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青春饭”解谜 -- 懒厨

共:💬77 🌺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地方分公司新招的很多都是和人力公司签

                          网通最多,移动还很少,以后可以算种趋势吧。

                          这种的在帐面的薪水上不会差很多,正式编制有的一些补贴可能会没有。

                          IBM等大外企也会有薪水比较低的职位,它们有些XS的底薪非常低,如果业绩不好,真还不如年资类似的程序员。

                          国外走技术路线的STARTUP,做出独门的技术,还有被大公司收购的出路。

                • 家园 原厂商?

                  请问原厂商是指什么样的企业?能据几个例子吗(除微软和IBM以外的)?

                  另外我原来呆的日企,不是做外包的,是作光学产品的(Cannon主要竞争对手之一),也是全球500强之一。该公司在中国作support的肯定薪水达不到9000(超不过我),我当时在那开发的软件,是仅在日本和北美发售的。而且,我这些同事在北京的朋友同学都很多(他们往往是在北京念大学的和研究生的)。据他们(与自己同学)的比较。我们的薪水在北京的好外企里(人事关系落在FESCO的),也算是高的。我当时的许多同事因为对该企业的某些文化厌恶,仅仅是因为薪水比较高,才继续在那干的。不知道,sybase是否算原厂商,我原来呆的日企的那个部门有一个对我“特热情”的大姐的老公就是在sybase作support的,据她说,挣的就没她多(她和我学历一样,在那家日企里的薪水也一样),因此沦为家里的“劳工”(模范丈夫)了。

                  我在上一个帖子里,说了我的一个同学,在北京搞UNIX下C++开发,他是做电信的,刚跟他打电话,现在薪水还是7000多,不到8000,他们经理才10000多。我还有个旧同事,在北京一家做电力系统软件的公司(一家国有电力系统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参与开发用于电厂管理的ERP软件。现在每月不到6000,他们经理还不到8000。这些数据是我刚才打电话核对过的。据我这个做电力行业的旧同事说,他们公司很久以前的开发人员挣的很多,不过那些人早已经被辞了,因为后来者很容易上手,而且薪水要低的多。老板才不傻呢。文凭说的这两位呆的单位是否属于国内产业的核心?

                  我认识的基本都是,能去世界知名大公司的绝不去小民企(除非有股份,当股东)。因为这些大企业往往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很多时候需要技术强经验丰富的人。特别是研发人员,在北京,许多欧美企业的分支机构往往要求N年相关工作经验,否则,根本就不理你。我留学刚回来时,发了许多份简历到各个欧美企业,一个回音也没收到。我在那个日企呆过一年多后, 才有欧美企业让我去面试。

                  感觉风兄是做商务软件的(MIS和ERP)或是系统集成。我留学以前,在沈阳做过MIS和系统集成。给贵州某市交警做的。当时用PB开发,确实行业知识背景,以及和同事,领导,客户的沟通技能,很重要。根本用不了多少技术,用的一些新技术往往是用于和用户侃价的。每个项目都有见不得人的东西。

                  “在一个企业做事,老板考虑的是他的投入能得到是什么样的产出,这才是技术人员应该关心的工作中心。”,我不太同意。老板考虑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得到最大的收益,或者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能付出尽可能小的投入。而技术人员应该关心的工作中心应该使自己有可被老板利用的价值(使老板获得收益)并有竞争力,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有竞争力。现在许多30几岁下岗的,主要是他们可被老板利用的价值达到顶峰了(在中国,老板往往不需要技术特别强的开发人员,达到一定程度即可),无法继续领先后来者,而他们的薪水却高出后来者很多,在劳动力市场上丧失了竞争力,而被淘汰出局。被老板卸磨杀驴,求职时被年龄歧视。

                  我对你的某些看法赞同。现在在中国,确实某些软件市场领域不需要什么技术,不过现在当老板普遍精明,通过招技术不强(但能达到最低要求) 却便宜的劳动力降低整体人力成本的事太普遍了。可以说,老板们很可能会招技术差的人,但很少会高价招技术差的人来充数。他们可能招人时看花眼,但滥竽充数的很难通过试用期的。我昨天,给你发帖子,主要是吃惊,对你列的某些数据吃惊。好像,许多北京民企的老板是人傻钱多之辈,我和我认识的怎么没碰到?

