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镇江 -- 流西

共:💬15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镇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11月去的, 进了门,思古之情勃发。刚上山, 一位大爷迎面走来, 引吭高歌。小甲想不愧是人文之地,正佩服着走到跟前却听的大爷唱的是“只要哥哥你耐心的等待呦。。。”又气又笑, 斜刺里又一位手里撮着两个铁球,慷慨激昂加豪迈 “九一八,九一八。。。”

    铁塔,甘露寺,北固亭。。。人非物也非,体会不到一千年前的心境了。“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如今要 “生子当如比尔盖瓷”了。

    推荐:轮回乐队有一首《烽火扬州路》

    金山也就看个庙,焦山还不错,尤其那个行宫,竹园很有气氛。

    走马观花就一天时间,镇江值得再游。

    • 镇江
      家园 轮回的歌我挺喜欢的,那首《花犄角》真是好听啊
    • 镇江
      家园 据说当初润扬大桥叫镇扬大桥

      镇江到扬州。

      后来老江一怒,说岂可镇我老家!遂易名润扬。

    • 镇江
      家园 您就没来点蟹黄包、肴肉啥的?

      可惜了啊。光顾了看,没吃!

      “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口肉色饶。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 家园 考考你

        从焦山回来的渡船上一位当地人介绍说镇江人“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 说的啥意思呢?

        • 家园 【文摘】“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

          茶与社会生活

          --扬州的茶肆

          扬州有一句十分流行的俗语,叫“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这句话最早付诸文字记述的是民国年间的易君左,易氏在所著的《闲话扬州》一书中说道:

          扬州有一句最普通的俗语,就是“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什么叫做“皮包水”呢?就是指喝早茶。喝早茶的风气不只扬州,江南一带都风行,而以扬州为最甚!最著名的茶社有两个:一个是富春,一个是怡园。富春本是花局,带着卖茶,论点心之好,生意之兴隆,在扬州是首屈一指!

          易君左在扬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就因为他写了《闲话扬州》这本书,引起了扬州人好一阵子的“闲话”,当时许多扬州人指责易氏的偏颇,组织“究易团”与易氏对簿公堂,故有人撰有上联征对:“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易君是否“左”,不在本书的话题内,然而易氏关于扬州茶俗的这段记述倒是真实的,直至今日,扬州人“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习俗仍存。

          谈茶俗,不能不先说茶肆。茶肆,即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但扬州的茶肆一般不叫茶馆,而是叫茶社、茶楼、茶坊等。究其原因,是扬州的老茶社大多是与花园连着,或者茶社本身就是一座花园。而外地的茶馆,常常是店家除了营业用房,别无其它赏心悦目之处。关于这一区别,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已经点明:“吾乡茶肆,甲于天下。多有以此为业者。出金建造花园,或鬻故家大宅废园为之,楼台亭舍,花木竹石,杯盘匙箸,无不精美。”

          茶肆由于有花园作营业场所,故名称都起得十分别致,也很优雅,《扬州画舫录》卷一中作了一些列举:“辕门桥有二梅轩、蕙芳轩、集芳轩。教场有腕腋生香、文兰天香。埂子上有丰乐园。小东门有品陆轩。广储门有雨莲。琼花观巷有文杏园。万家园有四宜轩。花园巷有小方壶。……”这些都是清代中期扬州的著名茶肆,从字号上看,都是很有诗情画意的。茶肆起名的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日,尽管现在的茶肆不再拥有花园,但现今茶肆的字号都很别致清雅,这也是一种地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