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文重看——钱学森的亩产论 -- sitan

共:💬54 🌺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老文重看——钱学森的亩产论

钱老在文革的亩产万斤论人人叫骂,可是读过原文的人恐怕不多。我上次在木瓜兄的帖子里头看到了原文,瞧着觉得其中有不少蹊跷之处。跟帖弟兄们一窝蜂都是批评意见,或者以历史客观原因为钱老撇清,不知道是不是都看到了这点小问题。我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家指正。

“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

  “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一百六十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一百六十万斤!”

钱先生说,植物假如能那样转换光能,最终产量可能达到两千多斤的20多倍。就算是3千斤的30倍。3,000*30=90,000<<1,600,000。

钱老不至于不会做这个数学,可见,钱老在指出亩产一百六十万斤是胡说八道(蔬菜也是植物,不可能有这个产量)。

再看钱老另一个论述:

“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

即便我们把那五分之一乘回去,再把30%也除回去。90,000*5/30%=1,500,000<1,600,000

即便这种植物把所有太阳能都转换成贡献给人类吃的玩意儿了,那么也不可能有一百六十万斤。

钱老用最粗浅的科学规律,虽然没能反驳亩产两千三千斤的说法(也许在当时环境下很难这样直接指出,或者钱老自己也不可能拿得准),但是很明显他告诉大家亩产一百六十万斤绝对是bullshit,同时也就指出了当时许多类似的卫星,绝对是扯淡。这么简单的小伎俩,就骗过了审查官员,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这样的大报上。也许因为广大人民的数学都不是很好,也不太能看春秋笔法,在历史上反而起了反动的作用,但是我相信钱老的意图已经展现得很清楚了,而且他发出这样的一个声音,也不是不需要勇气的。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钱学森 【原载《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第四版】zz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

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

中,付给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

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二千一百零五斤以后,又有二亩九分地

平均每亩打下了三千五百三十斤小麦。

  土地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

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

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

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

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

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

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

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

  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

收一百六十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一百六十万斤!

  所以,只要我们有必需的水利、肥料等等条件,加上人们的不断创造,

产量的不断提高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条件不具备,明天就会创造出来,今天

还没有,明天一定会有!

关键词(Tags): #钱学森#文革#粮食产量
家园 看到这句了么?

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一百六十万斤

粮食是干的,蔬菜是湿的。

家园 光合作用的效率远远达不到那么高,大概1-2%的样子

还有土地的肥力,碳的总量,说什么也可以计算出来一个约数吧。

总之,对于钱老这次的文章,没法表示出俺的敬意。

家园 我理解是一个学者在政治压力下的无奈

没什么可指责的,也没什么可尊敬的。

钱老基本上保证了自己文字的正确,但是其文字含义给外行人带来的误导的危害却是极大的。

家园 一亩地真能打八百吨蔬菜?不会也是卫星吧
家园 专家犯错对于老百姓就是灾难呀!
家园 一亩地最多能产多少蔬菜

听相声说白菜一亩地能产一万四千多斤,真的有那么多吗?

家园 有可能吧

7000公斤一亩,一亩地666,67平方米,每平方米10公斤多一点。俺现在吃的白菜都不大,一两公斤一个,这样一平方米地里堆十公斤白菜很拥挤。但记得小时候冬天吃的大白菜个头都很大,一平方米放两个三个还是种得开的

家园 放卫星的时候有一种方法保证高产

就是把别的地里长好的移过来,算是这一片地产的,这样产量翻个几十倍上百倍的轻而易举,只要地里面能装下就好。所以只要能堆得下,这个数字就可能。

至于周围几百亩地产量都是零,就没人追究了。

家园 当今也有其他毛病

现在卫星虽然放得没这么厉害了,但其他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注意,比如说某种作物亩产多少,那是试验田里种出来的,到了老百姓手里还不一定咧。

家园 忽悠

典型的忽悠,全都是忽悠

家园 难道太祖就不知道一亩的能产多少粮食?

各级官员都不知道这是在说瞎话?当所有人都在说瞎话 让一个最没有权势地位的臭老九出来螳臂当车? 至少我和村长看来这个要求太高了吧。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有篇语文课文,说的是好像彭老总种地吧,自己试验看到一亩地能出来多少粮食。

不过卫星还不是照样飞?

家园 是彭老总

庐山会议后赋闲,种了几分地,按照那些人说的高产的方法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能!

家园 这个就有点象很多车宣称的耗油量

你自己开是永远做不到的!

家园 忽悠

那个时代全都是忽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