                  希望我们就此话题能继续交流,这样我可能会发现原来可能忽视的地方。

                  • 家园 发现讨论已经变得庸俗和中国化了

                    其实在这个圈子里混,混久了最大的问题不是收入,相对于国内现在的经济水平,it业的收入还是处在上游的。我自己的问题是毫无成就感,找不到工作的乐趣。所以当初明知道放弃了那个位置就意味着大额奖金的损失,意味着以后很难找到同等待遇的工作(因为不再打算在政府圈子混了),还是申请下岗了。

                    以前加班的时候经常会在想,现在这么勤奋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为了钱,好像应该去做销售,而且自己也没多少花钱的地方,为了所谓的事业,总是在解决很多低水平的无聊问题,写各种假大空的标书,毫无成就感。那种突如其来的空虚感经常让我感觉到窒息,我想很多上了年纪又比较优秀的技术人员,只所以选择离开,也是因为这种感觉吧。

                    可能,为了挣钱而工作,和为了事业而工作,这是我们和鬼子,和一些牛x技术人员最大的区别吧。

                  • 家园 一点个人看法

                    >>请问原厂商是指什么样的企业?能据几个例子吗(除微软和IBM以外的)?

                    bea, oracle ,hp ,sun . 还有各种做存储,it相关系统软硬件的公司,比如以前的veritas。里面ibm的待遇算是比较低的。你可以找张外企的报税排名盯着看。

                    >>另外我原来呆的日企,不是做外包的,是作光学产品的(Cannon主要竞争对手之一),也是全球500强之一。

                    其实这就是外包, 国外的公司把应用开发外包到国内的研发基地来,降低开发成本

                    >>我们的薪水在北京的好外企里(人事关系落在FESCO的),也算是高的。

                    实在不敢苟同,这个待遇,就算在广州都不太说的出口。我原来所在的民企(其实也算是外企吧),平均下来拿到这个数字的不是少数。而前年的统计数字,某个部门36个人,有15个人年收入大概在这个数字以上,去年的话应该更好。而这家公司的收入在广州只能算中上,和大外企,一些小公司,据说是没法比,因为同事跳槽普遍都有涨。而在这家公司,工作10年以上的技术人员,也颇有些,公司从来没有想过因为他们的收入高要动他们,只有他们自己对收入和公司发展不满离职的,很多人甚至是几进几出。我一个在qc部门工作的同事,出去以后大概在8k多的样子,按他自己的说法和原来差不多,而qc算是待遇相对比较低一些的岗位。

                    >>不知道,sybase是否算原厂商,我原来呆的日企的那个部门有一个对我“特热情”的大姐的老公就是在sybase作>>support的,

                    sybase一度快要破产,后来还是因为其他产商的市场失误才勉强活下来,所以他们的收入在行业里是相对低的。碰巧我以前有个同事的老公也在sybase,是一个资深技术顾问,年纪应该比我大3岁,年薪大约在27w左右。同一个公司,support也不是都是低薪的。

                    还有我一般不会去问别人拿多少钱,这些数字,除了工作上接触的,基本都是同事朋友主动说的,另外就是一些猎头或朋友委托我招人或者找工作的时候了解到的。

                    >>我在上一个帖子里,说了我的一个同学,在北京搞UNIX下C++开发,他是做电信的,刚跟他打电话,现在薪水还是7000多,不到8000,他们经理才10000多。我还有个旧同事,在北京一家做电力系统软件的公司(一家国有电力系统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参与开发用于电厂管理的ERP软件。现在每月不到6000,他们经理还不到8000。这些数据是我刚才打电话核对过的。据我这个做电力行业的旧同事说,他们公司很久以前的开发人员挣的很多,不过那些人早已经被辞了,因为后来者很容易上手,而且薪水要低的多。老板才不傻呢。文凭说的这两位呆的单位是否属于国内产业的核心?

