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木腿王牌---舍韦尔斯基小传----序言 -- stably

共:💬9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木腿王牌---舍韦尔斯基小传----序言

    他来自飞行世家,对蓝天的向往深深扎根在他的血液中,即使是受伤失去了一条腿,他也还是顽强地坚持带着木假腿重返蓝天,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伟大的王牌飞行员。

    他创立了自己的飞机公司,提出了数百项专利申请,技术革新和追求卓越是他的风格,生意场上的竞争和公司业务的开展,远远超过了空战的复杂,成功的王牌不一定是成功的商人。重生后的新公司成为美国二战史上最成功的飞机制造商之一。

    他总结了很多前人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创作,向广大美国民众深入浅出地传播现代空中战争的理念,成为著名的作家。

    他就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复杂的人------舍维尔斯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历山大.德.舍维尔斯基(Alexander Nikolaivich Prokofiev de Seversky)是美国航空业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这位前俄国空战王牌、战争英雄、发明家、飞机设计师和作家,他的激情就是空中战机,他的使命就是把空中制胜论推销到世界。显然,他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舍维尔斯基一生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持之以恒地推广空中制胜论,这个论点本不是他的原创,他的作用是把这些论点整理起来,重新包装,加入一些技术因素,然后向广大美国民众推广。他的声望是如此巨大,其著作的出版记录也相当可观。在二战期间和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他的文章几乎没有中断过在主要杂志上的刊登。

    尽管也正如其他持类似理论的专家那样,他过于夸大了空军的效力和效率了,过于单纯化了。但是舍维尔斯基能把握到空中力量打击的本质,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个理论教育给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普通民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可真是个超级成功的推销员。

    关键词(Tags): #木腿#空战王牌#舍韦尔斯基元宝推荐:海天,
    • 家园 这个Severskey没有他的老乡名气大

      老乡西科斯基的名气更大,但Severskey的公司一度是美国战斗机的主力公司,大名鼎鼎的共和飞机公司是也。可惜今天也名落孙山了。

    • 家园 【原创】木腿王牌---舍韦尔斯基小传---战争岁月

      一、上天.....落地.....再上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历山大.德.舍维尔斯基(Alexander Nikolaivich Prokofiev de Seversky)是美国航空业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这位前俄国空战王牌、战争英雄、发明家、飞机设计师和作家,他的激情就是空中战机,他的使命就是把空中制胜论推销到世界。显然,他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894年6月7日,一个婴儿在俄国第比利斯市的一个贵族家庭呱呱诞生,孩子的父亲是当时俄国最早的飞行家之一,拥有自己的飞机。对蓝天的向往和对飞行的执著与生俱来地就流淌在这个孩子的血脉里。10岁时,舍维尔斯基就加入了军校,1914年,他毕业于俄国航空学院。这一年,欧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混战,在以海军上尉的军衔在一艘驱逐舰上服役了几个月后,舍维尔斯基要求转到海军航空服务队服役,此时他的单飞记录时间才仅仅是6分钟28秒。

      舍维尔斯基,昵称“萨沙”,被派遣到波罗的海区域的里加湾地区服役,在那里他的第一出击就变成了一场灾难,在夜间攻击了一艘德国驱逐舰时,被德军击中,他的飞机一头栽进了海里,飞机所携带的一颗炸弹爆炸造成的冲击震荡,使得其后座观测员丧生,同时也把他的右腿也受了重伤。幸运的是他被救回来了,但是医生不得不给他做截肢手术,右腿从膝盖以下截去了。经过近8个月的治疗康复,他又重新回到海军,带着一条木制假腿。

      由于不再适合升空作战,舍维尔斯基开始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飞机设计上,他设计了一个液压式刹车(利用水压),可以减轻飞行员的负担,还有可以调整方向舵的踏板,以及用于飞行控制的一种轴承。因为他的这些发明创造,1916年被授予奖励。

