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文化小感集1 -- 罗勒

共:💬15 🌺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文化小感集1

阅历浅时,总不能成美文,但或偶得佳句。今天把平日写的只言片语汇总一下,虽无头绪但也有趣。

9月10日:庖丁解牛

有几句话,在庖丁解牛的文章里,写的甚好,有大滋味。 1“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讲的是有独立的造诣和修养,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里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都可以保持最初开始时的心理状况。批大郤,导大窾,处理大关键,把握大要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头脑,保持着自己的初心,不硬砍,不硬剁。 2 “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只有小心更小心,谨慎更谨慎。人的一生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这才是成就,这样的成就才是养生之主。

10月9日:悟

问曰:是谁多事种芭蕉?朝也潇潇,晚也潇潇。 答曰:是君心绪太无聊, 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10月10日:自省

“佛门一粒米,大若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讲的是出家人受人布施,又吃又喝的,而若不好好修行,将来要变成牛呀马呀的还几辈子也还不完。而作为在家人的我们,岂不是也吃父母喝父母的,吃地球喝地球的,白吃白玩一遛够,若不行正道走正业,岂不是也是极大的罪过?!

10月11日:归去来兮辞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想来还是老夫子高明,人生在世不二过啊!!同时,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并非大勇。总不能一瞬间就绷不住了。内心明白自己是谁,乃是大气度。

10月13日:悟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世界上最美的境界在于:花未全开月未全圆。

11月4日:心和陆放翁

今日读史,见到陆放翁的诗,甚为感触:“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种一瞬间的由心底而生的苍凉感、人之于世的渺小与无奈,一下子喷薄而发。也许实在不是一个年轻女孩子的心境,那么就别把我当作那种公主吧,侠者,当逍遥游。

11月10日:读水磨腔四梦冬日感

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柳添黄,荷减翠,秋莲脱瓣。坐近幽兰,喷清香玉簪花绽。正是悠闲的心境,秋日华美,细腻精致,天空蓝蓝的澄碧淡然。可惜那明皇苍苍逃窜。人生一大梦,既有牡丹亭的至情至性,又有卢生黄粱枕上的豁然意境,不过都是梦呢。这一年,因学校的机缘,看了许多折昆曲。生活和艺术本是意境相通,人生要慢慢的行,看清自己的内心,不浮躁不忙乱,朗朗为之,又何必款款? 用最朴实的语言来说,最近生活很是恬然,淡淡的幸福,悠远的开阔,象北京的天高云淡,美好而干净。所谓干净,就是努力做到: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不留影,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

12月5日:抄南师自题照影

前因后果问如何, 眼阔心空且放歌。 浮海十年家国事, 闲情留取付梨涡。 不二门中有发僧, 聪明绝顶是无能。 此身不上如来座, 收拾河山亦要人。

12月17日:杜老板的野史

上海的黑帮老大杜月笙曾说一段名言:世界上有三等人,第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第二等人既有本事又有脾气;而最末等人没有本事脾气却大的很。总是发人深思。杜老板本人很是可爱,既卖鸦片又抗险赈灾,既打击革命又扶持共党,既做恶多端又鼎力抗日。如果说张啸林靠的是实力,杜老板玩的是脑子。永远的一身长衫,斯斯文文的样子。其人也深沉,颇有几分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味道。不过,终究,道家之忌讳恰恰在阴谋。枭雄一世的杜老板反反复复弥留5次,也终是解不脱的,唉,不禁让人叹,这又是何苦来!

12月20日:王守仁的气度

明时王守仁,归故里时,南安登遐,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当年明月兄行文此处,必一莞尔。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

元宝推荐:范适安,
家园 对归去来兮辞这一段

颇有点让人想起论语中的一段:

赐也贤乎哉,不迁怒不二过。

做到这两条能让孔子都称贤。想来令人心摇,做来实在是很难啊

家园 爱读古书的mm 啊,难得。花之
家园 希望看到更多,花之!
家园 有点儿《管锥编》的意思了

所谓三种人,我听到的是四种人的版本,就是第三是“没本事没脾气”,泱泱大众是也;第四种才是“没本事有脾气”

家园
家园 花顶好帖
家园 【原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文化小感集2

受前辈们的鼓励,继续抛砖~~

12月28日: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前日读书,才知道“相濡以沫”的本意并非讲夫妻恩爱,肝胆相照。而说的是泉水干了,鱼群不得已,凑在一起,各自口涂白沫的维持残命。靠人家的滋养,永是靠不住的。所以下面讲,与其这般,不如“相忘于江湖”。在江湖里面无拘无束,不受任何干扰。正是如此,也才说:屈服者,其嗌言若哇。世界上哪个人活的不窝囊,不委屈?每个人多少都经历过心里有烦恼,无法讲,也痛苦的时候。我们任何人都是要求人的,讲话当然就不痛快了,不说低声下气,也多不好意思又磨磨叽叽的,说的好听些叫客气,或是不自觉的讨好讨巧了。这恰恰是相濡以沫的屈服者的生活写照。常言道: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是区分这伸、屈之间,必不得已的妥协,已是委屈了,无奈了的。人的“可爱”在于太过执着,只知求沫而远江湖,恰似饮鸩止渴,却洋洋自得,或不已为意或难以自拔。不禁感慨路途之难: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原诗是大师说的)————是为今日记。

12月29日:猴来了(因遇不平事,故而胡感慨)

