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拜山贴:也谈评书-和萨苏(上) -- 冷原子

共:💬103 🌺17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作一个类比

        古代皇帝的谥号从简单明了的孝文皇帝、孝武皇帝,一直变到无比繁琐、我怎么也记不住的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白眉大侠》的另一个特点是书中的人物经常会有一些爆长无比的绰号,比如书中的第一高手“东海小蓬莱,横推八百无对手,轩辕重出(!)武圣人于合于九莲”,还有两个人打包出现的:“河南登封嵩山少林总院,扭转乾坤目览十方欧阳中惠,铜金刚铁罗汉摩成大力佛欧阳璞中”。个人的感觉,武侠小说的绰号,要么短小精悍一针见血,比如东邪西毒;要么就要有足够气势,朗朗上口(这很重要,平仄的安排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又与众不同。

      • 家园 终于知道这老先生是谁了

        我曾经在11年前在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里面听过已故的评书表演艺术家马增琨(我怀疑是唱西河打鼓“玲珑塔,塔玲珑”的那个马增芬的哥哥或者弟弟)说的《罗家将》

        那时侯几乎每天就霸着电视等听“盘古开天地,地久天长——”,感觉着就这位真就一个绝,可惜当时名字被黑框了,唉,真想再好好听听那个罗家将啊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 家园 要不怎么说西河水深呢

          说实在的,一个马增琨的《罗家将》,一个袁阔成的《漩流》,这两部我最喜爱的作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走南闯北就几乎没碰上听说过他们的人。每次喜爱评书的朋友聊天攀道比见识,感觉盯不住的时候,就祭出这两件宝贝,对方准没听过。这么多年从未失过手。

          独孤求败了十几年,在西河发这个帖子,一天的光景,两部书的同好全都找到了。。献花献花。

          • 家园 马老先生的书是绝啊

            后面再看单老的书怎么听都听不进去了,对比下后来说的薛家将都不是个档次了。。。

            不过很奇怪马老就这样没名气么

            可惜老先生的书已成绝响。。。

            • 家园 我猜测马增琨应该是马连登的传人

              天元兄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列的那个参考文献,就是那个十大袍带书,其中提到了马连登的隋唐,评价甚高。

              著名评书艺人很多为世家出身,故而有此猜测。

              我列的那两篇参考文章,虽然不知作者为谁,但感觉一定是专业人士,决不是我们这种仅仅靠收音机听评书,还生于文革以后的爱好者。

              • 家园 第二篇文章看不到

                第一篇明白写着“作者:清平客” 好像整理编辑过很多评书的话本。我在萨苏的那个帖子里也转过他为连阔如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写的前言。

                • 家园 你可以试着搜索一下“最值得收藏的十部传统公案(侠义)类”

                  这个就是第二篇文章的题目。用百度搜索,应该可以找到全文。打不开的话,就用百度快照。

                  第一篇文章,我给出的链接是中华相声网的。但是从文章的口气看,该链接并非首发的地方(原作似乎最先发在一个论坛里面)。故而我不清楚清平客是原作者抑或转载者。

                  另外,从两篇文章的口气看,作者因该是用一个人。但清平客的文集中,只见到这一篇文章。

                  网上给出的这两篇文章,似乎都为转载。我一直未曾找到这两篇大作的的原作者和首发地点。哪位朋友知道,还望告知。

              • 家园 马氏兄妹

                马增琨(已故,曾在中央电视台播过<罗家将>)

                马增芬(已故,亡于文革前)

                马增蕙(曲艺名家)

                马增祥(因<龙图侠义>名声雀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