      尽管在设计领域取得不小的成果,舍维尔斯基血液中还是充满了重返蓝天的憧憬,尽管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还是悄悄地坚持用假腿来训练。在一次高层官员们来视察新型飞机的试飞时,舍维尔斯基悄悄地取代了原定的飞行员爬进了飞机座舱,并驾机升空。

      当飞行结束落地后,人们非常惊讶地发现原来飞行员是舍维尔斯基,指挥官很愤怒,声称要把他交到军事法庭去审判。但是他的勇敢行径传到了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那里,沙皇觉得俄罗斯需要这样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飞行英雄来作为宣传亮点,于是在沙皇的介入下,舍维尔斯基又重新回到了飞行队。

      带着一条假腿,舍维尔斯基的空战表现却非常不错,在接下来的那一年,他一共执行了57次战斗飞行任务,击落了13架德军飞机。在一次攻击德军机场的任务中,他和德军7架飞机在空战混战,并击落了其中3架。他的那条木假腿似乎一点也不影响他在空中的发挥,舍维尔斯基开玩笑说正是由于有这条假腿,才使得他不去依靠身体的本能来控制飞行,而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来控制飞机。

      尽管如此,空战中还是存在着危险。在一次空战战中,舍维尔斯基的木假腿意外地折断了,他不得不就完全依靠那条还完好的腿来控制飞机摆脱敌人,此时他更需要的是一个木匠,而不像别的飞行员那样需要一个医生。

      1917年2月,舍维尔斯基被任命为海军第2战斗机分遣队指挥官,但他在其后的一次骑马中摔伤了他的那条好腿,养伤期间回到莫斯科做飞行顾问。伤愈后再次回到里加湾。10月14日,舍维尔斯基少校所在的分遣队基地遭到德军军舰的炮击,他立即跳进自己的飞机起飞前去迎战,但是由于飞机已经受损,没多久被迫迫降了,拆卸掉自己飞机上的机枪,然后点火烧毁了飞机,自己步行准备返回俄军防线。不幸的是,在路上,他被一个爱沙尼亚农夫发现,并被其俘获,然后解送到德军那里请赏去了。幸运的是,他设法从德军那里逃脱了。由于他的这次逃脱,他被授予了沙皇俄国的最高荣誉勋章圣.乔治勋章。

      随后,舍维尔斯基作为海军助理来到俄国驻美国大使馆,还从事一些试飞工作,结束了他的空战生涯,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也是他永远离开俄国大地的时候。1916年-1917年间, 舍维尔斯基先后取得13个空战记录(还有资料一说是6架,经过确认的),获得了除圣.乔治勋章外的圣.弗拉德米尔勋章,圣.斯坦尼斯拉斯勋章和圣.安妮勋章,成为俄国海军航空兵头号王牌。这对于一个带着一条木假腿驾驶飞机的战斗机飞行员来说,战果是辉煌的。

      圣.安妮勋章(Order of Saint Ann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圣.斯坦尼斯拉斯勋章(Order of Saint Stanisla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圣.乔治勋章(Order of Saint Georg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圣.弗拉德米尔勋章(Order of Saint Vladimi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然后203,
      • 家园 【原创】木腿王牌---舍韦尔斯基小传---创业和失败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了,舍维尔斯基选择留在了美国,那时他24岁,年轻有闯劲,离开大使馆后在曼哈顿开了家餐馆,而且恋爱了。但他还是把飞行作为自己主要的兴趣所在,开始效力于美国陆军航空队,作为飞机工程师和试飞员,并成为“空军制胜论”提倡者米切尔将军的助理,参与了著名的米切尔轰炸试验。1923年,他和社交界迷人的伊夫林.奥利芬特小姐结婚了。同年,他成立舍维尔斯基飞机公司,制造飞机和部件。不幸的是,1929年的股灾以及随后引发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也摧垮了他的公司。

