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晋春秋 司马懿时代 中 (链接整理) -- 陈不到底

共:💬83 🌺1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能是我没说清楚。

            清朝人要是因为

            他们的行为与儒家标榜的恪守传统操守相去甚远

            而指责他们学术上的成就,说实话我觉得是相当荒谬的。别的不说,魏晋到清朝一千几百年,儒家学说早就不是当年的儒家学说了。而且魏晋当然不会自认为是什么叛逆,实际上魏晋都认为自己是对前朝(汉魏)的继承。刘协曹奂让位后还能保持天子仪仗,上表也不用称臣,就是这一逻辑的自然结果。刘歆王肃是不是在造假这是个问题,我无意涉及;我不同意的是清朝人以清朝的观念判断他们,认为他们在道德上有欠缺就怀疑甚至认定他们造假。历经一千多年,道德规范早就不是当年的道德规范了。

            • 家园 但是清朝人对王肃不感冒也并不是因为操守方面的问题呀

              清朝人怀疑人伪造书,原因无非是从某些书里发现了漏洞,而这些书又是某某人所整理过的,因而怀疑他造假,如果再进一步找到了造假的“动机”,那就更认定了他。王肃有“动机”吗?当然有,就是要伪造圣人的话来骂郑玄。

              这种判断方法有时会把一些部分有后人窜入句子的书整体判断作伪书,出错是因为轻率,而不是因为存在基于道德的成见。

              历来把王肃和郑玄放同一个层次上的人本来就不多,范文澜讲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应该是相当进步,不会讲操守了吧。但他讲经学历史还是照样对王肃不感冒,说王肃伪造书。

      • 家园 王肃是司马懿的亲家,司马昭的丈人

        晋武帝就是他的外孙,这恐怕是他的那些书能在当时压倒郑玄的主要原因。

        “头年前朝皇帝刘协病逝,王肃向曹睿上疏说,山阳公(刘协)承顺天命,允答民望,进禅大魏,退处宾位。(他这样顺应天意的行为)应该追谥为皇(就是汉皇帝刘协)。曹睿看了之后并未答应,另追谥汉孝献皇帝。”

        史书上那段话你理解错了,王肃的意思是说既然汉帝已经“进禅大魏,退处宾位”了,那么其追谥也应该降一个级别,不能再象皇帝那样追谥为“汉某某皇帝”(“汉孝献皇帝”),而应该追谥为“汉某某皇”(汉孝献皇)。

        在汉代“帝”即“皇帝”,“皇”则是比“帝”低一级的称号,那些以旁枝入继皇位的,格于名义不能追谥生身父亲为帝,就往往追谥为皇,比如汉哀帝的生父定陶恭王,后来就追谥为恭皇。

        • 家园 有仲德在就好了

          可以给我指错误,史书中有很多的内容我真是不理解,硬着头皮写下,还好有仲德,花之花之。

          不过,对于王肃的经学被推崇,在这个时候司马家的作用应该比较小吧,毕竟本年司马炎刚刚出生而已

          • 家园 王肃的经学被重视,也不是这时的事情

            所谓“王学压倒郑学”,并不是说236年的事,这一年王肃被任命为崇文观祭酒和他的经学并推崇并没有很深的联系。崇文观并不像你理解的那样是汉代的太学那样的教育机构,曹魏的中央教育机构运转方法实际和汉代是一样的,是在中央设太学,得到朝廷认可的师法可以立于学官,由博士教授给太学生。说“王学压倒郑学”,就是指曹魏末年所置的经学博士十九员中,王学占八人,压倒了郑学的七人。一般认为除了与司马家联姻的背景之外,这和王肃自己当时就担任太常也有一些关系(博士上领于太常)。

            王学增设的八个博士,实际到东晋时就被几乎削减完了,最后只保留了《易》学一个。

      • 家园 An old saying goes...

        风雨雷电任叱咤,沙发那个花啊花!

    • 家园 【原创】西晋春秋 司马懿时代 235

      235年

      曹睿头年在寿春封赏完毕后,返回许昌。

      正月,在许昌的曹睿升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累增封邑,督雍凉军事如旧。

      此时的京都洛阳一带正传发疫病,皇帝就没有着急返回。

      二月,郭太后在许昌没。

      (年长之后的曹睿怀疑郭后对父亲屡进谗言才导致母亲惨死,在一些非官方的史书上都记载了郭后死后没有得到应有的葬礼,反而如同早先被赐死的甄妃的规格)

      三月郭太后下葬,许昌的曹睿不顾刚发生的疫灾,下令开始营造洛阳宫殿。一时间,众多工程纷纷上马,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这些宫殿高达十余丈——有多高呢?

