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职场:我半年以来的Interview经历 -- 无所事事

共:💬17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职场:我半年以来的Interview经历

    终于要到新公司上班了,在这半年来我经历了大约至少50场的Interview,从今天

    起,想一一写出来,一来算是对自己经历的回忆,二来也算是给即将要去和这些公司

    交往的XDJM一些功课背景。

      我尽量客观公正的去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如有不准确之处,还请各位见谅!另

    外,为妥当起见,我即将供职的新公司不在此列。

      本人背景:五年跨国公司Sales和市场部工作,电子行业。中间欢迎有需要的TX提

    问,我将会尽力回答我所知。

    由于题目长度有限,公司明录基本为:

      3M/Fluke/Osram/GE/松下/梅兰日兰/安戴/Sagem/安戴/英飞拓/奥迪坚/香港培德

    /康普(AVAYA)/穆勒电气

    3M的办公楼很漂亮,在遵义路万都中心的38楼。

      首轮面试是HR带了几个助理模样的人,有点类似医生带着实习护士学打针的味

    道,HR是个小姑娘,问的问题中规中举,都是一些外企经典的常用问题:最大的优

    点、最大的缺点,谈一谈印象最深的项目经历等等;

      两周后二面,是和直接主管谈,印象很不错,很年轻的Boss,负责全国销售,问

    到的一些疑难棘手案例来考我,轻车熟路,当场就给我他的电话,向他问道薪资,他

    说不是他决定的,后面还有老板,会马上安排;

      再两周后,遇到他的老板,我用了一个经典项目的操作来打动他,效果很好,我

    以为是final了,谁知他说还有最后一轮,是和电力电子的老板谈;

      二周后,遇到这个传说中的大胖子,一脸严肃,我以为会有口语,谁知没有,问

    了工作经历和当前职位有什么联系,再考了几个销售会遇到的细节问题,大约15分钟

    就结束了,告诉我,需要两周时间才能决定结果,肯定会通知我。

      两周后,没有音讯。

      第三周电话去问HR,说这个岗位设置遇到一些问题。。。

      哦,我明白了。

      印象:

      1、大公司病,流程周期长,不太照顾应聘者感受,根本没必要四轮;

      2、福利待遇应该还不错,环境很漂亮;

      3、有被耍的感觉,不太好;

    Fluke是仪器仪表的领头羊,办公在火车站对面的嘉里不夜城,楼还不错。

      是一个瘦瘦的上海man面的我,进来的时候好像很干练,虽然在他来之前我在这个

    小会议室等了20分钟,空调很足有点冷。

      他递的名片是全国总监,开始他以为我还在上一家公司,当得知我已离开时,可

    以很明显感觉到的一惊,随着他的语气和语调就有了微妙的变化,态度也不对了。

      他和我大侃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的区别,好歹我也是做渠道管理的,对此也

    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可以分明感受他的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不是很喜欢,最后敷衍

    奉承了他两句,其实我也很敏感,刚才他的一惊后的变化已经可以看出结果了。

      握手离开。

      印象:

      1、这个销售总监是一个经验很丰富的老手,很自信,他的直觉已经定了他的方

    向,过程只是想显摆一下;

      2、不要太快把自己信息暴露太多,诚信固然重要,但是扬长避短是把自己劳动力

    价值卖好一点的必要条件,所以我必需告诉他当前在“某公司”任职;

      3、待遇想必不错,和飞利浦同楼;

    Osram是西门子的儿子,家在人民广场的港陆广场。

      我有很多设计院的同学,光源这一块欧斯朗肯定是老大,飞利浦都要让它三

    分,接到Call后很开心,哼唧哼唧就过去了。

      欧斯朗来了两人,一个胖子和HR,经历介绍刚完胖子就发问:请用几个最恰当的

    形容词来形容你自己,我的天,我实在无语,心中暗想:Osram的人怎么就这水平,就

    算你想考我的谈吐也不要问的这么赤裸裸吧,况且你是HR倒也罢了,关键你还是业务

    主管,我敷衍了几个词过去,让人吃惊的还在后边!

      接着胖子问我的职业取向,等我说完,他就和HR面面相觑,告诉我,他们是在招

    汽车4S店的二级市场销售,和我说的Sales根本不是一回事,我当时真想回他们一

    句,但是忍住了:你们不看我的简历就叫我啊?

