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1 -- 橡树村

共:💬72 🌺19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应该算是对私生子的蔑称吧

也不是针对混血儿,欧洲人自己一般也是这么称呼的。

家园 人烟稀少的地方,就是强盗的乐园
家园 三五年?人又要迁了
家园 【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3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2

英国人在Griqua建立了传教点,实际上就建立了位于开普敦的英国殖民政府与这些不受约束的人们的联系。不过英国政府总是有一些异想天开的建议,1814年前后,忽然有了要征兆这些人组建军队的建议,结果就是一部分人反叛建立了Hartenaars政权。这个政权后来被英国人断了补给,只好解散,但是有一些无畏的斗士们还是离开了这里,开始在德兰士瓦高原游荡,这批人被人称作Hartenaars。到了1822年,英国政府又扶植Andries Waterboer成为所有的Griqua人的首领,结果自然又有人不服气,于是又有人分裂了出来,这批人叫做Bergenaars。Hartenaars与Bergenaars统称是Kora,是奥兰治河以北,德兰士瓦高原上的祸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Griqualand

但是高原上也时不时地有土著人加入抢劫的行列,特别是在1822年到1823年之间,以抢劫为生的部落非常多。

从1820年开始,非洲南部大部分地区连续三年大旱。在Grahamstown附近,从1820年12月,到1823年10月将近三年时间内,竟然一滴雨都没有。土著人开始指责传教士们惹怒了天神,但是即使在传教士们还没有到达地区,干旱同样严重,除了很个别的地方,整个南非内陆,一直到赞比西河流域,都至少经历了一年的无雨期。东南海岸的多雨地区,降水也比往年少了很多,根本不够灌溉使用,农牧业都受到很大影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非各地的降雨季节

南部非洲这样的大旱,并不新鲜,至少在近千年以来,应该是经常出现的。19世纪的气象资料短缺,很难进行整体比较。在1926年至1939年间,南非又一次经历了超级大旱,给人们提供了不少数据。在这14年期间,南非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干旱持续时间超过30个月,有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干旱持续时间超过60个月。而伴随着干旱的,是整个地区降雨显著下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非的气候带分布

大旱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原始的农牧业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灾难。灾难所在地方,土地无法浇灌,良田颗粒无收,本来就不富裕的粮食就更加紧缺。草原上牧草枯黄,溪水干涸,牧民们再也找不到可以放牧的地方。这样,仅有的可以进行耕种,可以进行放牧的土地,就成了稀缺资源,所有人都要争夺的地方。而不幸在抢夺资源的斗争中失败的人们,就只能依靠抢劫其它部落维持自己的生计了。

按照居住在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河以北的索托人,茨瓦纳人的口头传说,当时在这里进行抢劫的,除了本来就依靠抢劫为生的Griqua和Kora人,还有三种,分别是Matabale,Shaka,还有Mantasees。这些人都是谁呢?

Matabale在索托/茨瓦纳语言中,是外族人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不是索托人,甚至只要不是本地的索托人的部落,都可以用这个名称表示。这个词在后来被一个部落专用,到现在成了一个民族的名字,但是在1820年代初期的时候,Matabale这个名字,可以代表任何人。查看这个时期的资料,一看到这个名字,就会觉得头疼,因为这个词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Shaka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在龙山东面祖鲁地刚刚兴起的祖鲁王夏卡的意思。从1810年代中期开始,夏卡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小部落的酋长成为在祖鲁地叱刹风云的豪杰,成为很多很多高原部落闻知丧胆的名字。不过从了解到的祖鲁地的资料看,夏卡自己并没有组织过龙山西面高原地区的抢劫。所以使用Shaka代表的部落,有可能指的是被夏卡驱赶到龙山西面的人群,或者是祖鲁地的其它部落,不过更有可能指的是抢掠部落所使用的武器。Shaka在索托语里面,和斧子这个词的发音非常近似,而在1820年代初期活跃在高原地区的抢掠部落,有不少都是使用斧子作为作战工具的。而一旦这个词成为了入侵者的代称,那么不使用斧子的部落,也有可能被称为Shaka。这个词提供的信息,也非常不清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夏卡是第一代祖鲁王,祖鲁地的统一者。夏卡的故事请见祖鲁 一 夏卡