                    这类公司虽然在核心产业圈子里,但是不幸的是不在食物链的好位子。比如我有一个同事就在电信下面的一个全资公司做部门经理,收入好像也就是6,7k。这类国企的二级子公司现在都有严格的收入限制,几乎可以算食物链的最底端了,而且内部人事关系复杂。这种公司往往也是人才黑洞,有个同事工作过一段时间,说里面的技术人员很弱,虽然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动手能力都已经完全僵化了,个人工作效率是我们的几分之一,所以收入低也很正常。在早期,他们确实风光过。另外我觉得他们boss傻的很,低收入,低技术要求的同时会给维护管理带来高昂的成本,企业也很容易失去竞争力,而且这类公司背景受限,不太能拿什么便宜单,将来企业调整,往往优先下岗的就是这类公司。你再看看那些在行业里老大公司,虽然平均收入也没有什么竞争力,但是他们至少会有几个核心的技术大拿和业务大拿,而且拥有公司股份,收入可一点都不低。

                    你说为啥你没见到xxx的好工作。 我想找工作,推销自己也是种能力,很不幸,很多的技术人员不具备这个能力,这就是我看到很多不怎么样的程序员能找到好工作,而有相当能力的技术人员面试竞争却被淘汰的缘故。我面试淘汰的一些人,其实能力也符合要求,但是在性格方面,却往往拒人千里之外,或者考虑问题,只以自我为中心。老板不傻,但是问题是程序员够聪明么?如果足够聪明,就应该去想老板想什么。

                    另外,看你的经历,你只在企业里待上一年就急着跳槽,其实不是什么太好的做法,我前面提到20k的小朋友,人家也混了2,3年,至少摸熟行业内的一些游戏规则。

                    >>我认识的基本都是,能去世界知名大公司的绝不去小民企(除非有股份,当股东)。因为这些大企业往往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很多时候需要技术强经验丰富的人。特别是研发人员,在北京,许多欧美企业的分支机构往往要求N年相关工作经验,否则,根本就不理你。我留学刚回来时,发了许多份简历到各个欧美企业,一个回音也没收到。我在那个日企呆过一年多后, 才有欧美企业让我去面试。

                    经验是任何技能以及iq都不能弥补的,这是这些年我个人一个很深刻的感受,企业招收有经验的人,往往并不是因为看重他现在的技术水准,而是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可以保证他能有面对困难的正常心态,有知道怎么和其他员工合作开发项目的意识,这是国内现在高等教育基本不会关心的问题。

                    >>感觉风兄是做商务软件的(MIS和ERP)或是系统集成。我留学以前,在沈阳做过MIS和系统集成。给贵州某市交警做的。当时用PB开发,确实行业知识背景,以及和同事,领导,客户的沟通技能,很重要。根本用不了多少技术,用的一些新技术往往是用于和用户侃价的。每个项目都有见不得人的东西。

                    都说产业的核心是应用软件,全球的统计,早期占的比例可能会超过80%,现在也过半。这种项目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其实很是考察综合素质,不过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是太懂,白白丢掉很多发达的机会。另外这些项目,已经脱离早期那种暴利和糊弄用户的阶段了,竞争也非常激烈,某些行业的技术应用甚至因为自身的复杂程度走在世界前列,ibm有几个产品就是中国区首先投入实用的,甚至开发团队都在中国。你如果关注会发现,在EAI, 数据分析挖掘方面等方面,国内的技术要求往往要超过国外。但任何时候,技术是必要的,不是冲要条件。

