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钓鱼岛历史上属于中国领土的铁证 上 -- 萨苏
6月10日,我国台湾省渔船联合号在钓鱼岛海区被日本保安厅巡视船撞击沉没,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日方被迫由当事官员道歉谢罪,但对于钓鱼岛的主权,仍然坚持属于日本所有。
保钓运动中,中国国旗第一次插上钓鱼岛时的情景 -- 感谢陈郢客提供图片
钓鱼岛的主权之争,是中日之间长期纠缠的一大重要问题。日方长期坚持钓鱼岛属于日本,但是,从客观来说,日方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钓鱼诸岛,位于台湾东北,距基隆190公里,含11个无人岛礁,主要岛屿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日本方面称其为“尖阁列岛”,坚持钓鱼岛属于日本领土的理由,大体可以分为三派,且让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派,认为钓鱼岛是作为台湾属岛,于1895年《马关条约》随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因此属于日本领土。这一派别在日本的声音不甚响亮。因为即便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势力,也承认1951年《旧金山和约》中日本明文放弃了台湾,澎湖及其所属岛屿的主权,只是对这主权是否为中国所继承表示疑问。台湾属岛彭佳屿等就是按照这个原则归还的,因此,如果日方认为钓鱼岛是台湾属岛,根本就没有法理资格继续谈对钓鱼岛的主权。
第二派,认为钓鱼岛属于琉球群岛,1874年日本吞并琉球的时候,一并获得钓鱼诸岛的主权。但是,琉球政府编的琉球正史《中山世鉴》,中,详细介绍了琉球所属36岛的情况,并指出其西界为姑米山,其领土范围并不包括钓鱼诸岛。没有任何证据和理由认为钓鱼诸岛在日本吞并琉球时是其领地。所以,日本持这种观点的派别,由于其理论站不住脚,也是少数派。
第三派,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八重山群岛的一部分,与台湾无关。日本外务省的声明《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基本见解》明确解释了这种代表日本政府的官方观点,称“尖阁诸岛,1885年以后(日本)政府通过冲绳县当局再三到当地进行了调查,不但确认这里确实是无人岛,而且慎重确认了没有清国管辖这里和相关的痕迹。1895年1月14日内阁决定在此设立标志,确认此地编入我国领土。”
由于1895年1月14日早于《马关条约》(1895年4月),因此日本方面认为钓鱼诸岛是日本早于《马关条约》占领的“无主岛”。
因为第一派和第二派的观点,在理论上很容易被驳倒,第三派意见是日本舆论目前的主流派别。
因此,如果能够驳倒这一观点,也就是驳倒了日本官方对于钓鱼岛拥有主权的理论基础。
表面上看,所谓钓鱼岛是日本发现的“无主岛”这种说法颇为荒谬 – 至少我们从掌握的史料来看会这样想。
对于无主岛,特别是无人的无主岛主权,国际上有这样的认定原则 –首先命名者,首先发现者都可以宣布拥有主权,而最有力的证据,则是率先将其绘入版图。
当然还有一个居民情况,由于钓鱼诸岛不具备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日本几次试图送人上去居住(比如古贺辰次郎等人的开发计划),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钓鱼诸岛至今都是无人之岛,没有居民。
钓鱼诸岛主岛,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中国命名,远远早于日本命名的“鱼钓岛”,“屋久岛”和“大正岛”,因此,中国显然是这一群岛的最先命名者。1534年,中国第十一次册封琉球使郭侃在《使琉球记》中首先记录了途径“钓鱼岛”的事实,是目前纪录的该岛最早目击发现人。而1562年的《筹海图编》一书,则首先将钓鱼岛绘入了地图,甚至18世纪日本学者林子平的《三国通览图说》(1785年),将钓鱼岛和中国本土绘制成同一颜色,明确表明这是中国所属。
这些证据,也是我国坚持钓鱼岛主权的时候,使用的重要历史依据。
既然依据如此充分,为何日方依然视而不见呢?