Mantasees人这个名字,所提供的信息就清晰多了。这个部落的正规拼写,是MaNthatisi,是居住在龙山西面不远高原附近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的正式名称是Tlokwa,由于当时Tlokwa的首领是MaNthatisi,这个名字也就成了这个部落的代称。

MaNthatisi是当时Tlokwa部落女首领的名字。索托人/茨瓦纳人有一个习惯,女性在有了第一个孩子之后,会使用孩子的名字的前面加上一个Ma-的前缀来称呼这个孩子的母亲。MaNthatisi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这个女人的第一个孩子叫做Nthatisi。MaNthatisi的丈夫,原来Tlokwa部落的酋长死于1815年,继任的是MaNthatisi的另一个儿子Sekonyela,这时候应该只有十几岁,没有成年,所以就由MaNthatisi处理部落的事务。她治下的Tlokwa人大约有四万人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lokwa部族早已经消失,现在是SeSotho的一部分

接手部落不久,1817年,MaNthatisi就率领部众越过龙山,跑到低地地区凑热闹。龙山的东面,是富饶的祖鲁地。

在龙山山脚下,是Hlubi人的地盘。Hlubi人的行为与龙山西面的索托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19世纪初期的祖鲁地已经战火纷飞,祖鲁地的各个部族都已经组建了常备的部队,战时作战,平时也在一起耕作训练,应付突发的战事。但是Hlubi人没有这样的制度。实际上,在大酋长Bhungane统治时期,Hlubi人的实力非常强盛,人数众多,自称根本不需要组织这样的常备军队,就可以应付任何外敌入侵。传说,祖鲁地的传奇人物Dingiswayo就曾经居住在Hlubi的部落,学习Hlubi人的作战技巧,组织方法,并利用这些知识在祖鲁地称霸一方。如果说夏卡是在为Dingiswayo效力期间或者的指挥经验和作战统治技巧的话,那么归根结底,祖鲁人的知识来源竟然是Hlubi人。不过祖鲁人可不承认这些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lubi部落女性

但是再强势的部落也避免不了内部纷争。Bhungane去世以后,部落立刻就为了继承问题发生分裂,一方支持Mthimkuli,另一方支持Mpangazitha。分裂立刻就削弱了Hlubi人的实力,看到了机会的MaNthatisi就在1817年率领几乎全部部众越过了龙山,在Hlubi人的领地抢掠。也在这个时候,旁边的祖鲁地,Zwide正在与Diginswayo争夺祖鲁地的控制权,其他部族要么需要选择支持一方,要么就要离开。大约1817年Matiwane的部落受到Zwide的攻击,损失惨重,就逃到了Mthimkuli统治的Hlubi人的领地。与Hlubi人的作战中,Matiwane在正面战场上没有取得太多的优势,但是在1818年,却成功地用美人计把Mthimkuli诱捕并杀害。Matiwane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很久,他的部落很快就向西南沿着龙山山脉,并暂时定居下来。

但是Mthimkuli的死却彻底扰乱了Hlubi人。Mpangazitha立刻趁机控制了Mthimkuli手下的部落,而Mthimkili的儿子们和部下四散逃开,有三个儿子投奔了刚刚兴起的夏卡,还有几个率领自己的部众向北,投奔斯瓦济人,或者自己拚打出生存空间,在整个瓦尔河上游制造了不小的动荡,把不少小部落赶出了家园,依靠抢劫为生。这些小部落不少是从MaNthatisi原来控制的地盘跑出来的,这些人,就被一些部落称作Mantasees。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4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序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一 大鱼河 1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1

关键词(Tags): #南非历史#德兰士瓦#干旱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抢沙发。先花后看。
家园 这些部落的名字还真是让人挠头,因为用英语表述的原因?
家园 还是因为不习惯

南非很多黑人都姓这些,有一些了解,看着就容易多了。

实际上,看资料的时候更热闹,不同资料给的拼写方法都不一样,需要仔细对比才能搞清楚哪些讲的是同一个人的故事。再加上重名的比较多,反正很头疼。

这一章写完1830年代的土著人情况,下一章就读着舒服了,开始专门写布尔人的故事了。

家园 村长辛苦,不仅开矿,还冶炼...
家园 【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4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3

