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明史杂谈(2)--糊涂的崇祯 -- 温相
足下把明朝灭亡的原因全部推到天启和崇祯年幼身上,不说肤浅,也是不顾事实吧。清朝幼主即位是傀儡,明朝幼主即位难道没有被架空?天启木匠皇帝,底下难道不是九千岁掌权?
明朝灭亡的根本性原因是由于王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最后不但搞得民不聊生,还要敲骨吸髓得搞“三饷加派”。那么明朝财政破产是从啥时候开始的?是天启朝吗?是崇祯朝吗?
那么明朝为啥不能从财政破产里走出来?如果你的答案还是因为天启、崇祯年幼无知,“两个皇帝过于年轻乃至年幼,缺乏足够的人生智慧”。那我只好说你图样图森破了。
崇祯元年九月崇祯曾作过一次努力拉拢朵颜三十六家,结果失败了。袁大人在次年,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又提出要给喀喇沁部开马市,要用粮食接济朵颜束不的部,这完全是以粮资寇。
《明史记事本末补遗》中记载了翰林院编修陈仁锡在宁远的见闻,其中提到朵颜束不的部派出两千人的队伍来宁远买粮食,其中还有四百满人谍哨——“建洲哨在束不的部内计四百余人,不将弓矢”,这不是为后金买粮食还能干什么?这在当时的辽东已经是世人皆知了,陈仁锡提到当时的士绅“宁远武进士王振远、陈国威”等都知道此事,并且要求乘之“卒不及备,可夜掩而杀之”,可此时的袁大人不顾崇祯的斥责,明目张胆的在宁远卖粮食给后金,这是多么恶劣的汉奸行径。
谈迁的《国榷》也有如下记载:“朵颜三卫及建虏大饥,三卫夷半入于建虏,束不的求督帅开粜于前屯之南台堡,互市貂参。边臣俱不可,独崇焕许之。盖束不的为建虏积谷,谋犯蓟西,虽有谍报,崇焕不为信。” 综上所述,可以说袁大人是顶着崇祯连续两次驳斥,对所有边臣的反对置若罔闻,还压制要求剿灭为后金采办粮食的谍哨之意见,一意孤行为饥荒中的后金置办粮食,完全是不惜一切的以粮资寇。为后金绕道进攻北京提供了巨大的支援。
有一个奇怪的观点,就是明朝明明是被辽西筑垒吃空的。但是很多人不说是因为辽西筑垒吃空了财政,而是说,是明朝财政破产,不能供应辽西筑垒。
倒因为果。
量出为入是基本的收入准则。你计划花多少,于是你要想办法挣多少。
量入为出是基本的支出原则。你计划花多少,于是你要看你能挣多少。
有趣的是,很多人都只是说:我们计划在辽西筑垒花这么多钱,丝毫不提如何弄到这些钱。
就像这样:我不管财政能拿多少钱,也不管财政有什么办法拿出钱来,总之,我只管要,弄钱的事我不负责。事情弄不好,是你们弄钱的人的责任,是因为你们财政破产,不能怨我。
一个普通的父亲花光了积蓄,也不能为儿子在北京二环内买到豪宅,不能为儿子买豪车,最后财政破产,为了弄钱,在工地上筛沙子的时候倒在了寒风中。
然后儿子说:
是什么让一个老人在安享晚年的是还要去工地上出死力干活呢?一定是因为这个社会不公正!我恨这个社会!
你说为什么这个老爹会财政破产呢?
因为他是普通人,不是马云,不是马化腾,不是马明哲?因为老天没有安排他捡到一张价值十亿的彩票?因为他干活不努力?
不是。
原因很简单。第一是因为他有个丧心病狂的龟儿子,第二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这个家。
明朝不也是这样吗?
明朝财政是可以支撑王在晋山海关重城计划的。区区九十多万两银子而已,和万历三大征的军费水平相当。而且这些钱也不是年年投入的。这是一个军事上有合理性、经济上也有合理性的计划。
明朝财政是不可以支撑孙承宗—袁崇焕辽西筑垒计划的。一年六百万两,两年顶上整个万历三大征。这个方案在军事上合理性有限,在财政上压根就没有合理性。
那么为什么明朝选择了经济上毫无合理性的方案呢?
因为三饷加派?
因为土地兼并?
显然不是。
问题显然是决策失误导致。
那么决策失误是谁的锅呢?
你提到了明朝财政破产,你是这样说的:
显然,你觉得这个锅不是天启崇祯的。那么这个决策失误的责任人,很大概率是指万历了。
然而事情是这样吗?
你问我明朝什么时候破产的,我倒想问你了,在财政破产的情况下,你为什么选择一个年均耗资五倍于万历三大征的方案,而不是一个军费水平与万历三大征相当的方案?
你问我明朝什么时候破产的,我倒想问你了,在财政破产的情况下,明朝财政可以支持万历三大征的军费开支,那么明朝财政同样支撑一个万历三大征水平的军费开支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呢?
