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88:经历和感言 -- 南京老萝卜
你说得对,我看到的,只是我周围的一个片面。北京王丹柴玲那儿真正发生了什么,我们是不知道的。只有事后看各种文章。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个体都是有偏差的,但是如果有1万个个体,就比较接近真实了。
1。这个是这样。个体是非常松散的,但是也有共性,比如撤销426,反对戒严。所以426后,519晚和520的游行人就非常的多,街边的老百姓也支持。这个共性可能就是你说的合力吧。
2。怎么说呢,64后,是有人说政府失去合法性,该下台,南大的大喇叭就这么说的,也要用暴力推翻。但是大喇叭也不是什么学生的新闻机构,谁都可以说两句。没有学生动,大家在那儿枯坐着。你说这是幕后黑手吗?黑手的脑袋上也没有写“我是黑手”,都是同学靠常识判断。总之行动还是理智的。
3。这有点像前几个月的反藏独。有人上街游行,有人坐壁上观,有人口头上支持,有人组织海报,有人印宣传品,也有人不闻不问。但是在海外华人中确实反藏独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在89年当时也是一样,没有强迫,全凭自觉,你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就是这样,在社会上也确实形成了合力。组织者也有,他们也不能逆势而动。
为什么米国新奥尔良的警察压不住“暴力团伙”。 组织不力?装备不行?
另外,这个暴力团伙是散沙一样的呢?还是有什么“奥自联”的组织?
警察基本怠工,社会秩序基本靠人民自发维持……公交停驶,很多司机自发的在路口问行人要去何处,一起搭车前往……
从此我对中国人民有能力自主建设民主自由的现代社会充满信心……
那时节,人人有看录像读材料写交代材料的经历啊,虽无wg反右时节之严酷,但让小青年们着是领略了一把政治秋后算账的流程……
您要是不知道那时候铺天盖地的官方宣传,那显然是直到1990年还未懂事……年轻真好
算了算90年夏天应该在过1年级暑假吧。
哈哈。
我从来不和别人谈这件事,不和父母家人谈,也不和同龄人谈。这属于内心最私密的角落了,没有闲谈的情致,也没有共享的欲望。
将来可能会和下一代谈。不是为了灌输什么观点,是作为礼物共享成长过程的重要的一章。这样下一代对历史的理解不光是纸面上的,缺少细节和感性,甚至可能是人为扭曲的。
也可能不和下一代谈。小时候听说大人的一些事,似懂非懂,但是留下了印象。现在很有问清楚的想法,但是始终开不了口,因为我知道他们大概不愿意回忆。烂在肚子里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只想知道这些来自何方,组成部分是那些,cia起了啥作用,无产阶级专政之下或某些人口中的独裁之下,某些人是在那些资金人员的帮助下到了香港到了美国的呢?搞清楚这些就明白性质是什么了吧。
我不是说有人能控制整个事件的发展。我只是相信,有人能从事件发展的某些可能中获益,他们无力完全控制事态,但可以去影响。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团气体,社会中的每个人就是一个气体分子。这些分子的个体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运动方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总体的运动趋势是一致的。那些幕后的手想做的,就是让每一个分子向这些手期望的方向稍稍移动两步,尽管这种影响力相比分子本身的运动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他们所在的整体的运动,这种影响相当大。
最明显的例子,我第一次听到“我们老了”的时候,确确实实感动于zzy为民请命和他对学生的爱护。可一年之后当我再一次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我对他这一举动的观感截然相反。这已经是迫不得已走到台前的手了,幕后的那些手在做什么,谁知道?
有些气体分子受了伤,有些气体分子流了血,还有一些死了。那些幕后的手呢?
一个是你文中的"学生",那可是真包括了所有学生的.可是在当年的政治语境下,"学生"包括那些学裁缝的,做实验的吗?当说到"学生"的时候,还包括那些"白天去长城、颐和园"的行为吗?
当年我们一帮初中生,凑一块最不愤的就是,先前新闻宣传和事后的宣传根本两个口径.先前学生在"绝食",担架救护车忙乎,事后在"趁没人的时候吃东西".我一个哥们说了:"都是他们一张嘴啊!"
那年头还不流行"忽悠".
平时生活里,说这个干嘛……
不过是我的性格问题。在虚无空间,我也不习惯说内心深处的东西。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脱光了衣服给别人看,非常地不舒服。
我从不和同龄人谈起这件事,但是我推己及人地猜想很多人都被永久地改变了。这不是我们的选择,这是我们的不幸。我宁愿永远没有那个经历,或者再多几年懵懂的状态。
希望时间能带来peace。
觉得这是一个很忽悠的问题。
罪与罚,本身就是道德评判的成分多,指导实践的成分少。俺觉得还是陈mm对历史的归纳,以及胡不归,swordi对机制的前瞻更有益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