1821年,干旱的第一个年头,MaNthatisi的部落的日子还算不错。这个时候,她的部落已经在龙山山脉西面定居下来。这里有从高山融化来的雪水,虽然溪流不多,但是还能维持生存,是干旱地区的一个小绿洲。但是到了1822年,日子就不好过了,持续的干旱使得溪流的水源越发稀少,MaNthatisi需要考虑换地方了。也就在这个时候,Mpangazitha率领的Hlubi人打了过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龙山山脉

干旱开始的时候,Mpangazitha的部落大约在龙山东侧,图盖拉河的源头附近,这里受到干旱的影响更加严重,已经无法维持部落的生存。向山下富饶的纳塔地祖鲁地发展?那里刚刚兴起的夏卡如日中天,他不来进攻就算不错了,没有人愿意去主动找他的麻烦。沿着龙山再向西南?那里的情况似乎也不好,而且,老对手Matiwane现在盘踞在那里,冒这么大的风险,去进攻没有油水的地方,似乎不大值得。所以,Mpangazitha就看上了龙山另一边MaNthatisi的地盘,这里似乎受干旱的影响还不大。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这个时候Mpangazitha的部落应该在更加靠北的地方。那里受干旱的影响更加严重,Mpangazitha就更加有动力换地方。而东面Zwide虽然被夏卡击败,但是余威尚存,西面高原上连条河流都没有,确是Griqua人和Kora人猖獗的地方。这样的话,Mpangazitha也只能去和MaNthatisi抢地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龙山的溪流大部分源于融化的雪水

无论如何,1822年年中的时候,Mpangazitha率领全部的Hlubi人来进攻MaNthatisi。后者没有准备,损失惨重,大部分牲畜被抢,也被赶出了龙山脚下的领地。失去了地盘的MaNthatisi就开始在整个高原地区抢掠,弥补自己在战场损失的人口和牲畜,整个奥兰治河以北和德兰士瓦的高原地区,几乎没有部落没有受到Tlokwa人骚扰,一时间,Mantatees这个名字成了恐惧的同义词。特别是瓦尔河上游和德兰士瓦地区的部族,有不少只好举族迁移,本章一开始提到的进攻Griqua的三个部落,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向西抢掠,寻找自己生存的地方的。

但是MaNthatisi的几万部众很难依靠抢掠过日子,她还是需要寻找水草丰富的地方定居。经过几个月的抢掠,MaNthatisi又得到了足够的牲畜,同时也吸纳了不少小部落,实力反而强大了。现在,她看上了奥兰治河的另一条支流,开勒顿河Caledon的河谷。Caledon河水源于高山上融化的雪水,河流湍急,即使在最干旱的年头,也是川流不息。到1823年底,MaNthatisi在河谷的一侧定居了下来。有趣的是,Mpangazitha的部族也发现了这个好地方,已经迁移了过来,在河的另一侧居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aledon河的水库现在是约翰内斯堡的主要淡水水源

这片富饶的谷地周围,原来是Mohlomi统治的地方。Mohlomi是18世纪末期的大酋长,他通过政治联姻,把周围的小索托部族团结起来,形成了联盟,也曾经兴盛一时,但是Mohlomi死后,Mohloni的继承人打算继续控制这个联盟,很多部族并不服气,联盟也随之解体。不过这里也正在兴起另外一位领袖。

奥兰治河源头以东,有一个地方叫做Butha Buthe,这里是酋长Moshweshwe修建的据点。由于前几年的动荡,本来北面的部族有不少向南迁移,原本居住在这里的索托部落受到很大影响,不少都失去了自己的地盘。Moshweshwe的小部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过Moshweshwe提前建好了自己的防御工事,抵御住了外族的入侵。不断向南迁移的Matiwane曾经打过这里的主意,但是发现Moshweshwe的抵抗比较顽强,也就放弃了,毕竟这里没多大油水。Matiwane随后向西,也找到了开勒顿河谷,在Mpangazitha的地盘里面,找到了自己的空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utha Buthe

开勒顿河谷同时容纳了三股互相敌对的势力,小冲突自然不断,但是也没有太大的冲突。大旱之年,三方分立,谁也经不起大规模的战事,自然就把扩张的目标放在了河谷之外。Moshweshwe就不断受到这三个部族的攻击。Butha Buthe的水源也不稳定,并不利于坚守,于是,Moshweshwe也开始西迁,也来到了开勒顿河谷,在一个小高原Thaba Bosiu,赶走了原来在这里的小部落。这里有天然泉水,水源有充分的保证,地势也有利,非常利于防守。这里原来算是Matiwane的势力范围,Matiwane自然不会放过来骚扰的机会,但是仍然没讨到便宜。Moshweshwe几次小胜,已经在这一带的索托部落中积累的不少声望,于是,来投奔的小部落越来越多,俨然也发展成了大的部落联盟,能与另外三方抗衡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haba Bosiu