万历活着的时候,三大征也花钱打了,对后金发动进攻的大规模野战(虽然失败)也花钱打了,你能让他为他死后明朝选择加剧财政危机的战争方案的决策负责吗?
李世民需要为李治大非川战役的失败负责吗?赵匡胤需要为宋真宗檀渊之盟的耻辱负责吗?明孝宗需要为明英宗的土木堡失败负责吗?为什么明神宗就要为明思宗的决策负责?
这是万历应该背的锅吗?
问题出在决策上,那么就是决策者的责任。
什么三饷加派,什么土地兼并,还有什么宗室包袱,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国足输球原因总结吗?
明朝的真正危机,就是决策集团出现了问题。核心的核心,就是身为决策者的皇帝有问题。
在明朝,老成的神宗已经老去,成年的光宗意外猝死,而逐渐成长的熹宗偏偏不寿,长期执政的思宗却不能正确面对压力。
熹宗即位时幼小,虽然以宦官为助手勉强控制了朝廷,但是各种不学无术的流言大规模覆盖到他的脑袋上。所以他的时代几乎可以说就是在等待皇帝长大的煎熬中度过了七年时间。
思宗即位时倒不算很幼小了,然而还只是个懵懂的少年。比如,相信那些拿钱办事的官僚是赤胆忠心的好人。后来他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再比如,不允许别人说他年轻不懂事。这样做的大臣很快就被他疏远了。这真是一个纯洁的少年人,好强的少年人。
思宗是一个好人,然而他不是一个足够好的好人。因为他驾驭不了那些老官油子,没有做好事的能力。
朱由检是个可怜的好孩子,他在临死前说的那句话,非常好:
“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
李自成将此概括为“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很精准。此后,清代又进一步概括为“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马马虎虎算是基本正确。
明朝灭亡主要就是个决策问题。后来那些乱七八糟的失败因素,“不如是之甚”,过分夸大,基本上已经发展成为失败主义了。
明朝失去北京的失败与后来南明的失败,特别是南京政权失败之后的阶段,有所不同。那一时期主要是南方地区经济区域太细太多,不易形成合力造成的。那个时期对决策者的要求提高了。因为确实很难有人做到,所以决策者的失败责任反而相对下降。这和崇祯时代不同。
别的不说,崇祯执政十七年,连个头绪都摸不出来,最后连个迁都的事都定不了,和他早死的哥哥执政七年却能把握住朝廷大政,差得太多了。
看人不能不看人的年龄阅历。崇祯皇帝的年龄和项羽差不多。崇祯十六岁即位,三十三岁自杀。项羽二十三岁随项梁起兵,二十六岁成为西楚霸王,三十岁兵败自杀。两个人的共同点就是非常年轻。形势的区别就是项羽进入了一个更加变动激烈的局,崇祯的局要好得多。项羽的失败主要在于他不够成熟。崇祯的失败则同样在于他不够成熟。就人品而论,崇祯皇帝是一个一心治理好国家的人,人品不可否定。然而他的思想相对幼稚,导致了他的悲剧,不可不令人惋惜。
但是决策者具体有什么问题?这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辽西筑垒实际上有二个问题:一、财政不能支持,这肯定是个错误。二、如果财政能够支持,那么到底是不是错误呢?
这几个就算算不上帅才,至少也是将才,本来都是跟满清有血海深仇。如果不是袁某擅杀毛文龙再加上文官系统的操蛋,弄到走投无路的境地,这几个不至于去投满清的
你很特别啊。只要涉及到历史,你总是挑有利于自己的史料。你这不是研究历史,你这是从史料中挑选出符合自己观点的那部分。
凡是符合你的观点的史料,就是史实,凡是不符合你的观点的史料,就不是史实。
研究历史还有你这种研究法,哈哈。
另外你平时上班吗?怎么有闲工夫查这么多史料?
