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输便输了! -- 丁军门

共:💬71 🌺7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头。但 政府 / 体委 有它的难处

先不说一亿足球人口吧,咱就说一千万吧,那也最少需要几万个球场来支撑。整个中国有多少个球场?

就算现在有五千个吧。要再建两万个球场,谁来出钱?

毕竟是商品经济时代,让谁投入都要算计算计 收益。让中央政府 (由体委代表) 在全国各地扔钱建球场,中央政府见不着利益呀。让各地体委自己掏钱建,它短期内也见不到利益。让各地俱乐部建,那是纯粹的商人,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指望它们建球场为国家和当地培养足球人口?它们能得什么直接好处么?

所以我觉得这个关节儿在这里。

当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但 (1) 需要有国家体委的强力领导、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2) 需要耐心和时间。

具体来说,体委可以选择沿海富裕地区50个城市,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由国家投资,建立1000个足球场 (地皮钱是大头),加上这50个城市原有的500个足球场,一共1500个球场。然后也是由国家投资,体委代理,在50个城市组建各级球队 (小学、中学,班级,年级,校级,区级,县级),每年区里面的校际比赛前四名可以获得国家体委的奖项和荣誉,这样刺激各校竞争。再由当地体委负责鼓动宣传,每个周末每块球场都要打2-3场比赛。由于是沿海富裕城市,孩子们的父母相对比较有钱有闲,只要宣传得力,他们必然会来观看孩子 或孩子 的同学 的比赛。渐渐形成强大的传统,这样每个周末每块球场上都能有两、三千观众,1500个球场就是三百万人次。三百万人次 最少 折合成二十万元潜在广告收益,每个月毛利就是一百万。然后就是国家体委跟当地体委分Z的问题了 估计一年国家体委能收回五百万吧。20年就是一亿,那一千个球场的费用应该不会超过一亿。

再怎么说,建球场这种事也不是赚钱的买卖,但如果运作得当,可以少赔、打平,甚至小赚。这需要国家体委有强有力的领导者,以及有经济头脑的智囊。所以,基本上,嘿嘿,还是木戏。中国足球,俺话撂这儿,20年,绝对木戏 -- 也许还能蹭他两届世界杯决赛圈,但永远是不思进取 任人宰割 被狂宰之后还颠儿颠儿地 追人家PG 后面 换球衣 的那种。

中国乒乓强的确是缘于群众运动,可问题是一个乒乓球台投资很少,而且无须维护。足球场投资大,而且是高维护。

巴西也不富裕,但问题是人家有着悠久的足球传统,历史上也有过几次小富,自然会多建点球场啥的,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足球 infrastructure,咱们短期内还真比不了。不说别的,巴西足球场就将近一万,咱们要达到这个数,就照现在这个速度,也得几十年。

家园 一样

水平在那里摆着呢。是半瓶子醋,就要有半瓶子醋的觉悟。赢了,是运气,输了,是水平。但是,以半瓶子醋的水平,老是想着要赢,是不现实的。除非作弊。

家园 多数没结婚吧,不算匹夫。
家园 不同意,老九这是物质决定论。

80年代初,女排夺冠男排上升的时候,国内有多少排球场?

英国足球场倒是多,还多为草地球场,这么多年不也就靠66年主场优势赢过一次。

说句实话,中国足球,越来越看不懂。

家园 荷兰全国面积还不一定有几万个足球场大呢

不在于球场子的多少...

家园 老酒说到这儿了

老酒建议得很好。我们小时候踢球的时候,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没场地。不要说绿茵草地,就是光土地,都不好找。

不过我对于政府出面,是不大可能的。正如陈经所说的,我们的政府已经商业化了,而且是那种最最鼠目寸光的、童叟皆欺,一锤子买卖的奸商型。这种事情,除非是脸面工程,一般的官员不会干这种出力不讨好,在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事。

这种事情,最好还是自下而上的发动起来。孩子们喜欢踢球,家长们动动脑筋给组织起来,不需要做得多么光鲜的球衣、球鞋。只要是能够联系到场地,并且作一些辅助的服务性措施,已经是非常得孩子心的了。

不过关键是观念要转变。家长们人过30,就开始一个个挺着个腐败的小肚子,天天去应酬。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能够几个喜欢运动,爱好踢球的。相反的是,如果家长们自己喜欢踢球,时不时地凑一些队伍来个友谊比赛,把小孩子们给带去。耳濡目染的,自然也会喜欢。

