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计划生育! -- 观望者

共:💬42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说计划生育!

在今天的世界二百个国家中的国家领导人在说到自己的政绩的时候都会这样说,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国人增加了人口多少,经济增加了多少。

但中国的就不同,中国的领导人忧心忡忡的是中国人增加太快了。

这些大事我这等小人物不知道所以然,不好评头论足。但兄弟好歹也算是上过几天学,知道点常识性的东西。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大问题,真的大,那么点地方有十三亿多人。大家要吃饭要穿衣,再说那么多人放屁所造就的甲烷气体听说是今天全球变暖的元凶。所以国内有专家三年前呼吁用强制手段在三几十年内在中国的人口减少早三亿以下。真是好主意!

这其实也是,十几亿人的吃饭穿衣等问题耗费了中国的宝贵资源,令中国出口物资的成本大为增加。也让一些人想着自己可以占有大片的领地造成障碍。那只好计划生育了!

本人赞成计划生育,不赞成有反党反革命的嫌疑。但问题是这些中国人招人惹谁了?

为什么不能多生个孩子?

道理简单,中国地少人多,物资匮乏,不适宜养活那么多人口。听起来好象有理!但TM的 什么道理?物资匮乏的中国怎么会成为世界资源的头等输出大国?除了石油今天要进口和铁矿石要进口外中国的大量的东西都在疯狂出口。这是中国的物资匮乏吗?再说中国进口铁矿石和石油不就是为了外贸出口更多的产品吗?这是中国本身的资源匮乏吗?有兄弟考证过中国的三亿吨钢铁的产量中超过两亿吨用于外贸生产上去了。那剩下的那点真正要用到中国的铁中国就那么匮乏吗?石油易然!

好了,既然万恶的中国人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就应该减少中国人,那把那些外国的资源留给谁?中国国内的资源又留给谁?

有个说法是留给子孙后代,CAO!谁的子孙后代?要是真的按照专家的说法三十年内中国的人口强制降到三亿,除了那些公务员外谁去挖矿?谁去炼铁?

其实傻子都知道,你家行不行就看你家有什么人。要是你家里没人了你家产迟早都是人家的,这点道理谁都知道。

其实为什么要计划生育?听说最早还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来的。那是六零年后的饿的那段时间,中国的农业危机出来了。主要的问题是农产不足已养活那时候的七亿人。这是有依据的,那个时候中国的化肥厂这样的高新科技产业企业极少。加上耕作的水平原始。象水稻的单产在每亩三百斤以下,这样的条件下的中国是不能有太多的人口。粮食不足!

但老毛那时候没糊涂,他的解决办法是呼吁少生,大力改造农业基础建设。大修水利,大见化肥产,培育高产新品种。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后中国在七十年代初终于真实地摆脱饥荒的威胁。

这里我想感谢一个伟大的华人,如果说几百年后有人问起,那个华人对世界贡献最大?这时候愤青们失望了,不是毛泽东,而是袁隆平!点看全图

他的成就就是使得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单产提高了两倍。那意味只养一亿人的地方可以养上三亿人,今天要是看中国年三十年改革的成绩来看。一就是人口基数大。提供的劳动力充足。这就是三十年来经济大发展的基本保障。

而且。袁隆平的成果也会使得世界上主要的水稻产区人口的生产受益。这就是他对全人类的贡献!

在七十年代的出生高峰期,人口增长的实在快了。而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是计划时代。在相当的一些地方人和地的关系是紧张。但一分田到户后,因为单产的增加和化肥水利等条件。马上就出现了很多从土地走出来的一大群人,这批人体就是中国的经济腾飞的基石。

想一下,那些大工厂能去摩纳哥去建劳动密集性的的企业吗?那里有人干活吗?象南美都没有这样的人口支持日益膨胀的经济掠夺的经济的生产需要。所以中国的经济比南美强就强在我们有足够的劳动力。其实经济的核心就是生产,生产的基础就是人。所以没人那里来的经济发展?

而八十年代开始的血腥计划生育,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人口矛盾在那样的社会体制下或者有点必要。但到了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已经转型,已经从亚细亚方式转变成现代的自由就业形式。这就是中国第二次经济进步的一个体制基础。但也是劳动力保障的前提下得到大量外国资金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就要考虑转型。从最低下的资源加工出口走向外国的资本控制经济。而这之前要的是足够的人口素质和技术人才来保证。但关键还是一点是人口基数的保证!