不要只是百度啊,维基啊。
质疑别人是否有时间看书,这个恐怕不厚道吧
你说的无非是王朝末年昏君论。
一个王朝的兴衰固然和领导人的素质有关,但更多的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领导人素质差,执政不力会造成王朝短命。但领导人素质高,执政再有力也顶多把王朝维持到三百年左右。
中国自秦之后无论君主贤明与否,王朝寿命最长的也就三百年左右。何以如此?到王朝末年,各种矛盾积累到了顶点,已经无法通过改良来重新分配利益。而生产力水平一直在原地踏步,不能突破到下一个阶段来养活更多的人口。但王朝的统治阶级本身无法做出对损害自己根本利益的事,于是就只好革命了。
具体到明朝。明朝的财政破产其实源自几个主要原因:明朝一直无法消灭北元,因此必须维持巨大的国防开支。而自土木堡之后,明朝处于守势,国防开支更为巨大。汉朝以文景之治的积累尚且被武帝挥霍一空,明朝还没有文景之治,要负担九边的消极防御又谈何容易。
明朝本身的收税能力极为差劲。前比不过宋朝,后比不过清朝。在历朝历代属于垫底的。到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后,赋税更为吃紧。明朝的财政破产不是从万历开始的,而是从嘉靖就开始了。到万历的张居正改革好不容易让财政有了一定的恢复。但要看到的是张居正改革其实并没有触动土地兼并的实质,反而是加剧了对平民的搜刮,造成自耕农的进一步减少。这类财政改革,历朝历代中期都有,都能在一段时间里起到“充盈府库”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不过是饮鸩止渴。
万历的三大征能够成功,主要是三娘子事件后与北元处于相对和平时期,能够腾出手来进行军事行动。但要看到的是这三次大军事行动基本都是平定叛乱,抗击侵略,而不是领土扩张。消耗了巨大的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所以到北方出现新的敌人,而军事镇压惨败后,明朝脆弱的财政立刻破产,不得不开征辽饷520万填补财政窟窿。但这520万和其后的加派全部压在小民身上,进一步压迫自耕农破产,加剧土地兼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把皇太极和天启、崇祯换个位置来做,皇太极也无力回天。这和君主是不是年幼无知根本无关。
历史记载都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的,我找支持我的史料,他找支持他的史料,大家都不考虑史料的真伪,有意义吗?独立思考跑哪里去了?
这就像文革当中,对立的双方各自找一段符合自己立场的毛主席语录,可笑。
不相信百度维基,就相信你找来的伪史?
我质疑的是花时间找伪史,不是质疑看书。你混淆找伪史和看书的概念,恐怕不厚道吧。
这是按明方战报的伤亡数字,后金那边没记伤亡多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还是有水分的。
对比之下,宁远打了两天,就能伤亡2750?你既然不服气,那找史料出来啊,维基百科又不是金科玉律。谈历史,怎么能不谈史料?前面明朝方面和后金方面的记录我可都写出来了。伤亡500人,和269个首级可是正儿八经的官方记录。你要说这是伪史,真是太有创意了。
袁崇焕的事情以前河里就讨论过,河里搜索功能很差,我习惯自己事先存好电子稿。再用时候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癌的发生概率和人的寿命是正相关的。人均寿命越长的国家,癌的发生概率越高。
帝国时间长了,发生土地大幅兼并,豪强当道,贫富分化,皇权衰落的事情概率就越高。明朝是除了唐朝以外最长寿的朝代,后期的内部矛盾积累过大过多,再厉害的皇帝也作为有限了。就算朱元璋再世,也无法改变多少,改革如果太厉害,被触动的利益集团先把你这个皇帝弄下台。
这个背景下,谈论人才才有意义。人才要历经世事,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自然可以脱颖而出,源源而来。但是在后期腐败腐化的环境下,人才根本无法冒出来,如果万一冒出来,不符合利益集团的利益,就要坚决打下去。国家可以灭亡,但是利益集团的利益是绝对不能碰的。所以并不是乱世出人才,而是乱世如果不能公平评价人才,马上就会有丢命的可能。而治世下,贪污腐化,不能公平评价人才也并不会马上有致命后果,人才无法冒头,冒头也会被修理掉。承平日久,尸位素餐,贪污腐败的人可以占高位,真正的人才反而凋零了。
就算毛文龙牛得不得了,他活着就真能统御住,但他死了后又如何?就算袁不杀他,你敢说他能活到哪个时候?
再说了,孤悬海外的时候还好,真要是成了气候,有李成梁的先例,又有这么几个有才无德的好儿子,明廷凭什么要对毛文龙放心?
只是对女真“敢于进攻”的话,那么李氏朝鲜的边防军也能做到。可毛文龙能哪怕做点更大层面上的战略的事情么?至少记载上是没有,相反,他有好几次行动从客观上都破坏了三方布置的整体战略,这点早在熊廷弼的时候就指出来这个问题。
你当然可以yy如果毛帅来制定政策会怎么怎么样,但那是假设,在实际历史中毛文龙没有体现出这个能力。以他的种种行事风格,他对割据一方发财的兴趣大于制定整体战略或者服从整体战略消灭女真的兴趣。
而从历史上毛的部下叛变的巨大危害看,毛文龙对部下的教导是很成问题的,有人说什么他若没死就如何如何,但对国家来说,教出这么一帮汉奸候选人出来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从这点来说,毛的“帅才”也是有问题的,看看孙承宗?
最后,我说的是明末整体的问题,不是在说袁毛问题,也别一提毛文龙就袁崇焕如何如何,就算袁不是帅才也不等于毛就是。
别老是只看伤亡。
此外,首级这个东西只能是参考,假设战果都是真实的,在不同类型的战斗里,斩获首级不完全等于杀敌数。在守城战中只顾斩获首级就会贻误大事,其次敌人的死亡很多来自进攻中被远程射击,而进攻一方是可以收尸的。“斩获的首级比关宁军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毛文龙也许可以做一个好的千总或者把总,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可以打赢战争的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