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怀念高三(1) -- 大懒虫1号

共:💬15 🌺5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怀念高三(1)

按:

貌似我有点发疯,控制不住地打字,其实,我最近经历的事所看的书及脑子里关注的我想打出来的,全部不是这些,可是,却打了这些。。。失控了,不正常。是为记。发完赶紧呼呼,已经凌晨3点多了。

怀念高三(1)

说起来或许难以理解,高三那一年是我迄今最为怀念的时光。这十多年来有好几次我试图将自己的心态调回到高三的那320天的那段频道,却总也调不对,只能鼓励自己勉为其难地往前走。往前走这三个字在很多时光伴随着我度过难关。而有的时候,比如现在,心能够静下来读点书的时候,就特别怀念我的高三。。。

高三是我真正念过书的时光。确切地说,我后来在大学里疯狂地读了很多书的原动力,不过是高三的后遗症罢了。

高二的暑假,某年某月某日,我很清楚地记得具体的时间和情境。当时跟往常一样,一如既然地整个下午都跟死猪一样在午睡,那天我记得突然在三四点钟的时候就醒来了(往常一般到五六点才醒来,晚饭后稍事休息看会电视,八九点又能接着睡),家里当时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个人,下午的天气不怎地,很普通的一个时刻。但是我那时候竟然头脑很清晰,起来就趴到旁边的桌子上画了幅图画,那时候的习惯是要做什么事情,要跟人说明什么问题,都喜欢画图画。那天我画的是我将来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说,生平第一次,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生涯规划。画好后,我激动地幻想了半天,就是说,做了白日梦,基本把自己的一生大致情况都想了一个大概。后来隐约记得我妈回来了,喊我下楼我都没搭理,直到最后她亲自冲上来喊我下去吃饭,我才从激动中恢复过来。。。。

从那天开始,我就跟往常不一样了,内心出奇地安静。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而别人,对此一无所知,我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了。

关键词(Tags): #老掉牙的故事#高三
家园 高三的那320天

why is only 320 days

家园 【原创】怀念高三(2)

所以那个高三,我每天很开心很从容,学习生活非常有自己的节奏。整个高三,我做到了上课认真听讲,大概我是全班甚至全年级最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了,因为高三除了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只需要上5门主课,理科都是复习课,文科虽然是新课但是都能自学成材。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大多或睡觉或走神,课外拼命开夜车苦用功苦做自己从各处搜罗来的题目,因为前两年都没好好读过书,更因为我们的高三老师个个都讲究培养思维能力而不是题海战术从而导致整个高三没什么题目可做。

在高三的时候,除了听课,还有就是保证自己每个星期看完学校图书馆里的一本世界名著,因为我想自己是个文科生了,总得读点除了武打书言情小说外的像模像样的正书吧!那段时间读了哪些书,还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有本叫白痴的,有点厚,而内容全部忘记了,当时借那本书,出发点是想到我们年级有很多白痴(就是那种平时几乎不怎么念书,但是成绩考得几乎都是满分的那种天才少年)。

在听课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以后到了大学,一定要读好多正书,不再读野书了(言情武侠在当时的概念里算野书的),比如历史书语文书里提到的很多书,我都想读一遍,我记得有次很佩服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说以后我要读一遍,还有一次说要把说文解字都读一遍,还有一次语文书里有篇文章提到图书馆,我自言自语地说:以后去图书馆工作也不错,可以看好多书!当时,跟我坐了整两年兼每天2餐跟我拚伙吃饭的同桌好友就很诧异地白了我一眼:“哎呀,又有新打算了,我看你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忙得过来么?”哈哈,我尴尬地笑了笑。她后来把我当时随口说的一些“理想”当作白日梦选了几个记录在给我的毕业留言册中,说她很佩服我有这么多“浪漫”的想法,呵呵~~后来我读过的书比当时的说的不知多多少倍,不过呢,一直没看本草纲目倒是真的,只是摸了摸书本。虽然我后来象征性地把第三还是第四志愿填成图书馆学,显然没机会被录取,后来也没去图书馆的干活,不过我有一好友倒是在图书馆上班,每天摸那些善本,忍受冰冻的环境和螨虫的侵犯。。。

