革前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制度到文化传统都极度不适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0年来大发展属于盗垒成功,即使出点问题,即使出次大娄子,也不可能抹杀经济建设的巨大成果,更何况把现在的状况叫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在是夸张了。退一万步,就算真的出现了大衰退,也存在多个解释: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官办经济,政治体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出现高度不适应;3、世界性经济衰退,中国不能独善其身。—— 我上次看宪法中国还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呢~~~

当然坚持喊狼来了确实是成为大预言家的不二法门,你可以继续喊下去...人们爱听。

家园 MRandson may correctly predict

this recession based on a wrong reasoning.

家园 提出劳动价值理论的目的是为十九世纪工运助威呐喊

你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社会研究,政治抱负和经济学研究混为一体,你的经济社会上的学术思考就变成了漂亮的口号鼓吹。

这里我只想讨论经济和技术问题。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制造业<工业<实物生产行业(包括农业和采掘业)<经济行业(包括各种服务业)<社会生产(包括艺术,文化,科学)<人类活动(包括不产生可交换产品的活动)

人类社会的所有财富,是由社会生产或者人类活动产生的。而老马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进行了高度抽象和概括后,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接着试图通过演绎和逻辑,外推到社会生产或者人类活动。但在我看来,他的外推是不合理的。复杂劳动问题,地租问题,前人劳动成果衡量问题,垄断与特许精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释。这是行业上的局限性。

另外,随着100多年的发展,目前的世界,稀缺的不是提供简单劳动的劳动力资源或者资本(现代金融业就是一个可以凭空产生资本的产业),而是自然资源,复杂劳动和垄断特许地位,剩余价值理论对这些问题不能给出有效分析与指导,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之类比和外推,自然是过时的理论了。

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理论的目的是为十九世纪工运助威呐喊,是搞政治,他们认为产业工人代表未来社会的生产形势和组织形式,但在本世纪30-40年代,这一预测已经失败了。当时的经济学家已经发现,现代工业生产出现了设备中心倾向。由机械设备+工程师+熟练工人-》自动化设备+维护人员+非熟练工人-》自动化设备+维护人员-》自动化设备。

新的产品的生产,可以由自然资源+前人制造的工具+极少量(甚至不需要)当代简单劳动完成,从量变到质变,当地简单劳动与自然资源,前人劳动,复杂劳动的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工人阶层和工人组织的萎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