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聊】也说李陵 -- 任爱杰
李陵在投降时最难受的还是自己的这一投降对于家族名誉的彻底毁灭。所以要对比他和苏武的话也要看到两人的不同待遇,苏武的父亲和兄弟的待遇尽管也谈不上飞黄腾达,但比起李陵的祖父和父亲来说要好很多了,苏武牧羊尽管艰苦,但是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就是汉朝肯定会派人接他回去的,他的坚持是会有回报的。李陵的祖父和父亲可以说都是不得其死,而且后者是在李陵还没有出生的情况下惨死武帝却没有追究,现在李陵又是孤军作战到如此程度却没有看到任何接应部队,在这种条件下李陵固然可以战死,但是考虑到他的家族一直以来的坎坷待遇,他选择投降并不是一个不可理解的现象。结合李陵和他家族的待遇,李陵当时会有这种想法么?
强行给按高道德标准来要求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很容易制造的不是又一个圣贤,而是一堆的伪君子。
李敢就算击伤卫青,至多也算不上死罪,而霍骠骑暗杀他这一事件可是武帝都知道,结果就因为霍骠骑是皇帝亲戚一点事情都没有,这种处理也叫公平,哄谁呢?
而是李陵的叔叔。
李敢之死是一件很复杂的仇杀事件,汉武帝偏袒霍去病是有的,但是李敢刺杀卫青却没杀死,同霍去病袭击李敢而杀死了他相比,是不是没那么严重?
卫青,大司马。霍去病,大司马。他们在官僚集团里的地位仅低于宰相。李敢,郎中令,属于高级官员,但地位显然低于卫霍。李敢袭击卫青,下犯上。霍去病杀李敢,上犯下。这一上一下之间,在现在看没什么,在汉代,等级森严的时代,是天壤之别。
古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下犯上是非常忌讳的。举个例子,在唐代,家主杀死自己的仆人,只不过稍微惩罚一下,仆人打伤家主,后果很严重(印象中是死罪)。唐律相对于汉律而言,已经算是宽松的了。
李敢正如其名字,确实是个猛男,敢去刺杀自己的上级(虽然没有隶属关系)。换了别人,这件事曝光之后,李敢肯定没好日子过了,至于会不会死,一要看汉律的具体规定,而来看他是否有机会用官阶和家产来赎罪——汉代这种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这主要看皇帝和他得罪的权贵的态度。
卫青忍了,不代表这件事不严重,相反,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他才要忍,要隐瞒,不把事情闹大。
霍去病杀李敢,因为霍去病的地位高,就算武帝不包庇,也不会被处死。
霍去病这猛男猛的地方在于,他杀李敢的场合——皇帝出猎。但是要说李敢还在武帝身边时,霍去病就下手那是不可能的,李敢的地位还没达到可以一直跟在汉武帝身边的程度——否则围在汉武帝身边的人可太多了。如果说有谁在汉武帝身旁,那个人除了汉武帝的侍卫和男宠,最有可能的不是别人,正是霍去病。所以,谋杀李敢的那枝箭要么始终离武帝远远的,要么是从武帝附近向远处射。绝对不会出现危及皇帝安全的情况。而这正是霍去病聪明的地方。他决定杀李敢是热血上头,可杀李敢的方式绝对是精心策划的。皇帝围猎,侍卫近臣成百上千,骑着马冲出去后,在狩猎场里是存在一定无伤的可能的。切尼不是也在狩猎时误伤了同伴吗?霍去病就是要这个误伤的借口。另一方面,皇帝也在,事情发生之后,皇帝当场就可以给这件事盖棺定论,免了时候调查的麻烦。不知道是骠骑干得实在不像误伤还是汉武帝想包庇得更彻底,官方给出了个更离谱的借口。
还有一点很重要。李广之死并不能直接归咎到卫青身上。卫青既没处死李广,也没暗示他自杀。因此,李家因此恨卫青很正常,因此找卫青暴力报仇却比较牵强。但李敢暴力使卫青受伤却是很确定的,至于卫青没死,是李敢手下留情还是因为他的刺杀不够顺利就不好说了,所以卫霍家的人找李敢暴力报仇是有理由的。血亲复仇在汉代是有一定正当性的。所以,至少霍去病替卫青出头,杀死李敢作为报复,在道德上并没有不当。这件事里,卫青顾全大体,说明他更顾忌政治因素,顾忌对国家的影响。而霍去病对政治方面则没什么考虑,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不如卫青。
要是没有李广和李敢的倒霉事,李陵未必会让人这么同情。人们同情李陵,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广和他的儿子已经这样倒霉了,怎么孙子也这样不幸的感慨。排除这些因素,只能说李陵是一个有才能的倒霉的将军,虽然不宜过多苛责,但他的大节方面有问题是一定的。对于李陵要求高一些是对的,毕竟他属于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核心力量,这个阶层如果堕落了,整个国家也就完蛋了。
如果知道不是他,蓄意诬陷才叫冤案。性质大大的不一样。
这件事里你让汉武帝惩罚谁去?是匈奴俘虏说的李陵在替匈奴练兵。等知道实情的时候,那个俘虏还活着的话,能把他宰了泄愤,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汉武帝是冲动了点,但是如果李陵真的在给匈奴练兵,汉武帝知道后还无动于衷,他是不是也太迟钝了?