高三的时候,我是真正地心无杂念。别人谈题目也好,谈恋爱也好,谈理想也好,谈志向也好,谈考试作弊也好,谈晚上与坦克车战斗也好,我都不参与不关心。坦克车是我们生辅老师的绰号,长得形状很彪悍,块头很大,其实年纪现在想想也不大,那时候他也就二十几岁吧,记得声音很宏亮,他专门被委派来镇压高三,是因为每当高三,同学们习惯开夜车苦读,他就要负责把同学们赶到寝室去睡觉。我们就寝时间其实比较早,晚8点30左右夜自习结束,9点熄灯睡觉。我一般没等下课铃声响,就迫不及待地打着哈欠直奔寝室了,那时候前后左右的同学也都被我连天的哈欠给烦死了,一到8点就犯困一直在大学阶段都没改过来。而其他同学们呢,听说,一般要跟坦克车进行多次战斗,先是最后一批同学大约在9点半到10点之间被他赶到寝室,方法是将教学楼里的电匝拉了。然后大概在12点左右,他又会从寝室区赶回到教学楼来,赶走10点后溜回来用蜡烛战斗的同学,方法是彻底锁教室的门。这一回合下来,他就输了,因为把这些同学侍候到寝室后,他基本就累垮了,回去休整他的坦克身体了。而这时候,教室里就有另一批同学在读书了(还是用蜡烛的,提神,因为连我在6点半到8点半之间的自习的时候为了提神,也点蜡烛的),他们进教室的办法是把教室门搞下来一块板,然后从里面钻进去(难怪我当时总觉得教室门怎么总是破破的,修了几次都还是破)。这拨同学读到两三点钟或三四点钟,就回去呼呼了,也正是他们,上课最喜欢睡觉的。这是我有一次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上课那么有精神,而他们都那么犯困的时候,同桌告诉我的。当时听了觉得很诧异很大乐很佩服:这不正是历课本里写的毛主席的打游击战的灵活运用么?!这之前,本来以为有的同学能在早上4点起床到厕所里或路灯下借光读书已经“交关节棍”(巨厉害)了,我们之前有个考了省状元的,传说就是每天早上4点起来背书的。我们年级也有考了个省状元的,不是我们班的白痴,据说该同学也很用功。(后来多年没再出过省状元了,难道我们那时候一贯以来所继承着的大多数同学包括白痴们唯高三才用功而状元郎全面发展3年都用功且担任学生会主席的学风不再?)

家园 【原创】怀念高三(3)

我最早只能在早上5点多一点起来(起床出操好像是6点,不过天下雨不出操,高三那年尤其是第二学期,天基本都下雨),我的路线不是直接奔赴教室,而是绕到学校最西面的淡包房,那里,第一笼包子热气腾腾蒸出来的时候,从那个木头的小窗口里,我探头探脑地恳求那个胖阿姨卖给我两个,那个瘦高个的叔叔每天总是说几乎一样的话:“又是你!每天起那么早就为了吃包子!学校规定不到早餐时间是不准卖给你们包子的!”我总是陪着笑脸说:“阿叔啊,我饿啊,阿姨啊,卖两个给我吧!”于是,每次都是那个胖阿姨好心地说:“她肯定是饿了,否则也不会每天都这么早起来的。”大多数时候我是能如愿以偿地买到两只包子的(其实不是包子,是没有馅的,也很小,一只估计50克),难度大的时候,我就买3只,偶尔一两次那个瘦高个很冷酷地把窗子关上,不卖给我,也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去教室。不过比起其他同学,那我可是运气好多了,大多数同学不到那个规定的时间,是买不到包子的。所以大清晨沿着校园里的小河走往教室的路上吃热乎乎的淡包的时候,感觉特别香喷喷。那时候的早餐时间好像是早自习结束后,7点半的样子,食堂才开卖。所以,到了别人的早餐时间,我就从容不迫地坐在教室里休息或发呆,不用去排队浪费时间吃早饭了。学校的淡包很受欢迎,去晚了一般都买不到。100克的份量竟然能让我一个上午都不饿。。。很怀念那时候那清晨的淡包味道,很怀念那个慈祥的胖阿姨和那个很讲原则的瘦阿叔,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在做淡包否。。。