1825年,干旱结束,四方的争斗也就激烈了许多,Mpangazitha在不知道与谁的冲突中被杀。本来Hlubi部落损失不大,但是群龙无首,部族崩解,很多难民加入了周围的部落,也有几个首领向南越过了龙山,到了科萨人的地方甚至开普殖民地。不过很快有人填补Mpangazitha的空当,Moshweshwe的部落联盟发生了分裂,他的表弟Makhetha另立旗帜,也拉起了一干人马,河谷内,仍然是四方势力。

Moshweshwe的部族最终被称作BaSotho,他开始学习大酋长Mohlomi的做法,利用政治联姻迅速树立了自己的索托人中的统治地位,最终建立了内陆小国莱索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莱索托

龙山东面的祖鲁地,Zwide自己的部众倒是很平静的度过了这个大灾荒。祖鲁地毕竟是降雨充沛的地方,即使在大旱之年降雨减少,也仍然可以维持部族的生存。Zwide的女婿,Dlamini族的酋长Sobhuza早在1817年左右,就被Zwide赶到了Pongola河以北,他的领地竟然没有经历干旱。Sobhuza的继任者是Mswati,他的部族后来被称作是Swazi,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内陆小国斯威士兰,世界上最后一个王权至上的国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斯威士兰

Zwide属下的几个部族,在在1819年被夏卡击败的时候,脱离了Zwide的控制,自己向北发展。到了1821年7月,就有一支队伍出现在了Delagoa湾附近,把原来在这里居住的部落赶到了海上,包围了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虽然在这里经营了三百多年,但是仍然没有建立定居点,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在这里居住,没有任何防御能力。葡萄牙人送了不少礼物去求和,才算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一部队伍的首领,叫做Soshangane。

Soshangane很快控制了这一带原来的居民琮加人万达人,把他们吸纳到自己的部落里面,在林波波河平原的低地地区,现在的莫桑比克南部建立了Gaza王国(不是巴勒斯坦的那个加沙),完全控制了南部非洲的奴隶交易。掠夺其他部族,抢夺人口,把俘虏卖做奴隶,一直是酋长们喜欢做的事情,也是大部族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他们依靠这些奴隶,换取玻璃等奢侈品。针对奴隶贸易路线的争夺,一直就是南部非洲部落之间互相抢掠的主要原因。本来大部分奴隶是通过开普殖民地运走的,但是自从英国人禁止奴隶交易之后,Delagoa湾就成了中南部非洲奴隶交易的唯一出口,葡萄牙人在这里向土著部落收购奴隶,运往南美。控制了Delagoa一带,也就完全控制了奴隶交易,Soshangane的势力最终发展得非常强大。这群人,现在就称呼自己为Soshangane,或者叫Shangaan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hanggans人

Soshangane控制了Delagoa湾不久,另一路Zwide的旧部Zwangendaba也来到了这里。发现这里没有他立足的地方,他的部众继续向北迁移,占领了林波波河口。林波波河与沙比河之间的流域并没有干旱,但是却满是沼泽,也不适宜居住。不久,Zwangendaba沿着沙比河向内陆移动,进入了现在津巴布韦的地方。也在这个时候,第三路Zwide的旧部Nxaba也来到了莫桑比克,几乎就沿着Zangendaba迁移的路线,一路追随而去。两路人马在津巴布韦大肆抢劫,随后跨过了赞比西河。Zwangendaba的部族最终从西面绕过了马拉维湖,在现在坦桑尼亚定居,Zwangendaba死后,部落分裂,在现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马拉维地方建立了不少恩古尼人政权。Zxaba的部族大肆劫掠了津巴布韦西部的Rozwi王国,侵入赞比西河上游。这几支队伍彻底改变了东非的历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东非和南部非洲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5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序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一 大鱼河 1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1

关键词(Tags): #南非历史#德兰士瓦#干旱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能走啊,整个西非都遍了
家园 看图片,真是干旱地区
家园 【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5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4

1820年代中期,干旱之后,南部非洲高原上的各个部族经过短暂的势力扩张,基本上平静了下来。大部分部落都趁着雨水的恢复,开始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不过,德兰士瓦高原却又有了新的麻烦:Matabele来了!