      印象:

      1、没前台的大公司,管理不会好到哪里去;

      2、在填表的时候,听见两个Osram小伙就在办公室互相抱怨嘟囔:某某人不干活

    都是他干的,不太好;

      3、都说西门子薪水不高,但是冲着Osram的大牌子和这么混乱的管理,sales应该

    有一定的“灵活”发挥的空间,我猜的;

    该GE了,中创大厦离静安寺地铁大概7、8分钟脚程,一路都是很漂亮风景,旁边还有

    个波特曼,门口经常坐着几个条件极好的洋妞。

      我对GE还是比较熟悉,之前部门很多人都是GE背景的,经常一起聊聊他们的6西格

    玛,他们做的Case,很有趣。

      在一个柱子背后的沙发上大概足足等了3个小时后,终于能和他们全国业务总监开

    谈了,总监是个很帅的小伙,让我吃惊的年轻,内容无非是我在这个行业的资源和之

    前从事的工作等等,对方对我感觉也非常好,直接说需要见一下HR Director,然后就

    把我领了去。

      这个HR是我所有面试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我给他封个Top HR吧,他是一个很瘦

    的中年男人(竟然是男的,呵呵),态度非常的亲和但语言又非常的犀利,眼神也是

    极其独到,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掩饰统统甩掉~

      HR拿着我的CV反过来盖在桌上,满脸职业化笑容地说:我们今天聊一聊,简历我

    不看了,你就从你小时候说起,一直说到你现在,内容不限,可以是你的家乡、学校

    里发生的事、高考、专业、第一份工作等等都行。记得中间他随意地问,你的专业是

    怎么选择地?我就很真实地告诉他,这个选择很随意,那时候不太懂这个!

      我心中暗想:他是在测试我刚才谈话的真实性,假如我是义正词严地谈如何选择

    这个专业,和我的那时的年龄背景来看明显是有造作,今天我真的遇到了高手。

      结束HR大概有1个小时左右时间,最后谈到薪资,当我把我的期望salary告诉他

    时,他的眼神告诉我这个数字高了。握手时我问:你们会不会无论什么结果都会通知

    的,他说是的,一有结果就通知。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结果。

      印象:

      1、真正的超大企业,号称是全球最官僚的三个组织之一(联合国、中国政

    府),当然还有个版本是IBM的。

      2、待遇不错,里面的员工素质也很好,很多现在还一直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公司

    机制不是很优;

      3、最后一个结果通知环节有点让这个HR有点减分,但依然是我见到过的No.1。

    松下电工的位置其实挺不错,人民广场的永银大厦2楼,一进去就觉得很气派!

      我一向有着那么一点抵日情节,不过看在松下在这么好的地方办公,就去趟看看

    吧!

      前台的形象确实很糟糕,不是说长得安全,而是神态,我记得有句话说:对人最

    大的鄙夷就是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这里我想来使用一下,当我更靠近她说:我是来面

    试的之时,她非常不礼貌地把桌上一个什么doc反扣了过来。。。

      进入会议室,他们来了三个人,一个什么部长、一个HR,一个技术,这个部长两

    只眼睛不是一样大,操着浓浓地上海普通腔,结结巴巴地问着一些不着边际地

    话,如,他们的品牌地位如何之高,和哪些哪些是一个档次的,国内的那些根本不去

    和他竞争的话,基本上没有写出来和大家Share的必要!

      对了,部长称,日本企业的文化非常之好,稳定性非常高,不像那些欧美企

    业,我心中暗想:这种人也就只配在这里混日子,话都说不清楚还当部长,给他做下

    属真痛苦!

      谈到期望薪资,他说了一句:这个岗位应该不会超过10000块,听到这里我心里马

    上有底了,估摸着他不好意思说,应该也就4K-6K,如果有松下的TX可以帮忙验证一

    下,一般里面SALES engineer的底薪。

      我借故说自己还有事,迅速离开了永银去乘地铁..

      印象:

      1、人员浮肿官僚,无活力;

      2、薪资较无竞争力,和Sony没的比;

      3、企业文化适合养老,但应届生可以考虑去锻炼做桥。

    梅兰日兰与傲慢的面试官

      在得知要去莘庄面试的第一反映,就是马上去网上搜索资料,看这个公司背景是

    否足够好以使得这次跋涉面试是值得的。HR助理耐心的和我说:早上10点半面试,到

    了莘庄再打taxi,大约20块钱就到了,我在出租车上急乱地记在本子上。

      梅兰日兰的背景好像是施奈德旗下做UPS的,对这个行业还有所了解,于是决定前

    往,早上提前一刻钟赶到申富路的梅兰日兰。实在没想到是如此的偏僻,周边全是工

    厂,没有任何娱乐、饮食配套环境,心里立马凉了半截!