        在那相对空暇的几年里,舍维尔斯基开始思考他在战争期间孕育出来的一个想法,在空战间隙的时候,他常和他的编队飞行战友们间玩的一个游戏,从后方接近僚机,抓住其后面拖曳的绳状无线电天线,这样连接飞行一段时间(很难想象双翼机之间做这个动作,早期的飞机,哪有什么无线电啊…)。空中作战的经历让舍维尔斯基认识到轰炸机是容易遭到敌军战斗机的拦截的,护航机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一般护航的战斗机航程赶不上轰炸机,不能伴随轰炸机全程护航。他意识到,通过空中加油补充燃料是解决之道。加油机把输油管拖在后面,受油机抓住油管给自己加油,就象他以前的那个游戏那样。

        舍维尔斯基的想法在战时并不为其上级所重视,他把这个构思介绍给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军对此很有兴趣,最后在1929年1月进行了一次世界飞行持久力测试,创造了世界飞行滞空记录-7天(1月1日到7日)。由一架绰号为“问号”的福克C-2A负责飞行,补充燃料的是两架道格拉斯C-1,围绕南加利福尼亚飞行,期间空中加油42次,9次在夜间。这就是美国航空史上著名的“问号飞行之旅”。

        1927年,舍维尔斯基加入了美国国籍,次年被任命为航空队预备役少校,他对这个重归的军衔十分自豪,在其余生岁月里总是骄傲的在自己名字后面跟上“少校”这个头衔。

        1931年,舍维尔斯基从百万富翁爱德华.摩尔及其他投资者那里获得了新的资金,再次建立成立了舍维尔斯基飞机公司,他自己身的投资是其所持有的专利,而非现金或实物资产(按现代说法是:无形资产折股本,呵呵),其办公室位于纽约市列克星敦大街570号。一开始公司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全部委托外包给位于长岛法明代尔的伊多飞机公司,1938年,舍维尔斯基把公司也搬迁到了法明代尔,并在那里建立厂房和生产线。

        他和总设计师迈克尔.葛瑞格的第一个设计产品是全金属机身的水陆两用飞机SEV-3,期间另外一个俄国设计师亚历山大.卡特维利参加到了设计团队,并成为今后的技术负责人,他就是后来著名的北美公司P-47战斗机设计师。这个设计团队开发了SEV-3 水陆两用飞机和后来派生出来的 P-35 战斗机。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完成了一系列飞机及设备的设计,诸如金属机身硬壳式结构、航空机枪火控系统、可收缩式起落架/浮筒、陀螺稳定轰炸瞄准仪以及一些专门的飞行仪表,一共申请了超过346项的专利。

        SEV-3是公司的第一款产品,作为舍氏风格的第一款,它的影子在后来的产品中存在,一直到北美P-47。1933年6月首次试飞,最初SEV-3采用的是350马力的怀特R-975-ET发动机,后来换用了420马力的怀特J-6-9E发动机。得益于此,1933年10月9日,SEV-3以180英里/小时的速度创造了世界水陆两用飞机速度世界纪录,两年后,1935年9月15日,SEV-3以230英里/小时的速度再创纪录。

        他向陆军推荐其SEV-3作为教练机,由于军方对水陆两用不感兴趣,于是他和设计团队又重新回来设计,去掉浮筒,增加起落架整流罩,重新定型为SEV-3XAR,发动机也换成了950马力的怀特R-975,陆航采用了它作为战斗机的教练机,订购了30架,命名为BT-8,成为美军的第一款单翼教练机。但是很不幸的是,由于美军陆航规定教练机的发动机功率必须低于400马力,于是BT-8又不得不再次返厂,重新换上一台功率较低的普.惠R-985-11发动机,随之而来的麻烦就是,飞机动力不足,这对于毫无经验的新飞行员来说可是很致命的,于是BT-8也就被后来北美公司的BT-9所代替,或者最后发展成著名的AT-6教练机。

