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文天祥和龚鼎孳(上) -- 乱武
“文天祥这个匪徒,......他骄纵、冷酷、矜持、虚伪、狡诈......为了传之后世和警顽惩恶,让大家记住这个反动人物的丑恶面貌,......”
当大家翻开宋史,发觉编者元相脱脱以这样的文字来描述我们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时,不知是否会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然而,本朝正是以这种哭笑不得的文字,来描写同为民族英雄的张灵甫将军的。
张灵甫将军和最近去世的许德厚将军一样,都是抗日骁将,为民族流血拼命。所不同的是,张灵甫没有象许德厚那样,因为要恪守军人的责任而去告发临阵倒戈的同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张将军会少受攻击。每当有人颂扬张将军的抗日功绩时,必定会有人跳出来,以种种理由贬低这位民族英雄。原因很简单,本朝是根据党派标签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张许两位将军,都带着国民党的标签,又和共产党打过仗,凭这两条,就该把他们批倒批臭。
那文天祥呢?从元朝的角度来说,他是“前朝伪相”,曾以武力“抗拒天兵”,按照党派标签法,是个十足的“宋党反动派”(反动者,逆时代潮流而动也)。更令人发指的是,文天祥在被关押期间,顽固地坚持其反动立场,用绝食和编写反动手抄本“正气歌”等方式抗拒改造,自绝与人民,最后被元党中央下令镇压。对于这个贴着反动标签的人物,身为元相的脱脱完全应该,将其批倒批臭,“让大家记住这个反动人物的丑恶面貌”。
可是事实上,宋史是这样这样高度赞扬文天祥的,
“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 “求仁而得仁。”。。。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这样的赞扬决非个案,与元朝为敌的张顺,张贵,陆秀夫,张世杰,赵良淳等大量宋臣也被列入忠义列传,受到赞许。其实不止是宋史,中国的历代史书,对前朝的忠直之士,都是加以颂扬的。史家也不把“是否顺天时”和“是否是值得颂扬的忠烈”混为一谈。历史上,中国人一直都是一个尊重英雄,崇尚忠孝义烈的民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高志航、佟麟阁、张自忠、戴安澜......,尤其是戴安澜将军殉国后,毛、朱均撰写了挽联。
老大,写具体点吧,要不咱咋根您斗嘴呢?
俺只记得一个叫郭沫若的共产党员为老张写了一部戏,
另一个共产党员给老张用了一口好棺材,当然不是因为他反共的功劳。
党派标签法,有两个条件,文章里写明白的,第一,是要是国民党,第二,是要和共产党打过比较大的仗
至于郭沫若的戏剧,先去查查那是几几年的事,当时还不是本朝,毛主席都在高喊蒋委员长万岁呢,本朝建立之后那些戏剧还让不让再演?
三个字全错呀。这是你对“英雄”的尊敬吗?
卖友求荣与
还是写对了的.
以他的相貌和他在抗日战场上的忠勇表现来看,他就是个老粗军人,不懂政治,不懂顺天时是可能的,却不是你说的什么卖友求荣。军人以临阵倒戈为耻,以恪守军人职责为荣,很正常的。再说,如果一定要谈出卖不出卖,黄樵松出卖自己的上级在先,许德厚不制止他的话,不也一样是出卖上级?
从google所得词条数目看,仵德厚210000条,仵厚德149条。
貌似仵德厚才是真名。
你不认为他很无耻吗?
你不倒戈,倒也学学老阎的梁书记长,自杀殉主啊?
别做了老共的官,还涎着脸说自己是什么英雄。
仵!
好象拼音里面都有吧,或者至少CTRL C, CTRL V,也不至于把名字弄错吧.
做人要厚道,灌水要认真.
上等人都在讨论英雄、帝王将相,可怜的老百姓呢?当时太原已经被共产党团团包围,方圆几百公里内没有蒋军,再看看当时的国内形势,傻子也能看出来太原已是死地,守与不守只是争个早晚,傻子也不会指望党国在此中兴。太原守城的作用对国民党就是这样,可对太原城内外的百姓和士兵(其实是拿枪的老百姓)却是生死尤关。因仵某人的告密,太原多死了十多万人,楼主可能对此无关痛痒,我就想问,古人都知道“民为贵,君为轻”,可一个小小的仵某人在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之后,还有人为他鸣冤叫屈,这些人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呢?
wu(三声)
仵作的仵是也,
别做了老共的官,还涎着脸说自己是什么英雄也就算了。
虽然对于某些人朋友是用来出卖的,但说这句话的人似乎下场不怎么样
受过义务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