虽然在南方雨季是很正常不过的,但是像高三那年尤其是第2学期几乎每天都下雨的情况还是少见的,一直下到高考的前一天,天才大晴。而本来很容易受外界天气影响的我,那时候的情绪真是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时候真是发自内心的安静所产生的满心灿烂。不过像我们一个漂亮女同学那样打着雨伞在校园里四处晃悠着念书的浪漫举动,我是万万做不出来的。现在想想也是,一群自由散漫惯了的头脑灵活的学生,每天被囚禁在那栋旧楼里准备严酷的号称能决定个人前途的高考,的确是很压抑的。因为那栋两层的木地板的老楼只给我们高三专用,其他人基本不来,所以,跟囚禁其实意义也相当接近了。我们曾经开辟了楼下没用的仅仅放一些多余破旧课桌椅的教室当作自习室来用,以暂时躲避那些每天见的面孔,老师也不管我们。不下雨的空隙,我会跑到空旷的操场上去溜达溜达。那时候听得最多的音乐是天桥连着的教师宿舍楼里经常传过来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不知道是谁在弹,但几乎每次都弹这个曲子,弹得那是相当地流畅,那人也不烦,有的时候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弹,而老师几乎也不管,我们那学校老师都很怪,估计都见怪不怪了吧。所以,现在我一听这个曲子,就会条件反射地想起连着高三老楼和老师宿舍楼的天桥边上那些翠绿的滴着水的2层楼高的树们,曲子似乎都丁丁冬冬地打在那些树叶上了,对我来说,它们就是爱丽丝。。。。。(这一切都不会有了,我们毕业后,老楼宿舍楼都拆除了,改建成漂亮的艺术大楼了。)

家园 【原创】怀念高三(4)

高三的时候我每天都写计划和总结,很简单,早上到教室的时候,5分钟写好今天的计划,晚上8点开始写总结,每天给自己安排的事情不超过10件,一张64开的纸再对折的白纸,正面计划,反面总结,简单明了。我希望还能找到那320张白纸。我之前没有之后也没有过那么有计划有总结的生活。关键是,我竟然坚持了那么多天。关于高三的纪录,主要在那几百张小白纸上了,另外还有就是写给班主任看的每周总结报告,基本都是自我批评的,所以老师评价我是全班最富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同学。

另外还有一个举动,就是时常更新自我勉励的小纸条,隔一段时间,我会在课桌上贴一张小纸条,覆盖上前一张,每次都是不同的自我勉励的话,有的是某个名言,更多的是我自己编造出来的,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具体一条也想不起来了。之所以记得,是因为后来有次同学聚会的时候,有人提起说以前每次路过我的课桌,总要有意识地去念念我的最新名言,觉得很有意思。竟然有人注意,我本来以为除了前后左右桌的同学,其他人都不会留意我的,高三,我们基本都生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左右桌的范围,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即便其他人,也都是在这范围内,这个范围,也是考试作弊的最佳距离,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的那么多聪明无比的同学们,一半以上都喜欢考试作弊,所谓作弊,就是考试的时候互相“小声交流”答案。

我在高三之前拿自己做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考试作弊对我来说弊大于利,因为不作弊,我能考个70分,而一作弊,大概是50分,我的实验方式是考试的时候偷摸看书。分数上不划算不说,心理上很压抑,心情很不好,而且担惊受怕的。至于那些互相交流答案的,他们的行为结果也符合我的实验结果,那些平时热衷考试作弊的,基本都没考出他们应该的水平来。除非平时一点都不读书,只是希望通过作弊来获取分数的,才会说作弊好。那样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在选择作弊的同时,一般会在不同程度上抛弃自信心。充满信心地进考场和心里七上八下地打着鼓进考场,高下立现。

高三的时候班主任看好他的嫡系部队的一个学生,就是他亲自带了3年的学生之一,说她是有希望成为本届的女状元的,说得次数多了,说得我们也都很相信了,她那样经常考第一的人对我这样经常考倒数几名的人来说,是属于天才白痴级别的遥不可及的高高在上的。但是,后来一次级别很低的区级模拟考试的时候,我知道她不行了,因为她在那次考试中作弊了。作弊的方法很老土,有个学校比我们早考试大概两三天,她在那个学校有同学,打电话问考题了。而我回家的时候见到老同学,无意中得知他们比我们早考两三天。。。。那真是级别很低的一次考试,但是由于我们学校考试次数非常少,少得可怜,而且临近高考了,所以,班主任把那次考试成绩翻来覆去地说,几乎每天都要说几遍,她那次自然遥遥领先考了第一,班主任就反复地赞美和鼓励,还有让我们大家向她学习,我注意到她每次都把头趴得很低,压力应该很大吧,或者是老师给她的期望值太高了,或者是作弊本身都有压力。后来有次我终于实在忍受不了了,私下对我们可爱的班主任老头子说了实际情况,并且我说她本来很有实力的,但是你给她太大压力了,她现在不自信了。。。。老头子夸我真是个好孩子(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对学生非常好的老师,我在他眼里不是个卑鄙的告密者,而一直是个拾金不昧的正直仗义的善于自我批评的无产阶级优秀好孩子,也是唯一一个敢摸他尊贵无比的秃脑袋的学生)。后来他减少了对她的夸奖和赞美和反复地提状元目标,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