        1935年,公司制造了一款双座试验型战斗机,SEV-2XD,由1台850马力的怀特R-1820发动机驱动,下单椭圆形机翼。后更名为SEV-2XP参加在同年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驱逐机选型。

        SEV-2XP于1935年春天完工,但是它的同场竞争者:寇蒂斯 Model 75和诺斯诺普 3A都是采用的是可收缩式起落架。相比之下,SEV-2XP明显不足。有趣的是,在6月18日运往测试场的路途中,舍维尔斯基公司声称飞机由于路途中事故而遭到严重损坏,要回厂维修。就这样,在送回工厂后,SEV-2XP被迅速地改造成了SEV-1XP,双座变成了单座,固定式起落架变成了可部分收缩回一个流线形整流罩的起落架,发动机也换成了一台新的R-1820-G5。

        改头换面的SEV-1XP于8月15日抵达怀特堡的测试中心,由于诺斯普斯公司的原型机事故,测试对比飞行直到1936年4月才举行。SEV-1XP在测试中始终没有达到公司承诺的300英里/小时。公司采用了各种手段来试图达到这一点,改装发动机、修改飞机尾部设计等,但终归还是没有奏效,飞机编号从SEV-1XP变成SEV-7,又变成AP-1。尽管如此,舍氏的飞机还是被判定为三款中的最优者。1936年6月,航空队以P-35的官方编号订购了77架。

        P-35战斗机采用了当时的很多创新的技术,也创造了美国航空史上的很多第一,它是美国第一架全金属结构、可伸缩式起落架和封闭式座舱的战斗机,速度很快,在10,000英尺的高度其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82英里/小时,爬升到15000英尺耗时7分钟,最高升限30600英尺,装备1挺12.7mm和2挺7.62mm机枪。其民用竞赛型S-1赢得过1937年、1938年和1939年邦迪克斯竞速赛。

        舍氏很重视通过空中加油来延长战斗机的航程,以便能为远程轰炸机护航,因此,P-35装有空中受油装置,经过两次空中加油,P-35能从西海岸飞到东海岸。但在当时,军方认为这个是低效率和成本高昂的一种手段,轰炸机依靠快速和自身防卫武器,以及合适的编队是能抵御敌军战斗机的拦劫的,于是这个设计被搁置了。军方所关注的是:要远程,没问题,但你最好要不是通过空中加油这种手段来获得远航程。

        舍维尔斯基建议设计一款依靠自身的燃料储备(如增加机翼油箱等)来获得远航程,同时不牺牲战斗性能的护航战斗机,这个想法被军方拒绝了,也许他们在后来的欧洲战略轰炸行动中会后悔自己当初的这个决定。

        遗憾的是,由于舍维尔斯基公司缺乏足够的技术熟练工人和大规模生产的经验,生产交付速度相当慢,首批交付是在1937年7月,但是直到1938年春天,陆军航空队驻扎在密歇根州塞尔弗里奇堡航空站的第1驱逐机大队下属的17、27和94中队才完全得到P-35战斗机。陆军对他缓慢的交货速度感到焦虑和失望,于是寻求了其他的替代者,寇蒂斯P-36中选,订货210架。最后一批P-35是在38年8月份交付的。

        30年代军事航空技术的飞速进步,造就了P-35的成功,也使得P-35很快就被后来的更先进的竞争者所淘汰。

        舍维尔斯基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1939年,罗斯福总统授予他哈曼奖杯,47年时他再次获得该荣誉(这是飞行家哈曼在1926年设立的一个奖项,奖励杰出的男女员和气球飞行员),但他实在是不能称得上是一个老练的商务人士,他的公司经常不能获得足够的营运资金,经常陷于亏损,也经常不能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准时交货,舍维尔斯基对此辩解说,他们所制造是完全新颖的飞机,一次需要全新的技术工艺,一次比较费时间,不过军方和公司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对此不以为然。