原因是日方也有一套逻辑来反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且看日方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对于最先命名,日方的看法是对钓鱼岛的命名中国没有记载具体的命名人,当时东亚地区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可能是其他国家人用中文命名该岛,因此,中方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命名的是中国人。当然,日方也没有证据是哪一国人对此进行了命名,所以依据首先命名者确认主权的做法在钓鱼岛问题上不适用。
对于郭侃的第一个发现说,日方的看法是郭侃没有上岛,只是把钓鱼岛当作航行中标识点,不能认为他是钓鱼岛的发现者。双方渔民虽然都有上岛的,但由于没有明确记载,无法分辨谁先谁后,因此所以依据首先发现者确认主权的做法在钓鱼岛问题上也不适用。(事实上由于黑潮流向影响,台湾渔民去钓鱼岛是顺水,很方便,而八重山渔民是逆水,所以这里是台湾的传统渔场)
以上两条,日方从不与中方正面交锋,因为他们很清楚采取以上任何一条原则确立主权,日方都必败无疑,因此只能把水搅混。
但是,对于版图问题,日方无法推托 – 国际上对无人岛的主权认定,最权威的方法莫过于谁先将该岛划入自己的版图。
日方采取了迂回的方法,他们声称《三国通览图说》一书不是权威性的版图史料,因为其中虽然将钓鱼岛与中国本土都用浅红色标注,但台湾另是其他颜色,因此这种颜色并非国境涵义。如果中国认为这本书可以做历史依据,则表示承认台湾那时不是中国领土。而《筹海图志》一书,日方认为根据来源看,这并不是一部版图,而是一部军事图书。它的编者是明朝大将胡宗宪,主持对抗倭寇。1560年以来,倭寇对华中,华南威胁很大,胡宗宪1562年编制此书,目的在于组织抗倭战争。当时明军防御力仅及澎湖,所以台湾岛就未绘入此图,绘入钓鱼岛并非表示这是明朝领土,而仅仅是标示倭寇来袭路线。
日本学者提出关键的看法是 – “沿海地图上面,通常既标有本国领有岛屿,也标有同一海区其他国家的岛屿/领土。比如,日本的沿海图上面,也会有朝鲜半岛南端的一部分,台湾省的沿海图上面,也会有日本的石垣岛,与那国岛,这是很普通的现象。”因此,日方认为《筹海图志》上面出现钓鱼岛,也并非确定说明钓鱼岛是当时大明的领土,仍然有可能是外国岛屿或者无主岛屿。
如此说法,确实强词夺理,但是,用在日本国内,或者在和一些国际人士打交道的时候抛出来,匆忙之间对其进行反驳,确实要花不少功夫。因为钓鱼诸岛都是无人岛,我国在封建时代,对于无人岛的管辖和领土标识不够重视,海图中经常缺少国内和国外岛屿间的标界,给后人在讨论这些岛屿主权的时候,带来不少的麻烦。
有没有更加有力的证据,可以一下将日方的论据驳倒呢?
在研究相关文献时,为了准确起见,萨专门查阅了提到的图书,海图等,结果意外地发现这样的论据还真是有的,而且,在我国讨论钓鱼岛的问题中,似乎还尚未有使用这一论据的。
中国确曾在日本以前,明确地将钓鱼诸岛,至少是部分划入了自己的版图,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而在历史上立下这一功勋的人,是晚清“中兴三名臣”之一,曾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
胡林翼
[待续]
因需要准备图片为证,预计明日完成。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收复失土不仅需要有铁证,更重要的是还要有铁拳!
等着看下
这个例子已经很铁了。
贴一首钓鱼岛战歌在这里吧
[MP=320,240]/audio/0712/19271_12140157.mp3[/MP]
歌词:
滚滚狂涛,东海之遥
屹立着一群美丽的小岛
钓鱼台,英勇的俯视着太平洋
钓鱼台,捍卫着我们富饶的海疆
风在吼,海在啸
我们神圣领土钓鱼宝岛
象征着我们英勇不怕强暴
滚滚狂涛,东海之遥
屹立着一群美丽的小岛
钓鱼台,你带给渔民多少欢笑
钓鱼台,蕴藏着我们无价的宝藏
怒吼吧,钓鱼岛
我们寸土必争誓死抵抗
我们要蔑视那东洋强盗
滚滚狂涛,东海之遥
屹立着一群美丽的小岛
钓鱼台,英勇的俯视着太平洋
钓鱼台,捍卫着我们富饶的海疆
风在吼,海在啸
我们神圣领土钓鱼宝岛
象征着我们英勇不怕强暴
仅仅引用的话,这已经算够铁,如果看过此书,那就更铁了!
一稿多投,但只要注明了,无论如何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话说这个光是有证据还不够滴
要有足够的硬气才可以 就像独岛问题那样
记得上学时 选过一个课是"中国周边问题"
上课时发现居然有个韩国留学生,他提到独岛问题,
言语之间颇为自信,骄傲,
让我们一众天朝学子艳羡不已
什么时候,我们能对得住韦爵爷多年之戍守?
把所谓的盛宣怀诏书作为证据?不是已经证明是伪造了吗?
我们的证据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这样的伪证,反而会削弱我们的公信力。
佩服以前那些编地图的人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