      找到HR,典型的施耐德风格,一统心理测试题目,做得晕头转向,大约1个半小时

    后,抬头看看窗外,已经接近中午12点了,突然有点当年大学毕业找工作的味道,隐

    隐还有点被人玩弄的愤怒感!

      终于可以见到面官了,矮矮的敦实的中年Man,普通话极其不好,后来知道是

    Hongkonger,除了开始说了句:你说吧,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言语,期间我努力说了20

    分钟之后,实在忍不住了,问了句:你有没有对我哪方面比较关注的,这样我也好有

    重点的和您沟通一下! 没想到他鄙夷地看着我回了句:我面试就是这风格,和别人不

    一样,你要不停地说,我来核对你的简历,看真假!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傲慢的面试官,当场就想起身离开,谁知他赶在我前面了

    说:今天时间不早了,他要吃中饭了,要不我给你个topic,你准备一下做成

    Slide,下周再过来面一次~

      结局可想而知。

      印象:

      1、这么让人厌恶的心理测试题能不能取消掉,就算需要能不能压缩到30分钟以

    内;

      2、地方太偏了,工作毕竟是为生活服务的,后来得知薪水还很一般;

      3、傲慢的香港佬确实大大影响了我对梅兰日兰的形象;

    关键词(Tags): #职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回错

      del

    • 家园 无事兄写的透彻

      先留个记号,回头把俺的经历写写.

    • 家园 最后一个要我就马上挑头走人,丢下一句结果我会同志你~

      被面试的同时也是面试,现在我懂了.

      后悔前些时去的一个公司,当场没走人.听说俺是外国人时就来劲了,玩矜持.

      小毛头,跟老子玩这一套把戏.就丫这个级别也配~把履历一摆马上老实了.后来打了几次电话叫我去下面的面试~

      嗤...结果想也想的到,垃圾人都集中在垃圾公司了~

    • 家园 花。面试被公司玩得情况不少,偶朋友也被安永的HR耍过,

      说好了叫她去面试,结果面试前一天晚上打电话说不用去了,职位设置有问题……

      KPMG是另一种类型的玩人,头天上午递cv,晚上就接到电话说第二天下午笔试,两个part共90多道题,公司网站上有sample。结果第二天笔试的时候赫然发现多了一个part,还都是一些bt的问题……

    • 家园 花顶!

      面试的酸甜苦辣,呵呵,进行中。。。

    • 家园 续1

      继续我的话题:谁的ALDEC(安戴中国)--又是谁在给谁面试?

        在我的Interview经历中,也有着一些很有趣的小插曲,之所以分享这个Case,我

      想带给大家的启示比了解这个公司要有价值的多。

        在一次中午吃KFC时接到这个Interview的电话,对方是个声音挺好听的小姐,话

      语中表现的是相当的恳切以及对我到来的企盼之情!我是头一回接到这样的电话,心

      里隐隐有那么一丝的疑惑抹不去!

        回去后我又打了一个座机回去,接话的正是她,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公司:上海安

      戴公司主要是卖两种开发软件的,一种叫ADLEC,另一种叫Celoxica,而安戴这个名字

      就是取的第一种软件名称的谐音。

        我告诉她我的经历是卖电子类设备的,熟悉的客户群和对方也不是很匹配,但是

      对方表现的非常渴望我能来“看一看、谈一谈”的样子,办公地在浦东浦项大厦,又告

      诉我从我这里如何如何坐车过去云云..

        第二天当我看到这个公司的门面时,我就有想回去的趋势,但是一想,既然来

      了,我到真想揭揭谜底,现在大学生多得是,我又不是他们这个行业的牛人,为什么

      这么的渴求能见上我一面??再说了,我一大老爷们,难不成还绑架我~

        当我简单介绍完我的经历后,她表现的非常钦佩的样子说:象你这样的资历应该

      算是资深销售了吧...... 对我大加赞赏,一点也不关心我和这个岗位的匹配情况!

        我心里到有点急了,这是在干吗呢?为了想尽快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于是有了

      下面的对话:

        我:请问上海安戴是ALDEC的子公司,还是ALDEC经销商呢?