        亨瑞.H.阿诺德将军是很喜欢舍维尔斯基所设计的飞机。但是,随着欧洲局势的逐渐恶化,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军方需要飞机制造公司能迅速的提高产量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舍维尔斯基公司尽管也开始动员,试图提高产量,但是除了改组其高层管理人员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简而言之,阿诺德需要舍维尔斯基离开公司管理层,军方开始暗中支持公司其他高层管理人员起来造反推翻舍维尔斯基。1938年9月份,舍维尔斯基公司再次陷入财政危机,股东保罗.摩尔(爱德华.摩尔的兄弟和继承人)再次出资挽救了公司,但是作为代价的是,舍氏从此只限于名义上的董事长了,董事会把权力开始向常务董事华莱士转移。而1939年,舍维尔斯基不顾公司其他管理人员的反对出售给日本20架在P-35基础上改进的出口型双座战斗机2PA“卫兵”(日本将其命名为A8V,全部投入中国战场),这一交易使得他陷于了民间和军方的指责,引发了舆论界的巨大批评,更是加速了暗地里进行的倒舍活动。

        就这样,美国的战争还没有到来,舍维尔斯基公司的内部战争即将展开了。

        1939年5月,舍维尔斯基前往欧洲作商务旅行,推销公司的飞机。在他一离开美国,公司董事会立即召开会议,通过决议罢免其董事长一职,华莱士成为新的董事长,同年10月,公司彻底消除了舍维尔斯基的存在,改名为北美共和(一个响当当的飞机公司产生了)。

        其实,舍维尔斯基的被免职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正确的行动,经过重组的公司所表现出来的产能焕然一新,在战争期间,其主力产品P-47“雷电”战斗机(少校的P-35的衍生产品),生产数量大得惊人,法明代尔飞机厂生产了 9,087 架;后为了加快生产速度,在印第安那州的伊文塞尔又开辟了第二条生产线,生产了 6,242 架,是美国在欧洲战场上最重要的战斗机之一。而一般公认的是,如果舍维尔斯基还在公司继续掌权的话,公司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另外,他在其他方面过多的关注也使得对公司的管理工作关注不足,特别是他用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撰写他最喜爱的论点:空中制胜论。

        • 家园 也许中国缺少的就是工业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

          真是一个牛人啊。

        • 家园 【原创】木腿王牌---舍韦尔斯基小传---著书立说

          舍维尔斯基认为他的使命之一就是教育美国广大民众有关现代战争的关键点-空中打击的威力,在10年时间里,他写了两本书,20多篇专稿,上百次的电台演讲来阐述这个论点。欧洲大陆上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战争吸引了他极大注意力,首先,德军1939年9月对波兰的闪电战,使得舍维尔斯基确信,空中打击是完全可以左右地面攻势的发展。而这一观点又在1940年德军对法国的闪击中继续得到加强。全世界都震惊于法国的迅速溃败,舍维尔斯基将其归咎于法国过多地在马奇诺防线上投入资源,而忽视了空军建设。

          另外几场战役则提供更多的素材,挪威和克里特岛战役证明,没有掌握制空权,就很难获得制海权。英国皇家海军在克里特岛战役期间遭到德国空军的沉重打击,3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被击沉,还有另外几艘主力舰被击伤,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皇家海军无力阻止德军攻陷该岛。

          舍维尔斯基一面收集战斗资料,一面开始整理自己的想法,于1942年2月,出版了他的专著《空中制胜论》,该书的目的有两个:1、警告美国是在面临一站现代化战争的威胁;2、提出战争的新形态和空中力量的重要性。在书中,他断言,未来的战争中,空中力量是制胜的关键,它的存在将使得海军和陆军黯然失色。

          舍维尔斯基在书中宣称战争形式已经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美国必须在这场变化中采取相应的对策,但不幸的是,美国没有能准备好面对这挑战。他指责美国的战斗机无论在速度、航程、升限和武器上都弱于当时欧洲战场上的两大交战国的前线战斗机,而美国政府和军方却对民众隐瞒这一现实,欺骗他们说美国的战斗机是世界一流的。他对这些言论表示轻蔑。书中,舍维尔斯基也发泄了自己对阿诺德和昔日公司伙伴的愤怒。

