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未来伞兵作战的一个问题 -- 晨枫
del
新设计一款火力强,重量轻,模块化,能适应多种复杂战场环境的专用空降坦克,还是在现有基础上改进轻型坦克或者研究空降重型装备的技术好呢?
从已知的装备上看,中国未来十年空军运输机主力应该是运8系列、运9系列和进口的伊尔76,可能会引进生产安东诺夫的安70。文中晨枫兄要空运坦克过去,恐怕现役的这几款运输机都不堪用,伊尔76的最大载重只有48吨,宽度也不够,运送96有点玄,难道要运59去救急?至于未来咱们自己的大运恐怕缓不救急。
好象就是C-17或伊尔76,也不能空投重装备。就是美俄等军事强国也达不到这个能力。因为空投不仅仅是载体的载重能力一个方面的问题,还包括空投物体的下降速度与加速度,及部件受力的问题,还有伞具的问题。当然,空运还是可以的。所以楼主转了一大圈,是用错了题目说错了事...
轻型坦克的火力问题现在不是太大了,低后坐的轻型120毫米炮在西方已经出现,中国如果狠下功夫的话,估计也不是做不到,就是性能上损失多少的问题。机动性从来不是轻型坦克的问题,问题出在防护力上。严重缺乏防护力的轻型坦克的战场生存力很低。现在步兵反坦克武器都具有相当威力,不算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就是反装甲枪榴弹都可以毁伤大部分装甲车,重机枪和狙击枪配发的穿甲弹也是,轻型坦克要抵挡得住这些攻击,重量就轻不了,随便就20-30吨了。再要强化一点防护力,重量就更重了。
共军还在改进轻型坦克,这是从两栖作战角度出发的,对重量没有太严格的要求,所以共军的新63A应该是增加装甲的。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还在研制新的轻型坦克,瑞典的CV90120是一个例外,不过CV90120不知道最终是不是会列装。
空降个轻型坦克,然后再弄一些可拆卸的装甲版跟着士兵降下来,然后挂上去...
老运9只能做通勤运输、联络,作为空运主力太勉强了。如果要运送主战坦克,伊尔76也靠不住,只有新大运了,如果新大运的设计要求包括这一条的话。至于现有装备,连15军全员出动都不够用,缺的就太多了。
到底是我“用错了题目说错了事”还是老兄看错了文字说错了事?我说的是空运主战坦克,不是空投主战坦克。空降伞兵通常有能力依靠突袭夺取一个着陆场,但问题出在有没有能力守住这个着陆场,或者从着陆场出击,攻击敌后重要目标。如果有C-17那样的运输机,可以在野战机场(包括临时准备的简易跑道)上起降,那样就可以运进包括主战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极大地增强伞兵的突击力和防御力。这和主战坦克不能空投没有关系,本来就没有指望空投主战坦克。
美国的M8就是这么个思路,问题是,增加了很多附加装甲之后,轻型坦克的重量大大增加,严重影响机动性。如果发动机功率也相应增加,轻型坦克的个子也相应增加,不再轻型了。再说,沉重的装甲钢板在野外没有机械设备吊挂,光靠人力搬运和挂装,也不大实际。在野外,人力能抬得动的装甲板不会超过百把公斤,这对装甲板来说“不够劲”,最多只是聊胜于无的水平。M8最后也下马了。
对于发动机功率问题来说,空降的时候已经离目标不远了,挂上装甲之后怎么也能冲过去吧?不至于开都开不动了。
另外我觉得弄个神仙葫芦就能起吊,感觉不是很麻烦
具体到战场上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我倒认为,运9会成为空军运输机的主力,因为现有的伊尔76数量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性能也日显落后,空军未来还会不会继续大批次购买还是个未知数,空军在大运立项之后还会不会继续购买俄国的新型运输机也是个未知数。
63A只能算应急产品,在新装备没出来之前救场。现在TG的AAAV家族出来以后,63A水陆坦克和用63装甲输送车改装的两栖输送车都应该要淡出江湖了。但装105炮的AAAV完全是立足于两栖登陆作战的装备,不论它的体积还是重量都不适合空降作战。62轻型坦克也没改进的潜力了,估计TG只能在现有的伞兵战车上下功夫了,也许以后会出现在伞兵战车底盘上加装105低膛压炮的伞兵突击炮,用以支援伞兵作战,使用方式应该类似轻机械化部队里的100滑轮式突击炮。
TG空降部队的角色多半得将向海外干涉部队转变,作为快速反应部队进行远程部署。而这类任务的作战对象多半战斗力不强,空降部队重型装备少,持续作战能力低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就不重要了,反倒是空降部队反应速度快,人员精干,战斗素养高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进行远程部署,在第一时间赶到热点地区进行干涉。这种观点在十年之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谈,但是现在中国对外能源及原料的依赖程度已经很高,海外利益已非无足轻重,对海外原料产地的控制已是现实的需求。海军装备坞登,准备建航母都是为今后做长远打算,空军应该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另外,我不认为武力收复台湾的时候会动用大规模的空降部队,台湾地形并不适合大规模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