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独生子女的毛病怪计划生育? -- laska
我是赞同计划生育的,这也是为了长远的利益。但一个家庭只一个子女,老实说,孩子的确会自我中心一点的。一代有一代的特点,独生子女的缺点会在社会中磨砺掉的。
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社会变化才是真正需要主动关注的,比如四个老人的赡养,社会保障能达到要求吗?
我前两天看到一句话,非常有感触:独生子女有的爱是最多最深的,以后会有的悲伤也是最多最深的。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我不认为不必看得太严重,可以借用一下何亚福、易富贤等“大师”的一贯逻辑--今后经济、科技发展了。。。。。
反正在这些“大师”看来,经济、科技的发展,基本上是一个自在自为的过程,不必考虑各种各样的前提的。
你们”李小平“之流的人,不是把养老问题指望到科技发展上吗?
比如机器人帮助养老,不怕你社会一半是老人。这就是他们的豪言壮语!
我就想了机器人这个问题,智慧和手脚敏捷度,学过工科的人都知道很难解决,
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比开发新能源难多了,人类解决了核聚变发电的问题,也未必解决得了
机器人的问题。
更有甚者,你们”李小平“之流的说大不了花点钱顾个保姆嘛!开玩笑,现在就保姆荒,顾个保姆1500元
广州,还要等。现在毛时代这些婴儿潮的人都没老就这样了,以后这些人都老了,你还能顾到保姆?人家
保姆自己没好几个老人要照顾吗?有几个有空去当保姆,以后你们小夫妻俩头上4个老人,如果祖父母在
就是12个老人,你顾一个保姆够吗?如果你顾3-4个保姆,你有这个工资吗?
你们这些人实在天真得可以!缺乏远见到了可笑的程度
何亚福他们指望科技可以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他是二胎的主张,人口不变,你不要又拿人口恶性
膨胀来胡搅),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仍然保证我们国家在现有规模上实现现代化,而又可以保证人口结构
合理,不至于背着一半的老人,沉重地走过本世纪,经济衰退,消费萧条,这是很痛苦的。
这些科技诉求。反而有现实操作性。相比你们来说,不是更理性吗?更有科学精神吗?
任何事情就有个度。
人口数量是长远利益,难道人口结构不是长远利益?
何况现在科技手段可以保证这些人实现现代化(5年内,人均5000美圆了大家才能消除空头心理
,否则他就是对中国没信心,在此不多说了)
反而无法保证高度老龄化的社会正常发展,日本欧洲以后都麻烦。
不至于背着一半的老人,沉重地走过本世纪,经济衰退,消费萧条,这是很痛苦的。
至于对社会,对家庭的影响,乃至国防....好多方面都有影响
30年了,难道不要权衡?不要见了棺材才掉泪。
-------------
http://www.ctc-health.org.cn/file/20061213lnqs.pdf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前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至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到时,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至50%,但目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个方面,准备都不够充分。
李小平有些话确实比较过头,我也未必赞同,不过在我看来,不过是学何亚福、易富贤两位大师常走极端罢了,彼此彼此。
过头话何、易两位大师说得,人家李小平就说不得?未免双重标准了吧。
当然,或许您从来就是把何、易之流的大师的每句话都视作不容怀疑的至理名言的。自然不会感知其走极端云云。
何亚福他们的“二胎合理论”不过是条“底线”罢了。是瞅着国家不可能贸然放开,才退而求其次,最终是要求放开生育,记希望于“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生育愿望自然会降低”罢了,进而诉求从源头上全面否定七八十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个大家心知肚明就是了。何必欲盖弥彰。
至于“背着‘一半’老人”其实和“抱着‘一半’孩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或许你还是会继续说什么孩子终究是“投资”,今后长大了会是宝贵的劳动力,可以提供更多的养老金来源云云。貌似未必没有道理,只是,还是要提醒你,人在成为劳动者之前,是作为纯粹的消费者出现的。在此之前,希望你多考虑一下更现实的问题--如何得以使其成为合格乃至更好的劳动力,以及达成这一目的的各种资源如何保证。
在解决在这些问题之前,所谓“背着一半老人”只能是危言耸听;所谓否定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美好前景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忽悠~~~
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的物质条件很一般,如果有兄弟姐妹分享,直接的结果是大家的生活水准更低,受教育程度也不会高。第一代遇上了教育产业化、房价飙升、医疗改革失败的实际问题,这些很大程度上依靠父母负担,如果家里有很多孩子,情况会更糟糕。
计划生育政策的制订者未必考虑到30年后国家的经济状况会是现在这个模样,但这个政策客观上减轻了一代人的压力。而当年放开生后经过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就业压力仍旧那么大,失业大学生仍旧那么多,不正说明了人口政策不是主因吗?关键在经济,能否提供足够的岗位。