日间大梦,想起一本让人不舒服的政法笔记:《谁的心不曾柔软》。其所描世间万象多低劣下流,肮脏龌龊,充斥着不上台面的小伎俩小手腕。瞧不起。不过,空气中若没有细菌,人还增强不了免疫力呢。看戏曲,要有耐心,还要记得捧场。不能因为看着形形色色的表演而自己大动干戈,激动入戏,要冷静,要置身事外。说到底,不当角儿,只是饶有雅致的坐在台下,气定神闲的。好像贺岁片呢。

1月1日:画风与画派

看到网上介绍中国的大写意:括号以下为引用:(写意画分小写意和大写意画,大写意突出一个大字,如能在小幅画中写出大气象的山水或花鸟,才显出大写意的特点。大写意画属“减笔画”。早在两宋时期的梁楷秉性疏野,放荡不拘,以粗阔的笔势、浓淡的水墨,简练豪放, 开创了大写意画新风。激情奔放,虽狂怪有理,却放而能收,控制自如,把写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以,大写意画在强调表现画家真情实感的同时,须同时强调游心于万物,不受时空、体面、光色、透视等物理现象的束缚,是一种生命的自觉。艺术作品的高低、雅俗、变化、形式等都是画家的精神、心态的反映。画家一落笔,自我即在其中。有什么样的自我就有什么样的画品,同时,画家必须修炼娴熟、精湛的技法功力。没有一定技巧高度,作品也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这是很平常的道理。)

其实,做人与画画相通,应该大写意,不被小处、烦杂和贪心局限住,行之有道,不做不该做的事,就是大手笔了。

1月3日:我们是谁的影子?——告别伏吟

日前,想起一句老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是讲改变生活状态的方法。命是八字定了的;运每十年一转,配合流年;风水是可以人为调的,但如果不懂反而会弄巧成拙;阴德(与死人无关)讲的是多做善事而不为人知晓也不为求后来的福报,只是放人一马退上一步让他一招而当下心安;读书就不说了。前三个偶都是一窍不通的,倒是后面两个可以人人为之,虽有难度,但贵在坚持。

话说古书(见庄子)中有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人笑谈:看到路人在阳光下匆匆行走,他的的影子一刻不停的紧紧跟随,亦步亦趋。一人笑道,“你看那影子多委屈多无奈,主人要快他就不能慢啊!”另一人说:“殊不知,走路的那位也不是自己的主人呢,他也是个影子。”这路人每日匆匆,奔波劳苦,是谁控制了他呢?是他的心念和欲求。比方说我,这一刻想喝纯豆浆,就巴巴的提前一天泡豆子、磨豆子、煮豆浆,当然喝完了还要刷碗!那一时又想要漂亮,就得认认真真的给烦恼丝洗净、上护发素、还要热吹风,还不算求人帮忙扎成两条小辫子!若没那么多的罗了八唆,又何必这么辛苦呢!想想还是简单些好,不麻烦。

再讲有一种日子,学名叫伏吟,大意是运势反反覆覆,难有突破,慢慢悠悠的,有点像温水煮青蛙的样子。这样的时候,人呢,好办法就是忍着,认了。心平气和的熬过去。过去了,出来的便如大圣炼就的火眼金睛,反之则困兽犹斗,令旁人观之不忍。

如果,我们能够不做别人的影子,不随着心念千回百转,不想辙也不出招,只是静静的,随遇而安,无论怎么着都能觉得好,又何惧伏吟呢!这伏吟就成了大假期,享受还来不及呢。

快过农历年了,这一篇,给所有看过的、没看过的朋友:衷心的祝愿本身就是个好磁场,那么,不说事事如意,愿大家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呢。

家园 很好看

订阅一哈。

家园 罗勒mm加油哦
家园 说的极是。不简单,回味中。花

人的“可爱”在于太过执着,只知求沫而远江湖,恰似饮鸩止渴,却洋洋自得,或不已为意或难以自拔。不禁感慨路途之难:世间哪得双修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家园 好文,使人能顿悟的那种

世界上哪个人活的不窝囊,不委屈?每个人多少都经历过心里有烦恼,无法讲,也痛苦的时候。我们任何人都是要求人的,讲话当然就不痛快了,不说低声下气,也多不好意思又磨磨叽叽的,说的好听些叫客气,或是不自觉的讨好讨巧了。这恰恰是相濡以沫的屈服者的生活写照。常言道: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是区分这伸、屈之间,必不得已的妥协,已是委屈了,无奈了的。人的“可爱”在于太过执着,只知求沫而远江湖,恰似饮鸩止渴,却洋洋自得,或不已为意或难以自拔。不禁感慨路途之难:世间哪得双修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家园 补个小说明:

最近正在看南怀瑾的庄子,很多词义的解释、引申是依照南老爷子的说法。有的时候偶想起一句是一句,不免有偏差。就好像昨天发的帖子里面的诗:原文是“世上那得双全法”,让我给记成“双修法”了。本诗是六世达赖仓洋(一作央)嘉措的:“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一作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果要寻得正解,还要劳烦大家自己翻翻书啦。这些小感都是平日里日记里摘出来的,(多有借题发挥之嫌)也不必当真,随便看看就好。若能博您一莞尔,就是偶的大荣幸啦!

家园 小感的已经这么厉害,读时心思细密,感时道行乾坤,再记下来让我们看

同样跟着所思悠长,佩服佩服,以后有感就多写,我们也好多得。

家园 呵呵不错,难得女孩子有这样的心性,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