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iPhone之后:思考下一个科技突破 -- 同人于野

共:💬61 🌺5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iPhone之后:思考下一个科技突破

      上周苹果公布的 iPhone 我有点震撼,一时之中整天找相关文章看。自从98年家里买了计算机之后我再也没对任何电子产品产生过渴望:我不需要30G容量的mp3,我不用手机上网,我不用所谓PDA看文档,我拒绝看火柴盒屏幕上的电影。但我现在是真想要一个iPhone。Steve Jobs 讲话中引用了一句话,大意说真做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做硬件。iPhone 不是什么 iPod+手机,在我看来它是新一代的计算机。今天思绪难平,谈谈对未来技术进步的一点想法,希望抛砖引玉。

      

      我觉得技术进步可以分为两种,姑且称为"硬的技术"和"软的技术"。所谓硬的技术就是比如说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或者说人类学会用电这样的突破;所谓软的技术就是比如说有了电以后发明电动机,电梯,吸尘器这样的技术。硬的技术是软的技术的基础和平台。

      

      技术进步有一个规律是这样的,一旦有了新的硬的技术,在这个平台上所能发明的软的技术会迅速被发明出来。在博物馆看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其制作的精美程度拿到现在有数字机床的时代也不逊色,古人一旦学会冶炼青铜,可以迅速在这个平台上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再比如说没有石英钟时代的机械钟表,圆明园的大水法,今天的人看了也会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那个时代没有电,但是没有电条件下所能发明的东西基本都被发明出来了。

      

      一旦有了电,发电用电技术成熟之后,在电力平台上的东西也基本上都被发明出来了,比如说洗衣机,吸尘器,电梯等等。

      

      因此真正的技术突破是"硬的技术"方面的突破。过去几十年这方面的突破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现在的情况是,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上所能发明的东西还没有,但是很快就会,被完全发明出来。之所以还没有被完全发明出来,是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已经接近成熟了。正如电力技术成熟的标志是一个接通到每家每户保证稳定供应的电网,我以为信息技术成熟的标志是如下三点:

      

      1。绝大多数人,也就是所有能用上电的人,都能容易地使用互联网。wikipedia, digg, myspace 这样的所谓 web2.0 网站的出现条件不是"有了网络",而是"有了有足够多用户的网络"。是用户数量的量变促成了网络概念的质变。这个不是技术问题,是经济和时间问题。

      

      2。无线的,几乎无限的,带宽。这里所说的"无限",意思是说这么大就足够用了,再大也没意义了。我国目前测试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达到了几秒钟下载一部DVD的水平,这已经足够了。什么4G 手机网络,什么802.11i,可能过几年就普及了。Youtube 现在的成功就是推出了适应宽带的服务,昨天的消息 Netflix 也开始提供在线电影了。国内可能更先进,网络电视已经开始试点了。日本手机视频电话据说已经普及。

      

      3。便宜的海量存储。 这是google给每个用户提供将近3G存储空间的物质条件。新的存储技术现在还有很多在概念阶段,但是10年之内有重大突破是可以预计的。

      

      不用特别乐观就可以预计这三个条件在十年之内将全部实现。iPhone 的出现是一个阶段性的标志,它代表了一个新产品的开始,正如苹果说的,过去30年只是一个开始。

      

      数年前的电视广告说"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现在这三个已经变成一个,但看看我们每天出门身上带着的东西,钥匙,钱包,手机,U盘,手表,还是一大堆。把所有这些东西,包括信用卡,驾照都做成一个,已经不是技术问题。完全是用户习惯,不同行业间协议,政府法规的问题。趋势是东西应该越来越少。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只带一个东西。

      

      只要带宽和网站空间足够,不远将来人们的工作习惯必然是把什么东西都在网上进行,google docs and spreadsheets 是这方面的先行者,powerpoint 目前带宽不允许,上传图片什么的太费时间。如果3秒钟下载一个DVD电影,用户就根本没必要在本地硬盘保留任何东西,甚至操作系统也可以远程运行,所有个人电脑都仅仅是终端,所有程序都在网上运行(这样当然就都是正版的了)。这样一来可能结果是我们在任何一台电脑效果都一样,随时随地可以干自己的事情。

      

      去年纽约时报杂志曾经有一篇长文讨论把人类所出版过的所有书籍,所有报纸杂志,所有电影,所有音乐甚至所有网页都放在网上保存的可能性,其结论大概是就算用目前的技术,也可以做到只需要一个小型图书馆那么大的楼就可以把这些"人类的所有知识"都保存下来。中学课本上说的"口袋图书馆"是缺乏远见的,正确的概念是全世界只有一个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目前这件事 google 和斯坦福大学,包括国内的超星图书馆都在做,主要的困难不是技术,而是版权。

      

      也许十年之内就可以实现所有人都"知道"所有的知识,所有人都可以随时和所有人高清晰视频交流,所有人都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到时候知识不是力量,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才是力量。

      

