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文化小感集1 -- 罗勒

共:💬15 🌺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文化小感集2

受前辈们的鼓励,继续抛砖~~

12月28日: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前日读书,才知道“相濡以沫”的本意并非讲夫妻恩爱,肝胆相照。而说的是泉水干了,鱼群不得已,凑在一起,各自口涂白沫的维持残命。靠人家的滋养,永是靠不住的。所以下面讲,与其这般,不如“相忘于江湖”。在江湖里面无拘无束,不受任何干扰。正是如此,也才说:屈服者,其嗌言若哇。世界上哪个人活的不窝囊,不委屈?每个人多少都经历过心里有烦恼,无法讲,也痛苦的时候。我们任何人都是要求人的,讲话当然就不痛快了,不说低声下气,也多不好意思又磨磨叽叽的,说的好听些叫客气,或是不自觉的讨好讨巧了。这恰恰是相濡以沫的屈服者的生活写照。常言道: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是区分这伸、屈之间,必不得已的妥协,已是委屈了,无奈了的。人的“可爱”在于太过执着,只知求沫而远江湖,恰似饮鸩止渴,却洋洋自得,或不已为意或难以自拔。不禁感慨路途之难: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原诗是大师说的)————是为今日记。

12月29日:猴来了(因遇不平事,故而胡感慨)

日间大梦,想起一本让人不舒服的政法笔记:《谁的心不曾柔软》。其所描世间万象多低劣下流,肮脏龌龊,充斥着不上台面的小伎俩小手腕。瞧不起。不过,空气中若没有细菌,人还增强不了免疫力呢。看戏曲,要有耐心,还要记得捧场。不能因为看着形形色色的表演而自己大动干戈,激动入戏,要冷静,要置身事外。说到底,不当角儿,只是饶有雅致的坐在台下,气定神闲的。好像贺岁片呢。

1月1日:画风与画派

看到网上介绍中国的大写意:括号以下为引用:(写意画分小写意和大写意画,大写意突出一个大字,如能在小幅画中写出大气象的山水或花鸟,才显出大写意的特点。大写意画属“减笔画”。早在两宋时期的梁楷秉性疏野,放荡不拘,以粗阔的笔势、浓淡的水墨,简练豪放, 开创了大写意画新风。激情奔放,虽狂怪有理,却放而能收,控制自如,把写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以,大写意画在强调表现画家真情实感的同时,须同时强调游心于万物,不受时空、体面、光色、透视等物理现象的束缚,是一种生命的自觉。艺术作品的高低、雅俗、变化、形式等都是画家的精神、心态的反映。画家一落笔,自我即在其中。有什么样的自我就有什么样的画品,同时,画家必须修炼娴熟、精湛的技法功力。没有一定技巧高度,作品也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这是很平常的道理。)

其实,做人与画画相通,应该大写意,不被小处、烦杂和贪心局限住,行之有道,不做不该做的事,就是大手笔了。

1月3日:我们是谁的影子?——告别伏吟

日前,想起一句老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是讲改变生活状态的方法。命是八字定了的;运每十年一转,配合流年;风水是可以人为调的,但如果不懂反而会弄巧成拙;阴德(与死人无关)讲的是多做善事而不为人知晓也不为求后来的福报,只是放人一马退上一步让他一招而当下心安;读书就不说了。前三个偶都是一窍不通的,倒是后面两个可以人人为之,虽有难度,但贵在坚持。

话说古书(见庄子)中有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人笑谈:看到路人在阳光下匆匆行走,他的的影子一刻不停的紧紧跟随,亦步亦趋。一人笑道,“你看那影子多委屈多无奈,主人要快他就不能慢啊!”另一人说:“殊不知,走路的那位也不是自己的主人呢,他也是个影子。”这路人每日匆匆,奔波劳苦,是谁控制了他呢?是他的心念和欲求。比方说我,这一刻想喝纯豆浆,就巴巴的提前一天泡豆子、磨豆子、煮豆浆,当然喝完了还要刷碗!那一时又想要漂亮,就得认认真真的给烦恼丝洗净、上护发素、还要热吹风,还不算求人帮忙扎成两条小辫子!若没那么多的罗了八唆,又何必这么辛苦呢!想想还是简单些好,不麻烦。

再讲有一种日子,学名叫伏吟,大意是运势反反覆覆,难有突破,慢慢悠悠的,有点像温水煮青蛙的样子。这样的时候,人呢,好办法就是忍着,认了。心平气和的熬过去。过去了,出来的便如大圣炼就的火眼金睛,反之则困兽犹斗,令旁人观之不忍。

如果,我们能够不做别人的影子,不随着心念千回百转,不想辙也不出招,只是静静的,随遇而安,无论怎么着都能觉得好,又何惧伏吟呢!这伏吟就成了大假期,享受还来不及呢。

快过农历年了,这一篇,给所有看过的、没看过的朋友:衷心的祝愿本身就是个好磁场,那么,不说事事如意,愿大家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