Matabele本来是索托/茨瓦纳语描述外族人的词汇。被称作Matabele的,基本上讲的语言就不是索托/茨瓦纳语了。在1820年代初期,这些Matabele人基本上就是从祖鲁地来的人,可能是Zwide的部落,可能是Sobhuza的部落,也可能是夏卡的祖鲁人。不过,从182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词就有了固定的含义,代表的,是Mzilikazi的部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zilikazi

Mzilikazi起家的地方,是在祖鲁地。他的父亲是一个小部落的酋长,叫做Mathshobane。这个部落的位置距离当时也是小部落的祖鲁人不远,在19世纪初期,Zwide兴起的时候,就属于Zwide的势力范围,但是已经处在Zwide势力范围的边缘了,关系不是很紧密。在夏卡击败了Zwide,祖鲁部落兴起成为祖鲁地南部的领头人之后,Mathshobane率领的Khumalo家族就夹在了这两个强权的势力范围中间。不过在Mathshobane在世的时候,这个部落仍然是Zwide的势力范围。Mathshobane死后,Zwide任命Mzilikazi为酋长,但是年轻的Mzilikazi却很快就投奔了夏卡,很快就成为夏卡手上的干将,自己统帅一队人马,士兵几乎都来源于他本族,为夏卡征讨周围的部族,战功赫赫。Mzilikazi如何与夏卡闹翻的,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多的,是分赃不均。传说在一次战役结束后,夏卡没有把承诺的牲畜分给Mzilikazi,双方开始有了矛盾。冲突随后闹大,据说夏卡杀了Mzilikazi部落的妇女,还抢了牲畜,还要追杀Mzilikazi,所以Mzilikazi只好带领一小队人马离开了夏卡。不过另外也有说法,说Mzilikazi本来就不打算长时间跟随夏卡,趁着奉夏卡之命率队出征的机会,主动地脱离了夏卡的控制。Mzilikazi脱离夏卡的时间也有很多种说法,大多数人认为是在1822年底,1823年初,但是也有说法,认为要到1824年,Mzilikazi才离开夏卡。另外的说法,索性就认为Mzilikazi和夏卡就没有关系,他是直接从Zwide的部落中分离出来的,取这种说法的人比较少,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虽然后来Mzilikazi接待过不少英国人,传教士,但是他自己没有说明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zilikazi

无论是1822年还是1824年,Mzilikazi率领两三百个战士翻越了龙山,离开了富饶的祖鲁地,跑到了高原上。如果这个时候是1822年底的话,那么现在高原上正乱作一团,四处都是Mantasees人或者其他部族抢掠的痕迹。Mzilikazi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牲畜,为了生存,应该也只能加入抢掠的行列。据说,Mzikilazi总是悄悄地接近一个部落,观察好之后,在某一个凌晨,会突然进行袭击。熟睡中的索托人自然没有多少反抗余地。赢得胜利后,Mzilikazi会把所有年轻的男女吸纳到自己的部落之内,老人们么,有人说Mzilikazi会把他们全部杀死,也有人说Mzilikazi会把他们放逐在某个地方,任期自生自灭。反正这个时候的Mzilikazi肯定没有能力供养没有直接用处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Mzilikazi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不过这几百人显然不能与任何一个大的部族进行抗争,Mzilikazi就把眼光放到了北面的德兰士瓦,那里已经没有了大的部族。究竟去了哪里,不可考证,不过在1825年,干旱结束的时候,Mzilikazi已经在Apies河流域定居,距离现在的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不远。这里原来是Fokeng人的地盘,但是Fokeng人早就因为受到Mantasees的侵害,现在已经快要跑到赞比西河流域去了。1825年盘踞在Apies流域的Mzilikazi已经是谁也不能小看的势力了,Mpangazitha的部落分裂以后,就有不少人投奔这个草原上的新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pies河从现在的比勒陀利亚城里穿过。不过这张照片里面,Apies河两岸是比勒陀利亚的国家动物园

