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与战争发展的规律初探,兼与华虎晨枫诸兄商榷 -- 顾剑

共:💬58 🌺1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日本其实也有点精兵主义

        大战其实都是消耗战,精兵可以赢得战役战斗,但战争消耗的毕竟是整个国家的实力……

      • 家园 时代不同了,没有了可比性

        因为核武器的出现.

        美国的常规军力对中小国家的行动是警察行动.对付核大国热战还没有过先例.大国争胜,美国人从来都是打的总体战,打击对手的战争潜力甚至优先于战场争胜负,这个战略美国还没有犯过错误.从内战北军谢尔曼对南方的烧光抢光,到二战对德日的战略轰炸.即使对南斯拉夫,伊拉克的警察执法行动,美国也是靠摧毁对手的经济获胜.

        警察执法需要有度,需要讲道义.到了大国之间决定命运时,当然有什么家伙使什么家伙.中国常规军力的进步也是为有朝一日对付第三世界国家的.要与美国对话,还是要靠核武器.

    • 家园 掺和两句:作战的方式,取决于作战的目的

      比较同意局部战争的结论。原因是因为是现在的作战目的,不再是以征服,而更多的是通过武力来寻找和扶持对自己有利的代理人。

      比如说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局部战要比全面征服有利。是因为占领的方式,会有舆论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作战的方式,也是通过敲打,让反对的力量活不过来,自然的,对自己有利的代理人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下,特种兵的作用似乎更大一些。

      核武,从根本上来说,只能是一种吓唬人的东西。实战,大概人类历史上只会有两次,一次是在日本,一次是大家都完蛋的时候。

      • 家园 那是因为战争所处的时代不同

        中古时代的战争主要是资源的掠夺和人口的掠夺,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很多时候带来的是民族的灭绝。而在二战以后这样的尝试困难程度大多了,萨达姆不过吞并了一个科威特,就引起了美英的干涉。所以这个时候进行经济渗透和政治扶植是战争目的的主流。

    • 家园 同意顾剑兄的观点

      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发展最快的就是跟战争相关的科技,特别是在近代之前这个趋势更加明显。

    • 家园 觉得顾兄的逻辑推演过程似乎遗漏了一个因素

      顾兄这篇通过对军事历史的发展规律推演出未来战争性质,有高屋建瓴之势。只是我觉得似乎忽略了一个因素 --- 核武。

      历史上各时期的普罗-精兵-普罗这种螺旋发展态势,其内在共性是,交战双方都没有战略武器。这个特点并不适用于今天的中美两国。

      所以按顾兄的逻辑分析,中美一旦开战,中国想与美国打全面战争但人家却能有效避免被你纠缠住,并可以对中国实施有效的外科手术,彻底打烂中国的作战系统,然后中国对台岛的军事威胁就不足虑了。

      好像是这么个意思吧?如果理解有误还请顾兄纠正。

      我觉得这里忽略了核武因素。按照我的看法,如果忽略核武因素 美国当然有很大概率打瘫中国作战系统。但一旦加进核武因素,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 中国不等自己的作战系统被打瘫,就会开始打核武的牌。中国不必真的动用核武,只须威胁一下“你再这样打 我可要动核武了!”,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 make this threat real,您说美国会怎样应对?他还能怎样应对?除了跟中国坐到谈判桌前,他还有什么更好的招数可走?(当然中国也是一样)

      所以我同意顾兄的“未来战争不可能是全面战争”这个推测结论,但顾兄由此而引出的一个衍生结论“中美开战后美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打并且能打瘫中国作战系统、消除其军事威胁”,这个我是不认同的。

      顾兄下面又提到,中美之间不太可能开打,这个我们大家看法又一致了。我觉得正是因为美国也看出跟中国这样的核国家打局部战争 玩儿外科手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把对手逼到绝路上要跟自己拼老命。所以美国虽然拥有局部战争上的绝对优势,却依然不敢与中国开战。当然中国更没必要惹美国。说到底,做兵棋推演做到最后,美国会发现自己真正忌惮中国的,还是中国的核武。

      所以如果中美一旦开战,美国局部常规作战方面的优势会马上凸显出来,但美国也只能满足于占一点便宜,却不敢逼人太甚。这个时候就要看中国方面的作战意志了。按照正常推理中国的作战意志明显强过美国,所以吃点亏还是会继续坚持,战事这样发展下去显然对中国更为有利。美国既不敢敞开了打,跟中国对耗又耗不起。这些我相信美国人都会推演出来,所以他们不会容忍台独势力真有什么动作的。

      不知以上逻辑有何问题,请顾兄和各位指教。

      • 家园 这个前提似乎不成立

        按照正常推理中国的作战意志明显强过美国,所以吃点亏还是会继续坚持,战事这样发展下去显然对中国更为有利。

        除非美国人再次遇到像越战那样的挫折。

        另外,如果美国只想达到台海的局部范围内不让PLA获取海空优势这么一个目的的话,那其真正在意的是PLA的常规力量还是核武呢?当然,现实的情况是台海保持当前不战不和的局面对美国最有利,但世事无常,比如PLA常规力量过分势弱时难保美国不会趁机占点便宜。也就是说,相互拥有摧毁对方的核武力量(假设中国已拥有)只能确保自己不被对方逼到墙角,但并不能保证自己在局部冲突中不吃亏,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例。