后来果然没出什么状元,最关键的是我们集体辜负了班主任的期望,其他课程都达到班主任老师及课任老师本人的预期目标,唯独把班主任的引以为豪的历史课考了个全体不及格。若是历史成绩能达到班主任的预期,估计也该出来一个状元了。可是历史不容假设和估计。。。全班考得最好的是我的后桌、头脑最冷静的一个同学,也是班主任老师的嫡系部队的学生。我们倒还凑合,而可怜的班主任本来打算等我们光荣毕业他就光荣退休的,光荣的内涵是,跟他在80年代那一次那样,在同样的教室率领全校最强悍的教师放一颗全本卫星。这在80年代是很难的,他做到了基本,就是把54个学生除了一个还是两个重新考了一年才考上,其余都是一次到位,全部本科。而在我们这一届,他很看好,特地选了54个,而且还说,要加一个状元,才够完美。。。。。。这个可爱的老头子后来又带了一届,还是没放出光荣的卫星。。现在一算,已经70好几了,好多年没见了,不知道下次去看他的时候,能不能喊得出我的名字,估计很难,一是他的学生是在太多了,二是我们学校的老师除非是多年的班主任,否则基本都喊不出学生的名字。

高三那年,每天都很有动力,很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我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做作业或看书的时候,别人是影响不了我的(除了被蚊子咬的时候)。这一点,我周围的同学们,是充满嫉妒的,呵呵!而且,我一点也不喜欢跟别人讨论问题,我觉得把基本的知识掌握了就行了,没必要去讨论很深奥的问题,那纯粹是浪费时间。作业中很少有不懂的,真要不懂,老师一讲也明白了,有些问题,想不通,过两天发现老师会提到的,老师一提,就想通了。所以,我上课认真听讲,自问自答自得其乐。我们的课一直上到考试前一天才结束,很多同学埋怨不已,而我,却觉得很好。而且,高三的课程上完后,高考结束后,我觉得自己很想继续读书、上课。

家园 高三9月1号开始,7月9号结束

三百一十四天或者三百一十五天好像

家园 【原创】怀念高三(5)

高三,我只留了一点点记忆的空间给我那个班级。当时我所在的活动背景。

高三那年,其实是比较特别的一年,这个班级是乌合之众,当初就是那么认为的,现在依然那么认为。若不是高三只有那么一点时间,若不是我们每个人不管自觉不自觉、不管内心安静还是烦躁,都得集中于学习这个核心,我们那个高三文科班,高三5班,应该会非常有趣的,因为这是学校每3年才诞生一次的唯一一个文科班,汇集各个班级的特色人才,体现不同班主任“培养”下的不同风格(比如我们有一个班的班主任是同性恋)、和不同班级中流传着的各种小故事。只可惜,我们那个在高三开学时候才正式组合的班级,却更像临时开会坐在一起的团伙,自始至终都根本没完成从团体到集体的转化过程,每人每天在谈话中所出现的“我们班”这个常用语,没有一个指高三这个新班级,而是指各自来自的班级,最后的网上同学录里,这个班级从创建人到主要成员,都是那个被拆掉了的班级,其他的,都各回各班级去了,只有我这种受原来班主任迫害才逃到文科班的政治逃犯,才会在文科班注册,可是这并不能改变我依然明确地知道我来自哪里。我在高三文科班一年,像开了一年会。估计这种感觉也是比较特别的,呵呵~