          不过舍维尔斯基并不是主张单靠空中力量就可以赢得战争,他主张的是,空中力量是战争的主导性和决定性因素,海军和陆军仍然是必需的,他们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去夺取敌人的国土,最终使得敌人屈服。另外,陆军和海军还要尽力夺取机场,对敌人的心脏地区发动战略轰炸。

          这本书的出版,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各种愤怒的反应纷至沓来,地面部队和海军们认为这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论调,认为这会削弱地面部队和海军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从而影响取得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广大美国民众的反应却是很热情,该书被收录进阅读书籍选择排行榜,很多专家和书评家都推荐这本书,超过500万的美国人阅读过该书。乔治. 盖洛普民意调查的统计估计,舍维尔斯基和他的预言,被超过2000万的美国人所知晓。在没有电视机传递信息的年代,这是一个非常骇人的数字。

          舍维尔斯基变得如此地闻名,著名卡通片厂家迪斯尼公司老板沃特.迪斯尼也成为他的理论的拥护者,并找到他,自愿出资要求合作,建议把这书拍成一部卡通片来。他说,尽管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读过了这本书,但还是有更多的人还没有,因此最好还是利用迪斯尼公司在电影和卡通片上的技术优势来教育广大美国人。迪斯尼公司不打算在这部卡通片上创造任何盈利,自愿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制作。沃特.迪斯尼说:“我关心的是让更多的美国人能看到这个,而不是我个人的利益所在。”

          迪斯尼公司迅速行动起来,集中精兵强将投入到这部卡通片的制作,担任该片配乐的也是3位迪斯尼当时电影的当家配乐大师。尽管这是一部纪录片性质的战时宣传片。但是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记录值得在此一提,该片当年以动画纪录片的身份,居然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的提名,与其它的剧情片同台竞逐,实在是难能可贵。迪斯尼公司在2003年底发行了收录许多战争期间作品的《Walt Disney on the Front Lines》珍藏系列DVD,当中就收录了本片。

          这部宣传卡通片《空中制胜》在1943年7月上映,影片中舍尔维尔斯基少校坐在办公室中,周围摆满了地图、飞机模型和设计蓝图,然后,他开始讲述他关于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的论点,并以画外音的形式阐述了他的那本论著。顺便说一句,舍维尔斯基在1933年时,曾专门接受过戴尔.卡内基的课程来学习如何提高演讲水平。不过在预拍摄的过程中,他开始讲述德军登陆于挪威海滩时,最后一个单词beach(海滩),他的发音听起来似乎是在说母狗(bitch,发音和beach很接近),在那一刻,迪斯尼觉得少校还需要在接受演说课程的培训。

          影片中纳粹德国被描绘成一个巨大的铁轮子,中心是无数的工厂,向外面喷吐着战斗机、坦克、军舰和其他军事装备,通过轮辐在外侧形成厚重的边缘。盟军坦克和炮兵对这个巨大车轮的单独进攻都被无情的粉碎了。纳粹通过一个个轮辐向外侧供应装备,车轮边是如此的厚重以至于无法击碎。只有空袭,轰炸中心的制造厂和输送装备的轮辐,摧毁它们,最终削弱和击碎车轮边,最终纳粹战争之轮崩溃了。

          电影中另外一个难忘的情节就是,迪斯尼把日本描绘成了一个邪恶的章鱼,它的触手伸展在太平洋上,抓住无数的岛屿,盟军陆军和海军试图斩断那些粗大的触手,解放那些岛屿,但是是徒劳的。美国空中力量被描绘成一个强大的、凶猛的天使,用他的利刃反复的击打章鱼的脑袋,使得那个野兽不得不放弃那些抓在手中的岛屿来试图保护自己的脑袋,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天使的攻击,最后章鱼被击毙了,美国通过空中打击获得了胜利。