从中国的情况看,就是今天的中国经济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为西方提供消耗品过日子。而这些东西还是要靠大量的人员来参加生产。在可以看到的将来。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在中国还是主要的经济体。因为在今天的国际贸易中,中国没有货币的决定权。“联系汇率”也没有贸易的结算权。更没有自由支付权。那只有在人家的体系下为人家提供劳动来换取人家给的那点信用了。

而今天的中国,在现经济模式下,经过三十年的血腥计划生育。中国的劳动力已经变的不足了。主要是几年来各地的所谓民工荒大家就看到了。

而农村更是这样,劳动力不足。虽然说中国的粮食总产良还是很巨大,但现在能不能养活十几亿中国人我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中国现在的粮食总产比一九八四年至少低二成。而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好象感觉米贵了之外没谁担心没有粮食吧?这就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好处,不够就去买点。就是不够买点中国才有那么多的工厂!

而如果没人足够的人的话,当然没必要有那么多的东西消耗。但你也没有那么多人来发展经济。

有人马上说但是那些小国的人均GDP高!我就CAO!什么理论?那些水平高的不外乎几样,要就是瑞士那样靠吸钱来搞到钱,要不就想回回们那样卖油来搞到外国的钱。我们有这样的条件吗?

没这样条件的象韩国日本台湾就走和我们一样的路。通过密集的劳动力生产来推动那个荒缪的GDP。但象日本,人口到了差不多极限的时候他的那个什么屁增长也缓慢了。再是这个屁的增长很多也不在生产上,象欧美靠的是从产品掠夺到货币和资金的掠夺来支撑。但这些年好象也没有那么强的势头。而中国的经济靠的是实在的生产发展。其实可以这样说,中国人提供那美圆的购买保证。这样的保证以前台湾日本韩国也做过,走是现在不足已真支撑膨胀的物资和产品的掠夺而已。

而中国的经济要走下去,那就要更多的人来生产而支撑一部分人的掠夺进而支持欧洲国家对中国产品的掠夺,这才是正路。但今天中国已经计划生育,还多地方的家庭结果已经发生了不可以逆转的毁灭。最悲观的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个老人。而农村的很多老人在女儿出嫁后生活无着。

城市里分两极端,有力人氏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而支持他们的子女来获取高学历等优势。要就是低下层的为无法提供孩子的费用而少生孩子。这在不久的将来更恶化中国的人口结构。

这样的今天,中国还有多少人来为西方去生产产品呢?我看好境不长!

反关三十年的计划生育的成就。它最初就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与个美丽的谎言下的东西。但今天中国人的素质上去了吗?

不!肯定没有!至少生存能力和抵御病害两样比以前差多了。要说以前中国人的素质,不管如何都能自强自立。但今天的人如何。有这样的范例。两个人结婚后不知道怎么做饭。还要找来妈妈为他洗衣做饭!

而七零年代的人会如此劣质吗?说到教育的所谓素质更不敢恭维,就象河里不少高学历者的水平其实也高老贼不了多少,这足以证明中国的素质教育的失败!

为什么失败?主要是人口的素质都差了你怎么会在其她方面上有素质?

再回到经济上,就算中国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来生产产品了。那大家就可以去搞产品开发和第三产业呀。但要真的是这样的话中国的经济就更不堪了。

想一下就明白。就象欧洲。现在他的GDP增长不高就是因为他们现在生产的产品少了。而少生产就必定要进口产品来补充社会需求,而进口要的是钱。现在外国的钱靠的是信用保障,但中国的钱靠什么来保障信用?那中国怎么进口?这不走到死胡同了吗?

其实中国的计划生育,这三十年来对中国社会的贡献除了一些政府官员的增收和千万个血泪家庭外有了什么贡献?真看不出来!

其实为什么不准自由生育。自由生育他也要考虑生存成本呀,同为华人社会的香港为什么就不管什么计划生育而他那点地方就可以有那么多的人和经济那么强?新加坡台湾易然。而且他们那几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没有计划生育下的中国大。看来中国的所谓计生的良好后果着呢的是鬼话!

而造就那么多刻不容缓的人口和社会结构以及经济问题的中国今天为什么还要死抱那个计划生意不放?真不明白!

家园 有意思。

我觉得吧,首先计划生育不应该只是减少人口,而是可增可减,重在控制。 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不同的控制策略和计划。

在没竞争的环境, 大可以按怎么舒服怎么来的原则计划。 可是我们现在是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应该按提高本群体竞争力的原则来计划。 原来人多是拖累,自然只生一个好。 现在人多能养活,又有贡献,自然要按人多力量大的原则来计划。

资源不够? 环境破坏? 那我们留资源,保护环境是为了什么为了谁? 当然是要保证本群体的利益最大化。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压制住了再来考虑过舒服日子。现在来看,人数多带来不少坏处,可这坏处抵消不了人多带来的竞争力增长。 巴勒斯坦人不能生的话早被灭了。 不说别的,多个人,我们争co2排放额度还底气足些呢。

本质就是为了和所有其他群体竞争,不惜把世界的生活,享受水平降低。 受不了的,就自我种族灭绝退出竞争好了。我可不希望我在的那个群体是退出竞争的那个。

家园 看来读多少书是有差别,

我说了那么多您几句的总结了!