                    而有经验的老技术人员,在这种企业都有相当的价值,我们曾经核算过,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老技术人员离职,带来的成本损失,远远超过你招收几个便宜毕业生所节约的成本(培训,后期质量,维护带来的问题,会成几何级数增加)。合适的菜鸟不难找,但是现在开发企业里面,最缺的是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至少我待过的企业里面,不会因为待遇的问题敢炒掉这些人。这好像又和以前说的矛盾,呵呵,这个产业就是怪胎,确实很矛盾。或者,我们大部分的技术人员,并没有真正学会游戏规则。

                    我了解到的30多岁下岗的程序员,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年纪,而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进取心,技术能力脱节过时而下岗。 我曾经面试过一家倒闭的竞争对手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电信下属公司),结果非常失望,这些人大部分在30多岁,但是知识结构已经完全过时,思维方式因循守旧,难怪企业最后会倒闭关门,按他们的能力做项目,肯定都亏本。而当时我们公司的一个印度同学,40多岁,能力超强,让我们这些混混高山仰止,听说现在还奋斗在德国的开发第一线。

                    记得曾经有个老板问过我,你和其他同事相比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仔细想了一下,发现并不是所谓的技术,同事里面有不少人的在某方面的技术都强过我,而我其实这4,5年都没认真做过或者学习过技术,没错,我就是所谓的混子,在老板眼里,我真正比他们强的地方,在于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看过很多同事的程序,我根本就写不出来,而我一般可以用比他们更短的时间,找到更简单的解决办法。昨天一个朋友和我讨论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我直接说他搞错方向了,他说的我不懂,但是我的直觉,这种复杂就是不好的,他想了一下,同意。做对事,比有能力做事更重要。

                    >>“在一个企业做事,老板考虑的是他的投入能得到是什么样的产出,这才是技术人员应该关心的工作中心。”,我不太同意。老板考虑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得到最大的收益,或者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能付出尽可能小的投入。

                    有争议很正常,个人价值观不同,看问题的看法不同,比如我曾经无意中和某个前同事撩起一份甲方工作的机会,认为工作轻松,年收入在10w左右,很不错,但是他嫌收入太少,其实我了解,他的收入也就是这个档次。

                    另外你说的利用价值问题,我觉得老板一般都比我们这些人聪明,而且有更多的经验,我的一个大老板就很清楚,一个贵的老员工,远远抵得上好多个便宜的小工,而且因为小工将来发展的机会多,培养了以后多半也会离开,但是公司底层的大部分同事的看法正好和你一样。我这几年和这个大老板聊天比较多,在做人上,看问题的角度上,他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启示。技术人员往往自以为是的能力,在老板的角度看,其实什么都不值。而你所谓的那些高价低技术的技术人员,换个角度看,会有很多你未曾想过有优势的一面。老板处理问题考虑的是权衡和控制,投入多少,能有什么样的产出,聪明的老板不会去追求什么利润的最大化,双w才有可能长久的做生意。记得我刚工作时候的一件事,在某个项目,我们把竞争对手仔细分析以后, 打击的一无是处,当时的老板就跟我说,出来做事,不能太张扬,就是对手也要给人留有一定的余地,鱼死网破是最坏的结局。

                    个人的价值,如果不能理解老板的思维方式,除了抱怨和牢骚的增加,不见得有太多好处。

                    另外这个行业的浮躁,我想跟人的素质有关, 曾经比较过中国同事和香港同事,印度同事,发现iq,个人的技术能力,中国同事的平均水准最高,而境外的同事大部分人都远低于他们,但是他们更加敬业,善于合作。it行业集中了太多的聪明的国人,有个前辈曾经给我建议,只招iq超过120的聪明人,我做测试发现,很少有人低于120的,按他的思路找回的特别聪明人,做的反而都不好。聪明人多了,太多精力花在窝里斗和小聪明上。前面说,不招湖北人,而我的经历,湖北人往往都是相当聪明的一堆。

