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公益化谈开去(一)(完) -- 晨枫

共:💬123 🌺7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四点
          家园 同感

          指责别人永远是容易的,情绪化不能解决问题,中国的问题确实很多,但解决要靠一件事一件事去做,而不是指责和说怪话。

        • 四点
          家园 有同感

          花!

          还有一点,我觉得该捐的钱还是得捐。不能因为担心被贪污就什么也不做。即使捐100块,被挪用了90块,毕竟还是会有10块钱能落到有需要的孩子们手里。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如此。。。

          这样虽然傻,但是至少比光骂对孩子们的帮助大。

          我这话不是针对任何人,希望大家别对号入座。

          • 家园 同意

            不过,也许更好的办法是找信得过的机构捐款。

            以前河里有个链接,心守家园,捐款人的款项直接到学校当学费,我觉得就很踏实。学生每学期都有信来,报告学习成绩。还有那些义务工作者去查看学生的家庭情况。

    • 家园 【文摘】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将达4%

      ??昨日下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作报告。

      ??陈至立在作报告时表示,将尽快使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2010年力争达到5%。她指出,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只有科技人才要素全面介入,才能形成一种低消耗、高产出的增长模式,完成我国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双重转变。”

      ??她说,从科技和教育发展总体水平看,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增大教育投入比例。(记者郭建光)

      外链出处

    • 家园 【原创】从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公益化谈开去(二)

      中小学教育应该公益化,这个问题没有太大的争论,但大学教育是否应该公益化,争论就大了。

      中国过去的免费教育是倒挂的。中小学要缴费(尽管数额不大),但大学是免费的。现在的“当权派”大多是那时候出来的,于是就有人抱怨:你们自己享受了免费大学教育,为什么反而要我们自费上大学?这种情绪化的抱怨没有实际意义,过去这样做,有过去的历史条件,也不等于过去的就是对的。如果今天中国大学仍然只是“28所教育部重点高校”加几十所地方和部委高校,学生也就那么不过百万,国家兴许仍然能够继续负担免费大学教育。但这种情况显然不再符合实际,为更多人提供大学教育机会是正道。接下来当然就是钱的问题,就是义务教育还时付费教育的问题。

      义务教育应该管到什么阶段?一直管到大学毕业?那为什么不管到研究生毕业?18岁是公认的成年年龄,在过去就要养家了。到了18岁,人就有了选举权,犯 了法同样要上成人法庭,自然也应该负起养育自己的责任。空谈公益性、公平和天理是没有用的,公益性、公平和天理的实现是要靠银子的。银子会有的,但现在还没有到这一天。义务教育管到高中毕业是合理的,除非国家的钱多得不得了,或者向中东国家那样黑金从地下往外冒,大学还要义务教育就不现实了。

      大学要维持运行,就要能够支付教育成本。大学的教育成本包括员工薪资、教学设施和教学活动。现在教师的待遇比过去好多了,但是一般来说,教师阶层并不属于社会上的暴发户,教师待遇的提高和社会的总体发展是合理的,并没有脱节。教师待遇提高了,教育成本自然要提高。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设施和教学活动(包括实验、调研)的费用自然也相应增加,这是教育成本高涨的另一个因素。学校当然仍旧可能有人浮于事的现象,也有腐败现象,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应该放到社会的层面上解决,不应该和教育公益化还是产业化的问题混为一谈。

      如前所述,除非国家有能力提供免费大学教育,或者能够承担大幅度补贴,上大学应该由学生承担相当一部分费用。换句话说,免费或廉价上大学是有条件时的优惠,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权利。国家能不能提供这个优惠,说到底,一个钱字。今天的中国政府到底是不是很有钱呢?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财政情况今非昔比了。但中国政府是不是很有钱了?不见得。8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是中央财政的小金库里的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对内的国债换来的,不能随便动用的。为了促成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不是唯一急需花钱的地方,高等教育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关口。抑制腐败消费不是政府可以提高教育开支的理由,因为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提高教育开支并不能制止腐败消费。腐败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放到社会的层面来解决,这不是一个教育问题。要是腐败是政府想制止就能制止得了的,早就制止了,何况制止腐败也要成本。抑制无效和盲目投资也不是政府可以提高教育开支的理由,如果知道这投资是无效或盲目的,就不会投这个资了。这是一个预算控制的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预算和审计制度,靠大人物拍脑袋,总有拍错的时候,拍错的时候比拍对的时候少,已经是万幸了。