家园 花,侵犯人权的计划生育,没什么可说的
家园 强!去伊拉克随便你生
家园 问题是现下的情况,你准备怎么办?

要说实行以来,对超生的打击,城里,尤其是大城市,肯定比农村要严。

现在呢,都不用打击了。一大堆花费,生两个,多少家庭养得起?再加上高收入人群中,总体上晚婚晚育,甚至有部分丁克的。

政策放开了又能怎么样?总体上讲,仍然会跟以前一样,低收入或者说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阶层会大量生小孩,高收入阶层则不会。越生越穷的情况并不能避免。再说中国离高福利国家的差距远了,即使实现了高社会福利,以中国的情况,很可能养一批懒人。以后怎么办?通过招亲或者捐赠,实现财富转移吗?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鼓励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多生而地位较低的阶层少生(这点虽然比较残忍)。但这条本来在动物界,直至进入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早期以来,都是很正常的法则,在现代社会却失效了。不论中外都面临这个问题。人家就是不想生,你怎么解决?

家园 不是伊拉克人,不关心伊拉克事
家园 中国的中产阶级少生,但富人和穷人多生
家园 不仅是不想生,更重要的一点是出现同性恋

人家就是不想生,你怎么解决?

同性恋的出现是个自然生物现象,就是群体中的部分个体自愿节育。而且同性恋还有一个特点,它是在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存在与发展的。唐宋时期同性恋就有这个特征,现代西方同性恋现象更是如此。

人类社会在达到较高生产力时,出现同性恋自愿节育现象值得研究。不愿生育到自愿节育是社会发展的标志。TG自主限制生育是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蜜蜂蚂蚁这种绝对群体中,生殖只能由专职个体完成是走向极端。

家园 关于穷富人

首先富人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肯定都只占很小比例,所有说他们即使多生了,也没什么太大意义,毕竟就像你说的,“中产阶级”还是少生。

另外,我知道有些家产有几亿的家庭,也就一个小孩。不要说那些百万或千万富翁了,当然现在中国百万不算什么了,而几亿比上不足,但比起那些中产来讲也有余了。这样的富人家庭在富人中比例应该不小。因为他们多半是白手起家的,如果运气好,发达的早了,也许再生一个;不然也没这个精力和想法了,除非离婚或者搞婚外情一类的。

而政府高官,超生的也不多,因为超生理论上是不能再担任公职的,那些人在升职前是不会拿前途开玩笑的,后来么,就像前面说的,人也老了。

当然反过来,也有些家有几万、几十万,就愿意挨罚也要生一个的。

当然,上面说的是刚实行计划生育时那一辈了,他们的子女,如果得到荫蔽,非富即贵,倒是有多生的可能。但对于那些“预备役”富人们呢?

不过不论怎么说,这些“富人”都是少数,多生少生对中国整体人口数量和结构,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至于中产阶级,那些都市白领金领灰领一类的人,是否能够上西方“中产阶级”的标准还一直有人争论。不过这里可以将他们看作是中产,但要注意,他们的人数和比例,在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是大不一样的。反之也就是,所谓“穷人”的数量在中国很庞大。所以我说的富人不愿生而穷人多生,就是指这个。而且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即使仅仅想办法鼓励中产多生,也是很难做到的,西方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良策,何况中国。这里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由于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其它因素,那些新城市人(或者说是新迈入较高社会阶层的人),很可能主动或被动的,立即抛弃他们以前所属于的群体的多生育的习惯(比如说农村人。这里没有歧视的意思)。

家园 再想一想,如果全球化,西方变成蜂王峰后蚁王蚁后

拉美化的各国成为工蜂工蚁,这个工蜂工蚁数量多多益善,只要牢牢掌握创新,领导新潮流,怕你们工蜂工蚁?

所以蜂王峰后蚁王蚁后不必多。

不过生物学上讲,新的蜂王峰后蚁王蚁后是在工蜂工蚁中产生的。那里见过成千上万的蜂王峰后蚁王蚁后的?

万幸的是人类社会不是蚂蚁世界。要维持合适的人类社会,我们要中产阶级,消除精英和赤贫。

精英和赤贫是蚂蚁社会的特征,就是两极分化。

家园 你说得很对,富人比例很小

从某些方面,穷人多生是世界趋势,欧洲北美概莫能外,所以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忧。如果能保障基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供精英人才的资金支持,穷人家的子女成才也不难。何况有钱人家的孩子成材率也不是特别高,见多识广是优点,没有上进心缺乏毅力是缺点。优点容易学,缺点很难改