经过了干旱时期的大动荡,以及Griqua人和Kora人带来的骚乱,1820年代中期的德兰士瓦高原上几乎没有什么强势的土著部落了。原来强盛的罗龙王国早就崩解,余下的部落忙于争夺继承权。盘踞在现在比勒陀利亚地区的Fokeng部落早就跑出上千公里之外去了。核心位于德兰士瓦东面低地地区的贝迪王国本来名义上控制了德兰士瓦高原东部的部落,但是贝迪王国在1823年刚刚被不知道哪里来的Matabele人击败,主要酋长全部战死。击败贝迪王国的部落,有的人认为就是Mzilikazi,但是那个时候的Mzilikazi如果已经离开了祖鲁地,也应该只是几百个人的小部队,大约没有力量击败几万人口的贝迪王国。有人猜测是Zwide,或者Sobhuza,但是都找不到相关证据。最有可能的,大约是Zwide的旧部中的某一个,在北上过程中,顺便解决了贝迪王国的问题。不过Matabele人离开之后,贝迪王国又重新控制了这个地区,但是实力大大削弱,对于德兰士瓦高原,也只有名义上的控制而已。

所以Mzilikazi的人马一出现,就立刻成为了这一带的统治者。Mzilikazi的部落的核心大约有两万人口,都居住在一起,村落很密集,人口密度很大,这样的结构可以随时可以应付外来的进攻,利于防御,也可以很方便的召唤士兵,组织起一支能打仗的队伍。村落的外围,大约半径80-100公里的范围,是畜养牲畜的地方。Mzilikazi在这些地方建立了不少基地,里面存放武器,时不时地会派士兵驻守,保护牧区。平时,也会有人员守卫,监视入侵者。再向外,就是其他臣服于Mzilikazi的部落了。这些部落一旦投靠Mzilikazi,就要献出自己大部分的牲畜,来获得安宁,也会得到保护。对于不愿意归顺的部落,Mzilikazi并不急于下手。他会拖延一些时候,等到对方的戒备消除以后,在某一个凌晨突然率领士兵出现在部落的外面,迅速取得部落的控制权,抢夺所有的牲畜。就这样,Mzilikazi迅速控制了几乎整个德兰士瓦高地。不过在德兰士瓦西面,那里的罗龙王国的部落本来一直向Griqua人和Kora人进贡,以免除骚扰。现在,迫于两边的压力,就只好向两边同时进贡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仿照Ndebele人建筑修建的村落。这个建筑位于比勒陀利亚植物园内

Mzilikazi的部落,长期被高原上的索托人称为Matabele,所以也就被当时的欧洲人记载为Matabele。后来,为了和真正含义的Matabele区分,欧洲学者们又创造了一个新词,Ndebele,来称呼这个部族。这个词也被这个部族接受。但是在Mzilikazi的时代,他称呼自己的部落为祖鲁。Mzilikazi非常重视传统,虽然他的部族只有两三百个人来自祖鲁地,但是Mzilikazi要求所有归顺的人口都需要学习祖鲁语,按照祖鲁人的传统方式生活,衣着打扮,房屋样式都是如此,歌曲舞蹈也都是祖鲁的,强化民族意识。高原上的民族虽然有各自不同的血统,但是部落的归属感不强,很容易就被转化成了祖鲁人。统一的民族认同感加强了这支队伍的作战能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Ndebele娃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Ndebele女人

在德兰士瓦稳住阵脚之后,Mzilikazi的作战范围也越来越远,几百公里的远征几乎每年都有,向南骚扰到奥兰治河流域,向北走得更远,在1829年,Mzilikazi的士兵甚至已经出现在了赞比西河以北的赞比西平原,这里距离Mzilikazi的大本营,有几千公里。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6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序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一 大鱼河 1

橡树村:【原创】德兰士瓦 二 干旱 1

关键词(Tags): #南非历史#德兰士瓦#干旱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Zwide简直太强了

每一只小部队都弄出这么大动静,夏卡要是向这些方向发展,还不统一东南非了。

Mzilikazi靠几百个人控制大部落是怎么做到的,老人也不要,人家父母死在他的手里,怎么还能效忠呢?

家园 村长,有个建议

出书得了

家园 土著人很有意思

打输了就认,很贵族气质的。亲人被杀的仇恨,似乎只有酋长们很在乎。

本来为了夺权杀杀亲兄弟也没啥,对自己父母下手的也不罕见。

太原始了?还是贵族气质就是从原始人那里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