        她:我们是负责ALDEC在中国的销售,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点;(答非所问,但依判

      断肯定是经销商了)

        我:您的意思是说ALDEC的直属机构咯?(逗一逗她)

        她:是的,可以这么说(底气不是很足)

        我:我注意到你们的宣传资料上的Email都不是aldec.com,而是国内免费的公用

      邮箱,这样是不是不太有利于你们的推广?(探探深浅,看她的反应)

        她:哦,Aldec是有他自己的邮箱,相应的资料你都可以去他们的网站上看的(彻

      底乱了,不知道她在答什么)

        我:哦,那你们的销售是怎么拓展业务的呢?(不能太狠,缓缓气氛)

        她:我们的产品是不愁卖的,太多的订单了,忙都忙不过来的(水平较浅,应该

      没做过销售)

        我:哦,那这个产品好啊,也就是说不需要销售太辛苦的抢市场了(顺水推舟一

      把)

        她:恩,是这样的;(让她再得意忘形一点)

        我:看来挑中我还是挺不容易的,这么好的软件,我又没有这方面的销售背

      景?(临门一脚)

        她:我是想看看你本人...

        我终于明白了:照片不够,她是想看看我这个人到底长的啥样,大家明白了

      吗:)

        谜底终于揭晓了,给自己带来的是一段啼笑皆非的经历!

        印象:

        1、小公司HR MM利用手中仅有的一点面试诱饵权来实现自己一个小小的不算太阴

      暗的私欲;

        2、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如何甄别有效客户,是做好销售应该上的第一堂课!

      第一次听到sagem这个牌子是在三年前,朋友让我代买一个叫做萨基姆品牌的手机,我

      才突然发现还有这么一家法国公司,并且后来还知道她和宁波波导有着复杂的资本关

      系!

        那天下着雨,地铁做到东昌路站,走了10分钟到了时代广场,这是一座很漂亮和

      高档的商务楼,阿尔卡特的总部好像也在这里。

        面官是个法国人,一点不会中国话,英语讲的也是很艰苦,没办法,将就着听

      吧!

        问题倒不是很刁,都是很普通的经验介绍,日常工作安排介绍等等,不过在交谈

      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老外的举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将翘起的双腿架在了旁边的椅子

      的把手上,整个人身体倾倒着!

        原来只是听说法国人不注重细节举止,今天算是亲眼见到了,也算没白来一

      趟,整个面试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

        根据我对办公楼和公司门面的把握,觉得应该是一个能开得起薪水的公司,没想

      到这次我失误了!老法听到我说完预期薪水后的表情告诉了我结果。

        印象:

        1、公司门面的欺骗性很大,特别是会议室那扇极具气势的钉门更让人相信这是一

      个大气有米的公司;

        2、法德某些名企的薪水偏低现象看来还是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施耐

      德、Siemens、ABB、L“oreal...

        3、法国公司的管理会不会象法国人的行为举止一样轻佻不羁?猜想。

      上文正好提到法德等国的薪资问题,这正好牵引出自己心底里很想说的一个话题:做

      销售为什么要选择外企?

         首先我想申明的是,我绝没有鄙视或轻视非外企公司销售的意思,因为他们中

      间不乏有不少我很敬仰的顶级销售精英!而且外企也是分层次和等级的,我这里说的

      范围我想大家应该熟知于心。

         而我之所以选择外企做销售的原因有:

         1、收入丰厚,许多私企做的不错的销售,底薪加提成的总和才和我的底薪想

      当,更何况我还有奖金;

         2、名校、技术专业背景加上外企的销售经历,没必要去和一些低门坎销售的

      Candidate去拼抢,尽管我去做的话也可能会做的不错;

         3、出入光鲜、体面,可以享受一小部分私企老板才能享受的服务档次,但同时

      不会有心痛的感觉!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特别在如此小资的社会我也不能免

      俗了;

         说到这里,我隐隐想为许多国内的企业说几句公道话,那就干脆多唠叨几句

      吧!

         绝大多数国内企业搞不好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我认为是缺乏优秀的zf机

      制!细化来说一个是人民币汇率的严重低估,一个是企业的成长土壤的缺乏!

         大家是不是以为外企的老板真的比国内老板慷慨?答案其实是否定的,人民币

      价值的歪曲是一把双刃剑,在过分“保护”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的同时,让国内企业在面

      对外企竞争时的“引才”能力大打折扣!毕竟人家钞票是一张当八张来用啊!!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一个现象,在上海,一个人均薪水是5、6K的公司,企业

      在每个人身上的负担到底有多大?我来告诉你,不考虑商务费用的话,一个合法的公

      司至少要支付掉10K的负担在一个人身上!光三险就是37.5%,还有可能7%的住房,什

      么残疾人补助基金、什么绿化、维修基金等等乱马糟七的收费!