家园 关于同性恋

同性恋是个生物现象,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自我节育或者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仅仅是性取向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我不否认我个人很讨厌同性恋,仍然认为是一种病态,不过我也不否认,这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为如果按照你说的,是一种进化。那根据进化论就解释不了,因为如果社会对同性恋足够宽容,允许他们不结婚,同性恋者的基因根本没法遗传下去。你要说双性恋倒还罢了。另外,也没有证据表明同性恋者普遍带有什么其他的不适宜遗传的,不利于后代的基因。而他们的后代更不一定是同性恋。所以他们的所谓自我节育,我认为是说不通的。

事实上这应该只是种性取向的问题,但这种性取向的偏差,并不一定是天然的,不可变更的,或者说是合理的。很多同性恋者会拿动物界做例子。不过据我所知,其实有很多研究报告都证明,动物同性恋,尤其是幼年的,很大部分只是一种性好奇或者性游戏,长大后自然会恢复正常,所以说这些动物至多是双性恋,其实双性恋都不是,只能算“年少无知”,当然也有部分终生不变。这点,那些同性恋者是不会提的。

而这点推广到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那群人一天到晚宣扬什么同性恋历史有多悠久,即使古代又有多广泛。真是笑话。那些人故意无视一点,既然是“恋”,总要有爱吧?而历史上那些达官贵人,却多半只是为了性,或者说只是为了玩弄青年男子而已,根本不管对方是否自愿;大概是玩女人玩腻了。结果就被这帮非主流的,宣扬为伟大先驱了。然后又开始怀疑所有不近女色的人都是他们一伙了。当然也有有“爱情”。

由于这是种玩弄,加上前面说过的,在动物中,本能的有部分存在这种性好奇,所以同性恋是会“传染”或者说流行的。而有研究表面同性恋是可以耳濡目染,受周围人群影响的。这才是开放的社会为何同性恋增多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有钱人喜欢玩这种“游戏”,另一方面宣传加强,而社会对此又不加以约束。

到了现代也是如此。特别是近几十年,那些人群不断“抗争”,并大肆宣扬。让人误以为那是种健康,乃至时尚,新潮的,酷的,行为。看看那些欧美的电影歌曲,日本的动漫,和那些偶像明星吧。看看网上那些引以为毫的人的嚣张的言论吧。这极大的改变了年轻人的思维,使之对此采取了一种接纳乃至欣赏的态度。几年前我就看到报道,说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种叫做“moneyboy”的群体,就是让gay们玩弄的面首吧,好像都很帅呢。

所以我认为,同性恋跟种群发展没什么关系,目前是造成了一定问题,不过对于总体的人口的影响仍不大。

家园 生物的生存为了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

生物的生存是为了延续,具体表现为1.追求资源;2.确保生殖。对群体动物来说保持一定数量的群体是重要的。生存在这里体现为种群数量

但资源相对丰富,对幼体的性腺发育可能有影响进而改变性取向。这就是一种信息反馈:资源丰富的信号告诉一个群体,我们没有生存压力,可以不必增加种群数量了。

这个增加种群数量的负反馈是鉴于我们的基因组进化设定本来就是假定我们一直处于资源贫乏的环境,在追求资源的同时又要节省资源。(这也是对的,直到工业革命,这个环境改变了,人类在20000年的发展中,只有最近200年才遇到这个问题)。

所以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物质好处以外,同时对人类带来两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减少生育和心血管类疾病(这类疾病基于我们摄取超出我们代谢所需的热量)。

家园 你这说法是没有错,但是我之前就说了,要考虑到现下的情况

因为中国自身的发展轨迹,目前的情况我看在20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形成中产阶级当然是目标,并且也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形成之后先不论(那时候可能还得鼓励他们生育),先说现在的情况——形成过程中吧:

前面说了,中国目前的中产跟穷人比,人数不占优势。而由于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教育系统目前的问题,以及目前中国社会的激烈竞争程度,还有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等等因素。你所说的,保障义务教育,并提供资金支持等,相比较现在的城里孩子培养所需的费用来说远远不够。就说电脑和外语吧,不可否认,发达地区的孩子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甚至理科也是,比如城里幼儿园可能就开始有奥数班一类的课程了;更别说其他一堆音乐艺术一类的“素质教育”了。除了教育外,还有营养啊,医疗啊,等等问题。

这些东西肯定不能说起到决定作用,但促进作用总不能否认。而这些都要大量的金钱投入,因此穷人多生更穷,在这个社会仍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教育等体制又有很大缺陷。同时,这也让那些中产不敢多生。

再加上前面所说,即使中产群体不断扩大,那些新进入该群体的人,受大的压力更大,反而不可能多生了。比如那些白领房奴;如果父母都是城里人,则更能资助小夫妻买房买车。

即使出现某些不可能的情况,比如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速度能够超过中产的形成速度,突然成型并转为高福利社会,那么如果广大的穷人没有在这之前被成功转化为中产,仍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且高福利社会,中产丁克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