                    最后附上一个前同事的例子,或者对大家都是一个启示。这个同学年纪比我略大,虽然是我下属,但是和我关系相当不错,人是属于相当积极和有进取心的。他当时的职位是pm,有信息产业部认证的一个什么高级项目管理师,还有若干个信产部的项目经理证书。他经常和很多同事抱怨收入低,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熟的人,弄的不少人向我咨询他的收入情况。他当时的收入大致应该在年薪10w这一档次(取决公司的盈利状况会有变化)可以说比较一般,但是在我看来不算很低,一方面,他有效工作时间非常少,一天大概就4,5个小时,他很多精力都花在上学和照顾家庭。另一方面,他没有任何技术背景,也没有任何开发经验,甚至也没有真正的开发管理经验,所以很难有效管理一个中型以上的项目。而动不动就向下属和同事抱怨自己的收入低,经常询问别的同事的收入,是一种很不职业的行为,而且他并不缺钱,本地人,房子就有2套。

                    他个人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奋斗史,他中专毕业,进入另外一个软件公司,主要是做文档和客户培训,然后通过自修完成了本科学历,后来又考取了各种pm证书,读了MBA. 这样的一个人光看经历,很让我佩服,但是问题是,他完全搞错了方向。 如果他想做好一个pm,那么知道自己缺乏技术背景,就不应该去读什么MBA,而应该现实的选择去读软件工程硕士,这样至少2年之内,能对他的工作起到实质性帮助,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在30左右的时候,化那么多钱和精力去读MBA,是一种非常疯狂的行为。考那么多pm证书,更是毫无意义,因为这种应试学习,他并没有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去处理问题,举个例子,一个关键程序员离职,他居然拒绝安排相关交接工作,不是没有人可交接,也不是他没有时间安排,更不是说这个离职程序员的工作已经有人了解,他只是假定工作已经完成,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反正出了事,还有领导。

                    他为了弥补自己的技术背景缺陷,多次要求我安排人给他进行相关的软件开发培训,并以各种理由收集了同事一大堆技术书籍(我们叫他图书管理员,因为什么他都搜走),寻找一切机会参加公司的各类技术培训,连硬件的培训都不放过,前段时间听说又要去考一个ocp,因为听说公司某某pm是ocp,拿的工资是他的2倍。他折腾的这些东西,从来不会在工作中使用,比如ocp,你不做任何oracle开发,也不会有什么数据库实际维护操作经验(公司可不会把客户的数据库给他这个菜鸟去折腾,而且他管的项目根本不用oracle)考一个paper的ocp,花那么多钱和精力,目的是什么?我曾经建议他,每天晚下班一个小时,找本基础的java书籍,自己动手实现一些简单的作业,半年以后,再把其他同事做的工作自己研究一下,他觉得太慢,不肯听。3年过去了,他原来收集的书还是没翻过。我也曾经建议他,认真考虑一下现在项目中管理的问题,定期写一些总结,定期做一些调整,这样就会获得真正的开发过程管理方面的经验,我甚至指明项目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他相关的书籍资料,让他研究一下,给领导提个议案,他也是听过就完了,在他看来做这些事,领导不会给他加一分钱工资,没有意义。而他很努力的抓紧一切机会给组员更换新的pc,写文档的人都给换了1g内存的机器,尽力以小恩小惠的方式满足组员的各种合理不合理要求,比如经常组织公款的fb活动(在ktv里灌红酒,真无聊,也就中国人干的出来),努力建立自己的人脉,在我看来,实质是在无意义的提高项目成本。我在离开那家公司前,他希望我给他一些建议,那时刚看完大腕,就借用了一句话调侃他,境界你懂不懂,一个人的境界,能决定你看多远,这就是我们的差距了。 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这位有志中青年还会努力的无意义的奋斗着。

            • 家园 可能跟他的地点有关

              他们在北京,跳槽非常厉害,请了都不知道干多长。

              • 家园 跟企业也有关系

                大外企圈子里跳的比较厉害,一年跳一次都算好人了,民企好一点,当然也好不到哪去,现在民企留人主要是靠户口和股权。其实我个人感觉,很多喜欢做开发的人还是愿意去民企,因为机会多一些,外企约束太多。但问题的关键是,喜欢不能当饭吃,时间长了,和同学,朋友一对比收入,想法就来了。