        • 家园 我的看法有所不同

          1 您的意思是:如果美国只想达到台海的局部范围内不让PLA获取海空优势这么一个目的的话,他会更在意我军的常规力量

          --- 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不让我军获取海空优势?美国海军精锐开进台湾海峡来,确实可以确保此点,但他能待多久?他走了以后又怎能不把海空优势还给我军?关于这一点晨枫兄那贴已有分析了。

          另外两个办法是:

          (1) 大幅提高台湾海空力量,令大陆对台岛不占优势。

          这种情况下,只要大陆的海空力量不处于绝对劣势,以大陆的决心和意志,它还是会选择在美国海军不在时 武力攻台的。美国出兵中国就收兵,跟你捉迷藏,这么玩儿下去,台岛经济会彻底瘫痪 而大陆却不会。最终贪图安逸的台岛人民会自动放弃极端台独倾向而转向与大陆谈判合作的。

          (本人是坚决反对大陆武力攻台的,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台湾独立后大陆攻台是个必然之举,不以你我倾向为转移)

          (2) 美国长期驻军台岛。

          大陆还是跟你玩捉迷藏,公开宣布随时会出兵开打,但什么时候打可不告诉你。美国本来是要拿台湾问题当作遏制中国的一个棋子的,现在自己却牢牢陷在里面拔不出来,其他“无赖”国家趁机跟他耍起无赖来,他不会捉襟见肘么?结果是自己也被遏制住了。

          2 您说: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例。

          --- 我以为恰恰是这个例子支持了我的立场。

          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苏联灰溜溜撤走导弹而告终,除去两国第一夫人充满责任心的外交举动之外,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苏联意识到自己触动了美国无法容忍的底线。苏联继续把导弹放在古巴,是美国绝对无法容忍的,而苏联将导弹撤回来,虽然有点灰溜溜但并非是自己无法容忍的结果;加之肯尼迪夫人又通过私人信件给了苏联人一个台阶,苏联就痛快地撤回去了。

          中美之间也是这样,如果一方被另一方触及绝对无法容忍的底线,他必然会以各种方式严厉警告对方。只要不是双方都无路可退的情况,那么必然是逼人太甚的一方会自动退后一步。所以美国不敢真地动中国作战系统的外科手术。美国的外科手术只敢给南联盟等无核国家动一动。

          • 家园 回复一下

            我的看法有所不同 [煮酒正熟] 于:2006-04-17 02:01:08

            1 您的意思是:如果美国只想达到台海的局部范围内不让PLA获取海空优势这么一个目的的话,他会更在意我军的常规力量

            --- 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不让我军获取海空优势?美国海军精锐开进台湾海峡来,确实可以确保此点,但他能待多久?他走了以后又怎能不把海空优势还给我军?关于这一点晨枫兄那贴已有分析了。

            另外两个办法是:

            (1) 大幅提高台湾海空力量,令大陆对台岛不占优势。

            这种情况下,只要大陆的海空力量不处于绝对劣势,以大陆的决心和意志,它还是会选择在美国海军不在时 武力攻台的。美国出兵中国就收兵,跟你捉迷藏,这么玩儿下去,台岛经济会彻底瘫痪 而大陆却不会。最终贪图安逸的台岛人民会自动放弃极端台独倾向而转向与大陆谈判合作的。

            (本人是坚决反对大陆武力攻台的,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台湾独立后大陆攻台是个必然之举,不以你我倾向为转移)

            (2) 美国长期驻军台岛。

            大陆还是跟你玩捉迷藏,公开宣布随时会出兵开打,但什么时候打可不告诉你。美国本来是要拿台湾问题当作遏制中国的一个棋子的,现在自己却牢牢陷在里面拔不出来,其他“无赖”国家趁机跟他耍起无赖来,他不会捉襟见肘么?结果是自己也被遏制住了。

            这似乎正说明了台海这么一个局部的范围内中美玩的还是常规力量啊,与核武没多大关系,至于怎么玩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2 您说: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例。

            --- 我以为恰恰是这个例子支持了我的立场。

            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苏联灰溜溜撤走导弹而告终,除去两国第一夫人充满责任心的外交举动之外,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苏联意识到自己触动了美国无法容忍的底线。苏联继续把导弹放在古巴,是美国绝对无法容忍的,而苏联将导弹撤回来,虽然有点灰溜溜但并非是自己无法容忍的结果;加之肯尼迪夫人又通过私人信件给了苏联人一个台阶,苏联就痛快地撤回去了。

            中美之间也是这样,如果一方被另一方触及绝对无法容忍的底线,他必然会以各种方式严厉警告对方。只要不是双方都无路可退的情况,那么必然是逼人太甚的一方会自动退后一步。所以美国不敢真地动中国作战系统的外科手术。美国的外科手术只敢给南联盟等无核国家动一动。

            如果说苏联在古巴安置核弹就算是美国被逼到了墙角,那美国已经布置在西欧的核弹算不算是苏联被逼到了墙角呢?(况且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国也只撤除了土耳其的导弹,继续保持着在苏联家门口的核威慑优势。)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海军不拥有相对于苏联海军的压倒性优势的话,美国会不会因为安置在古巴的核弹而发动核战呢?

