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个美国经济学家眼中自作自受的投票民主 -- 同人于野
本文介绍一个关于选举的最新研究结果。
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大约是50%,远远低于大多数民主国家,主流媒体一直呼吁选民尽可能的出来参与投票。但经济学家 Bryan Caplan 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美国要想变得更好需要的不是更大的投票率,恰恰相反,是更少的民主。Caplan 认为最好普通人就不要出来投票。基本上你可以说这位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最好由经济学家来代替选民运行。
七月9日出版的这期纽约人杂志有一篇 Louis Menand 写的文章《Fractured Franchise: Are the wrong people voting?》。这篇文章是 Caplan 四月出版的新书《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Why Democracies Choose Bad Politics》的书评。
纽约人杂志的书评很长,经常能把一本书完整的精华内容全面介绍分析出来,基本上读了它的书评就不必去看原书了,这一点有点像我写的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就很长也很详细。我想介绍一下其中思想的精髓。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大多数投票者对于政治问题是无知的。Caplan 的观点在于,他认为大多数投票者的政治不仅仅是无知,而且是错误的。我们将会看到,这两个结论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到大街上随机测验人民的政治观点,你很容易发现大多数人是无知的。比如你问人们是否支持政府增加福利支出,大多数人说反对;但你如果问是否应该加大救济穷人,大多数人说是。而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回事。人们不愿意在政治问题上投入更多时间。经济学家认为,大多数人不愿意因为自己有投票权而去好好研究政治时事,并不是因为这些人傻,而是因为这些人有理性。比如你要买个房子,一定会仔细调查研究,因为一旦买错了就会付出金钱代价。但如果你投票,不管怎么说你只有一票,哪怕投错了也本质上不会对政局产生任何影响。有多少人会因为自己这神圣一票去像买房子一样费劲的调查研究学习政治呢?
传统经济学认为无知不是坏事。传统理论的两个论点是这样的:
-1- 选举结果是由占总数10%左右的有政治见识的选民所决定的。这个论点说那些"无知"选民的投票是随机的,因此互相都抵消了。
-2- 如果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自私"的利益去投票,那么就好像市场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一样,最后结果是对大家都有利的。
Caplan 认为不是这样的。针对观点-2-,他说民主不是市场,而是公共设施(commons)。所谓公共设施就好比是一块大草地,村里每个放牛人都可以在这片草地放牛吃草。对于单个个人来说,多一头牛少一头牛他认为对草地没有大影响,可是如果每个人都多放几条牛,草地就完蛋了。从心理学角度,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这区区一票投错了也无所谓,所以大家都纵容自己无知一把。基于情绪而不是自己的真正利益去投票。 选民"喜欢"自己的无知。结果就是把选举搞砸了。当你在市场上买东西,你更加趋向于理性因为非理性会付出代价;而选举投错一票是没什么代价的。
针对观点-1-,Caplan 认为选民投票时所犯的错误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系统偏见(systematic biases)的,因此是不能互相抵消的。选民的偏见很多,比如从候选人的相貌而不是理念出发去投票。但本书只谈经济政策。在经济政策方面,Caplan 列举了四个主要偏见,在这四个问题上大多数选民的观点跟经济学家完全不同:
- 一般选民不理解市场原理,对公司追逐利润的做法反感。
- 一般选民不喜欢外国人,反对自由贸易。
- 一般选民喜欢就业率而不是生产率,强烈反对公司裁员。其实只有让公司有裁员的自由,公司才会更加愿意雇人。生产率提高了技术进步,会创造出新的职业,而一般选民却错误的认为这些新的职业工资比旧的职业低。
- 一般选民更容易认为经济形势正在恶化,从而更希望政府干预。
当一个选民投票的时候,他倾向于更加无私。其实如果他投票的时候更加自私,完全从自身利益而不是道德角度出发,从经济学角度最后的投票结果反而更好。因为选民的这些偏见,那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反竞争的特殊利益集团从投票中收益。
所以 Caplan 认为要想解决美国的问题,应该减少民主。他提出了以下方案:
- 让选民参加考试来获取投票资格
- 不是一人一票,而是让牛人拥有更多选票
- 不再鼓励增加投票率,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最好就别出来投票
- 在学校普及经济学知识。
总之 Caplan 相信专家政治。选民的问题不是无知,而是系统偏见。比如大多数人认为油价太高的时候,正是经济学家认为油价处于历史最低点的时候(考虑通货膨胀和购买力)。
但是纽约人这篇文章的作者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优点是稳定,容忍愚蠢的观点是为此需要付出的一个小小代价。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2004年布什居然连任,美国很多学者知识分子感到特别出离愤怒,为此产生了一系列反思民主制度的文章。怎么就把布什这种人给选上了呢?这本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来的。其实美国人没见过世面,这就是为什么纽约人文章鼓吹稳定。
陈水扁怎么选上的?希特勒不也是选上的么?陈水扁希特勒稳定么?东南亚,非洲,拉美也都是一人一票选总统,动不动就军事政变,稳定么?