      • 家园 我的看法,大学教育不应该免费

        主要是考虑到不同阶段教育的目的性是不同的。

        初中以前,涉及到全民素质,是打底,这个应该由国家主导。

        但是到了高中、大学,特别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已经逐步从“素质”转向了“投资”。一个大学毕业生,不能够简单的满足于知识的掌握,更应该具有创造性。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要考虑投入产出。不单单是国家、社会要考虑,更重要是是,所有参与接受教育的人更应该考虑这点。

        应该特别鼓励私人基金的介入。

        对于产出,也就是大学毕业生,由招聘的公司来验货。

      • 家园 【文摘】插播一段关于弗里德曼的教育凭证思想简述~~有助于大家开阔思路哈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现代教育凭证思想的先驱。在他的论著中,涉及到教育凭证思想的文献主要有三篇。

        第一篇是他1955年发表的论文《经济学和公共利益》,后来以《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为名收录到他的名著《资本主义与自由》中。

        第二篇是他1979年出版的名著《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中的一章《学校的问题在哪里》。

        第三篇是他1995年2月19日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的论文《公立学校:使其私有化》。

        在这各自相隔大约15年的三篇重要文献中,弗里德曼阐释并发展了他的教育凭证思想。

        重新界定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

        弗里德曼认为美国公立教育种种弊端的根源在于政府对教育的过度干预,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重新界定政府在教育中作用。

        他认为,教育显著的正外部性是政府介入教育的主要理由。在经济学的概念体系中,一种行为给其他人带来好处却无法获得补偿就称为正外部性。就教育而言,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给他本人和家庭带来经济、非经济利益的同时,还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加文明和有秩序的社会,这对于所有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是有好处的。可是,学生和家长却无法向受益者收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育具有正外部性。弗里德曼把这称为教育的邻近效应。

        在教育具有邻近效应的情况下,如果仍然只有受教育者和家庭负担教育成本,结果必然是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以,政府应该介入进来,用强制性权力迫使所有从教育邻近效应中获益的人为之付费。我们可以说,政府对于教育必不可少的作用仅仅在于:通过强制性税收实现对教育的部分融资。兴办和管理学校已经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职责范围,教育凭证制度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发放凭证将政府资助教育和直接兴办学校两种职能分开,有利于重新界定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

        赋予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力

        教育凭证改变了公用教育经费的拨付方式,政府不再直接拨款给学校,而是把用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生均教育经费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到家庭,赋予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就读学校的权力,用教育凭证充抵部分学费,学校再到政府有关部门将教育凭证兑换成现金。

        在弗里德曼看来,现在美国垄断的公立教育制度体现的是一种政府干预下的“生产者主权”。儿童被看作是属于国家的,将要被培养成国家的公民,因此,儿童的教育应该由政府及其雇佣的专业教育者负责。人们假定专业人员知道学生和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所以不给学生和家长表达自己教育偏好的机会。中小学按学区划分,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儿童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进入政府指定的学校。而公立学校无论质量如何,都会有绝对的生源和经费保证。这必然导致公立学校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的满意度越来越低。

        弗里德曼认为教育凭证可以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教育凭证计划允许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反对就近入学等政策对选择的人为限制。其次,在教育凭证制度中,是学生和家长控制着教育资源,一旦他们选择离开某所学校,他们会带走相应的教育经费。因此,学校的利益和学生的选择息息相关,学校自然有动力关心他们的需求,尽力满足他们的意愿。这样,教育服务的决策权就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