                我面试很多北京过来的小朋友就很头痛,明明什么都不会,还开口闭口要1w多,因为他在北京就拿那么多。另外北京那边有个很不好的地方,是人都能侃,工作效率低下, 我在北京混了2个月就回南方了,呵呵。

                我是老板的话,在国内开外包基地,绝对不选上海北京这种烧包的城市。

      • 家园 这个有同感

        见过被炒的人无数,年资越深,工资越高,越容易成为削减成本的对象。所以我常说这一行,是最不讲究“效忠”的一行。

        但是,编程技术只算是技能的一部分,对行业知识的理解同样重要。我见过混得好的老鸟,不少都是编程技术平平无奇,但对行业知识了解极为透彻的。

    • 家园 另外技术人员的待遇也是个很大问题

      基本上做开发的,不如售前售后的,技术好的,不如做经理的。就拿我来说,其实我做经理前后做的工作基本一样,管2个项目,兼职做其他项目的技术顾问。但是加了经理的头衔,年薪就翻了一倍,增加的工作量主要是开会,你说我到底做不做?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加上了经理头衔很多时候就有理由不再做n多事了,就算想做,每周的会都开死人,自然就渐渐的不再过问太具体的技术了。

      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技术好的有那么几个,没一个混的好的。都是那些转了销售,售前售后,去了大外企的混的不错,收入,待遇,差了很多倍。很现实的问题。喜欢技术,难道可以什么都不要,搞一辈子?一个人坐上经理位置(大家都知道经理往往都是什么都不干的人,呵呵)就可以是一个资深架构师收入的几倍,还要整天听他瞎指挥,你觉得有几个技术人员可以忍受?所以即便明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好的经理,也要把这个位置做上先,这样窝里斗比较有优势(唉,有程序员的地方,这个内斗就少不了,都是牛人呀,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特色)

      现在软件业浮躁程度是空前绝后,全行业都大幅度缺人,是个人就有人要,大家都忙着跳来跳去,有几个有心思搞技术的?我知道几个鬼子公司跑来中国搞外包基地,结果连人都招不满。有些人甚至来上了一天班就跳槽了。我以前带队的时候,看着有些小朋友就是头痛,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

      再p一下s,俺下岗以后,俺那个部门,为了稳定军心和发展国民大计,听说是一口气提拔空降了n个副经理,现在有10个领导了,然后,哥们说,今年的奖金没指望了,产值本来就没完成,又多了这么多经理。

      • 家园 呵呵,兄台说的都是现象嘛

        待遇也好,浮躁也好,都是目前国内的现象。

        小弟我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国外,至少澳洲这边不是这个样子。

        严格来讲澳洲这边也不是没有浮躁过,Y2K,.COM的时候也是如此,只不过泡沫之后,很多人给淘汰出这一行,这几年算是好得多了。

        还请兄台继续聊。

        • 家园 澳洲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市场

          你要知道中国的市场就清楚了。

          去年ibm中国区的老板和我的一个老板吃饭提到ibm前年在中国的销售额,200亿美金。你知道中国现在的it市场有多大?