      世说新语上说,当时筑陵云殿,误先钉匾,却忘了题字,于是高高吊起一张凳子,让侍中韦诞坐在上面去题字。韦诞是与邯郸淳、卫觊齐名的书法家,善写楷书,等韦大人题完字下来,头发胡须都变白了。老头回家就告诫儿孙:不要再学写书法了~~~~

      洛阳一带的老百姓忙着给皇帝盖房子,连农时都被耽误,本来就发生疫灾,这下更为严重。

      曹睿的行为越来越荒唐,除了修宫殿,还扩充后宫,贵人、夫人的人数几乎和百官相同,还设置六个女“尚书”来帮自己处理政事。不仅如此,曹睿还把士家之女已嫁为吏民妻的,又规定还以配士,而且还自己先挑过好看的留在后宫,剩下的才拨给士家。(*注三十三)

      有个叫张茂的太子舍人(按规矩无太子时仅保留太子舍人以看守东宫)向皇帝上疏进谏说:

      “臣见到诏书,‘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录夺,以配战士’。希望这只是权时之宜,万不可成为制度。

      您把已嫁给吏民的士女又还为士家,吏属君子,士为小人,夺吏妻与士,这是混乱贵贱地位的做法。诏书上还说可以另买年纪相貌相当的奴婢来代替(返回的吏妻),搞得富者倾家尽产,贫者举假贷贳。而且(因为您要充实后宫),官员们从里面挑选美貌的入宫,丑陋的才分给士兵。这样得妇者不会感激您,失妇者也会怨恨您,这样的做法哪边都不会满意。

      夫君有天下而不得万姓之欢心者,鲜不危殆。

      现在军队在外效命的数以千万,就算是全国的赋役也不一定供应的起,更何况您现在还广招后宫,那花销抵得上军费的一半!

      恳请陛下念崇节约,厚赐将士父母妻子之饥寒者,问民所疾而除其所恶,实仓廪,缮甲兵。”

      张茂的上疏内容很长,最后说自己年已五十无以报国,唯有冒死上谏才不辜负皇帝的擢升。结果诏书到了曹睿那里,皇帝对左右的人说,“张茂恃乡里故也。”意思是这个张茂仗着和皇帝是一个州的人就这么直说,可我们的皇帝大人该怎样还怎样。

      魏的直臣纷纷上言劝谏,内容莫不如此(我都快写烦了~~)

      与此相关有记载的就有:司空陈群、廷尉高柔、卫尉辛毗、少府杨阜、散骑常侍蒋济、中书侍郎王基、尚书右仆射卫臻、尚书孙礼、侍中领太史令高堂隆。(*注三十四)

      曹睿怎样?“帝优诏答之”,“帝皆不听”。

      这一长串的直臣在进谏,我们政坛当红的孙资、刘放两位大人呢?

      青龙初(头年的事),孙、刘二人在本官上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据三国志刘放、孙资传注引资别传——裴松之说“资之别传,出自其家”——的解释:

      当时连年与蜀、吴作战。曹睿总摄群下,内图御寇之计,外规庙胜之画,这些都是孙资负责(资皆管之)。但受到亲信的孙资常“让事於帝”,还说“动大众,举大事,宜与群下共之;既以示明,且於探求为广。”

      然后每当有朝会时,孙资总是言语举止得当,成功的事“终不显己之德也”。如果有人离间忠臣,孙资必定要出面干涉。比如征东将军满宠、凉州刺史徐邈,当时都有人在朝中说他们的坏话。满、徐二人能保全自己的功名,“资之力也”。

      还说孙资名在本郡人才之右,“乡人司空掾田豫、梁相宗艳皆妒害之,而杨丰党附豫等,专为资构造谤端,怨隙甚重”,但孙资始终以德报怨,赢得了政敌的尊敬。

      看完这段话,我都有些怒了,这段出自其家人的传记把孙资描述的尽善尽美,可是再来看看同时期别人的传记(三国志)

      曹睿这些年是越来越糊涂,就剩下军事上相当有建树,结果都成了孙资的功劳,可皇帝造宫殿、纳后宫的功劳您孙大人怎么不提呢?

      征东将军满宠、凉州刺史徐邈保全自己是孙资之力?那满宠被属下诬蔑年老体衰不得不进京述职的时候,您孙大人在哪呢?

      徐邈在凉州“弹邪绳枉,州界肃清”,使“百姓归心,西域流通,荒戎入贡”,“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

      再说这孙资的同乡,孙是并州太原人,且不说司空早就在曹操时代被取消,一个梁国的国相(相当郡太守)去陷害皇帝身边的中书令?笑话!

      宗艳、杨丰我不知道是什么人,如果此“司空掾田豫”是那个汝南太守田豫(田是渔阳人,起家是丞相军谋掾,是刘放同州)的话,孙资的所作所为就更不为道了。当初田豫做护乌丸校尉被幽州刺史王雄诬告,那些上奏是经过孙大人手里的罢。田豫在青州击败吴军,青州刺史程喜诬告田豫私吞财宝也是您过的手吧?您孙大人做什么了?!