但是对美国就是稳定的。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政治制度,取决于其特殊国情。Caplan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就连美国都开始反思一人一票这种民主了。
不过话说回来,一人一票制其实提供了一个发泄渠道。你对总统不满,你可以不投票给他。如果没有这一票,人们怎么发泄呢?
看来最好的局面还是你要是对政治不感兴趣你就别投票。美国民主制度运行的比大多数国家好,是否正是因为美国的投票率比较低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很贴切很形象。
美国的稳定在其掌握了足够的资源和能够维持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这与其历史背景有关。
应该说美国的民主也是其历史背景的产物,而不是民主产生了其历史背景。很多人搞不清楚这点。
至于小树丛大统领连任,这也是历史背景的原因。虽然多数自由派知识分子很不感冒此人,但是民众的恐惧心理和保守派财团的势力以及美国世界唯一超强的现实选择了他。
中期选举把共和党赶下多数,就相当于一次兵不血刃的政变。如果不是民主的话想让共和党下台非得动枪不可。
真正的愚弄
政治不是纯经济问题,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理性。即使是纯经济问题,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卖出去,还是经济学家道行浅。
此公还开起药方子来,又没有现实的可行性。凭着他多读几年书,就想要更多投票权。凭钱多,脖子颜色红就不行吗?
可以证明这人就是高!
罗列的四条“一般人”的经济学偏见,全盘订阅右派观点就治愈了,就达到了经济学家的水平了。
老美也有信“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套的啊。社会资讯传播的大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知识的垄断早已不像以前了。到底谁比谁傻多少呢?拿他的那个四条看
- 一般选民不理解市场原理,对公司追逐利润的做法反感。
*****************
REALLY,CORPORATE AMERICA盆满钵满,跟小民有多大关系呢?CORPORATE逐利,砍掉高收入区的工作,能指望人们不反感么?
*****************
- 一般选民不喜欢外国人,反对自由贸易。
*****************
自由贸易带来低通胀,但是全球化的一个后果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力全面进入市场,“一般选民”将越来越感受到竟争压力,何喜之有?
*****************
- 一般选民喜欢就业率而不是生产率,强烈反对公司裁员。其实只有让公司有裁员的自由,公司才会更加愿意雇人。生产率提高了技术进步,会创造出新的职业,而一般选民却错误的认为这些新的职业工资比旧的职业低。
*****************
还是那句话,你的盆满钵满是你的,跟我不相干;你把我的饭碗砸了,那就跟我相干了。
*****************
- 一般选民更容易认为经济形势正在恶化,从而更希望政府干预。
*****************
这个就跟全球变暖一样,不是认为,而是就这么着了,“一般选民”将面临全球苦力的对就业机会的全面竟争。经济形势对于个人是完全个人化的感受。
*****************
PG决定脑袋,经济学家受人钱财(FUNDING?)替人免灾(忽悠,忽悠不成,急了,索性建议剥夺选民手里的选票)
特别象美国这种地方,富的更富,穷的没人管。经济学家要是能忽悠到食物链上层,也算成功的。要不然,满嘴理论,可能还不如开咖啡店的明白。
小灌木大统领骑大象横冲直撞,吆喝道:“美国公民们,我已经让世界变得更危险了,所以你们更需要我来保护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