          尽管这卡通片从商业角度来说不是成功的,但它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由于电影中没有出现舍维尔斯基对阿诺德和陆航的攻击性言论,美军也很乐意接受这个电影。温斯顿.丘吉尔看过这个影片后,在1943年8月和罗斯福总统的魁北克会谈中极力推荐罗斯福看这个电影。战争结束后,日本裕仁天皇在和舍维尔斯基的会面中,谈到他在看过这个影片后,深深地被影片中日本所将要遭受到的美国空中打击的预言而触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昔日的盟友就开始转向对立,冷战到来了。舍维尔斯基迅速的转变成一个积极的冷战鼓吹者,他深深地怀疑克里姆林宫的意图,认为美苏双方尖锐的对立是不可避免的。对舍维尔斯基来说,在这场对立的较量中,美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独有的优势-航空技术优势。空中力量,特别是核武器,是美国和平的唯一保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舍维尔斯基强烈反对美国卷入这场冲突,认为这是苏联的阴谋,意图在一场通过大力人的外围战争消耗美国的实力。

          随后不久,他的第二本专著《空中力量-生存的关键》出版了,书中他预言朝鲜半岛会在未来很久都是混乱和不可收拾的。舍维尔斯基要求每月图书推荐俱乐部支持他的这个新书,但是由于对他书中关于朝鲜战争的论述感到不满,俱乐部在联系华盛顿方面后说在朝鲜的“警察行动”是一个次要行动,将会是很快结束的。但是他拒绝修改他的观点,于是俱乐部方面也就没有承诺支持这本新书。舍维尔斯基很遗憾的看着他说出了真相,却不为人们所重视,新书仅仅卖出了3万本,而不像上一本那样热销。

          在艾森豪威尔时代,大规模摧毁报复(massive retaliation)成为美国官方的战略基础,舍维尔斯基少校热情欢迎这个观点,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的作品中就一直提倡这个观点,只不过没有这个口号这么通俗好记。他排斥有限战争的观点,认为那最终不过是僵局,而且美国所特有的空中优势在那种冲突中作用不大。

          舍维尔斯在整个60年代中继续笔耕不辍,但是他的作品由于内容重复和内容陈旧,不再那么吸引观众了。他还周期性地去阿拉巴马州的麦克斯韦尔空军基地做演讲,向年轻的空军军官们传授他的空中制胜论。甚至到他70余岁高龄的时候,他也没有中断这个演讲。

          1974年8月24日,舍维尔斯基少校病逝,享年80岁。

          舍维尔斯基一生中给人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持之以恒地推广空中制胜论,这个论点本不是他的原创,他的作用是把这些论点整理起来,重新包装,加入一些技术因素,然后向广大美国民众推广。他的声望是如此巨大,其著作的出版记录也相当可观。在二战期间和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他的文章几乎没有中断过在主要杂志上的刊登。

          由于的读者主要是普通大众,他的文章也主要是刊登在类似《读者文摘》、《大西洋月刊》、《女士家庭杂志》等等大众刊物上,超过千万的美国人读过并知道舍维尔斯基的大名。

          尽管也正如其他持类似理论的专家那样,他过于夸大了空军的效力和效率了,过于单纯化了。但是舍维尔斯基能把握到空中力量打击的本质,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个理论教育给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普通民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可真是个超级成功的推销员。

          • 家园 能教育和影响人民群众的才是牛啊!

            尽管也正如其他持类似理论的专家那样,他过于夸大了空军的效力和效率了,过于单纯化了。但是舍维尔斯基能把握到空中力量打击的本质,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个理论教育给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普通民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可真是个超级成功的推销员。

      • 家园 花,文中有笔误~~~

        得其后座观测员丧生,同时也把他的右腿也受了重伤。幸运的

        =========

        红色部分不通顺~~~

    • 家园 花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