      曹睿将曹魏带向下坡路,我说,有相当部分是孙、刘二人的责任,等到日后曹睿托孤,更是如此,后面慢慢说。

      八月,曹睿领养的两个儿子曹芳、曹询正式出现在公众场合,被分封为齐王、秦王。

      同月,曹睿返回洛阳,并因为洛阳大灾向就近的司马懿征粮。

      长安的司马懿刚刚指派属将牛金击退蜀马岱的进犯,并且有氐王苻双、强端帅其属六千余人归降,听说洛阳关东大饥,司马懿马上运粟五百万斛于京师(1斛约合现在20升,当时尚书令级别的官员月工资有20斛,粟应该是小米),司马懿在雍州屯田的效果显而益著。

      随着五百万粮食的进京,曹睿可能也得知了凉州张掖郡出了一块大石头。后来东晋人孙盛、习凿之都记载说突然有块玄石从水中生长,宝石负图,状象灵龟,大小合现在宽3米9,高4米1,合围14米。上面有各种图案,麒麟、凤鸟、白虎、牺牛还有马什么的,而且还有三十多个说不出含义的文字,其中有仨字连一起是“大讨曹”,据说曹睿相当厌恶,就命人把“讨”的一点凿掉变成“计”(~~~这意思也没什么区别)。

      这块石头引发了挺多传说,晋书还都正了八经的记下来,说这块玄石上有“牛继马后”,也不知道是说图案还是文字(字里并没有牛),司马懿就怀疑起身边的牛金了,对,就是刚刚立功的这个牛金,后来找机会就把他给毒死了。

      这~~~我只能说,晋书的取材也太不斟酌了。牛金是曹魏故大司马,督荆、扬军事的曹仁在荆州时的部曲,可能是在司马懿接任督荆州军事的时候跟随的,牛金跟随司马懿南征北战,后来灭公孙渊时也立下功劳,官至后将军,三国志并没有说结局。晋书的这个记载实在不负责任,说司马懿猜忌牛氏的举动是先见之明云云,“牛继马后”,后来有小道消息说司马懿的曾孙,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是他母亲夏侯太妃(这还是夏侯渊的重孙女)与一个牛姓官吏的私生子~~~

      曹睿因为晋书的这些无聊记载很不爽~~错了,曹睿大概因为这块石头很不爽,在年底十一月又离开洛阳去许昌了。

      这时,突然北方传来消息,幽州刺史王雄派遣的刺客成功了,一个叫韩龙的勇士将鲜卑部落首领轲比能刺杀,此后部落虽拥立其弟继位,却因为能力不强而导致内部纷争而弱势,之前曾经风光一时的鲜卑三大部都没落了,而东边的鲜卑宇文部、段部、慕容部先后兴起,乘机南迁,开始占有轲比能故地。

      *注三十三

      士家和世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地位可说一个在地一个在天,相同的是累世做事,只不过世家做的是官,士家做的是普通士兵。

      士家,指世代当兵之家,一般集中居住,另立户籍,不与民户混杂,士家按规定每户出兵,并兼顾屯粮,士兵作战时,家属作为人质在内地。

      士族的地位历来有许多争执,很多意见认为高于奴婢而低于编户农民。

      比如这次曹睿“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本来还和普通百姓区别不大的士家,这下只能士家自身内通婚了。

      254年,镇东将军毌丘俭上表请求表彰士刘整、郑像等人,“整、像为兵,能守义执节,子弟宜有差异。”,于是朝廷下诏,“追赐整、像爵关中侯,各除士名,使子袭爵”,这个意思是刘、郑的后人可以摆脱世代当兵的义务(除士名)。但说回来,能有这种运气的,士家中有几个?

      *注三十四

      这些人的进谏要么是因为曹睿的大修宫殿,要么是因为曹睿的荒唐生活。那个尚书孙礼要提一下。

      孙礼是涿郡人,曹操晚年时被提拔,一直是郡太守,后来在中央作尚书。曹睿开始大修宫殿,孙礼固请罢役,曹睿下诏说,大家赶紧干,(干完了就可以忙自己的农活)。当时监工的官员说再给一个月就能盖完,孙礼径自到建筑工地,也不管那监官,说皇帝有诏书,就把百姓遣返了。曹睿听说后甚是惊讶,却没有追究孙礼。

      没多久曹睿在大石山打猎,有老虎冒犯皇帝车驾,孙礼投鞭下马就要奋剑斩虎,当时曹睿应该很安全,但还是对孙礼的奋不顾身挺感动。

      这两件事使曹睿对孙礼的印象很深,皇帝心中留了个位置给孙礼,后面说。

      关键词(Tags): #西晋春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刚看那个士就还以为是士大夫呢,原来是兵户。曹睿的举动真

        奇怪呢,把婚姻拆散再重配,他也不是月老,干这副职做啥。

        • 家园 这事我有一点猜测,不知道哪位有研究

          这种高低地位上的婚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度下恐怕是有问题的,很明显直接就影响到下层人士难以娶到妻室。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将影响到下层人士(人数最多)的生育,当然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曹睿的时代基本上是乱世刚刚结束,刚有点恢复的兆头,这种时代人口增长从来都是古代政权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些手段现在看上去有点极端,但是一千多年前是很普遍的。曹睿此举,我怀疑是有兼顾人口增长的意味。这个阶层对曹魏是兵员的主要来源,也不能不照顾。

          根本上应该遭到非议的是这种阶层世袭的制度。但是在这个制度下,曹睿的举动还是可以理解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