          中国现在的it市场,基本上是有啥都可以吃下。而这个市场又是极度畸形的, 简单一点说, 软硬件的比例基本是1:10,

          甚至1:50,所以才会造就ibm这样一年200亿美金的神话。我见过很多政府客户,几千万的机器买回来当pc服务器用,甚至

          还不如pc服务器实用,因为每人会用,四川某政府部门,采购了上千万的alpha机器,过了n年以后清点库房才发现居然还有

          堆废铁放哪。政府和国企采购占了整个it市场的大头,一句话,化的钱不是自己的。

          这样的市场环境,你指望有什么公司会正经搞技术?核心技术说白了就是原厂商的,大家就是努力帮原厂商搞集成。技术人员是所有环节次要环节,而软件技术人员,主要是应用技术开发这块的人,又是这个食物链最底层的。国内现在大部分中型以上的项目,软件都是亏的,甚至白送,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软件人员越便宜,越菜,越容易生存。这个估计是行业外的人很难想象的。很多客户在开发时候就指定必须投入多少人,而往往给的钱,不到成本的一半的,他们的依据基本是硬件已经出了那么多,软件根本就应该白送的。每个软件公司都在喊以人为本,什么核心技术,其实没几个公司做到的,越大的软件公司越明显,经营成本高,竞争不过原厂商和小公司,只能降低人员要求,大幅度的养菜鸟。

          非政府部门,比如电信,软件业的生成也不是那么乐观,早先做sp的很多是发财了,单这不是主流,最近帮朋友搞的一个项目,6,70万成本的项目,客户只肯给20w,还几家公司抢破了头的争。 电信局那边的领导甚至这么说,我们有个项目,预算100w,最后10w也做下来了。

          另外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对软件服务业又有巨大的需求,和印度比,我们不需要做外包,光国内市场的需求,所有高校合格毕业生加起来,基本是有多少吃多少,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大致是3年前国内软件行业的情况是, 平均一个软件公司,只能分配到1,2个合格的程序员(一点都不是笑话,最近我接触一个case,某外企找了12个人做了6个月的外包项目,在我看来一人1个月就可以完工的,到现在还上不了线。)。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国内软件人员,尤其是j2ee这块,高度流动。只要是有点能力的,找到一个好点的工作根本不困难。所有公司,我知道除了东软,都缺人,缺人招不到,只好找堆菜鸟顶着。这个浮躁程度,和国内的经济环节,政治体制息息相关,澳洲也好,美洲也好,根本没同比性。软件业归根到底是一种服务业,以国内市场的情况,大部分软件公司根本就不需要,也没有机会想家电和制造业那样全球化的抢夺市场,吃好中国就够了,怎么会有所谓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没有需求,自然也就不需要解决技术人员的核心问题了。

          纯粹做技术的公司也不是没有,但是这样的市场环境,处了极少数的公司,大部分都很难生存下来。以前公司老总有句名言,公司只所以生存下来,就是因为不思进去,一不留神还成了行业老大,这是中国it业的悲哀。

          做企业产品的公司也好不到哪去,我举个老大用友的例子,这个号称过了cmm5的公司,内部开发管理我就不贬了,总之是和俺以前公司合作及其不愉快, 他们甚至连一个基本的接口文档都拿不出来,不是不愿意,是真的没有,为了调试一个和金蝶的接口,化了快2个星期时间。最后调试完毕我说这个东西相信你们在其他公司也有机会用,需要我提供源码么?用友的资深顾问说,市场上将来只会剩下用友,所以不需要什么和金蝶的接口,气的我半死,md,本来就是升级到你们系统,你们自己不会做,我帮你做了,还这么拽。用友在我另外一个朋友公司实施,性能有很大问题,他们技术顾问要求升级到linux,说升级到linux就可以解决性能问题,升级上去以后更慢,又找了一个资深技术人员,这个人一口咬定,升级到window就性能就肯定满足要求了。我朋友跟踪就发现,其实就是开发质量的问题,某个sql写的有问题。 我某个同学在用友qc,按她的说法,用友也是很难留住人的,随便干了2,3年的人,出去就可以拿差不多20k一个月,而企业内部,现在高薪的,都不是真正干技术活的那些人,所以。。。。。别听用友金蝶什么的胡吹几年进世界x强,人力资源问题他们没一个能解决的。

          我以前有些晃悠的太厉害,看不下去炒掉的人,去别的公司,接着我那破公司名头,工资还可以double,这样的整体环境,你觉得会有多少程序员安心学习技术?而这种半瓶子程序员,3,5年以后可能继续再做技术么?