      但是这一切都实现了又能怎么样呢?千里眼顺风耳在西游记里面只能算不起眼的小角色。你什么都知道,你还不是得自己做饭洗衣服?过去几十年的技术进步是在信息方面的进步,真正对日常生活产生"硬影响"的东西,比如说汽车电梯洗衣机这些东西,早就发明了。我想猜测一下为了会有什么"硬的技术"突破,能够像信息技术和电力一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杨振宁现在整天谈爱情,以前曾经整天谈生物,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不知道害了多少好青年。我觉得生物制药方面不太可能成为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硬"发明。现在本来绝大多数人就都是健康的,人民身体健康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社会问题。生物要想大幅度改变人类生活,赚大钱,必须走锦上添花的路线。比如说发明一种聪明药,或者让人变年轻的药,或者让人变漂亮的药,我国"企业家"显然深知这个道理。但是这三种药是很难被发明出来的。

      

      伯柯利以前那个华人校长曾经认为下一个突破是纳米技术,我觉得他显然过高估计了纳米的潜力,同时过低估计了信息技术的寿命。纳米到底能干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进入人体内做手术的微型机器人?现在大机器人还做不出来呢。纳米,是骗风险投资的炒作概念。

      

      什么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这些东西我也不看好。

      

      一个可能的,也是必须的突破方向是电池,充一次电只能用几个小时的计算机有点荒诞,电池已经成为制约技术进步的瓶颈。更重要的是有了电池才能有电动汽车。但电池本身不能算特别"硬"的技术突破。

      

      如果未来30年之内物理学没有重大突破(也就是说没有发现超时空传输之类的的理论),那么我认为唯一可能的硬技术突破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就是机器人。目前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技术正在起步发展之中,这是前提条件。人工智能理论需要创新,需要牛人,但我对这个领域了解很少,不敢胡说。

      

      现在机器人吸尘器也上市了,上周在 digg 上看到有篇文章说已经出了能做擦桌子洗碗的机器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韩国政府可能打算赌这个方向,记得有篇报道说韩国好像要在20年之内在家庭普及机器人。

      

      出了 iMac, iPod, iTV, iPhone 之后苹果的的下一个产品是什么呢?iCar? iBike? 我希望是 iRobot。不过这已经不可能,因为 iRobot 已经是一家纳斯达柯上市公司的名字,该公司就是做机器人的,目前该公司有两种机器人吸尘器在市场上,不过都不叫 iVaccum,呵呵。

      

    关键词(Tags): #iPhone#技术#科技#机器人#人工智能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未来会使用云计算,网络在线办公

      任何一台离开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连网的设备,将不会有生存的价值,轻量化设计的终端,简单的操作,稳定的系统,并且拥有杀手级的应用,或者仅仅只要浏览器,在山区还是城市,只要网络能覆盖的地方,能随时办公,这是一个趋势。

    • 家园 我也看好机器人,包括自动汽车
    • 家园 胡说两句

      应该说计算机发展了这几十年,路子只有一个,就是更快更便宜,或者说是"傻快"。实质上的创新并不多。

      个人认为下一步重大发展需要突破冯。诺依曼体系。否则一个只有在代码正确的前提下才能结果正确的东西,不太可能超越程序员的思维水平。

    • 家园 几乎错过好文,花顶
    • 家园 同人好文

    • 家园 很可爱的想法,你是写人造太阳的那位吧,花一把
    • 家园
    • 家园 【文摘】转一个超强的回复

      外链出处

    • 家园 受兄"硬软技术"突破的启发,写的一些胡言乱语

      人类文明的突破作为不同的载体也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应用于个人技术的突破,另外一个则是群体社会网络技术的突破,每一次社会网络技术的突破都会对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再我看来,“硬突破”在历史上最重要的有两次,一次是蒸汽机和火车的发明,把世界带入了工业革命,欧洲的圈子变小了,环球旅行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呢。另外的一次是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则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文明,信息爆炸的世界,群体智慧在不可触摸的虚拟网络世界里面得到了突飞猛进。

      那么如果我们把目光放的再远一点,在蒸汽机和火车之前,我个人以为造纸和活字印刷是最关键的,毕竟在那个交流非常困难的世界内,能够快速的把知识传播,分享对社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隐约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个译制片就是说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封建领主和教会就对印刷术非常恐惧,生怕会动摇到他们的统治。

      从造纸和活字印刷---蒸汽机和火车---计算机和网络,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样的一个轨迹,这是一个从虚拟的信息到实质的交通,再回到虚拟的信息的传播过程。那么大胆的猜测,下一次最大的技术革新应该来自于交通的领域。

    • 家园 有没有能量无线传输的技术?

      如果大家等不及电池的飞跃。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像手机一样的蜂窝式能量无线传输呢?

      想象一下:

      手机电脑不用充电,汽车不用加油,统统地无线拉!

      。。。。

      多美好的景象呀!

      • 家园

        前段时间看MIT一个组做的无线传输的功率只能点个灯泡

      • 家园 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各种被动式RFID的能量都是无线传输,用高频无线波束传能量,带动RFID的芯片做计算再带动RFID上的无线发射设备发射应答波(一般频率低一些)。比如日本和欧洲很多地方的地铁卡在一个地方晃一下就可以进出地铁站,里面就是RFID。

        问题是这种无线传输的能量都很小,作用距离也短。无线传高能安全问题比较大,尤其是消费市场产品。因为说不定谁走进无线能波的波束里面就给微波了。

      • 家园 无线能量传输也是有的

        但是目前好像只限于很微小的能量传输, 在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 中有应用。

        无线传输本身从能量的角度是非常低效的,因为能量向四面八方传送,到达目的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想像球面上的一小点占整个球面的比例),会在途中被吸收,反射等等,这些都是很致命的因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