所以,李陵很倒霉,汉武帝在这件事上有些火暴过头。也就这些。
汉武帝一直很喜欢卫太子,后来被人离间,太子反了,兵败自杀,汉武帝事后明白过来,为此还是很伤心的。不存在汉武帝算计太子和太子身边的人的可能性。另外,太子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的表兄弟,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李家本来跟卫霍也是应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卫青对李广不好,应该不会达到蓄意排挤的程度,应该也就是冷落而已,毕竟是打仗,不是儿戏。但是李广和李敢的脾气肯定是很火暴的,结果在本不应出火花的两大家族之间擦出了那么多的火花。
我其实也很喜欢李广。但我认为,李广并不善于骑兵兵团作战,他擅长的是中原传统的步车协同模式。而卫青和霍去病,尤其是后者,对模仿北方游牧的骑兵作战很擅长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好的战绩。
因为汉武帝本人也做同样的事。
但是不能免除李陵对于霍骠骑的愤恨。此外,我原来的帖子没有说清楚的一点是汉朝的法律并不是那么公正,不说李广不愿意面对刀笔吏自杀,单是在他之前的周亚夫的死和之后的太史公的腐刑,都是在皇室授意下的刀笔吏的杰作,李陵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估计跟李广当时自杀的时候一样,与其说是不愿意回去面对汉武帝,更不如说不想去面临那些刀笔吏的反复刁难,到时候即使不死,这辈子的前程估计也就毁了。想想祖孙三代都是身负武艺却因为复杂的人事关系而命运坎坷,他投降匈奴能够凭借这身武艺博取富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应该类比成到中国做高官。匈奴是一个正常的北方大国,跟汉是两强争雄的关系(大部分时候),不是基地根米国那种恐怖组织死磕的关系,甚至不是冷战时米苏那种关系,匈奴有卫律,汉有金日磾。
况且,你还要看他具体做了什么
卫青和霍去病把匈奴的老窝都抄了,双方都集中全国军力大战数场,这还不算死磕?马邑之谋以后西汉和匈奴就是处在相互死磕的状态。西汉和匈奴关系是不同于冷战时美苏的关系。因为美苏之间还只是冷战,西汉和匈奴当时在热战。
而且这场战斗本身李陵到底做了什么就很值得探究,何况其他?李陵绝不是没有机会做更大的事。(此外你还要看看浚稽山的位置)
苏武如此忠义之人,真要是李陵犯下滔天大罪,为何和李陵一直保持着交情?(班固当然不会写苏武对李陵的态度具体又是什么,只写了他对劝降的态度,可他客观的一些记述中已经表露不少,李陵几次跟苏武相会苏武好歹也是“会”了,还会得相当久,唱歌跳舞,诗歌唱和,这说明什么?)
李陵的平反比后来一些忠臣都快,也没有激起什么反对,仅仅是因为霍光和上官桀手握大权?后来那么多同情李陵的,莫非他们的见识,节操和忠义都比不上现在的米国人?
真的要了解李陵投降时以及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怕还得需要有更详细的资料,但遗憾的是,现存的也就“史记”“汉书”等等语焉不详的记载而已。司马迁有倾向性,班固何尝又不是。匈奴不知道有史书没有,如果考古能有所发现的话,那就善莫大焉了。
还喝酒吟诗,他送苏武牛羊苏武也欣然接受,言辞中还有“今日之欢”之类词语,连班固都如此记载着,如果李陵果真犯下大逆之行,苏武怕是看都不会看他一眼的。
看看夏完淳孙兆奎怎么对洪承畴的?
同样的情形也见诸于三国志。但总的来说非官史情形稍微好一点
1.李陵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他投敌是错误的。
2.李陵投降后在匈奴做到高官,参加过一场匈奴对西汉的规模较大的战役(小仗大概上不了史记和汉书)。大战参加一次就不少了,霍去病伐匈奴也就三次。
3.李陵投降和以后的遭遇确实有可能另有隐情,如果发现了其他的记载或证据当然另当别论。但目前我们只可能依照现有的历史记载来评论历史人物。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相信司马迁和班固的史笔。
4.李陵和苏武在一起喝酒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重庆谈判时,毛和蒋还在一起喝过酒呢,虽然一边谋划着要消灭对方。苏武是外交官,这种场合应该不至于太不给面子。
老毛吟诗作对的是邵力子,不是老蒋。这两种酒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我没在这里论证李陵如何正确,相反,我认为他犯了大错,我从头到尾都只是想说明这一点:李陵不是小人,更不应该跟洪承畴那样的奸贼放到一起.无论往上还是往下歪曲李陵我认为都是错误的.
想法报仇,如果人家势力太大俺报不了仇,俺也许会苟且偷生,但绝不去当狗腿子。
在我心中伍子胥才是千古第一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