          • 家园 至少还是略同的

            似乎兄台想表达的意思是,对菜鸟需求很大,对有经验的程序员需求很小,不知有没有理解错。如果是这个意思,跟我的看法是一致的。

            【原创】编程青春饭的经济分析

            不过这个有点出乎意料:

            随便干了2,3年的人,出去就可以拿差不多20k一个月,

            这个工资水平,我以为即使是大城市,也算是不错的吧?怎么会吸引不到有经验的人来做呢?

            另外这个工资水平,恐怕难以和印度竞争外包生意吧?

            客户不肯花钱软件服务上,倒也不是国内独有的现象,澳洲这边也很常见,象我上一个项目,某世界知名的车厂,他们的IT全部外批了,呵呵,抠得很,以为只是我那个项目才是如此,后来和其他人聊天,才知道原来行内全知道跟他们的生意是最难做的。

            有空会蒸笼包子和大伙交流一下。

            • 家园 你还是不太了解情况

              1.其实20k是在业界是相当高的待遇了,只所以会拿那么高,并不是其个人能力,而是因为过度的不健康竞争导致。有些暴力型公司吃了单,就要找人做,所以最简单的方法是从行业的领先厂商处挖人,因为钱来的容易,所以价格也就随便给了。另外一块是一些vc支持下的小企业,为了进入市场,抢人,抢单。这类项目往往都是以实际的失败但是名义上的成功结束的。再加上外企和垄断企业的人力黑洞,这个市场价格是相当混乱的。现在国内的高校基本产品都是不怎么合格的,所以人员培养主要还是靠这些大公司,但是因为这种竞争的存在,对大公司是很不利的。我面试很多的人,就是可以什么都不要求,就是要去大公司,因为一年以后他就可以获得这类跳槽的机会。

              2.根本就不存在和印度竞争外包的问题,那只是媒体和政府某些官员的炒作,因为现在南方的外包企业,很难招到人,大家都盯着政府市场。某个政府鼓吹的外包企业,我看过他的产值和人力资源情况,基本确定他已经完蛋,后来一接触,发现情况属实,只是一空壳骗政府投入而已。国内市场现在都吃不完,我几乎每天都在msn上被人骚扰要求推荐程序员。

              3.不是对菜鸟需求大的问题,而是只有菜鸟可以用,你算一下,平均一个公司只能分1,2个合格程序员。 不是不需要老程序员,首先是很难招到,所以干脆不招。大部分项目的水平,老板也清楚,但是他们要挣快钱,没关系。我有个朋友就说,现在这个世道,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4.it外包当然就是为了节约,所以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可能无法理解的是国内的市场往往软件是不给钱的,这不是扣的问题了。我以前有个项目,投了n个人给政府某部门做了1年,成本就几百w,没有任何合同,客户承诺在明年的预算里兑现。完工以后部里下了个规定,这个项目就over了,然后客户介绍另外一家官商接手,而且从我们那挖了几个骨干过去, 这样几百万就over了,扯来扯去,客户同意按工作日给于一定补偿,但是定出来的人工只有成本价的1/5。而有合同的,也是儿戏,比如招标的时候4千个功能点, 做完到了2w多,要加钱,一分钱没有,甚至搞笑的是我们不想再做维护了,明摆着要亏,就通过某些手段找高级领导干部逼迫我们必须签约。现在是越是大项目越不干接,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司,可能就是这么一个项目就死定了。政府项目的成功率往往不到30%,但是对外公布都是100%。 当然项目死了,程序员还活着,所以换个单位继续干。一句话体制的问题,化的不是自己的钱,这和企业本质是不同的。

              • 家园 请教一下

                国内这种状况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不知这只是各别城市如此,还是普遍如此?

                之前还动过念头,想搞些项目回国做,现在可以死心了。

                现在又动念头,是否可以拉国内的项目来澳洲做了,我可以担保质量好很多,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