人口老龄化很可怕?未必,有可能还能促进产业繁荣呢。重要的是人们的心理是否做好了准备,比如公交车上那么多的老人,考验人们的尊老习惯。20多年为此做准备,时间不短的。
上周去白洋淀踢球,回程的时候几乎已经迈步开步子,但实在心疼打的的钱,于是坐公交。所幸距离起点并不远,便坐在前门处的横排位子上,下一站对面上来一对似母女,女儿仅20左右的样子,hip-hop的穿着风格,浓妆艳抹。给我的印象不好,只道如今的年轻人怎如此奇形怪状。
一路上竟然站站有老人上,前几站我未让,因为后面还有空位。当我的身边也开始站人的时候,上来一个老人,我让座了。
及至下一站,又上来一老妇,我此时已站到了后门处,缺瞥见那hip-hop 的少女主动起来让座,让那老人坐下,又站了几站方才下车,可见并非做的顺水人情。
后面几站陆续上来的老人,亦大多有人让座。不禁在想,如今的年轻人们并非全如传说中的如此不堪,亦或是社会风气整体在好转,亦或有好的家教。。。但无论如何,总是希望所在,绝非礼崩乐坏,国将不国了。
有希望,便有未来,这点我总是相信的。。。
顺便一说:我便大约可算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了
照理说他们对与父母年龄差不多的人应该更有这种意识。可见人的素质不应完全归咎于人口政策。
但老人多了,自然会与年轻人在资源方面产生矛盾,比如老人早晚坐公交车,人又多又挤,让座不方便又怕挤坏老人又累得不想站起来,自然会在客观上对老人有抱怨,时间长了也会理直气壮地不让座了,而这些人的抱怨正说明了他们主观是认同为老人让座的规矩了。
所以,社会管理就该发挥功能了,上海出台的新政策就很好,分流了老人的出行,皆大欢喜。同样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赶着生孩子未必解决得了这个问题,再说赶着生只能带来更多的老年人,这种循环好处不见得有,最好当然是社会进行调节,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我对"水寒"大师最不满意和置疑的地方,是这个人的鬼鬼祟祟和神秘.
我们先看下李小平的简历:
而水寒"大师"呢?
我们不知道他是何方人士,何时何地在哪里念的大学(念过大学吗?);工作单位(有单位吗?);工作性质(干嘛的?工程师,会计师?)
还有,为了实践他的放开计划生育的政策,他有几个孩子?(据东山同学介绍,水寒有三个孩子,不过都在美国,哈哈);现在,水寒大师是干什么的,以什么为生? 等等,这些信息,我们一概不知....
大哥啊,你水寒要"彻底否定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你总得让我们了解你是什么人吧? 文章你是发了不少,你是啥人一概不知,还好意思笑人家李小平,人家至少有什么问题,我们顺藤摸瓜,找得到人吧? 你水寒呢?
搞笑!
应该是看到过的,不过真的假的就不知道了
说出来地址,你准备去做甚?
就你一贯的做法,我觉得你会!
同人与野兄介绍了一本书,反映美国白人生育下降,种族结构变化导致美国将来前景堪忧!
你都可以说是为了故意狙击中国的计划生育!
就你这样的思维,能说出上面的话来也不足为奇!
地址不请怎么了?林毅夫质疑现在的生育政策,地址够清楚了吧!
现在,深圳提倡集资建房,号召大家抵制购买高价房,地址也不清楚,在你眼里又是特务?
我知道,你们寄生委的,或者托,喜欢拿人口恶性膨胀来污名化二胎化!
按你们的政策,老人超过一半是肯定的。这是危言耸听吗?
你们的政策继续下去,有美好前景吗?只不过是把中国前途送进地狱。
行极端之举,害国家之实,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太多了。
按照何亚福的观点,二胎化,我就假设各个都愿意这么生!
按照75岁的寿命,20岁以下是孩子,在二胎化下不过是20/75的比例。
你给我算出孩子是人口比例的一半来呀!
独生也没几年坚持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行将就木的事物,我觉得多说都是浪费时间,
你爱咋想咋想。
日本还想第二次复兴,但看他的社会人口结构,他有这个能力吗?
你想以后如何尊老,国家如何兴旺,社会如何和谐,
愿望很好,将来的社会结构,你们有这些能力吗?
人是要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前面有人已经在趟雷了,比如日本,西欧。但是他们的程度都不重,老化不到17%。不过是将来中国的情况的1/3。如此不确定的事情,专家都没有信心,你怎么会那么有信心未必呢?
我们向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中庸之道,何以生育政策就不需要?其影响往往30年后才显现,更是要谨慎。如何轻易就“未必”掉了?
至于工作岗位,你都知道是经济发展水平梯度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往技术升级上转化,导致普通劳工不足,
大学生多一些(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但是我们如果不超前规划问题,还要计划干什么?20年后,我们
劳工需求怎样,决定我们现在的生育水平。不是就现在谈现在,那么永远是被动的。
现在,我问你如果朱容积不搞大学生扩招,那么今天就没有普工不足,大学生过剩的情况。
那么岂不是计划做得很好,朱容积反而把计划给做坏了?你会说做为一个国家要有远见,
中国需要产业进步,中国需要那么多大学生,不能等到吃菜的时候才买菜,和电力短缺一样。
是的,那么人口政策不需要远见吗?
何况工作数量和人口结构也是关联紧密的。往往是越老化,社会消费萧条,工作数量越少;
国家越老化,竞争力越差,工作数量反而越少。
具体论述可参见
『国际观察』人口结构与工作数量的关系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worldlook&idArticle=14744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