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萨达姆之死---帝国撤退?较量才刚刚开始 -- 大众河蟹

共:💬30 🌺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美国不管哪个党上台,在伊拉克问题上都会进退两难啊

      继续呆着,那就得继续看着像蚂蚁一样的反美武装一点点啃光美军的现役兵力和士气。到现在光是美国承认的正规部队死亡人数都已经达到3000人,而受伤人数06年没到好像就已经破了2万,反美武装不经意间已经让美国数个师的兵力丧失战斗力了。更糟糕的是这局面看不到尽头。

      如果撤退,面子受损是小事,首先伊拉克绝对会出现各派分裂和内战,最后极有可能的情况是伊朗控制伊拉克政权,美国人估计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 家园 支持这一个!

        支持这一个。非常赞同有关美军为什么不能/不会从伊拉克撤军的观点。目前的局势下,如果美军离开伊拉克,极有可能会在事实上出现一个反美的政权——这将引发美国在国内外矛盾的全面激化。 如果美军撤退后,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对美国的打击才真的是致命的。

        但对于参将兄所言及的中国战略,我很赞同东西两线的分析。即在东线,现在尚未到达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除非出现突发性情况。因为东线问题的解决,无法避免将产生与日本的冲突,然后连锁性的激化与美国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在东线,日、美加上惧怕一个“大中国”的东盟,这条铁链的确不好突破。除非中国已经有实力去解决“琉球群岛”的问题,而不仅是台湾问题,否则目前尚未到下决心的时机。

        但在西线的争夺目前是白热化的。这里自苏联解体后,逐渐成为美国一支独大。但近年来,俄罗斯逐步要恢复在这一带的控制力,原因是资源争夺,甚至包括俄罗斯的国内安全问题;而欧盟的东扩,如今日保加利亚与罗马利亚的加入——欧盟已经脱离了原来西北欧一体化的思路,而更多地体现为对资源、劳动力以及国际事务话语权的争夺。这种争夺,甚至是以损害部分老牌西欧国家的平均福利为代价的;因为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建立一个庞大的共同体所能带来的利益。

        在这一种局面下,中国西进,俄罗斯南下,欧洲东进施加影响,事实上在挤压美国从中亚到亚欧结合部之间的生存空间。这一空间,原本是美国人的储油库,震慑俄罗斯与中国的围墙,以及在国际事务(例如联合国)中的票库(当然有一些亲俄的国家)。因此,对于这一块,如果失去,那么将意味着美国将失去对这三大国际势力的制肘能力。

        因此在现今国际局势下,非洲问题、中美及南美问题已经不再位于美国国家战略的视线中了(中国在这个时期打出非洲牌,其实是很刁的;虽然最不爽的是欧洲人)。

        但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在从中亚到亚欧结合部的广大地区,形势很不好。以色列问题本来搞得还可以,但伊拉克战争可谓是摔了个大跟头,现在就好比是一块慢性脓肿,割也不是,不割也不是。伊拉克与阿富汗,基本上已经要把美国人套牢了。偏偏这个时候,还跳出来一个强势的伊朗,而且这个该死的波斯还一改常态,刻意攻击以色列,向阿拉伯国家变相示好,分明是看准了美国人陷于伊拉克与阿富汗,已经无甚底牌再可打出来。伊拉克问题的困境以及伊朗问题的棘手,完全可以说是抵消了颜色革命所带来的成果——没有就近驻军,没有美元援助,起码美国人应该很清楚,这些颜色革命的成果,是很难保住的。然而在几大斯坦的进军,并不顺利;土库曼斯坦,美国佬耍了奸计才勉强占上风;而哈萨克斯坦则已经是彻底失去了。

        但在中国的西线,俄罗斯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不太赞同参将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俄罗斯也将在这一地区与中国展开竞争。首先是中国的西进对于俄罗斯而言无利可图;其次俄国毕竟是认定自己在这一区域更有传统优势的。

        中俄实现较稳定的合作局面,必须得有这样一些事件作为前提:即出现较为严重的俄美局部利益冲突,为了寻求中国的支持,俄罗斯不得不默认中国的西进。否则对于俄毛子来说,颜色革命与中国的西进,实质上是相似的。中俄之间,从来就没有较长期的互信关系。双方从来就没有信任过对方,因此这一同盟的形成,只能以利益交换作为基础。