        引进自由竞争,建立充满活力的新教育体系

        弗里德曼明确提出私有化是改变美国教育现状的唯一出路,是美国现在急需的根本教育变革。他认为只有自由竞争的私人企业引入进来,充满活力的新的教育体系才有可能建立。弗里德曼对自由竞争企业充满了信心,认为真正自由的教育市场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对教育事业的改进乃至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象美国的电话、邮政行业已经出现的情形一样,一旦打破垄断恢复市场竞争,充满想象力的自由企业将竭尽全力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的产品和服务会不断被生产出来。而教育凭证计划是实现这一革命性变革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使教育的私有部分和公有部分得以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为高质量的私立教育创造充分的需求和利润空间以吸引企业家投资于教育产业。

        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美国公立教育体制以维护公平的名义限制学生和家长的选择、追求教育体系的整齐划一。弗里德曼指出了这种公平的虚伪性。首先,公立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公立教育的状况差别很大。其次,只有富裕的家庭才有可能进行教育选择。因为在公立教育体制下,进行教育选择的成本高昂。在公立学校内部,因为就近入学政策的限制,如果要选择满意的学校就必须举家搬迁到学校所在的学区;选择私立学校的人则等于为子女上学交两次钱,一次以纳税的形式资助公立学校,一次是缴纳私立学校的学费。只有高收入阶层才有进行教育选择的机会。对于贫穷家庭,这两种形式的选择他们都很难支付得起。他们唯一的办法是力图通过政治手段影响主管公立学校的行政部门。然而,这样做常常是徒劳的,或者是困难很大的,而且他们根本无力做这件事。

        弗里德曼相信教育凭证计划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凭证计划对选择私立学校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降低了个人教育选择的成本。弗里德曼指出从这一制度中受益最多的会是穷人,他们将有机会为子女选择更高质量的教育。

        弗里德曼的教育凭证计划是一种开放的、无限制的凭证计划。富人和穷人一样都可以得到凭证,它允许家长在公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也允许家长在教育凭证金额上自行添补以缴纳学费。这一点引起了很大争议。有学者认为,无力添补学费的家庭将不得不去上那些凭证之外不再收学费的学校,而比较富裕的家庭可以自由地在学费高昂的学校中进行选择。原来靠私人资金进行的选择在凭证制度下将会变成一种由政府资助的、令人反感的特权。弗里德曼认为:凭证计划几乎丝毫不会改善为富人提供的教育的质量,却可以适当地改善为中产阶级提供的教育的质量,同时极大地改善为穷人提供的教育的质量。穷人得到的好处,将大于某些富人或中产阶级的家庭由于能够避免为孩子缴纳双重学费而得到的好处。

        总之,教育凭证计划是弗里德曼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提出的教育改革方略,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成为美国公立学校改革的焦点。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出现的选择教育运动和80年代后期的择校运动都受到了它的直接影响,美国90年代开始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磁石学校、特许学校等各种办学方案也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启发。对教育凭证思想的评价和分析始终是美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进行,教育凭证思想不断有新的突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凭证在实践中遇到的阻力仍然很大,只在密尔渥基等几个州进行了局部实验,没有大面积推广。可以说,教育凭证计划目前还只是星星之火,能否燎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 家园 教育券不是没有问题的

          最大的问题是,教育券只有学校体系基本建立,质量大体均等,学生有条件择优入学时,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学校还没有建立,或新建立但设施不全,如何吸引学生?如何得到任何教育拨款去完善?大量吸引学生的学校也有问题,为了预估入学量,必须扩建设施,这要时间,在扩建过程中,教学要受到影响。这还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劣势学校甚至没有“降价促销”的选择,最后只能是“鞭打快牛”。

          加拿大中小学也是划区入学,只有对特定课程有特殊要求时,比如要求入法语学校(French Immersion),才可以挑。不因为别的,免费的学校校车不可能到处去接送学生,只能分区。高中就没有这个限制,爱上哪里就去哪里。

        • 家园 这个教育券在你们浙江的某个地区推行过,据说效果不错

          因为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减少了中间环节中经费流失的现象,二则学生有了择校的自由,而各学校凭教育券向财政部门兑换成资金,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经费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不知现在推广没有。

          缺点肯定有一些人口设施自然条件较差学校就难以获得财政资金。

      • 家园 冒泡送花!

        和俺观点完全一致,出来叫声好

      • 家园 分析得客观,理性,花一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