         大河有水,小溪才可能不涸!

         加上企业税又是那么的耸人听闻,这们沉重的负担直接导致了国内企业两大趋

      势结果:要么做假、要么就倒闭!

         从死亡堆里爬出的国内优秀企业现在真是凤毛麟角!如果再能够对待员工比较

      “人性”的话那就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了!

         少部分国内企业做到了第一点,但没做到第二点!当然更多的是两点都没做到

      的企业,老板直接通过造假、违法、和剥削劳工挣钱。

        在这样的社会立足,确实需要一定的生存哲学和技巧的,毕竟我们仍生活在社会

      的较底层!

      英飞拓-电子行业的“欧典”地板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商业诚信度较低,各行各业都在打假,面试时我也有幸碰到一

      家,以飨读者!

        这是一家座落于斜土路上之俊大厦上的一个公司,它在对外的宣传上一直强调是

      “美国”英飞拓上海代表处,面试我的是一个带眼镜的销售部经理。

        说心里话,我对这位黑面官的印象真的还不坏,有着一股年青人才有的冲劲和职

      业人拥有的果断,但是随着我和他继续深入的交流后,我发现这个公司与我的经历实

      在不能匹配,虽然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结论,但是还是怀着一丝好奇,想通过这个面

      官,看看“欧典”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家完完全全由本土老板本土管理并经营的一家小公司,老板常年在国外休

      假;

        生产基地主要在深圳的工厂里,听说市场上卖得也还不错;

        公司内没有丝毫的英文环境,还停留在手工考勤打卡并可能扣工钱的时代;

        新进销售不仅没有便携机,而且连新的台式机都没有,这里有一个规矩,说是新

      电脑买回来要给老员工用,老员工淘汰的机器留给新人!!!

        这里的所谓的销售工程师还停留在月薪1500左右的民工水平!

        也许您看了上面觉得也没什么嘛,中国大把的这样小假洋鬼子公司,我想您看了

      下面这条后就不会这么想了:

        所有“销售工程师”必需正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工作经历,并且学历学位证书

      需要在入职前进行公证!!!

        我想这是对两个名称的公开侮辱:一个是“美国”,100多美元就想来招员工?另一

      个就是“工程师”的称谓!这也是我非常想把这个case说出来最大的原因!

        印象:

        1、李鬼公司自然该打,一个在名称方面大作表面文章的公司,他的产品想必水份

      也很大!

        2、面试时一定要睁大眼睛,注意细节:考勤打卡机、前台桌面文档的签名、会议

      室或老板房间门的铭牌、便携电脑的配置都是可以看出公司文化的。

      看到不少TX还在讨论汉英共用的问题,我想了一下,觉得这样理解可能会更好:

        1、从听者角度考虑,你的听众有很大一部分完全不能懂得这些单词的意义,或者

      听起来非常的吃力,请慎重使用它,能不用就不用,非得用建议提前解释一下:

        如你在革命老区的农民朋友们中传播科学种植水稻的技巧时:

        如你在毫无英文背景的老家父母长辈们面前谈你的工作时;

        这些时候使用英文是否恰当已经变成是否礼貌的问题了;

        如果1的条件是不成立的,请参看:

        2、如果大多数听者具备能够识懂这些words的能力,同时说者的这些表达也是不

      做作的,并可以更有效率的达意时,汉英共用是不该被妖魔化的;

      • 续1
        家园 先逐篇花,但这点有点想当然了

        在上海,一个人均薪水是5、6K的公司,企业

        在每个人身上的负担到底有多大?我来告诉你,不考虑商务费用的话,一个合法的公

        司至少要支付掉10K的负担在一个人身上!光三险就是37.5%,还有可能7%的住房,什

        么残疾人补助基金、什么绿化、维修基金等等乱马糟七的收费!

           大河有水,小溪才可能不涸!

           加上企业税又是那么的耸人听闻,这们沉重的负担直接导致了国内企业两大趋

        势结果:要么做假、要么就倒闭!

        把企业员工福利支出和一些行政性支出混杂在一起,中国的员工法定福利支出标准和欧美比低多了,通用要是按中国的标准何至于撑不下去,活得滋润着那,还有企业税赋,也是一般的水平,中国企业钻空子惯了,没有养成尊重法律的习惯,价格竞争力里包含了这点不大光彩的因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