唯一体现这是个文科班的一点是,我们在3月份就开始写毕业留言了,这个风气是从文科班开始的,然后扩散到整个年级,谁让我们来自各个班级呢!开始我们的班主任并不在意,后来有一天他无意中翻看了一个同学桌子上的堆着的本子,竟然都是留言册,老头子立马就跳了起来:几乎每个人写的都超过两张A4纸的数量,字数比写高考作文还长!甚至有个疯子竟然给另一个人写了20页!!!写长篇小说也不过如此了,这真是吓坏老头子了,这文科班平均每个人要写2个班级同学的留言,每个人要写满至少100个同学的200张A4纸,这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这会严重地影响他那伟大的放卫星计划的实施!所以,在4月初的时候,班主任联合其他几个班级的班主任,严禁我们写留言!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现在不要写,考完后想写多长久多长。。。考完后谁还有心思写那个?!不过我们的疯狂举动毕竟还是被禁止了,的确很占时间的,经常是晚自习专门安排写留言了。因为看到别人用心地给自己写的留言,毕竟还是很感动的,很多自己都忘记了的小细节都被记录了,作为回报,写给对方的自然也得言之有物。我们的毕业留言,最后都写到4月上旬,记得我那本有几处还被前桌和左边那排桌子的同学特地做了记号占了地儿,说有很多想法以后要专门慢慢地详细地写,可这一直到现在,也没写。

高三文科班是高中3年同班女同学最多的时期,我们竟然有两个寝室的女同学,24个!我还记得我那个寝室号是1111,快毕业前有一天我们1111寝室还特地去学校的小花园拍了一个中午时间的照片,那天依然下雨,我们都打着各种颜色的雨伞,在我原来班最有排演节目才能的同学的指挥下摆各种高难度的造型,嘻嘻哈哈玩啊闹啊的挺开心。。。可结果,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一张也没洗出来!那时候要多沮丧就多沮丧。后来竟一直也没有集中起来去拍过。高三文科班唯一一张照片就是毕业集体照了,看着都挺傻的。

高三那年,我所有的记忆重心都是我自己的世界,自己在读书,专心地学习,专心地积累,让自己每天在一点一点地进步中,内心是那么地喜悦,以至于一想到高三,我就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浓厚的喜悦,喜悦于现状,还有对未来的无比信心和乐观。这是以后的很多年内再也没有过的感觉,那种觉得未来全是自己的,全是明亮而丰厚地在迎接自己跑向那里,那种对未来的无比信任感。可能那是青春期时候最富有能量的阶段吧。谁能想到4年以后的自己对未来却是一片迷茫,4年以后大学毕业前夕,我想到的是行星成十字架了地球快灭亡了,所有的人都不必作任何努力了,大家都等着跟地球同归于尽吧,再加上那时候被存在和虚无的思想控制,再加上其他很多因素,形成了我用抛硬币、抓阄这种小把戏做出自己的很多重要不重要的选择的玩世不恭的方式和态度,综合起来,高三结束后的第四年,从大学的薄弱的束缚中挣脱之后,我全面而彻底地走向了迷失,或许到现在还一直在迷失中,因为后来我再也没能找到像高三时期那样,对未来充满那么那么地确信无疑的感觉了。

家园 原来是你
家园 是俺什么?俺上高三那会儿还是7月9号

好像俺们下面一两级就变成6月8号了...

家园 嘿嘿邪恶一下,后来有个好事者希望有艳遇,寻声而去。。。

结果发现是一间储藏室,门上铁锁锈迹斑斑。。。后来后来。。。学校就决定拆除那座楼了。。。

呵呵,写的不错,就是这样清淡如水平铺直叙,反而格外的有味道:)

家园 懒虫说的真对

高三那年,我所有的记忆重心都是我自己的世界,自己在读书,专心地学习,专心地积累,让自己每天在一点一点地进步中,内心是那么地喜悦,以至于一想到高三,我就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浓厚的喜悦,喜悦于现状,还有对未来的无比信心和乐观。这是以后的很多年内再也没有过的感觉,那种觉得未来全是自己的,全是明亮而丰厚地在迎接自己跑向那里,那种对未来的无比信任感。可能那是青春期时候最富有能量的阶段吧。谁能想到4年以后的自己对未来却是一片迷茫,

家园 还好还好...

要是只看1,还以为是我那个老乡的自传,就是那个当过号手、信徒遍九州、成为一代宗师的......

家园 回忆1994

我们的高中时代在南方一个很传统很重点的中学.高中的生活,尤其高二下到高三是残忍又是充实的。我老是记得当年4-5月份的时候,傍晚在教室外走廊上看沿长江铺过来的火烧云/晚霞,一看就是半个小时,浮想联翩,大体上就是我能不能熬过高考,以及未来的事情,直到天彻底暗下来。那种心情,每当看到类似的风景都会深刻如同亲历。

家园 握手

那是个简单的时候,简单的人,简单的事,简单的心情。有些许怀念,难道我老了?

家园 花,你真的很棒!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