家长们的观念转变不了,小孩子们踢球,他们觉得纯是浪费时间,既不会帮你交际,也不会帮你学习好。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有个P用。要是都是这样子的家长在那里,中国的足球要是能够有希望,才是见了鬼了呢。

所以还是要靠宣传。就新浪那种大忽悠的主流媒体,绝对是毁人不倦的。要让大家知道为什么是生命在于运动,而不是听那些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和片子专门们的座谈会。端正了思想,才能转变观念。算了,那就扯得太远了。就此打住。

家园 排球跟足球不同

排球运动,运动员先天条件(身高、弹跳) 占了至少80%,后天只有20%。

足球,先天大概也就是 30%,后天超过大半。所以后天训练条件/手段 比 排球更为重要。

两类运动的性质截然不同。排球因为对身高弹跳的要求,各国的排球人材储备差距不大 (欧美人普遍较高,但人口较少;中国普遍不高 但人口基数大)。

足球要求的是更为全面综合的能力,体能力量耐力技术经验意识心理,而这种综合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激烈的对抗比赛才能获得。这种情况下,有条件让更多人打更多比赛的国家,人材储备就大,成绩自然就更好。

我力主多建球场,可并没有说球场达到两万 中国足球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您没瞧我多次强调培养足球传统的问题吗?英国球场再多也远不如巴西多 (虽然质量要高很多),另外英国的足球传统也明显不如巴西 --- 毕竟西方花花世界吸引人注意力的体育娱乐活动太多了,巴西很多穷孩子就玩儿这一样,怎么比?所以英国足球人材的储备与巴西还是有差距的。

应该说,硬件 (球场等) 和 软件 (传统),对于足球的成功缺一不可。对于中国来说,没有硬件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建立足球传统。所以我才会认为硬件更为关键,才会如此强调硬件。

家园 极少数天才小国 咱们还是不去比了吧

说句让人丧气的话,中国人足球方面普遍缺乏天赋。也就是说咱中国随机抽出一万人来,最顶尖的10个人,与荷兰随机抽出一万人来 (这两万都没接受任何足球训练),其中最顶尖的10个人相比,足球天赋肯定明显不敌。

这还不算荷兰悠久的足球传统和最现代化的球星制造产业。

家园 就事论事,朱广沪不会训练防任意球,这有点说不过去。。。

这个漏洞在美国拉练时就有苗头了,并且被伊朗和乌孜教练能同时看出来,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家园 前面的同意,但是后面这段

英国球场再多也远不如巴西多 (虽然质量要高很多),另外英国的足球传统也明显不如巴西 --- 毕竟西方花花世界吸引人注意力的体育娱乐活动太多了,巴西很多穷孩子就玩儿这一样,怎么比?所以英国足球人材的储备与巴西还是有差距的。

按照人均球场来说,英国应该会超过巴西。英国那球场那可是真叫多,而且各种业余联赛的球队也多,英国人有个专门的名词:“星期天联赛”,因此星期天下午到处都能看到业余足球比赛,估计就和美国到处都能见到棒球场一样。

足球传统,那肯定是英国强过巴西啊,足球是由英国商人带去南美,足总杯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足球比赛,连意大利足球都是英国人带去的,尤文图斯,英国商人创建的,这位商人是德比郡队的球迷,所以给尤文图斯选择球衣的时候,就选了德比郡队的黑白条球衣。人才储备,不见得比巴西少得太多,英国足球那是从小学就开始一层一层地选拔的。

以后有时间我查一查资料,再来详细地说一说。

但是,巴西强过英国足球的原因之一,老九说对了:

西方花花世界吸引人注意力的体育娱乐活动太多了,巴西很多穷孩子就玩儿这一样

我看,中国足球的堕落,跟中国足球球员们收入过高有关。

家园 和平阿姨啊,这点有误,不过不影响整体逻辑。

尤文图斯,英国商人创建的,这位商人是德比郡队的球迷,所以给尤文图斯选择球衣的时候,就选了德比郡队的黑白条球衣。

经过多次酝酿和讨论,1897年11月1日,尤文图斯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次会议,在位于翁贝托国王大街42号的坎法里兄弟工厂内召开。有15人参加了这次成立大会,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年龄最大的也不过17岁。

在讨论名称时,有人提出叫“马西莫.达泽里奥”,也有人提出叫“尤文图斯”。Juventus这个词在拉丁语中是“青年人”的意思。这个名称因同与会者的年龄和身份都差不多,所以最后正式定名为“尤文图斯俱乐部”。一位当年的大会参与者在解释这个名称时说:“Juventus这个名称的意义是,永远蓬勃向上,永远生机盎然,永远不会衰老。”