            • 家园 继续 继续

              这正说明了台海这么一个局部的范围内中美玩的还是常规力量啊,与核武没多大关系

              中美在台海肯定是从拼常规武力开始的,即使最后战事结束双方都没有动用核武,但你不能说核武在战事中没起作用。我认为核武必然会起作用,而且是最关键的作用。核武的这个关键作用,与是否使用了它毫无关系,只与是否拥有它有关。

              我上面的分析是要表明,拼常规,中国自知不是对手,所以就玩捉迷藏,玩的目的就是寻找美军实力减弱的时候 攻台。美国对付这个招法的唯一办法就是打瘫中国的作战体系(如顾兄所讲),但这等于触及了中国的忍耐底线,中国会以核武相胁,最终双方还是要妥协。

              所以表面上只打常规,并不代表核武因素不起关键作用。

              如果说苏联在古巴安置核弹就算是美国被逼到了墙角,那美国已经布置在西欧的核弹算不算是苏联被逼到了墙角呢?(况且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国也只撤除了土耳其的导弹,继续保持著在苏联家门口的核威慑优势。)

              美国在西欧布置核弹 与苏联在古巴布置核弹,是不可比的。

              首先美国是在苏联还没有造出原子弹的情况下就把核弹布在欧洲的。等苏联造出原子弹后美国布在欧洲的核弹是一个 status quo,而不是新发生的情况,因此没有挑衅意味 (虽然苏联会很不爽,但没有 incremental 不爽)。而苏联跑到古巴去布个核弹是属于打破 status quo,当然会被美国视作公然的挑衅和威胁。

              其二,欧洲从来就不是苏联的“后院”,二战之前双方是分庭抗礼的,因此在政治心理上苏联更多地视欧洲为独立势力,而不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南美之于美国就完全不同了,自美国20年代出炉“门罗主义”之后,美国就越来越将中南美视作自家后院和势力范围(而且中南美大部分国家也被迫默认这一事实)。在别人的势力范围里布几枚核弹,与在一个独立势力里布核弹,对于双方心理上还是有差别的。

              其三,欧洲对苏联只是惧怕和防范,但并无太多敌视,而古巴对美国则是完全的敌视。这种关系上的不同,也会造成美国、苏联对古巴和欧洲针对自己的核弹在心理上有明显的不同。

          • 家园 同意煮酒兄,

            二个有核毁灭能力的国家, 不可能把对方逼入无法容忍的底线,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会把台湾限制在大陆可接受的范围.

      • 家园 就是这个理

    • 家园 微言大义,真高论也!

      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在防御性能和进攻能力的问题上表现得更有意思:

      凡是精英战争的时代,必然是攻防并重的。

      例如战车的年代、重骑兵的年代、今天的美军。

      然后下一个大众战争的时代,其开始就是突出进攻能力,先解决打不打得死的问题,防御性能可以牺牲掉,然后用数量加战术解决问题。

      例如早期的全民皆兵年代、火器出现之后的军队。

      当然,从整个武器的发展历史来看,防御能力是越来越落后于攻击能力的——没办法,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偏爱攻击能力,防御能力也在提高,但是攻击能力是在指数式地提高。

      例如古代士兵有盾有刀剑,刀剑砍不砍得动盾在两可之间,攻防是平衡的。今天的士兵手执可以射穿几毫米钢板的步枪,但是身着布衣。因为要防御枪弹代价太大了,还不如减轻负担有利机动和隐蔽。但是这一场伊拉克战争,美军又开始增加步兵的防御,搞了大量陶瓷装甲,把该死的变成了伤的,把该伤的变成了没事的。这到底是强弱过于失衡的时候出现的特例,还是我们正在向精英战争转化的有力证据呢?

      又例如二战中的战列舰装备几百毫米的主炮,自身也有上百毫米装甲,但是并不能提供很有效的防护——“两条战列舰互射就像两个鸡蛋拿着大锤对敲”。今天的海战主力驱逐舰护卫舰都只有几毫米的钢板,却装备射程几十千米上百千米、装药数百千克的反舰导弹,只要直接命中非死即残。怎么说呢,原来今天的海战是“就像两个果冻布丁拿着手榴弹相互扔”?

      • 家园 我觉得美军在伊拉克还是特例

        作战式样更象是反游击战,而且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反游击战。甚至说是治安作战也未尝不可。在越南战争里面我记得看见报道说士兵因为防弹衣太重不利于机动而不用,现在伊拉克的美军基本没有徒步作战的时候,所以防弹衣里面加钢板或者陶瓷板。如果作战强度高一些肯定吃不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