        但这一局面如何能够触发,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问题。或许,在不需要冒大的国际风险的前提下,中国尽可能地与伊朗靠近,是迫使俄罗斯与我们结盟的另一种途径。毕竟今日的伊朗,它对国际地位的诉求,已经不再是二三十年前的那个伊朗了。

        过去两年时中国西进步伐显著的两年,未来不好预计。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巴基斯坦,即2006与中国打得火热之后,2007依然会成为一个中方外交的热点,在获得一系列的经济利益之后,巴基斯坦会热衷于成为中方西进的桥头堡,向西向北可达各个斯坦,向南则刺痛印度,可怜的印度,这次又没有人带他玩。

    • 家园 感觉有点纸上谈兵.

      似乎对历史读的太浅.

      美国人没有统一世界的想法,只是要保持对世界的支配性的地位而已,军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中国是要崛起,不过,这和武力收复不收复台湾没有关系,也和联合俄国,出兵中亚缺少关联.

      至于欧洲,政治上仍然将是美国的盟友,经济上会更加的独立,军事上将一如既往的依赖美国.

      短期来看,世界的最不稳定区域,仍然锁定为中东,东北亚,以及俄国.中国嘛,铸剑为犁应该是最佳选择.

      • 家园 以犁为剑才是王道啊
      • 家园 纸上谈兵.

        铸剑为犁应该是最佳选择.

      • 家园 粗茶淡饭兄肯定是在搞笑

        中国现在就像是一头饥饿的大龙,如果不能较顺利地西进,在产业结构未能实现较大变迁的前提下,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在能源以及原材料的问题,更不用说就长线而言所需的产品倾销地(当然,非洲算开拓了一个)。更要命的是,如果西进不顺利,极有可能出于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预期的降低,国际投资会改变对中国经济的态度。

        尽管我们现在强调“自主创新”,但是产业结构的事情,再加上这么大一个国家,不可能很快实现转变的。

        • 家园 看看汽车业。。。

          更不用说就长线而言所需的产品倾销地(当然,非洲算开拓了一个

          原来西方和好些买办都觉得中国的汽车业也就在西方大公司的控制底下做为他们的大车间慢腾藤的每年略涨一些(参见17,27,37),是可控状态。但这几年,很多小厂(比如哈飞),“乡镇企业”(比如吉利),地方新企业(比如奇瑞)狂涨不已。。。奇瑞2004年,销9万,2005年,销18万,2006,销30万,2007年,听说计划是40~50万。(去年销量最大的公司也才41W。) 2007年的生产能力要达到70万,2010年前要达到100W。 这么大的产能要释放,恐怕是要靠国外。

          解放军要护航 。。。。

          • 家园 嗯,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这些天国内的新闻网站头条是中国某电信公司的员工在尼日利亚被绑票;而前几天BBC热炒的新闻中有一条是中方在非洲某国合资的纺织厂关门,数百名当地职工失业;再往前,我的一些在非洲替国家做资源进口生意的朋友还经常跟我说起在非洲“货到船头死”的常见状态(非洲商人缺乏信用观念)。

            非洲市场在整个第三世界的市场中都属于比较极端的一种情况,中国在那里扔了那么多钱,或许真的得好好想想怎样才能保障中国在当地的合法利益才行了。

            这么大的产能要释放,恐怕是要靠国外。

            解放军要护航 。。。。

        • 家园 教科文卫是中国最落后的领域,这是制约中国经济升级的关键

          这些领域最不应该产业化。现在这种商业化的运作对全社会的伤害是无形的。

      • 家园 的确,铸剑为犁,有点说岔口了,应该是剑不在多,而在于锋利。

        “铸剑为犁”若是指韬光养晦,倒不失是谋略,可惜今日已是太空时代,彼此之间多少“剑”已不易打马虎眼。

        和平发展或崛起绝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综合平衡的发展,“我们不作‘超级大国’、不称霸”已经是足够明确的宣示,当今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美国应当能接受。怀疑“多强”中有冒出来争第二超的,那是美国人的权利,他总不能对影子、空气、风车挥舞剑吧。

      • 家园 粗茶网友的说法才象是纸上谈兵!

        中国嘛,铸剑为犁应该是最佳选择.

        您真的这样认为?

        我看,应该是:"两手都要硬..."

    • 家园 什么撤军?

      俺希望霉菌在伊拉克呆得越久越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