1898年3月15日,意大利足球联合会成立,但在其会员名单中,没有尤文图斯俱乐部的名字,其原因只有两个:名气太小,机构不健全;二是名称不符,缺乏显著的标识词。随后,“尤文图斯俱乐部”更名为“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并推举了领导机构成员和第一任俱乐部董事长――恩里克.坎法里(Enrico Canfari)。

受当时纺织技术的限制,尤文图斯俱乐部成立时的队服是浅红色的,这很容易与AC米兰等队混淆。1903年,俱乐部主席恩里克.坎法里到英国伦敦参加欧洲纺织大会,顺道拜访了英格兰纽卡斯尔联队,好客的东道主送给坎法里20套比赛服。从此以后,黑白剑条杉成了尤文图斯俱乐部的标志(黑色代表力量,白色代表纯洁)。这套古朴典雅的队服一直沿用到今天。在意大利,人们习惯于把尤文图斯称为“黑白球队”,而在遥远的中国更通俗的称呼是“斑马军团”。

家园 我见过这个说法

但是都是在中文媒体上见到的。

关于是德比郡队的这个说法,我是在英国报纸上读到的,映象极深,完全没有想到尤文图斯会和德比郡队有这样的联系,后来我写英超专栏的时候还用过这个典故。

仔细想想,似乎这两种说法也有不矛盾的地方,但是我要仔细地查一查,看看到底是德比郡队的球迷在吹牛,还是纽卡斯尔的球迷在吹牛。

不过,德比郡队的传统球衣的确是黑白条。

另外,mm要交作业啊!

家园 实在忍不住了。。。

本来已经发誓1年内不看男足比赛的,不争气,又看了这次亚洲杯的比赛。实在忍不住了,来说两句。

教练

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足协那些人怎么想的。老朱执教能力之差,有目共睹,早就该换了。为什么一定要让他把底裤都输了,才让他下课。说老朱执教能力差,看看这届亚洲杯就知道了。定位球失球,从老朱开始执教到现在也没解决,不知道他自己是否认真琢磨过。这个也就罢了。看看他的排兵布阵,感觉真是业余。两个边路,让两个速度快的人去下底,也不想想,前面只有一个韩鹏,面对2,3个后卫能抢到点吗。边路下底的球员速度那么快,中路根本赶不上去包抄。不去控制球,妄想用速度去偷袭,根本就是在赌博。还好老朱后来赶紧换上了能控球的王栋,可是不换董方卓,换下了毛剑卿。想不明白。。

真看不出,几年来老朱教了球员些什么?或者解决了些什么问题。就是这么个教练还一直坐得这么稳当。

球员

昨天的比赛拼得不可谓不积极。如果昨天是0:1也就罢了。0:3!溃败!!领先不会踢球,落后也不会踢球。打平就可出线,多少次的失败也换不到一个教训。丢一个球,就垂头丧气,完全是被打蒙了的感觉,哪里有一分斗志?球员在场上完全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人得球,其他人不去跑位。一人丢球,只有丢球的人在疯抢。技战术水平之低,意识之弱,简直就是业余。伊朗主教练的评价非常中肯。

足协

无话可说!

球迷

。。。

还是洗洗睡吧!

家园 不同意见

说中国足球普及得不够,是中国足球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我不这么认为。

中国足球普及率是不高,可球员人数可不少。比不了巴西,比伊拉克总多吧?

我觉得关键在教练。足球从娃娃抓起,没错,可是把他们交给一群废物去练,就是罗纳尔多也能被练成废物。看看日本,有多少好教练都在指导小孩?

再看看我们,都是什么人在当教练。一群被练废的人,再去练废下一批人。

家园 足球传统

其实不算是决定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关键因素。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这个国家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投入 --- 指的不是观看,而是亲自下场开丫子。自古英雄出少年,足球这项运动更是如此,因为足球运动打基础的阶段就是青少年时期。

比足球传统,很难说英国巴西谁比谁更强,但如果比青少年对足球的投入,那英国孩子没法跟巴西比。而直接决定一个国家足球人材储备的,是青少年对足球的投入,不是足球传统。足球传统对国家足球人材储备的影响是间接的、较弱的,它是通过青少年投入 这个环节才与 人材储备 取得联系的。

巴西青少年对足球的投入明显高于英国孩子,所以它的储备更雄厚。

我们如果希望我们的储备渐渐雄厚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我们孩子对足球的投入,而要让孩子们多投入 (具体来说就是让更多的孩子踢上球,让孩子踢球的频率更高),发展球场这一步根本绕不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